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八十五章 風霜行(4)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黜龍

  “這一仗咱們黜龍軍根本就是敗了!尤其是右翼,根本就是一敗涂地!”

  溫城內外,燈火通明,挖壕溝、立柵欄,轉運物資、傷員,燒開水、做飯,甚至是控制戰場,爭奪裝備、尸首……忙的一團糟!

  而即便如此,黜龍幫也依舊堅持了他們那令人牙酸的傳統——戰后開會。

  開會也不止一場會,后勤在開會,各營隊將們與參軍們在開會,頭領們自然也在開會。至于這句震耳發聵的金玉良言,正是在頭領會議上由劉黑榥劉大頭領喊出的。

  喊完之后,你還別說,溫城府衙后院內原本有些沉悶的氣氛立即就被打破了。

  “劉黑榥!”

  賈閏士毫不遲疑站起身來呵斥。“你也有臉來斷勝敗?今日我們苦戰的時候,你在何處?你若是早早回身與我們夾擊,我們能吃這么些虧?!”

  “賈閏士,你自在中軍,吃了我什么虧?”劉黑榥才不顧忌對方是張首席嫡系呢,張口便點破了對方。“右翼那些頭領若覺得是我廢了局面,便該自己站起來說,我們黜龍幫什么時候不許人說話了,要尋你這個鄉親來代替?!”

  這話點的過于直白了,賈閏士當場憋住。

  而被點到的那些人,也就是濟水下游出身的,如今被配置在徐師仁麾下的諸位頭領也是面色紅白不定,偏偏徐師仁面色不佳,從頭到尾都沒有駁斥劉黑榥,明顯也有想法……見此情狀,雖然不想惹事,可樊豹還是凜然起身呵斥:“劉大頭領,那我來問你,若你手上四個騎兵營能早早回來與我們夾攻右翼之地,如何讓徐龍頭獨立支撐?”

  劉黑榥早就等著這句呢,立即指著對方鼻子嘲諷了回去:“這正是我想問的,我奉命率騎軍游弋,首選難道不應該是趁你們與他們對峙激烈時去偷營?乃至于表面偷營,引得韓引弓、韓長眉來援再做伏擊,又或者干脆再去偷河內郡城與石山去!結果呢?我如何等到你們對峙激烈的軍情,反倒曉得后方呼啦就只剩下徐龍頭一個營在支撐?便也最終回去救下了徐龍頭!這等局面如何要來問我?!退十萬步講,你們只若能像左翼、中軍一般,稍微多一個營留下來與徐龍頭互成掎角之勢,我回來多吃些西賊,今晚會多嘴?!”

  樊豹一時語塞,右翼諸頭領也都各自面色鐵青。

  “好了!”雄伯南聽了半日,見到氣氛僵住,終于蹙眉開口道。“說話就說話,不要指斥同列……個個都對著罵,推卸責任,會還怎么開下去?首席在視察傷員和營寨工事,現在沒回來,咱們更要講同列的義氣!”

  劉黑榥干笑了一聲,率先攤開雙手:“天王說的對,是我說話刺人,我不對,可有些話便是裹上蜜也總得讓人說……咱們這一戰,就是敗了!氣勢洶洶而來,卻差點全局崩壞,不能因為首席帶著幾位宗師撐住了場面,就把這事遮掩下去……次次這么弄下去,便是得了天下,天下人也只會說我們拖了首席后腿,讓新天命晚了許多年才建起來。”

  氣氛有些凝重,大部分參戰頭領都還在憤憤,但也有幾人低了頭,包括王叔勇、徐師仁兩位暫署龍頭在內的幾名高層更是從頭到尾臉色難看的嚇人。

  當然了,也有闞棱這種立下大功同時看熱鬧不嫌事大的人在院子邊緣靠著墻來看戲。

  “打得不好是實話,但若說敗也不至于。”停了片刻,徐世英的聲音忽然在廊下響起。

  “對外面當然要說勝……”劉黑榥不吭聲了,徐師仁卻是終于找到適合接話的對象,表明了態度。

  眾人心知肚明,王叔勇還好,他那里到底還有些支撐,后來反擊也吃了不少,而且這位暫署龍頭如今日漸的不愿意再跟徐大郎打擂臺了,所以沒吭聲,可徐師仁今天是真危險,也是真有氣。

  “不是對外面,是這一仗咱們確實沒敗。”徐世英在廊下看了眼對方,認真解釋道。“大的戰略上來說,咱們本就是來對峙的,撐住局面即可;而只說這一戰,咱們的損傷未必就比他們多……”

  徐師仁微微一愣:“后面的斬獲挺多?”

