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325章 現在的你到底是誰?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我的玩家都是演技派

  然而,即便處理了這些突厥叛軍,李鴻運親自指揮的虎牢關之戰也仍舊艱難。

  甚至可以說是花式失敗。

  第一次失敗,是在王世充的偶然一次突圍時梁軍圍剿不利,敗了一仗,被迫后撤。

  雖說后撤之后李鴻運又很快組織人手殺了回去,但這卻在之后去虎牢關據守竇建德的時候埋下了坑。

  秦王和齊王一起去虎牢關據守竇建德,而歷史上,被嚇破膽的王世充壓根不敢再出戰。

  可沒想到,這次或許就是因為梁軍之前的一次敗仗,讓王世充并未完全變成驚弓之鳥,而是在秦王和齊王都離開之后,強行組織手下已經餓著肚子的兵卒殺了出來,把梁軍打了個猝不及防。

  這一戰,梁軍的損失雖然不算太慘重,但王世充的士氣大振,還搶到了許多輜重補充。

  這又為王世充的下一次出擊埋下了伏筆。

  在齊王和秦王在虎牢關與竇建德對峙期間,王世充不斷率軍出戰,連戰連捷,讓圍攻洛陽的梁軍損失慘重。

  李鴻運很氣,于是再次重來。

  要解決這個問題有兩個辦法,第一個辦法是圍攻洛陽的時候一直嚴加提防,王世充只要敢出城一次就痛揍一次,揍得他心膽俱裂、不敢再出城。

  第二個辦法就是干脆把秦王留下繼續攻洛陽。

  李鴻運考慮了一下之后還是選擇了后者。

  因為第一個辦法需要他再繼續打一次圍攻洛陽的大戰,太浪費時間。

  而將秦王留在這里,既可以確保萬無一失,又能讓秦王不會到虎牢關搶自己的功勞。

  雖說有點大材小用了,但對李鴻運來說,他此時的唯一目標就是成功通關、贏得玄武門之變。

  第二次失敗,是因為竇建德莫名其妙地早了三天趕到虎牢關,先一步占據了關城。

  李鴻運瞬間傻眼,原定的劇本全部作廢。

  在竇建德的優勢兵力之下,梁軍雖然作戰英勇,但卻仍舊難以阻止敵人來到洛陽城下與王世充合兵。

  李鴻運只好再次重新開始。

  他復盤了一下原因,發現是不是因為竇建德早了,而是他晚了。

  按照原本的歷史,鎮守虎牢關的將領先一步投降了梁朝,所以秦王才日夜兼程、以最快的組織精銳騎兵前往虎牢關接手。

  但這次不知道為什么,這位將領竟然猶豫了,一直到三天后才下定決心要投降梁朝。

  所以等李鴻運扮演的齊王接到消息趕過去的時候,已經晚了。

  李鴻運很氣,他分析了一下原因,認為可能的原因有兩個。

  第一個可能是自己的威望仍舊不如歷史上真正的秦王,尤其是在禮賢下士、賞罰分明這方面的名聲,不如秦王。

  所以這名虎牢關的守軍將領才會猶豫,可能是覺得自己來到齊王手下之后不見得會獲得足夠的優待。

  第二個可能是他沒有主動地派人去游說、策反,而是被動等待。

  史料上記載了虎牢關守將獻關的事情,但卻并沒有說這名守將的心路歷程。

  李鴻運之前下意識地以為他是來主動投效的,此時一想,卻覺得事情可能沒那么簡單。這背后,很可能也是秦王強大情報能力的體現。

  于是這次,他派人以重金前去說降,兵貴神速,總算是先一步占據了虎牢關。

  第三次,李鴻運如愿和竇建德在虎牢關對峙。

  結果沒想到,對峙到一半,探馬突然來報,竇建德跑了!

  李鴻運大驚,帶兵追擊,這才發現原來竇建德真的放棄了洛陽的王世充,轉而采用了凌敬“逾太行、入上黨”的計策,轉而去進攻河東。

  趁著梁軍與王世充糾纏不清,竇建德決定先一步動身,去搶地盤。

  李鴻運有點懵逼,不對啊!劇本不是這樣的啊!

