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64章 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從學霸開始走向真理之巔

  這時,羅文坤突然大聲喊道。

  羅文坤雖然沒有進入到數競的省隊,但還是拿到了一個數競省一的。

  羅文坤覺得,自己好好研究一下,說不定能把徐佑的這套證明給研究明白。

  林詩等幾個學生,也趁現在趕緊拿出手機,把徐佑的推導過程給拍了下來。

  這些有一定數競底子的學生,還是想嘗試一下,把徐佑的這個方法給搞懂的。

  其實曹全利不理解徐佑的這套證明方法,也是非常正常的。

  曹全利的數學水平,在物院中已經算是可以的了。

  只是徐佑這個證明過程,所用到的數學知識確實有些高級。

  遠遠超過了正常物競對數學知識的要求。

  這也是曹全利這么多年來第一次,遇到高階數競知識,在物競中的應用。

  “徐佑,能不能告訴我,你的這套證明方法,都用到哪些數競知識了?”

  徐佑回來后,林詩還是鼓起勇氣向徐佑問道。

  既然存在這么一個解決圓弧形導體的電勢分布問題更好的方法。

  林詩如果無法掌握,總覺得心里有些不舒服。

  “也不算太多吧,把數學分析、高等代數、離散數學、常微分方程、復變函數、數值計算、實變函數、偏微分方程這些教材吃透了,就差不多了。”

  林詩開始還要記錄一下,聽著聽著,突然有些絕望。

  “對不起,打擾了。”

  本來集訓的這些天,能正常跟上集訓節奏,已經非常不容易了。

  哪還有時間去看這么多數學的書籍。

  林詩也總算明白,怪不得剛才喬森都沒有去講這個證明過程。

  講了,也沒人能聽懂。

  雖說數學知識,對于物理是非常必要的。

  但即使上了本科,物理專業的學生,也只會學一部分比較常用的數學知識而已。

  完全達不到數學專業對數學知識的深入程度。

  掌握高級數學知識對物理的應用,只是徐佑這樣數競物競雙國集選手的特權了。

  結束了一天的課程后,大家紛紛回到自己的宿舍。

  因為徐佑提前辦理了入校手續,就沒有選擇和大家一起住,而是繼續住在博士生公寓。

  走著走著,徐佑突然發現,旁邊的一個人有些眼熟。

  原來,是今天遇到的喬森老師。

  喬森看到徐佑,也一眼就認出來了。

  “沒跟大家一起住嗎?”

  “老師,我之前辦理的提前入校,就暫時住在博士生公寓了。”

  “原來如此。正好我們順路,就一起走吧。”

  說起來,喬森對于徐佑也是非常的欣賞。

  只是白天在教室里,喬森也不好和徐佑說太多話。

  “已經提前開始學習大學課程了嗎?”

  “嗯,開始學了一些。也進實驗室稍微實習了一下。”

  喬森聞言也是一愣。

  這個孩子,竟然這么早就去實驗室實習了。

  “去哪個實驗室了?”

  “王相武教授的實驗室。”

  喬森稍稍有些遺憾。

  沒想到,這么早就已經有老師開始搶徐佑了。

  “嗯,王相武教授的實驗組還是不錯的,主要搞的是量子物理,在國內算是頂尖的了。早點接觸科研也好,反正你以后肯定是要讀研的。我實驗組是搞凝聚態的,以后有興趣也可以來參觀參觀。”

  喬森也很想讓徐佑未來能進自己的組,但畢竟王相武已經先行一步,自己也不好把話說得太重。

  “謝謝老師,以后我會慎重考慮的。”

  不過等集訓結束后,徐佑還是會繼續回到王相武的實驗組。

  畢竟王相武是第一個邀請自己的老師,而且組內的實力確實很強,徐佑也對組內的研究內容很感興趣。

  除了趙為佳的課題之外,徐佑還有一些關于量子糾纏問題的想法。

  如果可以的話,徐佑打算自己成立一個新的課題,好好研究一番。

  “徐佑,未來你打算致力于科研領域嗎?”

  這時,喬森話鋒一轉。

  “是的老師,我很喜歡科研,這也是我從小的夢想。”

  “嗯,但愿如此吧。其實就拿物院的學生說,之后真正從事科研的學生,并不在多數。畢業后有搞金融的,搞IT的,還有搞教育培訓的。甚至有一年五個物競國家隊成員,后來沒有一個在國內搞物理的。”

  聽到喬森的話,徐佑也感覺有些意外。

  徐佑知道,大學的專業,和未來的從業方向,未必是一致的。

  卻也沒想到,竟夸張到這種程度。

  “從學校的角度,我們肯定希望,付出大量資源去培養的學生,以后能夠在對應的專業領域回饋國家。當然,從個人角度上,每個人的選擇都是無可厚非的。只是,每年看到這么多的人才流失,我們還是感覺有些可惜。”

  徐佑想了想,也大概明白了喬森想表達的意思。

  喬森想指的,不僅僅包括該領域的人才轉向其他領域,也包括出國深造后,沒有再回國的問題。

  相當于白白為國外培養人才了。

  雖然比起胡書城那有些偏激的表達,喬森的表達明顯要平靜許多。

  但終究還是相同的意思。

  “老師,我明白,不會讓你們失望的。”

  不知從何時開始,徐佑心中的征途,已經是星辰大海了。

  看著徐佑堅毅的樣子,喬森越發覺得,這個孩子確實非常與眾不同。

  新的一天,物競國家集訓隊的生活仍然繼續。

  這一天,集訓隊的訓練內容,主要是實驗的培訓。

  “IPhO和APhO的實驗難度,要遠遠高于CPhO。我都知道你們中肯定有些人,國決的實驗都沒認真做,隨便糊弄個數據就拿到分的。到了國際賽場,這樣的習慣是絕對不行的。”

  聽著曹全利的話,確實有幾個學生,臉都紅了起來。

  CPhO的實驗,對于操作的要求確實不算太高,題目也比較套路。

  像一些常考的實驗,學生基本把數都背下來了。

  甚至還有“嘗味法測未知液體比熱容”、“手摸法測波的頻率”、“螺絲刀法測黑盒子內部結構”、“剝皮法測電阻大小”等等騷操作。

  而國際賽場的實驗,題型則比較新奇有趣,連實驗儀器也往往是特制的。

  “袁冬啊,你看一下這些學生的實驗操作。要求一定要嚴格,不允許有一丁點兒的馬虎。”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