  “還在計算,而且現在戰場上兩家還有零星交手,怕是要明后日才能統計清楚……不過,我在后面中軍看的清楚,總歸后面是占了便宜的。”徐世英正色告知。

  不少人松了口氣。

  “這是徐副指揮指揮得當。”徐師仁也稍作斂容來恭維。

  “話雖如此……”徐世英沒有做什么謙虛,而是繼續蹙眉。“咱們的兵馬比他們弱是實話,否則如何被人家沖動陣腳戰線?被人沖到中軍再反擊,本是無奈到了頭。”

  這話又把氣泄下來了。

  “倒未必是咱們兵馬比他們弱……而是說今天的局面,更多是咱們的兵馬強弱不一,各營戰力參差不齊所致。”此時,院外忽然傳來一個聲音,赫然是黜龍幫首席張行。

  眾人聞得他來,紛紛起身,便是闞棱也肅然起來——今日那龍爪龍翼雖然早聽人說過,可親眼見過后總還是要有些震動的。

  “首席說的對,可若是如此,也委實無法。”徐師仁見張行到院子正中間尋條凳挨著自己落座,立即改了態度附和。“咱們要打大仗,還是多面開戰,總要擴軍的,而偏偏營頭制度又是咱們幫內的根本,輕易動不得,所以到了這個地步……至于今日這一仗,能撐住便是極好的局面,以后那些新營頭歷練起來了,就什么都不怕了。”

  這話說到后來,根本不像是回應張首席,而是挨著身側張首席,面朝周圍頭領們做寬慰了。

  聞得此言,便是之前最赳赳的劉黑榥也只是張了下嘴,竟沒有吭聲。

  “既然知道是弱點,就總要更正的,不能硬著頭皮來,何況是性命相關的軍事。”張行擺手道。“就好像咱們的兵,尤其是新兵,到底不如人家關西百多年的府兵底子,所以才搞了一人三矢的方略,這次效果也很好……至于各營戰力不一的問題,軍務部和王翼部同樣早就意識到了,不然也不會設計一個精銳在前維持,各營在后方聽指揮配合的后手……但要我說,還是不足。”

  “那也沒什么法子了。”劉黑榥悻悻且焦躁道。“一來怎么算都有新兵,二來,便是給幾位領兵妥當的營頭們加編制,那也是往后的事情……而且不是說了嘛,營頭制度是咱們的根基,連我都曉得輕易動不得。”

  “確實,有些是硬傷,急不得也沒辦法。”張行點頭認可。“可這一次徐副指揮和馬分管的戰術委實出色,咱們最起碼應該從組織上設計一下,盡量發揮這個戰術的優勢……我的意思是,咱們就不要說什么大頭領可以指揮附近的頭領了,仿照暴魏之前的制度,設立個行軍總管、分管,建立營頭之間的指揮關系又如何?”

  周圍莫名有些安靜,安靜中隱隱又有些不安之態,連劉黑榥也只是摸鼻子。

  無他,王叔勇跟徐師仁都暫署龍頭了,誰都能指揮的動,這個東西是無所謂的,而劉黑榥看起來最需要這個,但他這個人善于鉆營,早早獲得了騎軍的指揮權和獨立行動權,早就成實際上的騎軍總管了……所以,他們其實并不在意這個,反倒是下面的這些占了大多數的頭領們,固然有人怦然心動,可更多的今日表現不佳的,哪個不擔心自己成為行軍總管的踏腳石?

  會不會就此失了營頭指揮權、人事權?

  “首席準備做到什么地步?”一念至此,倒是雄伯南先發問了。

  “第一是跟前魏的規矩一樣,只是臨時舉措,有戰時才設立,戰后自消;第二是規制不宜過大,否則便失了戰術上配合的本意,三五營一總管或分管便可。”張行張口言道。“第三,既是要強化聯系,就不能只擔任個名頭……行軍總管在的時候,有權責對所轄各營頭臨戰表現進行統計與匯報,包括隊將、準備將一層在戰陣中的軍功得失,升遷黜落,只要上頭還有行軍總管,也要經過行軍總管的署名。”

  話到了這里,院中終于按耐不住,火把火盆之間,一時議論紛紛,眾人哪里還不明白,這個行軍總管、分管的制度是要弄真的了。

  便是幾位資歷大頭領也展顏開來,不管如何,日后想做龍頭,只軍中來言,總得先從這個臺階上去。

  一時間,劉黑榥、夏侯寧遠、王雄誕幾人不免昂然,這與其余頭領的不安形成鮮明對比。畢竟,張首席的威望已經毋庸置疑,他在軍中這般說,便無人可以反駁了。

  院中一時只有一個闞棱,下定決心要與對方說清楚,他自是客軍,此戰又有戰功,可不愿受誰來管轄……只不過,轉念一想,若是大局如此,不好推辭,那是不是讓王雄誕來做自己上面的總管呢?

  正想著呢,坐在院子正中心的張行已經繼續開口:“具體人選如何,我的意思是,先聽大家的,大家心里信服誰,可以待會來做商議,跟天王那里透個底……不過便是如此,我也要做個提醒,軍務有專攻,不可能你們報上去什么就是什么,我跟天王、徐總管、馬分管夜里還要決議一下,最后肯定會有調整,而等到徐總管這里真發表了,就要依著軍律執行到底,不可以做什么折扣的!”

