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崇平帝也是老了……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紅樓之挽天傾

  宮苑,夜色已深,明月懸于中天,殿中四方華燈璀璨。

  殿中,暖閣之中——

  麗人在浴桶之內洗著澡,撩起水波,清洗著某人的親昵痕跡,在燈火映照之下,自秀頸而至沉甸甸的糧倉,雪肌玉膚之上,花瓣混合著熱水靜靜流淌,膚若凝脂。

  麗人閉上眼眸,只覺陣陣暈眩之感不時襲遍身心。

  也不知多久,幽幽嘆息聲再次響起。

  隨著“嘩啦啦”聲響起,麗人從水中出來,在彤彤燈火映照之下,雪背白皙如玉,只是玫紅氣暈團團未散,渾圓酥翹之上,紅印宛如月暈。

  麗人起得身來,只覺身子綿軟的厲害,芳心又有些羞惱不勝,心頭暗暗咒罵著某人。

  穿好衣裳,看了一眼外間明月皎潔的天色,思量道,她這會兒還有些餓了。

  麗人想了想,道:“念云,準備一些飯菜來。”

  念云柔柔應了一聲,然后轉身去了。

  就在這時,女官念云道:“娘娘,魏王妃在外求見娘娘。”

  宋皇后聞言,彎彎柳眉之下,清冽美眸瑩潤如水,詫異說道:“這么晚了,魏王妃過來做什么?”

  想了想,柔聲說道:“問她用過晚膳了沒有,一同在偏殿用膳。”

  宋皇后換上一身嶄新的靛青衣裙,對著一面菱花鳳紋銅鏡簡單梳妝著,看向那容顏明媚的麗人,芳心羞惱交加。

  這說她是花信之齡,別人估計也信吧?

  怪不得那個小混蛋,癡迷得跟什么似的。

  麗人心頭胡亂想著。

  這會兒,殿中,嚴以柳落座在一張梨花木衣裳,默默坐著,少女著一襲剪裁合體的青裙,玉容英麗,目光溫寧如水。

  “皇后娘娘駕到。”

  不大一會兒,只見麗人從外間而來,一襲靛青衣裙,云髻巍峨,玉容雍美華艷,儀態萬千。

  也不知是不是嚴以柳的錯覺,總覺得在女官相迎而出的麗人,香肌玉膚,艷光照人,恍若一株嬌艷欲滴的芙蓉花。

  “兒媳見過母后。”嚴以柳起得身來,看向那雍容華美的麗人。

  宋皇后美眸柔波瀲滟,輕喚說道:“以柳這么晚了,有什么事兒嗎?”

  嚴以柳輕聲道:“就想和母后說說,回京以后,我想回母親那邊兒多住一段時間。”

  宋皇后聞聽此言,詫異了下,說道:“多住一段時間?那也行,這些你自己決定就是了。”

  想來是有些過不去然兒,又新近納了側妃的坎兒。

  嚴以柳彎彎柳眉之下,眸光盈盈,抿了抿粉唇,終究還是將到了嘴邊兒的話壓了回去。

  見那少女臉色遲疑不定,宋皇后輕哼一聲,說道:“你也別太過悲傷了,日子還長,也不定是非要孩子傍身的,像宮中原也有不少太妃膝下一直無子,這些年也是同樣過得快快樂樂的。”

  嚴以柳道:“母后。”

  宋皇后拉過少女的纖纖素手,說道:“好了,以后母后就將你當做自己女兒一樣,然兒他也不會冷遇你的。”

  嚴以柳輕輕應了一聲,將螓首依偎在麗人懷中,低聲道:“母后。”

  “好了。”宋皇后輕輕撫著嚴以柳的香肩,輕輕寬慰幾句。

  而賈珩這邊兒神情默然出了宮殿,返回宅院,沿著抄手游廊向著后院廳堂而去,忽而迎面見到咸寧,面色一愣,不由暗暗叫苦。

  他這與甜妞兒癡纏了一天,身上難免有一些旖旎爛漫的氣息,別讓咸寧察覺出什么了。

  咸寧公主面帶欣喜之色,清聲說道:“剛剛先生去哪兒了,今個兒一天都沒有見到先生。”

  賈珩道:“去宮里見,陪你瀟瀟姐一會兒。”

  咸寧公主近前正要拉過賈珩的手,晶瑩熠熠的妙目中現出一絲欣喜,旋即秀眉蹙了蹙,嗅聞到那莫名熟悉的氣息,畢竟是經了人事,臉頰羞紅如霞,嗔怪說道:“瀟瀟姐真是的,又纏著先生。”

  一時間,自然沒有往別處聯想。

  賈珩道:“也是許久沒有見我了,我先去洗個澡。”

