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輔官邸,書房。
蔣冕日落時來訪,交給楊廷和一份名單,涉及到京城官員外調的情況。
基本都是六部主事、給事中、中書舍人等外調,大明官員冗員情況非常嚴重,很多考上進士的人,其實只是混著一份虛職,比如說在這份外調名單中,就有不少前一科剛考中進士,在六部觀政的那些人。
理論上來說,觀政可以有三年時間,但其實幾個月到一兩年,就會根據各地的需求,把這些進士一批批放走,補各地出現的官缺,正式走馬上任。
楊廷和大致看了看,跟蔣冕簡單交談后,送其離開。
隨后楊廷和將楊慎叫到書房,并把名單交給兒子看了看。
楊慎不解地問道:「父親這是何意?有何……不妥嗎?」
楊廷和道:「此份名錄,尚未呈奏,為父不打算馬上就做決定,而是準備交給陛下,由其先做一些增減,再做決定。」
「父親是想……試探陛下用人策略?」
楊慎隨即明白楊廷和的用意。
并不是確定襲來再呈報皇帝御批,而是先交給皇帝做一番增減再上報,這就很有學問了,若是其中有皇帝想用之人,或是皇帝討厭哪個,想把其調走……這些楊廷和就能得悉,然后有目的進行針對。
「嗯。」
楊廷和在兒子面前沒什么避諱。
楊慎道:「父親,您就不怕陛下把一些他看不上眼的人,給……調出京師去?」
楊慎腦海中首先想到的就是朱浩。
近來朱浩去皇宮日講三次,到七月后,日講便停了,朱浩再也沒機會入宮。
以之前三次日講的情況看,朱浩跟皇帝鬧得很「不愉快」,眼下這份外調名單中,并不包涵朱浩。
若皇帝有意把朱浩外調,那豈不是說害了朱浩?
楊廷和道:「無論是誰,若陛下真有意將其外調,為父也不能阻攔,全看陛下自己的選擇吧。」
楊慎覺得很奇怪。
為何父親要「支持」新皇的決定?難道有些人楊廷和也看不順眼,想借助皇帝之手,把人調出京城?
還是說想以此來試探皇帝的用意?
分析皇帝到底跟哪些人走得近?
畢竟有很多外調的人,尚無法確定是否是新皇派系的人,若是皇帝有意把一些人刪除到名單外……那就又說法了,父親可能會更加堅決把這種人調走,哪怕現在不調整,回頭其在仕途中的前景也著實堪憂。
皇帝增加或者減少,好像都會暴露很多真相給外人知曉。
那父親走的這步棋,就是化被動為主動的妙招。
當朱四拿到名單時,有些莫名其妙。
名單很長,有一百多名即將調出京城的中下層官員,這些人以往留在京城就是混資歷的,其中有一半是觀政進士,調出去后有的出任知縣,有的為監察御史等職……
就算一些戶部主事調出京城,也不過是混個府同知,或是通判等職務,再有的被放到了漕運、都轉運鹽使司等衙門。
亂七八糟。
朱四看完后,發現除了幾個好像是本科進士有那么丁點印象,就沒熟悉的了,甚至把名單合上后,他都不記得還有誰。
「陛下。」
張佐在旁立著,提醒一句,意思是,咱家侍奉在旁呢,要是您有何不解的,可以問問呢咱家的看法。
朱四道:「他們……到底是啥意思?」
張佐謹慎地問道:「陛下是想問,吏部為何將這份名單縣呈交陛下御覽嗎?」
「不然呢?