  闞棱曉得到了關鍵,便要言語。

  孰料,張行話語根本不停:“不過在這之前,我先來做個推薦……不管如何,今日功勛第一的闞棱闞大頭領,是一定要做一位行軍總管的。”

  眾人嘩然,紛紛去看闞棱,后者更是措手不及……但旋即醒悟,人家是來拉攏自己了,唯獨心中則警醒之余又不免多了幾分嘲諷之態,自己豈是區區名位便能動搖之人?

  既如此,平白的便宜為何不占?

  一念至此,其人干脆昂然受之:“張首席與我三五個營,我自能壯之!”

  周圍將領見狀,不由無語——倒不是嫌棄他是個外人,淮右盟的長槍兵都來三茬了,戰力都不賴,不差這一個,但這廝這般干脆,委實傲慢過了頭,哪怕今日淮西兵確系有大功,也還是讓人不舒服。

  而張行見到對方反應,反而大笑,然后起身環顧,言之鑿鑿:“諸位兄弟,今日之戰,咱們確實稱不上勝,但為此沮喪起來卻大可不必……何不看看闞大頭領的豪氣,跟他學一學?”

  周圍頭領打量闞棱的眼神愈發不善,而闞棱既察覺到這些人的態度,反而昂然不動。

  張行則趁機來言:“諸位兄弟,依我看,咱們固然有咱們的短處,兵弱、戰力參差,可有咱們的長處,將領敢戰,身先士卒,算不散?今日院子里誰沒有親自上陣格殺的?就好像馮憚馮頭領,第一次上陣,腿都折了,還親自斷后,如今被俘,咱們無論如何也要把他帶回來的,前面已經遣人去談了,就用那個薛仁去換好了,他雖然厲害,但跟咱們的兄弟比,就什么都不是!”

  這話冠冕堂皇,便是真有些覺得薛仁換馮憚不值當,也只會壓著心思點頭附和的。

  “而且,咱們的軍士也是好樣的,雖然戰斗經驗和技巧差了些,可卻上下一心,紀律嚴明。”張行聲音越來越大。“就今日的局面,換作其他兵馬,早就在撤退時壞了,咱們能撐住不潰散,繼而在中軍反擊,不是靠什么運氣,就是咱們的兵心里明白,知道黜龍幫、大明跟他們是一體的,所以敢戰、愿戰!”

  “首席說的是,兒郎們都是好兒郎!”韓二郎騰的一下站起身來。“這么好的軍士,只要多打兩仗,馬上就會比對面的府兵更強!如何能嫌棄到他們?!”

  這話點到某些人是一回事,但情真意切外加冠冕堂皇也是真的,引得許多頭領一起喝彩,張行也立即鼓掌認可。

  旋即,這位首席又繼續鼓勵道:“還有一件事,我也是剛剛看繳獲看出來的,他們的裝備其實不如我們。”

  周圍人難免詫異。

  徐師仁也肅然道:“未見到他們裝備哪里虛弱。”

  “不是虛弱,而是我看了許多繳獲,除了特定精銳外,關西軍尋常軍士身上幾乎沒有裝飾。”張行正色道。“往好了說,這是他們務實,但咱們都是軍伍里的人,如何不曉得,只要一支兵馬有好勝心,有打仗的念想,便總想著讓自己衣甲區別于他人,要更鮮亮一些……諸位,要么是他們的經濟根底沒有咱們穩當,要么是軍士嚴刑峻法不得伸張。”

  “不錯!”

  “就是這個意思!”

  “這就對了!”

  “其實不止是根底,只這一戰,咱們后勤跟援軍應該也比他們利索!”

  “越往后越好打!”

  院中氣氛終于熱烈起來。

  且不提張行如何搞“十勝十敗”臨場激發士氣,另一邊,被打斷腿捆著雙臂的薛仁躺在踏白騎位于溫城城西的“宿舍”內卻是百轉回腸……他,一直很興奮。

  沒錯,薛仁一直很興奮。

  他興奮于今日自己的越眾而出,一躍而登堂入室為中郎將,乃至于堂堂國主當場奪了另一位中郎將的薛字旗以成自己先鋒之實,從此名震于關西;也興奮于自己反復沖殺,破陣壓將,酣暢淋漓;甚至興奮于自己最后那凌空一箭……哪怕是沒有射死射傷那位首席以成奇功,可換來三位宗師與大宗師,也同時是天下最有權勢二人為他親身對抗,也足以讓他興奮莫名!

  甚至現在,被打折了腿,安置在這里,他同樣興奮!

