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首可是有什么手段能夠讓我快速蛻變真氣,從而推動境界再次提升?”
  秦羽開口問道。
  張角點頭:“若是換做別人,這種方法我斷不愿意嘗試。”
  “但是放在你的身上,我卻覺得可以冒這個險。”
  “我有一法,可以讓你縮短在真氣離體這個境界中的時間。”
  “不過此法奧妙,需要耗費大量資源,且以大量人力物力相輔才行。”
  “你若點頭,恐怕接下來這幾個月時間,將會再無半點間隙。”
  “料想你也應該清楚,武人從真氣離體到煉真化罡的境界,也是一次蛻變,若是此事不成,恐怕你此生也就沒有再次晉升的機會了。”
  秦羽沉吟片刻,問道:“我知道煉真化罡突破艱難,但以我資質,想要突破煉真化罡,只需要足夠時間,之后自然水到渠成。”
  “如今道首這般言語,難道說,是那奧妙手段之中有何問題?會導致我出現這般險境?”
  張角搖頭道:“自然是沒有什么問題的,只不過你若是想要盡速蛻變真氣,就自然需要各種天材地寶輔佐配合。”
  “我再以道家手段,將這些天材地寶進入凝入你真氣之中,如此方能縮短時間。”
  “這手段一旦開啟,便不能停下。”
  “其耗費資源太多,以我積攢數年的積累,也僅僅只夠開啟一次。”
  “若是運氣好,你當能在起事之前破關而出,到時候一旦晉升煉真化罡,這天下之大,能阻攔你的,也就不到區區五指之數了!”
  秦羽點頭。
  他思索片刻,旋即下定決心道:“既然如此,那就勞煩道首為我開啟機緣,助我一臂之力!”
  張角自然應允。
  秦羽在張角的帶領下,很快就步入太平道大本營中一處搭建好的陣盤內。
  此時正有源源不斷的教眾從倉庫之中取出各種物資。
  秦羽看著面前這堆積的物資,心中忍不住有些咋舌。
  全因為這些物資如果是全都交給他慢慢使用的話。
  怕是用不了幾年時間,他的實力都能因此直接從煉真化罡,一路提升到煉罡歸元的境界。
  太多了,實在是太多了!
  可惜,如今為了爭取時間,也就顧不上什么浪費不浪費的論調。
  秦羽一句話也沒說,他徑直走入法陣之中。
  既然張角都已經做足了準備,他自然不可能在這種時候選擇退卻。
  平白拿了張角這么多好處,對秦羽而言,這確實是他承了張角的情。
  不過也無所謂。
  今日的情分,只要等到日后將這些補回來就好。
  183年的冬季來的很早。
  漫天大雪落在鉅鹿城中。
  如此大雪,張角眼中露出一抹淡淡的欣慰。
  瑞雪兆豐年,對于農戶來說,這總歸能算的上是一個好兆頭。
  “也不知道秦羽現如今的情況到底如何了。”
  “距離他進入法陣已經過去了四個月時間,按照我之前的估算,他如今的實力也應該已經快要將體內的真氣完成轉化了才對。”
  “只是,從真氣離體到煉真化罡,對于武人而言,可是發掘本質,煉心的過程。”
  “也不知道他到底能不能快速度過這一步。”
  “若是在這練武的途中出了什么岔子,那卻是我害了這個注定年少有為的強者了。”
  張角輕嘆一聲。
  對于秦羽的大力扶持,不過是互惠互利罷了。
  他不可能將太平道辛辛苦苦積攢的資源沒有半點理由的用在秦羽身上。
  將秦羽提升到煉真化罡境界。
  這對太平道而言,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更何況……
  張角之前在看到秦羽的時候,便覺得秦羽很是不凡。
  他的存在讓張角心中生出了一種久違的波動。
  這種波動是在他修道有成之后就已經再沒有發生過的。
  所謂心血來潮,必定有所映照。
  于是他便為秦羽卜算了一卦。
  卦象很怪,天機不明,仿佛被什么東西遮掩了一般。
  但他卻能夠清楚的看的出來。
  秦羽本身乃是太平道想要沖破大漢氣運的關鍵人物。
  他的存在就像是一把無比鋒銳的長矛。
  必定是能夠動搖的了大漢根基的。
  只不過,他動搖大漢根基的手段卻讓張角感到有些奇怪。
  僅僅只從卦象上來看的話,秦羽本身并不具備有動搖大漢氣運的實力。
  可在這種時候。
  張角真的除了個體實力強悍的這個可能性之外,就再想不到別的什么可能性了。
  秦羽難不成還有什么手段,能夠僅憑他現在真氣離體的境界,就將大漢雖強弩之末,但卻依舊堅韌無比的氣運個沖破了?
