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一百一十七章 項目正式啟動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模擬:大國科技

  離開實驗室之后,葉舟又去平臺部門辦公室轉了一圈主要是去找徐磊的,但是徐磊已經下班回家了,辦公室里只有宛晝還在。

  “怎么你還沒下班?”

  葉舟看著伏案看書的宛晝,有些好奇地問道。

  聽到葉舟的聲音,宛晝連忙放下手里的筆站起身來回答道:

  “葉工,我剛吃完飯回來,一會兒就下班回去了。”

  “嗯,早點回去休息,我們這不提倡加班。”

  一邊說著,他一邊走近看了一眼宛晝在看的書,書頁的左上角赫然寫著“航空發動機”幾個字。

  “能看懂嗎?”

  葉舟問道。

  “說實話葉工,不太看得懂,也就是死記硬背,在心里有一個概念,能勉強知道涉及什么技術、哪些方面有難度而已,但是要去了解到底各個技術的難度分級的話,估計未來短時間內都做不到。”

  “沒關系,這是一個長期的工作,可以允許你花時間,只要最后能做到而已。我不是要讓你變成航發的專家,只是想讓你能對專家的貢獻有個基本的判斷而已。你懂我的意思嗎?”

  宛晝點了點頭,示意自己明白。

  實際上,從葉舟最開始對她說這個行政平臺崗位有技術要求、并且要她負責人員相關的事務之后,她就已經大致猜到葉舟想要做的事情了。

  他是想徹底打破現在國內許多研發部門外行領導內行的局面。

  現在國內的研究部門普遍存在著一個問題,那就是行政人員和技術人員的分離。

  搞行政的掌握著資源分配和利益分配的權利,但他們卻不知道哪些領域需要更多的資源、哪些人需要更多的獎勵,而技術人員知道這些信息,卻往往不能有效地發出自己的聲音。

  這就導致了許多做出重大貢獻的研究者得不到應該有的回報。

  當然,成果越大,出現這種情況的概率就越低,頂層的研究者是不存在這種煩惱的,最苦的就是基層、中層研究者。

  所以我們在國內往往可以看到無雙國士受到最優異的待遇,讓人對官方充滿自信,認為只要對國家有利,國家就會重重回報。

  但同時,不可否認的是,同樣存在著許多案例,是中基層科研者因為得不到應有的重視和禮遇,而產生怨恨、甚至離開國家的。

  這是客觀的事實,而這種事實的根本原因,就是行政權力和技術權利的分離。

  要求行政人員具備最基本的技術概念,就是打破這種局面所要做的第一步。

“明白就好,以后平臺人員擴充以后,你要跟徐磊配合,保證有權利的管理者至少都要  (如異常請退出閱讀/暢讀模式)

  筆趣閣52biqv

  具備技術素養,我不允許我這個研究所出現外行指揮內行的情況。”

  “明白葉工,你放心吧。”

  葉舟點了點頭,轉身離開了研究所。

  今天來研究所的目的,主要是為了確認研究所運轉良好,并且安排好后續的總體方向。

  按照陳昊給他的信息,航發項目、或者說“花轎”項目已經立項,接下來他大概率需要全程跟蹤負責,在現場監控ge9x發動機的仿制工作,這也就意味著他可能在未來兩三個月的時間里,都不會出現在深城了。

  因為他可以選擇的企業,都不在深城。

  要么去蜀城,要么去奉天。

  其實葉舟在心里已經基本有了打算,但出于穩重考慮,他還是需要組織一次討論會,來敲定這次項目的最終參與者。

  回到自己家之后,他用最短的時間整理好了項目文檔,包括ge9x的全套圖紙、項目計劃書、資金預算各種信息,然后一股腦地給陳昊發了過去。

  在預算那一欄,他很無賴地填了一個兩百億,這個數字已經不能用夸張來形容了,畢竟整個太行發動機項目幾十年下來也就花了一千多億,而太行項目可是從零開始自主研發的。

  不過,換個思路想,對于這樣一個確定可以出成果的項目來說,兩百億又似乎不那么離譜了。

  正如他所料的一樣,陳昊在收到信息之后只是簡單地回了一個“好”字,根本沒有對他的計劃有任何質疑。

  葉舟合上電腦,準備好好度過他這個為數不多的悠閑的周末的夜晚。

  另一邊,芯片項目聯合指揮部現在是花轎項目聯合指揮部,陳昊正在將葉舟發來的文檔展示給提前召集的國內相關領域的專家,他們將要在這一個晚上評估出項目的可行性,并列舉出項目參與人員大名單。