  當即去沐浴一番。

  待得太久了,只怕以咸寧的聰敏,可能會發現出什么。

  就這樣,賈珩去了廂房,準備沐浴更衣。

  而咸寧公主看向那蟒服少年略有些倉促的背影,秀眉蹙了蹙,明眸瑩瑩閃爍,心頭又泛起一絲狐疑。

  不知為何,總覺得先生有些怪怪的。

  任是少女想破腦袋,都不會想到賈珩先前是與六宮之主癡纏了一天。

  金烏東升,玉兔西落,時光匆匆,如水而逝,不知不覺又是半個多月時間過去。

  賈珩離了洛陽以后,一路護送宋皇后的船隊,也終于在四月上旬抵達了神京城。

  正值仲春時節,楊柳依依,滿目蒼翠,一行行大雁在碧空如洗的天穹迅速飛過,向蜿蜒起伏、蒼茫森森的秦嶺山脈而去。

  神京城,城門外旌旗蔽日,旗幡招展,在春意融融的天氣之中隨風而動,獵獵作響。

  一座淡黃顏色、大有丈許的傘蓋下,那中年帝王在一眾官員簇擁中,巍然而立,兩道瘦松眉之下,那雙沉靜、明亮的目光,眺望著那塵土飛揚,荒草萋萋的官道。

  因為賈珩并非是簡單的辦事欽差,此去南方還拿下了臺灣,算是立了軍功,雖說因此賜婚了樂安郡主陳瀟給賈珩,但作為新政的主導者,又是在整個崇平十六年戎馬倥傯,自然值得崇平帝出城相迎。

  而此刻,內閣首輔韓癀、內閣閣臣齊昆、以及左都御史許廬等大漢的文武官員,衣青帶紫,靜靜恭候。

  此外,還有軍機處的軍機大臣加太子少師的兵部侍郎施杰。

  韓癀臉色陰郁不定,目中冷芒閃爍,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而一旁的左都御史許廬也微微皺了皺眉。

  賈子鈺南歸,既非班師,倒也用不著如此隆重相迎吧。

  不大一會兒,在官道的盡頭兒,一騎快馬疾馳而來,行至近前,翻身下馬,溫聲道:“陛下,衛國公回來了。”

  崇平帝沉毅面容之上流露出一絲喜色,朗聲道:“諸卿,隨朕下城樓迎迎。”

  說話間,一眾朝堂重臣下了城門樓,來到城門口相迎。

  伴隨著鼓號繁而不亂地響起,大漢君臣眺望、相迎著從南方返回的賈珩一行。

  賈珩此刻在錦衣府緹騎的護衛下,漸漸來到近前。

  至于宋皇后以及咸寧、嬋月并賈家女眷則是乘馬車在軍衛扈從下,緩緩過來。

  賈珩從馬上翻身下來,看向那中年帝王,快行幾步,拱手道:“微臣見過圣上,圣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其實見到苦主,這會兒仍有些內疚神明。

  身后的錦衣緹騎以及隨行的江南大營兵將也紛紛下馬,朝著崇平帝見禮。

  崇平帝伸手虛扶了下,目中也現出激動之色,說道:“子鈺起來吧。”

  “謝圣上。”賈珩當先起來,身后的眾大營兵將紛紛起身見禮。

  崇平帝瘦眉之下,目光掠向眾兵將以及錦衣緹騎,然后看向賈珩,說道:“子鈺這次南下收復臺灣,擊退海寇,為我大漢海貿掃清障礙,堪稱奔波共苦,居功至偉。”

  賈珩拱手道:“不敢當圣上夸贊,為了大漢社稷,微臣不敢言苦道功。”

  再苦再累,在甜妞兒的霜華滿天與溫香軟玉中,一身疲憊也蕩然無存。

  不遠處的大漢群臣聽著那君臣或者說翁婿對答,面上神色各異。

  崇平帝聲音溫和幾許,說道:“子鈺,咸寧和嬋月她們都回來了吧。”

  其實本來還是要問宋皇后的,但身為天子顯然不能動輒記掛著老婆。

  “就在后面的馬車上,娘娘這次也隨著一同到了京城。”賈珩容色微頓,溫聲說道。

  崇平帝微微點了點頭,道:“先進宮吧,等到了宮中,朕再與子鈺細言,這段時間,朝堂發生了不少政事。”

  眾人說著,浩浩蕩蕩地向宮中行去。

  而此刻神京城大街之上,街道兩側的百姓都看向那少年,面上現出振奮之色,議論不停。

  “那位就是衛國公,從北邊兒打仗打到南邊兒,連戰連捷,戰無不勝。”其中一個老者低聲說道。

  頭戴藍色士子方巾的中年書生,開口說道:“從當初的侯爵,一路封到公爵,戰功赫赫。”