  這不可能的!
  世上根本就沒有這種手段,也不可能存在有這樣的人!
  他怎么可能以一己之力就動搖的了大漢的國本?
  那么排除了這種可能的話。
  唯一的解釋就只有實力了。
  “所以說,我現在的想法肯定沒有錯。”
  “秦羽有這樣的天命,如今欠缺的就只有對應的實力。”
  “一旦他的實力達到煉真化罡之境,就憑朝廷里的那些文臣武將,根本就沒有人能阻攔的了他!”
  “到時候,他便會真正成為動搖大漢根基的長矛!”
  張角再次在心中確認道。
  與此同時。
  他也已經準備好了與大漢氣運之間的最終一戰。
  “唐周……”
  張角喃喃自語。
  這是秦羽在閉關之前交給他的一個錦囊之中所寫的東西。
  那錦囊之上說的很是簡略。
  直言他的弟子唐周會提前告密,并且將洛陽之中的那些兄弟全都供出來,導致他們最后被盡數抓捕,里應外合的策略也因此徹底失敗。
  張角對于秦羽給他的這個錦囊之中的記載自然是深信不疑。
  他不相信秦羽會無緣無故的不遠千里跑來自己身邊就為了陷害唐周。
  最根本的還在于,唐周本身就沒有多少天資。
  別說跟秦羽比,就算是跟太平道中的那些渠帥來比,也不算什么天資很好的。
  只不過與別的那些渠帥不同。
  唐周修行的并非是武人之道,而是修道者的路子。
  他們之間的進展速度自然不同。
  張角看重唐周,并且將他收為弟子。
  事實上看重的并非是唐周的天資實力。
  而是他宅心仁厚的那一面。
  在這種事情上,秦羽自然就更沒有理由去陷害他。
  “唐周他,應該是因為太仁厚,所以不想看到生靈涂炭,才終究做出了這種選擇吧?”
  張角長嘆了口氣。
  這種事情,他也不想看到。
  可如今想要撞破大漢的氣運,讓這個本就已經注定衰敗的王朝更快的終結。
  也就只有這樣的手段了。
  長痛不如短痛。
  苦一時,總好過要再苦好幾代人。
  這時代,終究需要一場變革!
  “來人,傳我法令!”