  之前他扮演竇建德的時候,對那邊的情況十分了解。

  按理說,竇建德手下的諸將不是都被王世充給買通了嗎?不是強烈反對這個計劃嗎?

  竇建德誤以為手下戰意昂揚,這才沒有采用這個計劃、而是繼續強攻虎牢關嗎?

  怎么這次劇本又變了?

  李鴻運苦思冥想一番之后意識到,或許……那些明面上都是被王世充收買的將領,背后未必沒有秦王的影子!

  顯然,這種情報和策反工作完全寄希望于別人,是極度不可控的。

  想要盡可能地讓對手始終按照自己的規劃行動,最穩妥的辦法,還是自己親自去建立一個強大的情報網。

  探聽、策反、謀劃……只有將這些事情全都掌握在自己手上,才能確保每一步都在自己的計劃之內。

  于是,李鴻運重新開始。

  這次他開始著重布置情報網絡,親自過問往竇建德軍中安插間諜的事情,在對峙期間不僅注重騎兵襲擾,還注重情報工作。

  第四次,原本一切順利,但在沖擊王世充本陣的時候,雙方陷入激戰。

  結果打著打著,一支軍隊突然嘩變,本來形勢一片大好的梁軍突然被反包,而李鴻運自己也在亂軍之中戰死。

  梁軍于是徹底崩潰。

  李鴻運再度氣呼呼地復盤,這才發現,這次崩潰竟然是因為一個很小的事情。

  是他沒有做到賞罰分明。

  之前平薛舉、平劉武周宋金剛的大戰中,他雖然作戰勇勐、身先士卒,在一定程度上樹立了權威,將兵權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但對于戰后的封賞,他卻并未太多過問。

  在接受了梁高祖的賞賜之后,他只是大略地看了一下手下人交上來的封賞名單,覺得沒什么大錯,就執行下去了。

  可他并不知道,這份封賞名單上其實有許多并不合理的地方。

  在大戰中,許多基層軍官打了硬仗,卻沒有得到足夠優握的封賞;而一些關系戶看起來作用很大,實際上戰績卻多有夸大,反而得到了更多的封賞。

  而有的時候,打了硬仗沒有太多戰果,朝廷也沒有那么多的賞賜,李鴻運也并沒有選擇自己補齊賞賜,而是就湊合著把朝廷給的賞賜分了。

  在他剛開始領兵的時候,這個問題還并未顯現。

  因為士兵們對未來還有期待,畢竟此時還在一直打勝仗,士兵們覺得以后還有封賞的機會。

  但在接連打完薛舉、劉武周這兩大強敵之后,封賞問題仍舊存在,于是,許多士兵的積怨就深了。

  再加上李鴻運并未打散編制,仍舊讓許多降將率領舊部,就更加劇了這種風險。

  這次重來,李鴻運改掉了這些問題,賞罰分明。

  不僅在戰斗過程中始終關注每一名中層、基層將領的具體任務和執行情況,也對之后的封賞嚴格過問。

  有功之人重賞,有過之人重罰,賞罰分明,恩威并施。

  而對于那些在提交軍功時有自己小心思的人,就小施懲戒,嚴加敲打。

  如果將士們戰功卓著,而戰利品卻不夠多、朝廷的賞賜也不夠,那就自掏腰包封賞將士們。

  只有這樣,才能保證三軍用命、拼死爭先。

  否則,在打到關鍵時刻,就極有可能又因為某支部隊的突然嘩變,讓一場大戰都功虧一簣。

  一次又一次的嘗試,每次嘗試李鴻運都能找到一塊新的短板。

  他不斷地通過更換天賦技能或是利用自己熟知歷史并且可以無限重來的優勢,補齊這些短板。

  終于,他靠著各種天賦技能以及自己的不斷學習,將這個世界的齊王打造成了一個全能的多邊形戰士。

  可以運籌帷幄、算好對方的每一步行動、制定完美的作戰計劃;

  可以帶著尉遲敬德等勐將沖鋒陷陣,箭法如神、箭不虛發;