這些人,沒一個身居要職,也沒說把咱興王府出身的人調出京城去,唐先生也沒說要調去地方,非要給朕看,他們是吃飽了撐的慌嗎?」
朱四百思不得其解。
張佐試探著分析道:「會不會是,要陛下在上面增減人員?」
朱四問道:「朕增誰減誰?就算去年那一科天子門生是朕的人吧,但朕知道他們誰能辦事,誰又是庸才?這不是扯淡嗎?」
張佐道:「其實可以問問朱先生,他應該會知道。」
「嗯。」
朱四跟著點頭,「有道理,今天出宮時,就問問朱浩,他們到底在搞什么鬼。」
朱四不明白,一群朝中屬于邊緣人物的下層官員,自己有什么好關心的。
等他見到朱浩,立即就把名單交到朱浩手里。
朱浩看完后笑著說道:「或許有人想讓陛下在上面加上臣的名字呢?」
「啊!」
朱四沒有反應,倒是旁邊的張佐驚叫一聲。
「張伴,大驚小怪干嘛?」
朱四瞪著張佐。
張佐急忙道:「奴婢好像明白了,其實他們就是想試探陛下,這些人哪些是陛下要用的,或者哪些人是陛下所憎惡的想調去地方。」
朱四撇撇嘴:「你又什么都知道了,先前怎么不說?你這說辭,也太過淺白了吧?姓楊的會給朕出這么容易的題?朱浩你來說,咱在這上面還要增加或是減少什么人嗎?」
朱浩笑著問道:「那以陛下之意呢?」
「朕覺得,干脆就這么丟回給他算了,反正上面也沒你的名字,至于其余人,朕也懶得理會,弄得朝中好像大事小事都要朕一把抓似的,沒勁。」朱四道。
朱浩點頭嘉許:「陛下所言在理。」
張佐問道:「那朱先生,增加幾個人會不會更好些?把您加進去,這樣楊閣老對您的信任不就又增加了幾分?」
朱浩搖頭:「無此必要,既然楊閣老想通過這樣一份名單來試探陛下的用人思路,無增無減是避免暴露的最好辦法,若是增減了,反而容易畫虎不成反類犬。」
「行,朕知道了,明天朕就直接丟還給他們……嘿,這群人真是沒事找事,把朕當傻子戲弄,哼!朕才是皇帝,想用誰便用誰。」
名單原封不動交還給吏部。
喬宇特地趁著中午吃飯時,找到楊廷和,把事情一說,楊廷和面色倒也平和。
「在我所料之中。」
楊廷和道。
喬宇遲疑地問道:「陛下此舉,難道是在掩藏什么?會不會……」
楊廷和道:「若是陛下急于求成,必會對此名單進行改動,他不動,說明善于隱忍,或者他知曉,很多事聽朝臣的,比自作主張好。」
「中堂這是有意試探陛下對文官是否信任?」
喬宇很意外。
好像所有人都覺得,楊廷和是在試探朱四用人思路。
但以楊廷和的說法,他就是想測試一下,小皇帝在這種可參與可不參與的小事上,是否會以文官的決策為先。
若是小皇帝對下面的大臣不信任,必定會在名單上進行一些改動,以體現出他這個皇帝的威嚴和能力,無論最后改動是否恰當,至少皇帝把自己的意見添加進去了,讓文官吃癟……
現在皇帝直接把名單一字不改丟回來,便說明皇帝只在意他所在意之事,對文官尚未到不信任的地步。
楊廷和道:「那就照此執行,上奏便可。」
喬宇道:「中 堂,若是陛下朱批時再做改動,又該如何?到那時……恐怕就不好弄了。」
因為先前吏部是提前上報,沒走證實御批的流程,現在就算皇帝一人不改、一字不動丟回來,但還是可能會在正式批復中做一些文章。
吏部涉及大明朝官的升遷和貶斥,可說是六部中最有實權的衙門,也是涉及黨派斗爭最激烈的地方。
吏部尚書一直都是六部尚書之首,相當于外臣之首,皇帝現在于吏部中沒安排人,難道不想在吏部人事任免調動方面做點文章?
「多半不會。」
楊廷和搖頭道:「若陛下從中做出改動,到時再說,畢竟朝堂上可以封駁再議。」
吏部將最新一份人員調動的名單呈報上去。
就再喬宇猜測皇帝改動或者不改動的時候,一件令他意想不到的事發生了……
這份上奏,居然被留中了。
也就是說……
皇帝既沒有同意,也沒有否決,甚至連批都懶得批,事情好像被耽擱了。
這讓喬宇大跌眼鏡。
還能這樣?
人事任免,涉及到地方太多官職調動,照理說應該是加急等待審核的題本,不應該耽擱,但現在皇帝卻好像根本就不著急,對于地方上出現官缺也毫不在意,一留中就四五天,幾時會神婆過都沒個下文。
吏部先前出了一通亂拳,本以為就算打不死老師傅,也能把老師傅打出個屁來,但老師傅猴精猴精的,直接避戰了。
喬宇還不好意思去提,只能再找楊廷和商議。
楊廷和道:「拖著便拖著吧,朝堂上誰都不說,看誰最后著急。不行就讓科道言官上一道奏本,言明其中利害關系,也不催,就是提出地方因官職懸空已有亂象發生,看陛下是否著急。」
「這樣……不太好吧?」
喬宇覺得,好像吏部以外調官員之事去針對新皇,有點不厚道。
為人臣子,還能拿朝事來算計皇帝的?
難怪人家新皇有脾氣,你們連正式名冊都還沒定好,就交上來給朕看一眼,擺明是在試探,朕現在就回敬你們,正式名冊朕也先丟到一邊去。
楊廷和瞪著喬宇:「陛下年少任性,難道你也如此?」
話不用說得太玄乎,喬宇明白,楊廷和不是在跟他商議,而是命令。
免費閱讀.
請:wap.ishuqu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