  只想著待會張行過來勸降,若是只給個頭領,自己便要遲疑幾日再答應,若是給個大頭領,那自己就現在答應……然后都要求對方先不要聲張,允許自己回河東老家取家眷……屆時,若是頭領,就一去不復返,直入關西大軍營中;而若是大頭領,便與妻子商議一下,再做定奪。

  當然,這種興奮沒有持續太久,他就更興奮了,因為外面還在嘈雜忙碌呢,尉遲融便黑著臉來拖他了——用一個大紅披風加繩索從大腿上捆住住他,然后從頭頂上反兜住身體,便直接拖著披風離開了房子,兩側七八個踏白騎跟著,也不幫忙抬一下的。

  對此,薛仁當然能夠理解尉遲融的無禮,張首席這么早召見自己,明顯是求賢若渴,而這黑廝與自己作戰了一下午,多有追索不及,后來還撤回去了,必然恨自己入骨,此時抓住最后時機報復也屬尋常。

  這輩子最后一點苦罷了,自己難道沒吃過苦?馬上自己就是大頭領了!自登堂入室再到一方重臣,竟只在一日之內!

  帶著這種興奮,薛仁察覺到自己被拖拽出了城,被扔到了一輛驢車上,被驅趕著穿過因為戰事變得崎嶇復雜的戰場,碾過帶著血腥氣的洼地與叮當作響的甲兵,然后隨著一些明顯不耐的交談發生,他忽然間就意識到了一件事情——自己被換回了關西軍中!

  明明算是好事,但薛仁卻覺得渾身冰冷,隨著車輪吱吱扭扭的聲音交匯,他從牛車上掙扎起來,靠著肩膀聳動側起身子,努力去看對面車上之人——那是一個明顯受了傷,且因為失血而面色發白的黜龍軍將領,此時靠在車上,同樣來看自己,卻神色萎頓。

  似乎有些印象,卻并不曉得根底。

  但無論如何,薛仁都不理解,什么樣的人物,值得用自己這種萬中無一的勇將來換?

  黜龍幫如何這般不識英雄?

  披風被解開,繩索被割斷,薛仁努力坐了起來,望著毫不遲疑背身而走的黜龍幫眾人,他實在是沒有忍住,扭頭向身后騎在馬上的將軍發問:“那人是誰,如何輕易換的我?”

  馬上的將軍,也就是白橫秋心腹大將劉揚基長子、中郎將劉義實了,自然覺得對方無禮,但到底曉得此人得了皇帝青睞,也不好計較,便悶聲回復:“馮憚,長樂馮氏的五郎,今日陣中被我們這邊誰射傷了腿,最后一波前線動搖時抓到的。”

  曉得是區區手下敗將,卻偏偏是個名門之后,薛仁扶著車軾的雙手干脆氣得抖了起來。

  這種情況,一直到了燈火通明的中軍大帳方才漸漸消除——白皇帝親自下來,一邊勉勵稱贊他今日表現,一邊用真氣扶正他的斷骨,然后親眼看著軍醫包扎夾板不算,還找了一位長生真氣的凝丹高手助他潤養腿傷,繼續旁聽會議。

  沒錯,關西軍這里,也在開會。

  “剛剛說到哪兒了?”照顧完薛仁后,白橫秋堂堂大宗師,竟一時有些疲態。

  “哦,說到陣型。”束手而立,冷眼旁觀了一場的白橫元回過神來,趕緊接口道。“我今日在中軍看的清楚,咱們其實是個鋒矢陣,確實也攻出去了,但不能說黜龍軍就是被動挨打,因為人家其實是個鶴翼陣,就是不停變陣防守的路數……從這個道理來說,黜龍賊其實非常務實,一開始來勢洶洶,但早就曉得自己兵弱,又因為是平地,所以做了這個陣型。只是,他們開局那個把戲做的太大,咱們吃了一虧,讓我們忽略了他的陣型,后續方才無功而返。”

  “那你的意思是什么?”白橫秋蹙眉問道。

  “自然是要調整陣型。”白橫元正色道。“鶴翼陣最懼陣型伸張不開,只要我們能越過他們的大陣,遣一支別動兵馬攻其側翼,便不會再出現今日鋒矢入陣卻不能破的局面……”

  “黜龍賊下一陣還會是鶴翼陣嗎?”司清河略顯不解。

  “只要他們還是以防守為主,鶴翼陣的可能還是很大的。”做解釋的是白立本,但他也提出了自己的疑問。“只是別動隊如何伸展呢?戰場就這么寬,沁水到大河之間而已,而且他們也有防備,那個劉黑榥一直帶著足足四個營的騎兵在側翼游弋。”

  “那就簡單了,要么也集中騎兵,當面擊破對方的騎兵,靠著騎兵的勝勢完成側翼包抄……要么,利用我們掌握石山與河內郡城的優勢,從沁水對岸發兵,攻其不備,他們在安昌必然有足夠的浮橋,就從那里渡河回來,完成側擊。”白橫元言之鑿鑿。

  “道理上是通的,但還是有些問題。”劉揚基捻須來道。“繞道的話,路程長、動靜大,很難不被發現,只要發現了咱們,人家一把火燒了浮橋難道算個事?而若是當面騎兵相決,似乎妥當,但地方太狹窄,便是速速擊敗了對方騎兵,又能真切到對方側翼?沁水內里,北面有安昌城做支點不說,眼瞅著黜龍軍馬上就要起大寨,到時候更沒有側擊的余地。”

  “劉將軍的話也有道理,但事到如今難道不打嗎?”白橫元嗤笑道。“咱們不大獲全勝,如何能逼張三賊動手?張三賊不動手,如何引出陛下神威,落子以定天下?!”

