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278章:醫圣,張仲景……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我,譜寫中華上下五千年

  “地動儀,什么是地動儀?”

  有同學又提問了。

  沒辦法。

  關于東漢時期的科技,著實是有一些顛覆了他們的認知。

  此前的渾天儀是,現在又來了一個地動儀。

  “地動儀是一種監測地震發生的儀器。”

  雖然解釋很短。

  但陳凡只是一說,所有人都是哇的一聲。

  “監測地震。”

  “我草,這也太科幻了吧。”

  “2000多年前就想到監測地震了,果然是黑科技。”

  要說這個世界最讓人難于預測的是什么?

  那就是地震。

  地震不像天氣。

  天氣預報衛星可以直接上天,所以天氣預報很多時候是比較準的。

  但地震不一樣。

  地震因為儀器無法鉆到地底下,就算是能鉆到地底下,因為也不太了解地震的發生以及其他原因。

  所以基本上這個世界上就沒有預測地震的機器出來。

  正如前世很多人吐槽有關單位。

  有沒有地震,得震了才知道。

  地震有多大,也得震了之后才知道。

  要是沒震,那怎么能知道呢?

  所以。

  關于地震預測,也一直是全世界的難題。

  可是。

  陳凡這會兒卻是拋出了一個地動儀的東西。

  這讓眾人都是無比的激動。

  對此。

  陳凡便解釋說道:“大家不要激動,首先,地動儀不是地震預測機器。目前為止,暫時世界上還沒有哪一個機器或者是其他可以準確預測地震的。而地動儀,則是監測地震的工具。說簡單一些,那就是當地震發生之后,他可以告訴技術人員哪里發生了地震。”

  雖然預測與監測不是一回事。

  但事實上。

  監測同樣有著巨大的作用。

  就像現在。

  哪怕我們不能預測地震,但在地震出現之后,我們的監測,同樣可以用最短的時間告訴大家。

  比如通過電視直接告訴居民。

  這也能夠減少因地震而造成的損失。

  而且通過電視這種信號的方式,他的速度往往還快于地震傳播的速度。

  這在減輕人民生命健康與財產這一塊,都有著巨大的作用。

  這放在古代,那就更重用了。

  古代交通與通信不發達。

  往往一個地方要傳信給某個地方,少則走一兩天,有的甚至要走幾個月。

  就像西域向長安或者是洛陽匯報一樣,那不得走一個多月。

  如果真在某個地方發生地震了,靠這種方式通信,朝廷一點辦法也沒有。

  但如果有地動儀這個監測儀器就不一樣了。

  “大家看,這就是復原版的地動儀。”

  陳凡打開PPT,然后說道:“地動儀有八個方位,他們分別是東、南、西、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每個方位上均有口含龍珠的龍頭,在每個龍頭的下方都有一只蟾蜍與其對應。任何一方如有地震發生,該方向龍口所含龍珠即落入蟾蜍口中,由此便可測出發生地震的方向。”

  “這個地動儀,就是張衡制作的。當時張衡所處的漢朝東漢時代,地震比較頻繁。據《后漢書·五行志》記載,自漢和帝永元四年到安帝延光四年的三十多年間,共發生了二十六次大的地震。地震區有時大到幾十個郡,引起地裂山崩、房屋倒塌、江河泛濫,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張衡對地震有不少親身體驗。為了掌握全國地震動態,他經過長年研究,終于在陽嘉元年發明了候風地動儀。”

  “漢順帝陽嘉三年十一月壬寅,地動儀的一個龍機突然發動,吐出了銅球,掉進了那個蟾蜍的嘴里。當時在京師的人們卻絲毫沒有感覺到地震的跡象,于是有人開始議論紛紛,奇怪地動儀不靈驗。沒過幾天,隴西有人快馬來報,證實那里前幾天確實發生了地震……”

  所以。

  從邏輯上來說,地動儀就是一種監測地震的儀器,他并不是預測的。

  不過。

  哪怕是監測的儀器,眾人也是目瞪口呆。

  “2000多年前就有這樣的儀器,太神奇了。”

