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二章 誤場蹲工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德云小師爺

  場面人,場面話。

  三人的江湖都走得老,打趣逗悶,幾句話一搭,彼此變得更加熟絡。

  胡炎是長輩,該有的禮數,郭德剛向來心中有數。

  轉眼,他在前,于慊在后,擁著小師叔進了后臺。

  “師父辛苦!”

  “大爺辛苦!”

  陛下、娘娘駕到,眾人紛紛見禮。

  對于走在中間的年輕人,只是好奇的瞅了兩眼,旋即又忙著說活兒。

  這讓郭德剛有些欲言又止。

  輩分、年齡、名氣這些一相抵,他和于慊偶爾跟胡炎開開玩笑也就罷了。

  可小輩們碰面不見禮,這太不合規矩。

  只是一扭頭,見胡炎再次搖頭,他終究沒有招呼眾人過來給介紹一番。

  江湖走得老,六月帶棉襖。

  現在大家馬上就要上場使活,那自然是最好什么枝節都別生。

  要是等演員站到了上場口,那更是任何人都不允許打擾。

  否則,攪和了人家的演出狀態,大耳刮子抽你都算輕的。

  不得不說,別看小師叔年紀輕,但做事講究,心夠細!

  三人相跟,來到上場口落座,郭德剛泡好茶,雙手遞過去。

  “師叔,這里簡陋,只能將就了。”

  胡炎微笑著搖頭,端起茶碗喝了一口熱茶,臉上滿是悠然自得的表情。

  不矯情,挺好。

  郭德剛知道,這是吃過苦的年輕人才能磨出來的心性。

  隱隱地,他又想起了很多年前的自己。

  “師叔,這回您能多住些日子吧?”

  這是正經話,連一向滿不在乎的于慊,都茶碗停在嘴邊,打眼看著,等待下文。

  他可是知道,邀請這位小師叔入班的話,郭德剛三年前就說過,可惜被拒絕了。

  還說什么“時機未到”之類的,弄得跟江湖中的金門切口似的。

  胡炎放下茶碗,笑道:“這回不走了,我們相聲門總說‘學十年,火十年,回十年’,現在十年已過,皮毛也學了些,不知道能不能在郭老師這里搭個穴吶?”

  此言一出,郭德剛和于慊默契的對視一眼,也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驚喜。

  侯三爺走的突然,張紋順先生也沒熬住。

  這二位一去,直接把德蕓社的天,撕掉了一大半。

  這幾年,別人只看到了德蕓社越來越火,可又有多少人知道,他們身上無形的壓力也隨之增加呢?

  是非名利場,各有各的肚皮疼。

  眼前的小師叔,年紀是小,聲名也不顯。

  但他畢竟是“文”字輩,再加上老侯爺親傳的身份,這份量可著實不輕。

  更關鍵的,這師叔跟自己牽牽蔓蔓,關系非同小可,甚至自己師父在世時,還提過一句可以跟他各論各的,當然,臨終遺言沒聽到,自己最終也沒太弄明白。

  “哈哈,師叔說笑了,我歡迎還來不及呢!”郭德剛爽快的應聲。

  胡炎臉上笑得更開心:“那以后便請郭老師多多關照啦!”

  不過,他的笑容里,還藏著些外人不可知的意味深長。

  “師叔,這破份咱按最高的……”郭德剛急忙落錘定音。

  話未說完,胡炎打斷道:“郭老師,這不行,破份哪有憑白而論的道理,咱還是按班子的規矩來吧,這樣您對上對下都好交待。”

  郭德剛心中一暖,對胡炎又高看了幾眼。

  他正待開口再說什么,突然一個二十五六歲的年輕人跑了過來。

  “師父,師父。”

  胡炎扭頭一瞧,心里頓時樂了。

  來人身材清瘦,氣質斯文,舉止間透著一股子書卷氣。

  但讓人印象深刻的,卻是那張不茍言笑的臉,行話叫“冷面”。

  按風格來論,倒跟相聲門歷史上,鼎鼎有名的萬人迷是一個路子。

  這人胡炎認識,心里輕吐三個字:欒蕓平。

  欒蕓平見剛才的陌生年輕人,竟然跟長輩們平起平坐,心里多少有些意外。

  不過,胡炎倒是從他臉上看出了……焦急。

  有事兒,很急。

  郭德剛問道:“少爺,怎么啦?”