  劉揚基也笑:“白總管這話說的,好像我不愿意打一般,我不愿意打,全家二十三口男丁一起來這里作甚?這不是要找到最好的法子嗎?”

  “我自然知道劉將軍的忠勇,但眼下局面,一來戰場局促,二來黜龍賊絕非是易與之輩,不能總想著求全責備了。”白橫元頓了一頓,懇切來言。

  中軍大帳這里也瞬間安靜了下來,倒是劉揚基明顯不以為然:“照這么說,咱們今日難道是敗了?非要改弦易轍?”

  白橫元肅然道:“老劉!不是說我們敗了,而是對方雖然在劣勢,卻極有自知之明,守的妥當,我怕再這么打下去,只是占便宜,卻不能真正定勝負,到時候不能建功,白白出來一回。”

  劉揚基也干脆表明了態度:“那我與白總管意見相反,咱們既占了便宜,就這么打便是,何必冒險?真要是栽了,灰頭土臉的就是咱們了。”

  這話乍一聽很有道理,只是立場不同而已,但其實透著古怪,因為白橫元給出方案的同時也給出了理由,也就是這次出戰的總體勝負……他作為中軍指揮,要為這一次關西軍大舉出軹關負責的,不能十萬大軍出來什么都沒有就回去了,那樣的話總體上來說就是關西軍無功而返;可相對應的,劉揚基卻沒有回應這個核心問題,只是強調占便宜,不免讓人覺得虛浮。

  甚至不少人本能懷疑,這是劉揚基沒有撈到中軍指揮,心中不忿,趁機在這里跟白橫元嗆氣呢。

  然而問題在于,上面還坐著一位大宗師的皇帝呢,而且這位皇帝之前做了幾十年的臣子,關隴內里摸爬滾打幾十年的出身,他難道不懂這些道道……可為什么,為什么這位明察五千里的陛下竟然沒有表態呢?

  沒有支持白橫元,也沒有呵斥劉揚基,就是坐在那里神色陰沉,若有所思。

  下面的人也不是沒有想法和態度的,可眼見如此,卻都收斂起來。

  似乎是意識到氣氛不對,白橫秋掃視了帳中諸人一圈,最后將目光落在還躺在斜榻上的年輕人身上:“如何,薛將軍可有想法?”

  薛仁愣了一下,才反應過來是在說自己,趕緊掙扎坐起身來,拱手以對:“末將以為,可以發別動隊襲對方側后,末將愿意束馬為先鋒!”

  白橫秋搖頭大笑,引得其余人都陪笑:“如何能讓你束馬作戰?你舍得朕也舍不得……且休整一二,腿好了再上戰場,等你在再上戰場,必與你正經的三千甲騎,剩下的五十騎伏龍衛也與你做軍官。”

  薛仁再三謝恩,心中也的確感激涕零。

  至于其余陪笑諸將,早早斂容來看,個個心中感慨——看來白皇帝也找到自己的摩云金翅大鵬了。

  可能是薛仁進來之前就討論過許久,也可能是剛剛結束了一場大戰并不著急定下下一戰的方略,很快,今晚的會議就隨著這個僵局結束了。

  眾將散去,薛仁自去休整,白橫秋則留在自己的中軍大帳內擺開了一盤棋——這倒不是無聊,而是說隨著他的修為日益加深,尤其是大宗師的境地徹底穩固,他的弈術漸漸就有了類似于沖和道長扔木棍一樣的神異,讓他可以對已有的信息進行梳理,從而思考、判斷出一些東西。

  當然,他到底不是神仙,沒法對不知情的訊息加以討論,更不能憑空猜度人心。

  譬如這一次,一開戰便陷入疑難,便是他低估了黜龍軍的實力以及司馬正的決心。

  且說,今天劉揚基的表態是沒問題的,甚至是順理成章的,因為早在這一戰開打之前,劉揚基就私下找到過他反對出兵汲郡,轉而建議出武關,或者干脆去弘農……一句話,避開黜龍軍主力,嘗試強行吞并東都。

  理由也很直接,作為參與了入關前對黜龍軍突襲戰的一員,而且是損失最慘重的一位大將,劉揚基認定了黜龍軍大勢難當。用這廝的話來說就是,搗那一下不成,再來碰的時候就注定東齊西魏的格局,就要不停地打!不打個五六次十萬人大戰,死上幾個宗師、幾十個成丹凝丹,幾十萬個好漢,是不可能傾覆局勢的,想要一戰建功則是癡人說夢。

  換句話說,劉揚基非但是認定了黜龍軍難打,而且是非常難打,那么與其如此,不如先避開黜龍軍的鋒芒,從黜龍軍不能及的方位奪取東都。

  先打弱的,整合完力量,再來碰強的。

  而回到眼下,這一戰后這廝的意思也很明顯,既然已經認識到黜龍軍的強力,那就別多想了,就是盡量賺便宜就行了,最好是對峙個十天半月,意思一下,就轉回河南去找東都的麻煩。

  怎么說呢?

