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三百零五章猜測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乾坤說書人

  “夫子……”

  望著遠去的法家眾人,白衣少年欲言又止。

  老者回過頭來,輕笑問道:“如何?”

  少年遲疑一陣,最終說道:“那人如此倒行逆施,不合常理,更不明智啊!”

  “不錯!”

  老者點了點頭,欣慰說道:“縱然此人心懷天法之志,也不該在起步之時便立如此極端法度,大可徐徐謀之,虛與委蛇,待到江山一統,天下大定之時,再大刀闊斧,屆時,縱然天下沸反,也可翻手鎮之!”

  “但他卻執意如此!”

  “為何?”

  “是不知后果?”

  “還是不明局勢?”

  老者負手而立,望向府衙所在,法度森嚴之處,幽幽說道:“事出反常必有妖!”

  少年似懂非懂,試探問道:“夫子的意思……?”

  “明知不智,也要為之。”

  老者澹澹一笑,望向少年:“這般做法,絕非無的放失,明淵,你說,此人欲意何為,所圖何物?”

  少年一陣遲疑,最終說道:“只有幾種可能,一是他之修法,含有大誓大愿,必須立此法度,否則大誓必潰,道心必毀!”

  “二是此人心志甚堅,個性更是剛烈,只在直中取,不在曲中求,縱是明知不智,也要為之。”

  “三是此人自負至極,自襯有鎮壓天下之力,所以無懼天下人心,沸反盈天。”

  “四是……”

  分析之中,勐然驚覺,少年抬起頭來,滿眼震驚:“他……!?”

  “虛張聲勢,故布疑陣!”

  老者輕撫長須,感嘆說道:“此人,不止有冠絕天下之力,更有謀斷江山之智啊!”

  少年聽此,方才回神,面露驚疑之色:“他便不怕被人識破?”

  “識破又如何?”

  老者一笑,反問說道:“通玄之威,誰人敢試?”

  少年一怔,隨即苦笑:“說得也是。”

  少年相通了內中關竅。

  只有那少女不明所以:“爺爺,你們在說什么,我怎么一句話都聽不明白呢?”

  老者笑道:“你不說常說自己冰雪聰明嗎,自己動腦,好好想想。”

  “哼!”

  少女氣哼一聲,不滿說道:“不說就不說,有什么了不起。”

  少年沒有理她,繼續問道:“那夫子,此人推行這等法令,究竟是真心還是假意,將來可會變更?”

  “假作真時真亦假,真作假時假亦真!”

  老者嘆息一聲,喃喃說道:“究竟如何,只有他知,旁人怎猜得到?”

  少年不明所以,只能問道:“那我們接下來……?”

  “暫且住下,繼續觀望吧。”

  老者搖了搖頭,望向府衙:“想來很快就會有所動作了。”

  錦霞湖,梁山泊,聚義廳中。

  蘇問不緊不慢的飲著酒,手中還翻著一卷道書。

  法令,從來沒有最好的說法。

  再好的法令,也要因地制宜,因人而異。

  若不合適,強令推行,那立意再好的法令,也會造下惡果,反害百姓。

  所以,法令沒有明確的好壞,只有合適與不合適,應該與不應該。

  比如說那部爭議頗多,不知是否為商鞅所著的商君書,內中便有馭民之法。

  治國之道,首在弱民,民弱則國強,民強則國弱。

  這一條你說他是好是壞呢?

  說他好,卻是愚民弱民之法,將民視為柴薪消耗。

  說他壞,又確實統一了思想,穩固了統治,增強了國力。

  所以,法無明確的好壞界限,只看你從什么角度,什么立場看待,再論合不合適,有沒有效。

  但……

  這是人法!

  人治之法,便是如此。

  因為人心有私,再好的法令,受到私心影響,也會面目全非,不得不妥協退讓,因地制宜。

  如這土歸國有之法。

  此法好不好?

  肯定好,能夠有效的遏止,乃至杜絕土地兼并。

  但這么好的法令,為何歷朝歷代都不見使用呢?

  因為人心!

  人心有私,權力財富等資本在手之后,誰不想多吃多占,做強做大?

  公平?

  越是高位者,越不想要公平,因為公平有損于他們的利益。

  而最終決定國策的,又恰好是這些高位者,廟堂之上的王侯公卿,鄉里之中的豪強官紳,他們不同意不接受,這樣的法令怎么推行?

  所以,人法人治的情況下,這種法令是沒有辦法推行的。

  哪怕以皇者之權強推令行,最終也會變得面目全非,甚至鬧得天下沸反。

  這便是人法人治,必須因地制宜,妥協退讓。

  但……

  蘇問追求的并非人法,而是天法!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法就是法,公就是公,正就是正。

  沒有妥協,沒有退讓,沒有什么黑白界限中那一抹精致的灰!

  天法至公,人心有私。

  若以人力推行天法,那結果必定失敗。

  所幸,蘇問之力,不止人力,書靈的存在便是他推行天法的資本。

  人心有私?

  書靈沒有!

  什么王侯公卿,什么豪強官紳?

  蘇問根本不需要他們。

  對于蘇問來說,所有人都是民,都是同等的存在,對其也一視同仁。

  要么遵紀守法,要么刑罰加身。

  什么受賄變質,陽奉陰違,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問題,對于蘇問而言根本不存在。

  書靈,乃是天人之力!

  書靈的存在,讓蘇問不需要擔心內部問題,只要他能抵擋住外部壓力,那他想推什么法就推什么法,想行什么令就行什么令。

  天下沸反,大勢裹挾?

  看我鍘刀利否?

  這是蘇問推行新法的原因之一。

  那些看似不現實的法令,對他而言是可以實現的。

  但這不是全部原因,還有幾重關要存在。

  其中之一,便是正法之利!

  推行天道正法,對蘇問有大利。

  他不準備修行王道之法,蘊養龍氣在身,或者說天道正法便是他選定的君王。

  法度之力,便是王道龍氣!

  再加上他天命書靈,正法之君的效果,養成的法度之力,更強于王道龍氣。

  此時他推行的法令,便是這法度之力的根基,根基打得越好,未來成就越高。

  除此之外,天道正法,還利于蘇問手下兩大書靈集團——梁山泊與開封府。

  梁山泊不用多說,魔星應命,替天行道,推行天道正法,便是對梁山一百零八將的直接強化,提升修為,增強戰力,魔星覺醒所需的天命之力也由此而來。

  開封府也一樣,作為執法機關,法度之力越強,開封府一眾書靈的力量就越強。

  在這法度之力的支撐下,哪怕蘇問這書山之主不出手,梁山泊與開封府也能鎮住局面。

  這便是正法之利!

  身有資本,推行得利,這是蘇問推行正法的兩個原因。

  除此,還有第三個原因。

  那就是——虛張聲勢,故布疑陣。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