  “聽說這位衛國公又得了一位宗室貴女。”這時,另外膀大腰圓的大漢,臉上不由現出艷羨之色,輕聲說道。

  “是啊,一個公主,兩個郡主,這位衛國公真是好艷福。”人群中有人說道。

  賈珩此刻手挽御輦的韁繩,載著崇平帝向著熙和宮而去,馬車轔轔轉動,在沿路兵丁的護衛下,一路向著宮苑疾馳而去。

  不大一會兒,御輦自安順門進入宮中。

  賈珩停了馬車,攙扶著崇平帝下來,低聲道:“圣上操勞國事,最近身子骨兒清減了許多。”

  怪不得甜妞兒…一副餓壞了的樣子。

  崇平帝擺了擺手,說道:“也是老了。”

  最近時常感到腰酸乏力,呼吸氣短,想來是那次吐血暈厥之事引起的。

  賈珩心頭有些古怪,溫聲道:“圣上這些年為大漢辛苦操勞,如今國勢蒸蒸日上,四海升平,萬民齊齊稱頌圣上中興偉業,圣上也當善加保養才是。”

  崇平帝道:“天下無一日清閑之時,朕縱是有心頤養天年,可四海如此多事,豈得順心乎?”

  兩人在一起敘著別后思緒,然后向熙和宮行去。

  崇平帝容色微頓,問道:“子鈺,女真派了使者來到神京,想要與我大漢議和,子鈺覺得如何?”

  賈珩道:“圣上,女真自遭平安州大敗以后,先后在青海草原,海上頻頻騷擾我大漢,由此可見,女真如今的求和不過是權宜之計,想要開放互市,從我漢境獲得錢糧、鹽鐵等物資才是彼等主要謀算,圣上不可怠忽。”

  崇平帝頷首了下,溫聲說道:“子鈺之言,朕不是不知,只是女真承諾不再縱兵南下犯境,自崇平元年以來,女真歲歲犯境,燕趙晉代之地百姓久被兵燹,不堪其擾。”

  賈珩道:“圣上,女真縱然承諾我大漢,給予和平,又何時奏數過?待到重新恢復元氣,定然悍然入侵,再造殺孽。”

  崇平帝沉聲說道:“子鈺說的也是,女真人豺狼習性,出爾反爾只是等閑,的確不可輕信。”

  兩人說著,進入熙和宮中,落座下來。

  賈珩道:“圣上,如今女真正處虛弱之時,我大漢正是嚴密封鎖女真,疲弱女真之時。”

  崇平帝點了點頭,問道:“子鈺,如果女真狗急跳墻,大肆南侵,我朝又當如何應對?”

  賈珩沉吟片刻,說道:“圣上,如今九邊之兵已得整飭,縱無出塞決戰之力,但依托堅城固守,也能阻遏敵軍騎兵南下,縱當真女真入寇,京營驍銳枕戈待旦,也能予敵以迎頭痛擊。”

  崇平帝點了點頭,說道:“如今我大漢再也不是從前了。”

  “圣上明鑒,如今我大漢已不是任由女真馳騁往來的從前了。”賈珩道。

  翁婿兩人說著話。

  崇平帝道:“子鈺,先前那上疏軍屯,朕決意用楚王整飭屯田諸事,子鈺以為如何?”

  賈珩卻并未正面回答這帶有某種特殊意味的詢問,而是說道:“微臣以為,地方軍屯混亂,乃至地方衛所克扣兵餉,久疏戰陣,都在一體整飭之列,而楚王終究一人,朝堂中可從軍機處揀選吏員,赴地方整頓兵務。”

  崇平帝聞言,精光閃爍,臉上若有所思。

  就在這時,方才在一旁正在假裝透明人的戴權,輕聲說道:“陛下,朝中文武大臣已在殿外恭候。”

  崇平帝道:“宣。”

  戴權領命一聲,然后轉身去了殿外,開始傳諸大臣進入殿中。

  而后,韓癀、齊昆等內閣群臣以及六部九卿等大漢官員,陸陸續續進入殿中,向著崇平帝躬身行禮。

  崇平帝道:“諸卿平身,都落座罷。”

  “謝圣上。”

  諸文武大臣三三兩兩落座,在一起飲宴。

  就有宮廷樂舞在殿中往來其間,絲竹管弦之聲響起。

  顯然,這位不耽絲竹雅樂的中年帝王也難得放松一下。

  待一曲而罷,大漢群臣聚在一起。

  崇平帝放下手里的酒盅,目光掃向下方一眾文武群臣,沉吟片刻,朗聲說道:“這次子鈺從南方回來,倡言臺灣置省一事,諸卿以為當如何?”