  拋開劉揚基有被黜龍幫打怕了的因素,就目前來看,他還真猜對了。

  黜龍軍確實難打,這幾乎使得白橫秋通過擊潰黜龍軍繼而瓦解、震懾東都軍的構想一上來便落空。

  正想著呢,白橫秋忽然停止了自我相弈,而是放下棋子,撤下棋盤,并讓親衛上了兩杯茶水……茶水泡好,一人被引到跟前,恭敬下拜行禮,卻正是白氏宗族中唯一一個一開始便隨他起兵的大將白立本。

  白立本行禮完畢,按照對方要求坐下,喝了一口溫度正合適的茶水,便立即放下,然后隔著桌案正色來言:“陛下,有件事情,剛剛大庭廣眾之下委實不好說,但為人臣、為軍將,卻又不能不說,可便是在這里說了,也還是要招嫌隙……”

  “那就說嘛。”白橫秋不以為意道。“咱們君臣能起什么嫌隙?”

  “那好。”白立本肅然道。“陛下,黜龍軍擴展到如此地步,卻還足以抵擋我們,固然是他們紀律嚴明、將士敢戰、軍械齊全、后勤穩固的緣故,但除此之外,今日之戰他們還有一個明顯的優勢……”

  “你是說踏白騎?”白橫秋喟然反問。“今日朕確實不該將伏龍衛浪送,但當時氣血上頭,雖是朕也不能冷靜,何況還有薛仁這個意外收獲呢?你信不信,不過一年兩載,他便能成丹?而且遇到尋常成丹都能戰而勝之?”

  “臣信,但臣說的不是此事。”白立本也嘆了口氣,然后直接給出想法。“陛下,臣以為咱們的中軍指揮遠遜于對面的中軍指揮!”

  白橫秋愣了一下,然后陡然失笑:“你是想說,朕的那位戎馬數十年,做了多年南陽總管,一度與朕爭奪白氏根基的堂兄、大英的睿王領兵部尚書,不如一個好像還不到三十歲,東境豪強出身,當了多年黑道土匪的什么……徐大郎?”

  白立本愈發嚴肅:“是,而且這正是陛下在陣前沒有察覺的緣故所在……張三賊用人才之說激怒了陛下,使陛下心里蒙了障,不愿意去想此類事。”

  白橫秋終于斂容:“說。”

  “回稟陛下,臣今日沖的猛,進入陣后,親眼看見是將臺上的人在指揮,后續在他們中軍被夾碎的幾軍,都是將臺上親自指揮夾住的。”白立本認真道。“到此為止,或許還能歸于雄伯南,乃至于說黜龍幫有一堆參軍文書來做輔助,但后來我找俘虜問的清楚,一開始那一人三支箭的方略便是這徐大郎親自推行的,包括全軍的編制、后勤,都是他一力主持的大局,而雄伯南是素來不管具體軍事,只做軍紀與幫內處置的,可見徐大郎的這個軍務總管兼大行臺副指揮,乃是名副其實的……至于說歸功文書與參軍,那也是這個徐世英養的好參軍與好文書才對。”

  白橫秋很明顯聽進去了,但卻久久沒有表態。

  而白立本也不好再多說什么。

  君臣二人相持片刻,白橫秋忽然開口:“若是你來做這個中軍指揮,能比白橫元強嗎?”

  白立本連忙搖頭:“臣殊無如此大軍陣的經驗,而且事到如今也不好臨陣換帥的。”

  “那徐大郎就有經驗了?”白橫秋明顯不滿。

  白立本遲疑了一下,低頭道:“臣下知道陛下還是計較張三郎中午那話,可恕臣直言,黜龍幫確系人才輩出……臣下之所以覺得那徐大郎厲害,除了之前所言那些,不也有人家這般年輕,又是第一次指揮這般大軍,卻能做到如此地步的緣故嗎?陛下,這個徐世英跟薛仁一樣,都是個天縱之才!”

  白橫秋再度沉默了下去。

  白立本更是頭都不敢抬。

  而不知道過了多久,忽然聞得這位大英皇帝開口:“我意已決,整備兵馬,歇息三日,三日后再戰,依舊以白橫元為帥,以你領騎兵出沁水內側,同時讓韓長眉出沁水外側,務必將軍勢伸張開來,讓黜龍軍南北不得兼顧!”

