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562章倭國露天銀礦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大明皇長孫:朱元璋求我稱帝

  對于瓦剌來說,大明并不是擺在眼前的威脅。

  因為在這個時候,沒有哪個部落的可汗會覺得草原會被大明統治,這是千古以來不變的思維。

  也不會有人想到,朱英竟然是想要把草原納入到大明的直接疆域之中。

  即便是有人傳播這個說法,草原的人也只會是瘋了。

  大明那么富裕的地方,來到這么一個苦寒之地干嘛。

  要知道哪怕是一些比草原上還要更好的地區,在大明這邊人的眼中,也不過是流放之地罷了。

  所以現在草原上不斷爭斗,大家都也是覺得是暫時的,不需要太久的時間里就會停止下來。

  或許是大明覺得北元的威脅太過分了吧,只是因為曾經的北元入住過中原,因此想要將其破碎。

  一旦北元覆滅,草原便還是曾經的草原,中原亦是曾經的中原。

  其實在草原軍事基地成立的時候,一些在草原上為蒙古人服務的漢人,也有過擔憂,可是他們的想法并不會有人在乎。

  即便是瓦剌出兵來幫助北元,也只是為了更好的分一杯羹,甚至是借此機會來吞并一些屬于北元的部族,人口,財富。

  網址p://m.biquke.

  比之北元,瓦剌那邊的生活環境其實更為堪憂,畢竟已然是臨近更北邊了,冬季的嚴寒每年都會把不少人凍死,稍微體質不好的,基本上都熬不過去。

  口糧上也是存在著巨大的問題,人口總數也很難說上去。

  如今的草原,每天都在上演腥風血雨的爭奪之戰。

  藍玉也好,朱棣也罷。

  在面對草原不斷涌現出來的騎兵,也很難說保持全勝的戰績。

  蒙古人也不是傻子,自然不會去跟大軍硬碰硬,主要的戰斗還是集中在補給線上。

  而大明這邊也沒辦法聚集大軍,這樣負擔太重了,茫茫的草原上,步兵根本沒有太大的意義。

  一旦見到步兵,蒙古人第一反應就是跑路,前面已經吃虧太多次了,哪里會去白白的送掉性命。

  這就造成草原上現在只能是爆發出小規模的戰斗,人數大約在幾百到幾千的規模。

  上萬的大軍完全是不可見的。

  就算是北元鐵騎,也是分散成一個個的小隊來進行突襲。

  朱英也沒有什么好擔心的。

  有關于淮西勛貴這頭,不斷的被派遣到草原上去,加入到藍玉和朱棣的麾下。

  反正就是打唄,耗唄。

  按照現在大明不斷上漲的財力,物力,人力,糧食等等。

  直接給草原拖死沒有半點問題。

  總歸不讓其休養生息。

  于這樣的環境下,也不要談什么盟約了,讓整個草原一直處于動亂之中。

  再過個十年,你且看他,還能有幾分脾氣?

  倭國這邊。

  晉王朱棡和齊王朱榑前后抵達了燕城。

  初到燕城的時候,朱棡和朱榑可是被燕城的繁華給狠狠的震驚了一番。

  因為在這里,他們看到了只屬于大明的繁華。

  當然,跟京師那是遠遠比之不上的,可是對比一些還算富裕的江南地區,那是綽綽有余。

  這玩意,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看到這般模樣的燕城,讓朱棡和朱榑的心中,無疑是多了幾分想法。

  “多謝兩位皇叔的關心,侄兒身體已然沒有了什么大礙。”

  朱高熾的面色還帶著幾分蒼白,不過說話倒還是有幾分中氣,完全一幅大病初愈的模樣。

  便是那跟在身后的太監,也是差不多如此模樣。

  “這些該死的倭國刺客,竟然刺殺于我大明世子,簡直是膽大妄為,無法無天。”

  “侄兒你且等著,既然他們做得了初一,那本王就做得了十五。”

  “等回去之后,本王必然要給你狠狠的出了這口惡氣。”

  朱棡的語氣很是憤怒,只是在這憤怒之中,亦是藏著比較容易被感知到的驚喜。

  先前因為大明和倭國的盟約問題,受到遏制的情況下,朱棡也不敢私自出兵去征討倭國。

  現在就不同了,大明世子被刺殺,這相當于是給了一個非常好的借口。

  讓朱棡有了可以動武的機會。

  朱榑在一旁也是關切的說道:“看到侄兒沒事就好,這倭國遠離大明,也就咱們三個叔侄在這里撐著,若是有什么事情,當然還是得要守望相助。”