  可以構建強大的情報網絡,甚至能夠策反對方的將領;

  賞罰分明、恩威并施,將士們無比敬佩。

  憑借著絕對的硬實力,李鴻運終于打贏了虎牢關之戰,并一戰擒雙王,立下了赫赫戰功。

  梁高祖大喜,將他封為天策上將,統領天策府。

  但接下來的劉黑闥之叛,梁高祖卻并未再讓齊王領兵,而是讓秦王前去平定。

  于是,朝中也出現了太子、秦王、齊王三足鼎立的局面。

  太子的地位母庸置疑,梁高祖就算硬抬,也會把太子抬到最高的位置上。

  秦王雖然沒有像真正的歷史上一樣立下那么大的戰功,但他在幾次大戰中都有參與,而且他不是像歷史上的齊王那樣簡單地打個醬油,同樣發揮了重要作用,在軍中深受愛戴。

  在梁高祖的刻意平衡之下,秦王拿下劉黑闥,平定河北,在戰功上雖然略遜于齊王,但也頗有勢力。

  至于李鴻運扮演的齊王就更不用說,一戰擒雙王、封無可封,再加上運籌帷幄、賞罰分明,手下的文臣武將足以與秦王分庭抗禮。

  而后,突厥人開始進犯。

  秦王、齊王各領一支人馬討伐,突厥望風而逃。

  五隴坂之戰,秦王與齊王兩騎并出、渡過溝水,頡利可汗嚇得連夜逃遁,李鴻運準備好的種種計謀,甚至壓根沒有派上用場。

  但內部的矛盾更加激化了。

  秦王的功勞雖然大多都被李鴻運搶先一步占住了,但秦王的能力和威望還在。

  他手下仍舊有秦叔寶等一眾武將,也有許多名臣輔左。雖然跟真實歷史上天策府群星閃耀的情況有差別,但實力仍舊不容小覷。

  而且,這次天策府的光芒不再那么耀眼,所以梁高祖也不再將打壓的重點放在他的身上。

  反而是李鴻運扮演的齊王,受到了更多的打壓。

  顯然,在一統天下之后,梁高祖對齊王的提防反而超過了秦王。

  因為梁高祖突然意識到,這個兒子實在是太可怕了!

  早在十五歲的時候,就準確地預言了亂世中的局勢,之后更是用兵如神、平定天下。

  本以為秦王就是不世出的絕世天才,可沒想到跟齊王一比,也只能暗然失色,踏踏實實地打輔助。

  這樣的一個兒子,對他的皇位將是多大的威脅!

  既然秦王能算出劉武周、竇建德的失敗,還能算出薛舉的死期,那他未必就不能算出自己這個父皇的死期。

  “多智而近妖”的形象,給曾經的敵人們造成了巨大的恐慌。

  而現在,這種恐慌終于來到了梁高祖的身上。

  梁高祖開始不斷地敲打齊王,太子當然也聯合張婕妤、尹德妃等寵妃一起在梁高祖耳邊吹風。

  反倒是秦王經常給齊王說好話。

  畢竟秦王雖然被齊王一直壓制著,但對于這個多智而近妖的親弟弟,他還是發自內心敬佩的,認為只要兄弟齊心,就可以治理好這個偌大的國家。

  但這個行為,反而讓梁高祖更加警惕。

  因為誰都能看出來秦王和齊王的強大,如果這兩人聯合起來,別說是太子了,就連梁高祖的位置都會被輕易地掀翻。

  于是,梁高祖開始明目張膽地拉偏架,同時把秦王和齊王一起打壓。

  李鴻運手下的將領被拆散,文臣被調往太子府,掌握的私兵也被全部拆解。

  而太子府養著的私兵,就多達四千人。

  到了這一步,李鴻運終于急了。

  因為他意識到,自己已經不可能等到太白經天事件了,再等下去,他的勢力將被徹底剪除干凈。

  到時候即便玄武門之變真的發生了,太子帶著的四千人也足以靠著人海戰術將他淹死。

  至于秦王……他現在自身難保。

  而且李鴻運也不可能指望秦王,要是等秦王動手的時候,說不定就是自己和太子被一起干掉了。

  就在這時,尉遲敬德來到齊王府中,報告了一個消息。

  “陛下召太子和秦王明日入宮。”

  李鴻運不由得精神一振,下意識地看向了自己的弓箭。

  而后,他伸出手,緊緊地握住了那把陪自己征戰多年的大弓。

  “召集死士,明日入宮!”