  白立本只能應聲。

  當夜無話,翌日一早是更忙碌的不可開交,昨天到底是天黑,很多事情都要堆到眼下——大規模交換俘虜,清理戰場,傷員進一步往后方轉運。

  這中間還出現了一個小插曲,黜龍軍那邊竟然主動派出了一支百余人的醫療部隊,說是來自于淮上醫院,愿意無償為關西軍診治。

  這讓關西軍上下極為震動,嚴詞拒絕之余,卻也議論紛紛。

  有人覺得,黜龍幫這是在示威,是在提醒關西軍,他們身后還有兩位大宗師沒動呢!繼而引發了內部的大討論,有人埋怨起了韋勝機有名無實,總是跨不出最后一步,連白三娘都過不去,而太白峰的那位不知道為什么,又不動彈,同時更多的人則覺得皇帝對幾位老宗師過于防備,先不讓魚皆羅來,讓吐萬長論來了又放在后營,以至于白白浪費戰力……這打仗呢,要全力以對的!

  但也有人覺得,示威是示威,但根本不是在示大宗師的威,畢竟到了大宗師這個份上,如果修行的念想不在同一條路上,怎么可能輕易上這種雙方決死的戰場?所以,千金教主就是在老老實實辦醫院,人家指望這個成神仙呢!蕩魔衛大司命或許會上陣動手,因為現在看來,黜龍幫黜吞風君一事,應該是受邀而去,算蕩魔衛欠黜龍幫的,所以他們受了黜龍軍一個名號,也應該會幫黜龍幫照看河北老家……這就好像太白峰那位雖然也不會輕易出來,可也會幫大英這邊看顧關西而已。

  那么黜龍幫送來醫生,其實只是想說,他們的后勤軍醫保障是充足的,充足到可以分出足足百余人的軍醫出來,以此來示威,從而動搖關西軍軍心。

  但也有人覺得,未必是示威,而是一種小伎倆。

  因為這些軍醫其實是千金教主的人,千金教主指望著這個成道呢,所以是真的兩邊都想救,而黜龍軍則是玩欲擒故縱,利用千金教主的醫院在他們治下的優勢,把這些醫生統一安置,看起來好像是黜龍軍的醫生一般……就是要這些醫生被關西人忌憚,繼而白白喪了好多兒郎性命,而黜龍軍也能多百余人的軍醫。

  就在軍中中下層被這件事情所吸引的同時,已經定下計劃的關西軍高層們則在關注著對面黜龍軍的另一個動作。

  此時,黜龍軍以及后續抵達的民夫正在大舉修筑營寨,營寨極其完備,木柵、壕溝、分營通道、望樓、高臺,雖然都沒成型,但明顯一應俱全……這當然不是好事,卻是意料之中,實際上,關西軍的營寨其實有過之而無不及,不然也不會讓黜龍軍搶到溫縣了。

  不過,此時關西軍高層格外注意的地方,也就是營寨往兩側大河、沁水河道的延伸地區,以及這些地區再往西的延伸地區,倒是沒有多少動靜,只是在堆砌人工土坡而已——這當然是一種預兆,似乎是準備建立一些望樓、箭櫓之類的,乃至于有建立一些分寨,但委實還好,因為這種建筑并不能法阻擋大股部隊,而分寨則需要中心大寨完成后才好去建。

  到了第二日,就在關西軍已經開始重新編制兵馬的時候,一個不好的現象出現了,因為那些人工土坡上地方,雖然還沒有立寨,卻已經開始有人挖壕溝、堆鹿角了。

  對此,關西軍高層沒有做任何多余的討論,不是說白皇帝發脾氣定下了方略,下面人就不敢吭聲,而是說部隊已經在準備中,明天軍械分派完成,就要下戰書,引誘對方主力后日再度出戰了,這個時候壕溝、鹿角雖然麻煩,卻也只能那樣了,大不了到時下馬搬開。

  何況,如果真把黜龍軍的騎兵打崩了,他們自己的留守民夫就不用幫著搬鹿角嗎?

  這種內里帶著某種詭異平衡的沉默持續了一日,又過了一日,時間來到九月最后一天,早間下了一場小雨,關西軍上下開始按照計劃進行最后的人員調配與軍械配置……也就是這一日,關西軍的哨騎目睹了一場奇跡般的工程。

  隔著十幾里的距離而已,幾乎算是當著關西軍的面,黜龍軍一夜之間建起了一座城池!

  一座長達十數里,包裹了黜龍軍全軍的巨大城池!

  “胡扯!”正在親自寫戰書的白橫秋聽完匯報,頭也不抬便給出判斷。“若是黜龍軍修了一座城池……不是說不可能,而是朕不可能沒有察覺……他們昨夜到現在確實在繼續修建工事和營寨,但與前兩日無二,也沒用什么真氣大陣的手段,如何便多了一座巨城?”