  “如今侄兒遭遇苦難,還險些給丟了性命,看著為叔心中頗為難受,便就跟三哥一般,七叔回去之后,定要那倭國好生付出代價了。”

  “可要讓他們知曉了,咱們大明可不是他們能夠得罪的。”

  朱高熾聽著兩位叔叔這番話,臉上不由露出感動的神情。

  實則心里頭罵罵咧咧。

  兩位皇叔這點算盤,他還能不知道嗎,無非就是要趁著這機會,對倭國進行一番掠奪。

  畢竟朱高熾也明白,現在兩位皇叔的城池發展極為緩慢,不管是商業上還是其他方面,都顯得比較散亂無章,治安更是一塌糊涂。

  海外的商人多是聚集到了自己這里,倭國的商人基本上也不會去到那兩邊。

  不管是晉城還是齊城,倭國人的地位極其低下,幾乎和奴隸沒有太大的區別。

  大明雖然早就已經明令廢除奴隸制度,且不準干一些涉及到奴隸的貿易,可這里是海外,只要不是擺明著干,誰還會在乎這么多啊。

  “有兩位叔叔的關心,侄兒這里頭這般感覺溫暖了許多。”

  “只是千萬不要因為侄兒的事情而讓兩位叔叔有所損失,若是這般的話,侄兒的心中罪過可就大了。”

  “若是有什么地方侄兒能夠幫忙上的,還請兩位叔叔不要客氣只管是直言。”

  “侄兒這邊一定是竭盡全力,絕不會有半點含糊。”

  漂亮話誰都會說,朱高熾也不會去對兩位皇叔的事情有所阻止。

  常言道患寡不患均,雖然沒有去過晉城和燕城,但是大概的情況也肯定是能夠猜到。

  估摸著發展得不是很順利。

  自己這邊有著夏原吉這等大臣幫忙,加上一些仁政的措施,自然要比兩城看上去繁榮許多。

  朱高熾也明白,雖然經濟發展好,可兩位皇叔那邊掌控的兵力,完全不是自己能夠企及的。

  這不是兵多兵少的問題。

  就數目上來說,現如今三城的兵力大概是相差不大的,可這領兵才是最為關鍵的。

  三叔這邊,可是比之自己父王都絲毫不差,七叔那邊可能名氣沒那般大,可那也不是自己一個十幾歲的少年可以比擬的,且這城中,也無大將鎮守。

  真要對比起來,可能自己的燕城對于兩位皇叔來說,根本沒有什么反抗之力可言。

  完全不是一個級別的戰斗。

  冷兵器的時代,統帥對于一個軍隊有著很強的重要性,在相同兵力的情況下,不同的將領領兵完全是天壤之別。

  朱棡和朱榑兩人只是過了個夜,就急忙的趕回去了。

  這個時候,正好是他們發揮的時候,如果大明那邊的審訊結束,和倭國之間的條件談好的話,到時候大概率又不能動兵了。

  時間上,可是非常之緊湊的。

  回到晉城后,朱棡立即開始調集兵馬,打著為侄兒討要公道的名義,毫不猶豫的動兵征伐。

  倭國的情況,其實對于朱棡亦或是大明來說,真的沒有任何的抵抗力。

  這也是倭國在唐朝之后有了個不錯的發展,換做是之前,幾百戶搞個木欄桿圍起來,就可以號稱一國。

  現在至少是有幾千戶才算是。

  要稍微多一點挑戰。

  可這些對于習慣在大明那邊少則數萬,多則數十萬的大戰下,還真是提不起什么興趣可言。

  完全就是碾壓式的。

  而現在的倭國,可不是之前大明剛來的時候,動員了數十萬的兵力,到處抽調青壯。

  和平盟約之后,自然其他地區的兵力早就已經回歸。

  短時間內哪能形成什么有效的抵抗力。

  只是對于朱棡來說,這些小地方當真是窮的要命,除了人口上,幾乎沒有什么可以掠奪的東西了,即便是號稱貴族,連一下大明鄉下的土財主都無法比擬。

  這一路碾壓過去,完全就跟春游似的,頗為無趣。

  “王爺,好消息,天大的好消息啊。”

