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五十二章 陛下有張良計,我有過墻梯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三國:曹操和劉備扶我登基

  夜已深,袁府的密室內,袁隗與袁逢先到,家仆引著袁紹進去。

  他穿著斗篷,帶著風帽。

  看到密室中負手而立的袁隗、袁逢時,袁紹掀開斗篷,拱手:“拜見叔父,父親大人!”

  袁逢顯得有些興奮。“吾兒從汝南回來了!”

  袁紹壓低聲音。“父親放心,孩兒辭去濮陽令后,便按照叔父的吩咐,于‘黨錮之禍’中悄無聲息的救濟‘黨人’,如今許多‘黨人’都被秘密安置在汝南,很安全!只是…這一次不知父親喚孩兒回來,有何要事?”

  提及袁紹這些年的履歷…

  就不得不提到,那次潛入張讓府邸中,盜取機密賬目的事件。

  那是柳羽部署,袁紹與曹操配合,偷出賬目,為士人立下大功。

  一定程度上保全了大量的“黨人”!

  而袁紹也因此,被過繼給了“二伯”袁成,擺脫了庶子的身份。

  其后袁紹又被過繼了回來,成為了袁逢“名副其實”的嫡子,更是在士人圈子里聲名鵲起。

  而與曹操的境遇類似,成為嫡子,舉孝廉之后,袁紹被任“濮陽令”,只是…他并沒有干幾年,便匆匆回了老家汝南。

  名義上是歸隱,替生母守孝,實際上是秘密安置、救濟黨人。

  至于…汝南袁氏為何要救助黨人。

  說起來,又離不開大漢察舉制下,形成的那條不成文的“二元君主制”…

  士人、官吏的效忠對象從來就是兩個,一個是天子,一個是舉薦他們的人。

  而根據后漢書·百官中的記述,以袁逢擔任的“司空”為例,他分管九卿中的“宗正”、“少府”、“司農”,其屬吏更是包括“長史一人,掾屬二十九人,令史及御屬四十二人”,共計七十二人!

  按照大漢的官制,這些官員的任免,均由三公之一的司空自行聘任。

  因而,這些被招攬來的人統稱為“三公之一”袁逢司空的“門生故里”!

  不夸張的說,一個“三公”能延伸出的門生故里就能達到如此龐大的數目。

  更別說,汝南袁氏連續四代人都當過三公,聘用過的人,不計其數。

  這些人互相勾連、相互關照、提攜,早就形成了一個以“袁氏”為首的政治團體!

  再比如…

  袁紹被過繼給的二伯“袁成”,他雖沒有擔任過三公,可因為是汝南袁氏之人,就連跋扈將軍梁冀把持朝政時,都要對他禮讓三分。

  后輩王粲在漢末英雄記中也寫到過,坊間時有流傳——“事不諧,詣文開。”

  意思便是——事情擺不平,就去找袁成!

  由此可知,袁家在士人,在公卿中地位何等顯赫!

  而暗中救濟黨人…

  在袁家看來,不過是理所當然、順理成章罷了。

  這些黨人…哪個與袁氏沒有千絲萬縷的聯系?

  再加上救濟黨人博得的好名聲。

  如今…汝南袁氏儼然已經成為了一個龐然大物,就連天子都不敢、且根本無法輕易去撼動的龐然大物!

  “本初,此番將你從汝南喚來,是有一樁大事!”

  袁隗的語氣嚴肅,臉色更是一絲不茍。

  袁紹拱手。“叔父但說無妨!”

  袁隗警惕的看看四周,拿過袁紹的手,寫了四個字,袁紹的眉頭一下子凝起,顯露出驚詫的神情。“十糠一谷?這…”

  袁隗嘆息。“沒錯,就是十糠一谷,陛下背后有高人指點哪!”

  言及此處,袁隗繼續道:“叔父已經吩咐下去,黃河沿岸,凡是我袁氏的故吏不許再挪用賑災糧…”

  “可…不是還有一谷?”袁紹當即問道。

  “那是陛下留給咱們的臉面!”袁隗的語氣冷然。“陛下給咱們臉,咱們不能不要臉,士大夫們好不容易扶持起的外戚扶風宋氏,它轟然倒塌,歷歷在目啊!咱們要引以為戒,至少在現在,不能與陛下硬碰硬!”

  “可…”袁紹眼珠子連連閃爍。“可安置那些黨人,收攬成千上萬的門客,圈養部曲,維護咱們袁氏一族與各門生故里的關系,這些都需要錢糧啊!”

  袁紹說的是實話…

  頂級豪門的關系網錯綜復雜,維護起來,也是一筆天文數字!

  “莫慌…”袁逢張口道:“咱們汝南袁氏離開了這些賑災款,難道就無法運作了?”

  “可…父親大人,救濟黨人的數量太過龐大,且每一個都不敢怠慢,若只是靠汝南田產…那…”袁紹沒有把話講完。

  袁逢直接打斷。“你叔父還留著后手呢!”

  “后手?”袁紹一驚。

  “陛下設立‘騄驥廄丞’的官銜,從今往后各郡、國官養的良馬將由朝廷統一征調!”袁逢提醒了一句。

  “這又如何?”袁紹有些不懂。

  袁隗插口道:“如此政令下,日后各郡國將不再能產出官養的良馬!而大漢境內,良馬多由官養!”

  這…噢…

  袁紹恍然大悟。“叔父的意思是,如今市面上僅存的馬便是可流動的最后一批,馬價會隨之暴漲!”

  袁隗點了點頭。“正是!”

  “那么…”袁紹接著問。“叔父難道提前囤積了良馬?”

  此言一出…

  袁隗與袁逢彼此互視一眼。

  “哈哈…哈哈哈…”

  爽然的大笑聲接踵而起,袁隗與袁逢,儼然…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樣。

  袁隗眼眸微瞇。“陛下有‘張良計’,我等也有‘過墻梯’,咱們汝南袁氏怎會被‘錢’給難住呢!”

  這下,袁紹是肅然起敬。“父親大人與叔父如此部署,也難怪,我汝南袁氏一族始終壓那弘農楊氏一籌,永為士人領袖!”

  “哈哈…”袁隗擺擺手,笑著囑咐道:“本初,你要學的東西還有很多,為何弘農楊氏的五世三公,卻比不上我們汝南袁氏的四世三公!很多事情,拋開地位與名望,拋開門生與底蘊,更需要的是腦子!”

  言及此處…

  袁隗拍了拍袁紹的肩膀。“這些良馬的囤積與售賣,便交給你與公路了!你們倆都為袁氏門楣的后輩翹楚,這一次莫要讓我與你們父親失望!”

  袁隗提及的“公路”自然便是袁術。

  囤積、售賣良馬…

  袁紹與袁術?

  聽到這兒,袁紹的眼珠子連連轉動,他竟是聽出了幾許意味深長。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