  谷衧</span“各位,這就是葉舟發過來的文檔,我沒有相關技術背景,需要各位來進行評估。”

  “文檔已經發放到各位面前,就在你們面前的檔案袋中。請注意,本次項目保密級別是:絕密3,文檔保密級別:絕密2。”

  “我們所有的討論僅限于這件會議室,離開會議室后、直到項目組進入封閉管理階段之前,所有參與人員都必須佩戴全時監控器,并保持監控頻道常開。”

  “這個過程可能持續3到5天,如果不能接受的,請現在離開,不要觸碰你們面前的保密檔案袋。”

事實上,陳昊說的這些話都只不過是一個例行的程序,會議室里的所有人都已經經過了嚴格的審查,能坐在這里,就意味  (如異常請退出閱讀/暢讀模式)

  筆趣閣52biqv

  著他們不可能放棄。

  雖然還沒有公布項目的詳情,但大家都知道,這次要搞的是航空發動機,而且領頭人正是在一個月以前帶領芯片項目組打破國際芯片壟斷的那個年輕人。

  他已經創造了一個奇跡,這一次,很可能會有另一個奇跡誕生。

  這樣的機會擺在面前,這些本身就有些狂熱的科研工作者根本抵擋不住求知的誘惑,別說35天的全時監控了,哪怕是讓他們脫光了到街上去裸奔一圈,估計都有不少人愿意干。

  停頓一分鐘之后,見沒有人離開,陳昊開口說道:

  “好,現在請你們打開面前的檔案袋,討論將在1小時候開始。”

  會議室里的眾人紛紛動手,會議室里響起了密集的翻頁聲。

  片刻之后,第一聲驚呼打破了會議室的沉默。

  “艸!這是ge9x發動機的圖紙!”

  說話的是一個年紀相對較輕的研究員,他的身上穿著軍裝,手指微微顫抖,眼睛里放射出攝人的光芒。

  他眼饞這臺發動機太久了。

  ge9x,世界商用航發的巔峰之作,推力70噸,大量使用復合材料和碳纖維材料,燃油效率比較ge90提高10以上,更重要的是,這臺發動機不只是單純的商用航發,它還具備超音速設計潛力。

  只要進行成熟化改裝,那么就意味著,國內很有可能可以復制毛熊白天鵝圖160的輝煌。

  超音速轟炸機,試問誰不愛?

  一旁的老人看了他一眼,然后開口說道:

  “別大驚小怪的,仔細看你的圖,看看有沒有技術盲區!”

  “這些圖紙的內容非常完備,尤其是熱態圖,細節很多,需要仔細看。”

  軍裝男人有些不好意思地點了點頭,剛才看到圖紙的一瞬間,他渾身的血液都直往大腦沖去,確實有些反應過度。

  稍微冷靜下來之后,他才感覺到這份文檔的重量。

  這根本就不是一份陳昊之前說的“初步的圖紙”。

  這是一份,從零開始教你造ge9x指南。

  厚達數百頁的文檔里詳細記錄了這臺發動機的所有設計細節和技術參數,連扇葉的原料成分布局都精確到了平方厘米的程度。

  有這份材料在手,實際上根本就不可能存在什么技術盲區。

  因為他們根本不需要知道為什么只要抄作業就可以了。

  想到這里,他舉手向陳昊申請發言,陳昊點頭之后,他開口說道:

  “我先說我的初步判斷,這份圖紙是與其說是一份圖紙,不如說是工業生產流程圖,只要跟著步驟和設計細節一步步的做,造出仿制品的難度不大你看,連公差都幫我們標注出來了。”

  “但是,我認為,我們的目標不應該只是造出來,而是要吃透它,要搞清楚它的設計原理和各個部分的設計思路,這對我們以后自己的發動機研發工作有重大意義。”

  聽完他的話,陳昊搖了搖頭,開口回答道:

  “不,我們這次只要造出仿制品。”

  “為什么?”

  “因為你說的逆向工程的工作,已經有人在做了。”

  “就是葉舟的三尺研究所。”

  筆趣閣52biqv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