  朱棡正無聊的抽打著有些不聽話的倭國貴族,一名千戶騎著快馬飛奔而來,才只是見到人影,就有聲音傳來。

  “這等破地方,能有什么好消息。”

  朱棡轉頭望了一眼那千戶,而后一鞭子狠狠的抽打在那倭人貴族身上,隨口說道。

  千戶趕忙下馬,幾步走到朱棡的面前抱拳作揖,面色有些通紅,聲音較為激動:“啟稟王爺,我等前軍在前頭數里地外,發現一露天銀礦。”

  “好家伙,都不用怎么去挖,那白花花的銀子,直接就能撿起來。”

  一邊說著,那千戶還從懷里頭掏出一塊銀石。

  露出的銀色光芒,在陽光下頗為刺眼。

  大明缺銀,即便是朱棡,又何曾見過這等銀石,當下鞭子一丟,喝令道:“速速待本王過去查看。”

  朱英是不會騙人的。

  他當然知道倭國一直比較盛產銀礦。

  只是實際上,便是朱英前世也沒去過倭國,對于倭國的了解,多是來源于一些書本上的知識。

  這玩意知道是一回事,倭國說大也不大,說小也小不到哪里去。

  但他也不可能說憑借一張倭國的粗糙版本地圖,就給把所有的銀礦全部都標注出來吧,這可就太扯淡了,前世也不是那過目不忘的學霸。

  怕是學霸在這么冷門的知識上,也不見得能知曉。

  當初征伐下倭國的時候,關于金山銀山的問題,大臣們都默契的沒有提起。

  雖說當初去打倭國的時候,是奔著這個事情去的,但是你若是去翻太孫的舊賬,豈不是活得不耐煩了?

  真要在朝堂上提起這個話題,別說是錦衣衛了,就是陛下怕也得想點辦法給你人間蒸發掉。

  不過好在是倭國征伐的比較順利,沒有說遇到什么太大的波折,而倭國的大勝帶來的,是大明名聲的傳播。

  所以在這方面上,朱英還是建立了屬于自己太孫的威嚴。

  一片空地上,這里已經被大量的將士所把守。

  朱棡來到這里飛身下馬,沒有絲毫顧忌自身的體面,就蹲在地上查看石頭。

  “真是銀礦,果真是銀礦,我的大侄子誒,他真的沒有騙我們。”

  拿著地上撿起來的石頭,上面還有著淡淡的一層銀色體現,朱棡瘋狂的大笑著。

  周邊所有的將士們,臉上都是露出極為滿意的笑容。

  這預示著大家可能往后的軍餉,將會提升不少的檔次。

  自從來到倭國之后,其實士兵們對這里都不是很滿意。

  這地方太窮,完全沒有什么財富可以搶,用朱英的話來說,只能是進行建設性的掠奪。

  所謂建設性的掠奪,便就是發展這里的經濟,而后不斷的進行一個索取。

  這個情況是朱高熾正在做的,只是對于朱棡和朱榑來說,這樣效率太慢了,完全感覺不到什么樂趣。

  他們更加的是喜歡直接去搶。

  只是這些地方,搶奪一次之后,幾乎完全等于荒廢了,那么一點點人口,又能給造出些什么財富來。

  但是發現了銀礦,那就完全不同了。

  這預示著大量的錢財。

  這里窮沒關系,只要錢財足夠,就可以回到大明去消費嘛。

  對于藩王的限制,可沒說不讓海外建國的藩王回轉大明,這跟往前的藩王制度還是有著很大的不同。

  并且對于士兵們來說,沒過幾年也可以申請回到大明探親。

  人嘛,最怕的就是沒有目標,這樣的情況下士兵們待在倭國才算是比較安心。

  朱棡立即就召集錦衣衛的人才對這里的銀礦進行考核。

  因為之前朱英說過倭國銀礦多,所以在配備人才的時候,關于勘察地質的人才還是有一些的。

  而錦衣衛這個編制里頭,可以說蘊含了各行各業的人才,京師那邊臭名昭著,只是因為在查探上更為出名而已。

  錦衣衛的人才很快就過來進行一個考察。

  在最初的考察之后,就給朱棡吃了一顆定心丸,這是一個中型的大銀礦。

  具體的數目還要等初步挖掘之后才清楚,但這預示著里面的礦藏絕對不會少。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