  下方一眾群臣,面面相覷。

  這時,戶部尚書齊昆起得身來,拱手說道:“圣上,臺灣人口多有不足,不如效仿前明將其劃入福建省域,以節省官衙機構、人員開支。”

  精簡機構,減少國庫開支,這倒也不是什么稀奇之事。

  這會兒,內閣首輔韓癀沉吟片刻,朗聲說道:“微臣贊同齊閣老之言,不論是人口還是,臺灣設縣倒是恰如其分,如是貿然設省,微臣以為還差上一些。”

  這會兒,不少文臣起身附和說道。

  崇平帝看向下方群臣,目光落在一旁的賈珩臉上,說道:“衛國公作為上疏主張設省之人,可有一言與朝中諸位公卿闡明。”

  賈珩起得身來,拱手說道:“圣上,微臣以為韓閣老和齊閣老擔心不無道理,只是臺灣以后作為我大漢在海上貿易的,人口逐漸移入大員島,以更有我海師在島上駐扎,此外,初始也并非府縣俱設,只是以巡撫之名,取代天牧守,激勵官員之意,待人口涌入,府縣齊備,巡撫漸成定制倒也不急。”

  前明設巡撫本來就不算是固定的二品大員,更多還是欽差,以示重視新得之土,安軍撫民之意。

  崇平帝聞聽此言,點了點頭,問道:“諸卿可聽清了?”

  這就是宰執樞密之臣,格局宏闊,疊床架屋、冗官冗員等系列弊事,未嘗沒有慮及到。

  韓癀拱手道:“圣上,如此一來,倒無不妥。”

  齊昆面上也沒有什么表情,只是拱了拱手。

  崇平帝沉聲道:“既是如此,待明天朝會之時,再論人選,此外,女真使者也不用理會,我大漢不與其議和就是。”

  此言一出,剛剛坐下的韓癀以及齊昆兩人,面色微動,而殿中原本持議和之論的文臣,則是面色倏白膩。

  吏部尚書姚輿道:“圣上,女真一旦知不能議和,定會派兵馬南下進略,臣請圣上三思。”

  禮部侍郎柳政說道:“圣上,議和之后,也能將心思全部投入在新政上,微臣以為順水推舟的議和,對我大漢百利無一害。”

  此刻,其他文臣也多有站起附和之聲。

  崇平帝溫聲說道:“女真先前連戰連敗,正是因為懼我大漢兵威,這才派使者乞和,如今我九邊將士百萬,執戟守土,不懼女真南侵。”

  吏部尚書姚輿目光微動,朗聲道:“圣上,如今正是化干戈為玉帛的時機,千載難逢,機不可失啊。”

  崇平帝面色微頓,低聲道:“姚卿所言時機,也是衛國公打出來的,何時是議和而來?”

  姚輿聞言,心頭劇震,一時間無言以對。

  韓癀在下方坐著,面色微頓,眉頭皺了皺,心頭不由長嘆了一口氣。

  天子愈發寵信賈子鈺,于社稷而言,是禍非福。

  幸在,如此強臣,后嗣之君必然不能容之,那時候就是他們文臣的機會。

  就這樣,崇平帝與一眾大臣吃罷午宴,敘著話,不覺時間流逝,漸至午后時分。

  崇平帝屏退了殿中的諸文武大臣,單獨還喚著賈珩去了內書房敘話。

  此刻,正是午后時分,崇平帝坐在一方紅木條案后。

  “子鈺,最近可看到邸報上登載的消息?”崇平帝問道。

  賈珩道:“圣上,邸報上提及,最近山東的新政推行不大順利,主要是孔家在地方府縣上有些不大配合。”

  崇平帝面色肅然,道:“孔家不是什么大問題,現在諸省清丈田畝,執行一條鞭法和攤丁入畝,朕覺得隱隱有些不安,先前子鈺提及不可操之過急,朕以為然之。”

  賈珩清聲道:“圣上,地方推行新政,可能會因官員才具不足而導致新政推行受挫,先前微臣途徑河南之時,與史侯提及,河南先一步完成新政,不如讓河南官員前往北方諸省,襄贊相關官員推行新政。”

  崇平帝聞言,目光一亮,說道:“子鈺,這倒是一個好辦法。”

  調任已經對新政有著治政經驗的官員赴其他府縣督導新政事務,無疑能夠幫助其他省域官員處理具體的問題。

  賈珩朗聲道:“圣上,為防地方上官員急于謀求政績,不顧當地田畝貧瘠、人口分布,應當著都察院派出御史赴地方巡查新政推行事務。”

  政務督導組配合利劍巡視制度,盡量避免“新政四條”成為苛虐百姓的惡法。

  崇平帝點了點頭,打量著那英武不凡,顧盼神飛的少年,道:“子鈺所言甚是。”

  眼前這少年多智近妖,允文允武,京中一些流言,其實也不能說沒有一點兒道理。

  其實,這就是隨著崇平帝察覺到自己身體漸漸走下坡路,心態上的一些微妙變化。

  請:m.badaoge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