  “好像西方有這樣的儀器,都是1000多年之后。”

  “哪怕不能預測,只是監測也牛逼啊。畢竟古代交通不是很發達,有這個儀器,那就方便得多。”

  “好像也沒啥用吧,他只是說明方向,也沒有說是哪個地方出現了地震。”

  “一架地動儀當然沒有太大的作用,但如果多用幾架呢,或者說是每個區域都架設一臺呢。這樣,當這一些機器同時發出的位置,那就更為精確得多了。”

  “哦,也是。”

  “所以,其實我們古代的科技并不差,只是可惜沒有人繼承罷了。”

  這確實沒有人繼承。

  陳凡也是有些遺憾的說道:“上面大家看到的地動儀并不是真正的地動儀,具體真正的地動儀是什么樣子,如今已經失傳了。這一個模樣,只是根據史書上的記載,復原而成的。”

  說到這里,陳凡就更是感慨了。

  前世原本地動儀是進入語文課本的,這也讓所有人都知道,我們東漢時期有一位叫張衡的人制作出了地動儀。

  可是后來,教科書又將他給刪去了。

  至于原因,那就是不少人質疑這個地動儀沒用。

  事實上不是地動儀沒用,而是復原版的地動儀沒用。

  因為真正的地動儀失傳了。

  我們所見的地動儀,只是前世50年代根據王振譯教授的原理復原出來的。

  復原與真正的儀器比起來,自然差了十萬八千里。

  但如果只說復原的地動儀沒用,接著就懷疑真正的地動儀也沒用,那這也太缺少科學精神了。

  事實上。

  張衡制作出動儀之后,《后漢書》《后漢紀《續漢書》,前世這三本重要的史料文獻,都對于地動儀有過記載。而且晉代還有人將地動儀的結構設計圖給畫出來了,但因為年代過久,這一些設計圖也丟失了。直到2000年過去,我們只知道地動儀,但卻始終不明白地動儀到底是什么樣子。

  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巨大的遺憾。

  “東漢在漢和帝之后,雖然沒出現幾任英明的皇帝,整個國內也沒有發生太多重大的事情,但東漢的實力還是很強的。這個強,不只體現在民眾生活這一塊,也不僅僅只體現在科技發明這一塊,這一個強,還體現在醫學這一塊。”

  如果說張衡的渾天儀和地動儀對于現代都可能沒有太大的作用了。

  那么。

  東漢時期傳承下來的醫學,那則是對于中華影響太大太大了。

  “東漢末年,有一位叫做華佗的醫生。對,這個華佗,就是曾經給關羽療傷的華佗。華佗少時曾在外游學,行醫足跡遍及AH、河南、山東、江蘇等地,鉆研醫術而不求仕途。他醫術全面,被當時人們稱之這神醫。有一次,有軍吏二人,俱身熱頭痛,癥狀相同,但華佗的處方,卻大不一樣,一用發汗藥,一用瀉下藥,二人頗感奇怪,但服藥后均告痊愈。原來華佗診視后,已知一為表證,用發汗法可解;一為里熱證,非瀉下難于為治。華佗治府吏倪尋,頭痛身熱,則下之,以其外實也。治李延頭痛身熱,則汗之,以其內實也……”

  要說古代神醫里面,華佗可是不可不提的人。

  而且。

  因為此前陳凡講過三國,所以,三國里面的華佗一出,眾人瞬間便感興趣起來了。

  “不只如此,華佗還擅長心理療法。有一郡守得了重病,華佗去看他。郡守讓華佗為他診治,華佗對郡守的兒子說:你父親的病和一般的病不同,有淤血在他的腹中,應激怒他讓他把淤血吐出來,這樣就能治好他的病,不然就沒命了。你能把你父親平時所做過的錯事都告訴我嗎?我傳信斥責他。郡守的兒子說:如果能治好父親的病,有什么不能說的?于是,他把父親長期以來所做不合常理的事情,全都告訴了華佗。華佗寫了一封痛斥郡守的信留下,郡守看信后,大怒,派捕吏捉拿華佗,沒捉到,郡守盛怒之下,吐出一升多黑血,他的病就好了。”