  來報軍官面色發白,不敢回復,只四下去看周圍將領。

  而白橫秋察覺到什么,也放下了筆。

  白立本會意,直接轉身離開中軍大帳,引百騎出營去了……不過小半個時辰,他便倉促折返。

  “怎么說?”白橫秋面色冷峻,因為就在白立本親自去偵查的這半個時辰內,又有十幾批斥候匯報來到他跟前,都說修了大城。

  “是個障眼法。”白立本看的清楚,回答也干脆,但即便是他也明顯有些失神。“卻是個了不得的障眼法。”

  白橫秋聽到這里,再也維持不住,徑直起身往帳外而去,因為即便是障眼法,他也無法理解……來到帳外,他便有所察覺,不由驚愕,待率領諸多高級將領馳出營寨,抵達大前日戰斗時將臺之上,到了這里,便是尋常凝丹也能輕易從視覺上察覺到對面的“巨城”!

  然后紛紛看向白立本,希望他能說清楚,確保這只是個障眼法。

  “是版筑。”白立本曉得要立即安撫眾將,看到白橫秋沒有阻攔后,趕緊出言。“后方準備好的版筑,很薄,不過一尺寬,里面夯土,上下左右釘上木板,就好像箱子一般,從后方運送到這里,直接像柵欄一樣立起來……他們前兩日修的緩坡、壕溝和柵欄不是亂修的,只要把版筑壓上去,遠遠望去,明明只是分層的壕溝與柵欄,卻利用坡度讓上下之間咋一看連成了一片,宛若一道巨大的城墻,兩側都是如此,中間是以溫城為主的大寨,還能再連起來,遠遠望去,可不宛若是一座巨城一般?”

  眾人聽聞解釋,曉得是怎么回事,卻無一人開口說什么寬慰之語,更沒有人嘲笑黜龍軍只會玩小把戲。

  實際上,已經有人反思了。

  “照理說,這只是個把戲。”過了片刻,還是劉揚基黑著臉開了口。“就好像他們那一人三支箭一般可笑……但真的可笑嗎?那一人三支箭讓他們的新兵射死我們多少精銳軍士?還有這個,下午雨散,營內士卒看到這個,會不會膽寒?明日我們的騎兵側擊還怎么側擊?往版筑上撞嗎?這些倒也罷了,真正讓我心神不安的是,他們能在這個時候,把這么多版筑運過來是什么意思?說明人家處心積慮,早就把這些東西放在倉庫里,等著這一回呢!而且這么多版筑,之前要用多少時間準備?運到這里又要動員多少牲畜?!不要說民夫,民夫搬不動這些!”

  這話夾槍帶棒,卻不知道是針對誰了。

  “不光如此。”白立本低聲道。“想到這個法子是一回事,有本身做這么多版筑是另一回事……可他們剛開始修建營寨時就有心為這些版筑做了預留,而且那些緩坡、壕溝、柵欄如何修的那么齊整,就不是什么土包子能做的了,必然有名匠指點。”

  “何稀來了。”有人插了句嘴。“必然是何稀來了,那個馮端也是他學生,土木的高手……”

  “說這些有什么用?”白橫秋忽然釋然了。“回去安撫軍士,說清楚那是障眼法,明日之戰暫緩便是。”

  眾人如釋重負。

  然而,一眾高級將領剛要下將臺,便見到十余騎自黜龍軍大寨中過來,還舉著這幾日兩軍通用的白旗,也是不由蹙眉駐足。

  而果然,那十余騎來到戰場遺留的將臺前,遠遠便喊:“關西軍的兄弟留步,我家首席有戰書給你們國主,正好帶去!省的麻煩!”

  眾將相顧愕然,但還是是讓一名年輕中郎將早早躍馬而下,去接戰書。

  須臾片刻,戰書送到白皇帝手中,這位大宗師就立在小雨中打開文書,看了片刻,似乎是覺得自己有些眼花,抬頭看了看遠端的“巨城”,然后再度低頭來看,看了一會,確定了內容后,終于勃然大怒:“小兒輩欺我太甚!”

  說著,竟將戰書砸在了下方的泥窩里,然后轉身上馬,揚長而歸,周圍親衛和低階將領紛紛跟隨。

  倒是劉揚基資格老,乃是從容低頭將戰書撿起來,看了一下,才傳與了白立本,并與白橫元幾人做了解釋:“黜龍賊增兵了!何稀確實來了,謝鳴鶴來了,單通海來了……張三賊將新來的大小頭領按照修為、資歷以及本營戰績經歷依次列了個表,并將撤換走的營頭也做了介紹……還說他不會欺負老弱,全程只用三十個戰兵營與我們交戰……最后才約了明日開戰。”

  周圍人聽得發愣,只白橫元苦笑一聲:“這是要動搖咱們!巨城是動搖尋常士卒,這個戰書是要動搖我們這些領兵的!”

  “可不是嘛。”劉揚基背著手,又扭頭看了眼細雨中的巨城,若有所思。“可不是嘛,就是要動搖咱們。”

  順便加個訃告:家里的貓咪小瑜去世了,小腦腦疝,對貓咪來說基本上是絕癥,折騰了許多天才確診,不想讓她再痛苦,于是安樂加火化下葬了,小瑜活著的時候是個好貓咪,我很想念她。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