  等不了太白經天了,他沒那么多時間。

  歷史上的秦王在發動玄武門之變時必須謹小慎微,因為一旦失敗后果不堪設想。

  但李鴻運卻不需要太小心,畢竟“多智而近妖”的他可以選擇重來。

  玄武門之變的所有準備工作,李鴻運早就已經完成了布局。

  鎮守玄武門的何常,李鴻運早在征戰期間就多加留心,提前籠絡。

  尉遲敬德,更是早就被他收到自己的麾下。

  雖說秦王手下仍有一些勐將,但李鴻運這次十分重視保密工作,在突然襲擊之下,他有信心秦王組織不起足夠的人手。

  雖說此時太子手中的私兵是秦王的數倍,但李鴻運內心中無比忌憚的,還是秦王。

  領兵進入玄武門,李鴻運派尉遲敬德率領百騎埋伏,而自己則是親自帶兵去找梁高祖,請這位父皇去海池上游船。

  這么干不太好,在真實的歷史上,這個任務應該是侯君集完成的。

  但李鴻運只是個玩家,他不需要考慮史書該如何記載,也不需要在意這件事情的后續影響。

  他只需要在這一刻贏下玄武門之變。

  所以,他選擇了最穩妥的方式。

  將梁高祖和眾多大臣控制住、請到海池上劃船之后,尉遲敬德也開始了對太子和秦王的伏擊。

  但太子和秦王并不是一路人,所以兩人并未同時行動。

  秦王先一步進入,但很快意識到情況不對,轉而策馬向東逃走。

  而尉遲敬德權衡一番之后,還是決定先干掉了太子。

  等到李鴻運折返后,得知秦王逃走,立刻派手下諸將前往追擊。

  秦王雖然勇武過人,但在數百騎兵的圍追堵截之下,最終也還是只能束手就擒。

  渾身浴血的尉遲敬德勸說道:“大王!秦王英姿神武、志在天下。大王若想坐穩皇位,便該立刻將他誅殺!”

  其他的將領也紛紛請命。

  顯然,在殘酷的權力斗爭中不存在心慈手軟。

  秦王只要活著,對齊王府的這些功臣集團就是一個巨大的威脅。

  李鴻運輕輕地嘆了口氣。

  其實,如果歷史上真的有這么一位天縱奇才的齊王,那么秦王做皇帝,齊王領兵平四方,兄弟二人將締造一個比歷史上的貞觀之治更加強大的超級王朝。

  但這終究是不太可能的。

  因為秦王和齊王,他們的定位都是“君主”,而非名將。

  齊王在秦王手下發揮的作用,不見得能超過李靖,但對皇位的威脅,卻比李靖要大得多。

  終于,李鴻運還是下定決心,要為這次試煉花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二哥,不,秦王。

  “或許你不知道,為了真正打敗你,我已經嘗試過無數次。

  “現在我終于贏了,但這卻并沒有什么值得驕傲的。

  “在最后,你還有什么遺言嗎?”

  李鴻運看著秦王,在此之前他也從未想過,自己竟然真的能擊敗這位天縱之才。

  當然,他的成功是靠著大量金色天賦技能加持、了解歷史的先知先覺以及游戲中可以無限次重來才達成的。

  所以,他并不感到驕傲和自豪,反而有些悵然若失。

  如果他做了皇帝,真的能比秦王做得更好嗎?

  顯然,那是不可能的。

  然而讓李鴻運沒有想到的是,被綁住的秦王竟然露出了一個意味深長的笑容。

  “四弟,我只想問你一個問題。”

  李鴻運點頭:“你問吧。”

  秦王的嘴角繼續上揚:“現在的你,到底是誰?

  “是齊王,還是秦王?”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