  “這是心理療法,但華佗還更為懂得養生。華佗認為,生命在于運動,如果能保養一個好身體,那就不會得什么大病。而且他也明白,不是醫生就能治這個世界上所有的病。為此,他模彷五種動物的動作方法,創作了一套《五禽戲》。華佗表示,只要每天練一遍五禽戲,不說能活到多少歲,至少能在你活著的時候,可以給你一個健康的身體。”

  這樣的一些神奇桉例,也讓眾人大開眼界。

  “辯證治療,心理療法,五禽戲……這種醫學理念已經和現代沒有太多差別了。”

  “所以說,古人的智慧絕對不比我們現代差,甚至,有的還要超過。”

  “但現代已經沒有這樣的神醫了。”

  不過。

  關于華佗的醫學,還不僅僅如此。

  陳凡繼續說道:“華佗不只擅長各科病癥,同時還擅長外科手術。”

  “外科手術?”

  這時有臺下同學舉手回答:“陳凡老師,您說的外科手術是正骨這一些嗎?”

  “正骨只是一般的外科手術。”

  陳凡搖了搖頭說道:“華佗不只會正骨,他更為厲害的是會開刀。對,也就是像現代西醫一樣的,他用起了開刀療法。比如給關羽刮骨的時候,這就是一種外科手術方式。當時關羽是沒在任何保護措施的情況之下,讓華佗直接開刀。但事實上,華佗他發明了一種叫做“麻沸散”的麻醉藥物。這種麻藥可以在開刀的時候減輕病人痛苦。也正因為開創了麻沸散,所以,華佗的外科手術卻是更進一步。華佗原本的外科手術只在于外傷這一塊,后來,在他發明了麻沸散之后,他已經可以做到開腹手術……”

  當陳凡將華佗的醫學傳奇一說,眾人已經目瞪口呆。

  陳凡繼續說道:“大家都知道,此前三國當中我講過華佗給關羽治過病。事實上,華佗還給曹操治過病。因為曹操多年頭痛,他聽說華佗的大名,于是就召集了華佗去給他治病。在華佗來了之后,他給曹操進行了針炙治療,很快曹操的頭痛就治好了。但華佗對曹操說,你的頭痛是久病造成的,我現在治好只不過能夠讓你安心幾天,但過一段時間頭還會痛。如果要真正的將這個頭痛的病治好,那就得開頭,也就是在腦袋這里做一起外科手術。”

  “曹操一說,在腦袋上動刀,這個華佗是想給自己治病還是想乘機害死自己。隨后,曹操就將華佗給關了起來。臨死的時候,華佗在大牢當中將他的畢生所學創作了一部叫做《青囊書》的作品。創作結束之后,華佗感慨自己關在監獄當中,不能出去。于是他就對獄卒說道,這一段時間你對我挺關照的,我也沒有什么東西給你,就將這本醫書傳給你吧。但獄卒害怕,不敢接。無奈,華佗就將自己寫的青囊書一把火給燒了……”

  關于華佗是怎么被曹操關起來的有多個版本。

  一個版本是說給曹操開刀。

  另一個版本是說華佗并不想給曹操治病,然后曹操很生氣,就將華佗給關了起來。

  但不管是哪個版本,最終華佗都是被曹操給關了起來。

  而且,還死在了曹操手下。

  不只是死在了曹操手下。

  最為可惜的,那就是華佗至死都沒有將他的醫學作品流傳下來。

  當陳凡將華佗的故事說完,眾人只感覺心癮癮作痛。

  “我的天,一把火給燒了。”

  “啊啊啊,華佗的青囊書要是流傳下來,我們中醫的水平不知道要高明多少倍。”

  “是呀,可恨,我們古代很多的一些知識,科技,醫學……都失傳了。”

  “這該死的曹操,我現在對于曹操都恨起來了。”

  眾人無比的郁悶。

  “確實很可惜。”