  欒蕓平性子穩重,并未脫口而出,反而輕微一掃胡炎,以作暗示。

  “沒事兒,說吧。”郭德剛心思剔透得很。

  欒蕓平這才急道:“師父,演出馬上就要開始了,可曹師兄還沒到。”

  胡炎喝茶的動作直接一頓,旋即又恢復正常。

  果然,該來的還是來了,也不枉自己趕在這會兒回來。

  欒蕓平處理演出的事情,已經很熟練了。

  今天又為迎接遠道而來的小師叔,后臺的人和事,郭德剛倒真沒有太上心。

  他有些意外道:“人哪兒去了,打電話問了嗎?”

  “師父,電話能不打么,我從中午打到現在,一直關機。”欒蕓平滿臉的苦色。

  郭德剛對內心善,也軟,反倒是于慊看得更透。

  別的事兒他不愿意管,但自己搭檔的事兒能不上心么?

  當下直接眉頭緊皺,只是不說話。

  郭德剛又問道:“其他人呢,有誰知道他去哪兒了的?”

  “師父,燒餅說他前幾天,看到有個大老板來找過曹師兄,可能跑私單去了,因為蕓天也沒在。我原想著今晚這么重要的演出,他們心里有數,能趕在開場前回來。我也怕您生氣,就想著等演出完再跟您說,誰知,誰知……”欒蕓平低著頭,聲音越說越小,像一個犯了錯的孩子。

  郭德剛一聽,臉色變得十分嚴肅。

  欒蕓平說話向來有根據,這事九成是真的。

  大概從05年開始,元旦晚會首次出現,再加上這幾年經濟暴發式發展,官方、民間的各種晚會活動也隨之井噴。

  年底的這段時間,正是各色藝人走穴商演,瘋狂賺錢的黃金時段。

  德蕓社的招牌很響,而曹蕓金在班子里,更是名氣僅次于自己的二號。

  他要想跑私單,賺外快,那再容易不過了。

  不巧,他還真想,而且也經常這么干。

  可是藝德呢?

  藝人行,尤其還是傳統行當,演出的事那是小事?

  別說今天是元旦專場,是大場面,即便是平日在園子里,那都是比天還大的事。

  誤場蹲工,自古以來就是班子里的大忌。

  先不說能耐大小,水平高低,單這一項名聲傳揚出去,擱以前保準沒有哪個園子敢收留。

  郭德剛心中一聲嘆息,悠長悠長。

  個中滋味,大概也只有他自己知道吧?

  他不想此刻再糾結這個問題,同時也知道后臺已經沒有可用之人。

  因為德蕓社也屬于藝人行當,今晚更是火力全開。

  除了北展專場,小園子、外地商演,一個不落。

  不賺錢不行,臺前幕后近百號人跟著吃飯,你有什么辦法?

  郭德剛扭頭看向自己的搭檔,于慊什么都沒問,直接微微點頭。

  “行了,這事兒先別聲張,我跟你大爺加演一場,倒二的場次調給你高師叔,重新排好后再回來告訴我。”

  郭德剛久為班主,吩咐得很利索,說完便低頭盯著茶碗,臉上滿是復雜。

  可欒蕓平沒有走,猶豫道:“師父,您和大爺前面專場剛辦完,今晚也已經排了三場,再加一場,您二位這身體頂不住的。”

  這是實話。

  過幾天便是郭德剛三十八歲的生日,而于慊已經四十一啦。

  如此年紀,正是技藝成熟,舉重若輕的階段,但嗓子肯定早過了巔峰期,所以賣巧不賣力,這碗飯才能吃得長久。

  真要蠻來硬扛,一旦嗓子造成永久損傷,那就什么都沒了。

  欒蕓平話一完,眾人陷入沉默。

  突然,一直沒有說話的胡炎,放下茶碗,輕聲道:“郭老師,要不我來頂一場吧?”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