  陳凡也是無奈。

  華佗可以說是醫學里面名氣最大的一位神醫了。

  但……

  他的醫學竟然沒有一絲傳下來。

  不過。

  東漢的厲害之外,那可不僅僅只有華佗。

  陳凡接著說道:“其實在東漢時期,在醫學領域表出突出的,不僅僅有華佗,還有一位神醫也非常厲害。這位神醫,他叫做張仲景。”

  要說名氣,張仲景的名氣可能稍稍不如華佗。

  但要說貢獻,張仲景的貢獻卻是遠遠超過于華佗。

  甚至。

  張仲景可以說是對于中醫臨床領域做出最大貢獻的那位。

  接著,陳凡便說起了張仲景的生平:“張仲景與華佗出身于差不多的時代,都是在東漢末年。但東漢末年已不是東漢初年,更不是東漢盛年。東漢末年各個諸侯爭霸,整個國家經常處于戰亂當中。不只如此,東漢末年還流行了多場瘟疫。原來的幾千萬民眾,就因為戰亂,瘟疫,死傷大半。”

  “原本的張仲景出身于官宦世家,雖然比不上那些豪門,但自小也是衣食不愁,按正常來說的話,將來也是一個做官的人。但張仲景從小就喜歡醫學,而且自小看著無數的百姓因為生病而死,這更是觸動了張仲景,隨即一門心思的撲在了學醫當中。”

  “經過長時間的努力與自身的天賦,張仲景很快就打響了自己的名氣,成為了遠近聞名的名醫。甚至,當時的華佗還拜訪過張仲景。在看到張仲景的醫術之時,眼高于頂的華佗亦是十分的佩服。不過因為家庭的關系,雖然不想做官的張仲景還是被家庭安排出仕,并最終做到了長沙太守的職位。”

  “原本在當時的官場里,一般來說,要做官,那就別做醫生。要做醫生,那就別當官。可是,自小學醫的張仲景不忍看百姓飽受病痛的折磨,卻是不再管官場里的規矩。他對外表示,每個月的初一和十五,他就暫時不處理官場上的工作,到衙門里坐堂治病。經其手被救治過來的百姓,不知道多少。”

  如果說華佗的故事有一些傳奇。

  但他的傳奇,其實有不少故事未必是真的。

  那么張仲景,那就是歷史當中實實在在有過無數史料記載的存在。

  “只是人到50歲的時候,張仲景突然想到。自己一個人醫術再高,水平再好,能救治的人也在少數。可是,天下百姓這么多,天下人患病的又這么多,光靠自己一個,那怎么能將這一些病人治好呢?為此,張仲景想了好長時間,他決定將自己50多年的行醫經驗以及理念寫成一部書。”

  “因為當時百姓患病最多的,那就是傷寒。所以,他將自己大部分的經驗以及理念都放在傷寒這一塊,所以他寫下了傷寒論。不過,在寫完《傷寒論》之后,因為還有其他不少疑難雜病。所以,在傷寒論的基礎之上,他又補上了雜病論。于是,一部中醫史學上最為重要的臨床巨作《傷寒雜病論》就此出現了。”

  要說這部書的意義?

  可以說。

  如果沒有他,估計中醫都可能會消失。

  是的。

  在張仲景之前,雖然也有不少中醫作品,但這一些中醫作品都是理論類的作品。

  他并不會真正指導你臨床應該怎么治療疾病。

  至于為什么有人會治療,那就是師父帶徒弟一樣,慢慢師父不斷的交給你。

  可師父也不見得就會將所有教給你。

  很多的一些內容,如果師父不教,那就慢慢的失傳了。

  《傷寒雜病論》,就是一本完全指導中醫臨床學的作品。

  只要你學習了中醫理論,然后再來看傷寒雜病論,那么,隨著時間的推去,你的醫學水平也將會慢慢提高。

  所以。

  這部作品,也被稱之為中醫四大名著之一。

  至于名著的威力到底有多厲害呢?

  就如現代的一些病情,其中最為有名的中藥,蓮花清瘟……就是這一部書籍當中記載的方子。

  也正因為張仲景在中醫臨床學上的貢獻,后世人們又稱張仲景為醫圣!!!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