  張角擺手,將腦海中的念頭掃落出去。
  隨著他一道道的命令下發。
  太平道早就已經潛伏進入洛陽城中的暗線也終于開始變得異常活躍起來。
  馬元義也開始更賣力的勾連十常侍。
  如今不光是太平道,就算是大漢朝堂之上的那些人。
  一個個也早就已經感受到了這個王朝的末路。
  就連十常侍這種本身權利完全來自于皇帝信任和封賞的家伙。
  他們現如今也都已經歪了屁股,提前來給自己準備后路了。
  這本身其實就已經是一個非常明顯的信號。
  不過。
  雖然朝堂之中有這些人存在,但也有不少想要維持現狀穩定的人在。
  到了現如今太平道要造反的聲音都沒有被完全揭露出來。
  還需要靠唐周的告密才能讓大漢朝廷真正醒悟過來,最終選擇直接動手,與太平道徹底挑明。
  這完全是因為太平道長達十幾年時間內在朝廷之中已經打下的互利共生的根基,以及那些提前轉了風向的家伙所聯手形成的保護。
  馬元義如今很得意。
得意之余,心中也  鉛筆小說23qb.net
  是有著一些微微的緊張。
  就算朝廷上面本身就有不少親近太平道的人。
  但不管怎么說,太平道現如今做的事情依舊是造反。
  他們現在唯一的優勢也就只有能瞞得住靈帝,讓他暫時還不清楚太平道的真正打算。
  他如今在皇宮之中,也根本不知道這天下的亂象達到了什么樣的程度。
  一旦自己要造反的事情被靈帝察覺。
  他們要面對的就畢竟是一國之君,一聲令下就能夠調動莫大權利的皇帝。
  到了按個時候。
  他們的存在對于天下很多人來說,就是一份赤裸裸的軍功。
  一旦被天下群雄群起攻之的話,太平道就憑著現如今積攢的這些力量,根本就不夠那些強者殺的。
  張角很清楚太平道的強勢和弱勢。
  他從一開始就定下了這個中央開花,直接進逼洛陽,在最短時間內,里應外合,打掉朝廷威信,動搖大漢國本的策略。
  一月。
  馬元義匯聚從荊州,揚州召集而來的數萬人至鄴城準備。
  洛陽城內,十常侍中的封胥,徐奉也開始動用自己手中的權利,盡可能的配合太平道做事。
  一些平日里看起來不怎么起眼的防衛調配,人事變動,如今開始一點點的連接成一盤大棋的模樣。
  三月。
  經過長時間的準備,太平道在張角的號令之下,終于決定起事。
  張角自稱“天公將軍”。
  張寶、張梁分別為“地公將軍”、“人公將軍”。
  他們燒毀官府、殺害吏士、四處劫掠。
  一個月內,全國七州二十八郡都陷入戰火之中。
  黃巾軍以有心算無心。
  勢如破竹,州郡失守、吏士逃亡,震動京都。
  然而等到消息傳到洛陽的時候。
  還不等劉宏有什么應對。
  之前就已經率眾駐扎在鄴城的馬元義等人已經一路迅猛的朝著洛陽方向沖擊而去。
  原本橫在洛陽城外的關隘并沒有給洛陽提供任何一點保護。
  反倒是眼睜睜的看著這支馬元義精挑細選的精銳沖向洛陽。
  烽火漸起。
  洛陽城中有人里應外合。
  但在最后關頭被世家豪強洞察。
  接連收獲的好消息沖昏了馬元義的頭腦。
  他如今儼然已經沒有再將洛陽城內的那些朝廷官員們放在眼中。
  卻不知,他如今的心態早就已經被那些人算計的明明白白。
  等到他率眾沖入洛陽城中,被城內守軍圍在甕城之內。
  這才終于知道自己中了埋伏。
  攻下洛陽的戰略目標并沒有成功。
  馬元義也因為自己的大意而將生命徹底交代。
  靈帝劉宏暴怒,接納大臣建議,解除黨錮。
  隨后便征召軍隊,鎮壓起義的黃巾軍。
  馬元義進入洛陽方向三天之后。
  張角看著洛陽城上空那雖然不斷波動,但終究只是閃過了一抹晦暗,便又重新穩固下來的大漢氣運。
  他長嘆一聲。
  雖然在這之前就已經想到了破除大漢氣運絕對會是一件不簡單的事情。
  但他也沒有想到。
  明明自己已經做了這么多的努力,到頭來,卻還是只能做最壞的打算。
  自此。
  黃巾起義開始陷入僵持階段。
  大漢畢竟是已經統治了四百年的王朝。
  大量的資源都平日里都被這些權貴們把持在自己手中。
  而太平道匯聚的不過只是那些被欺壓的活不下去的百姓罷了。
  這些百姓勉強在太平道的護持之下茍活著。
  僅憑著他們這樣的生活,又怎么可能會誕生許多能夠派的上用場的武人?
  所幸。
  世家豪強在大漢朝廷的影響之下。
  他們自身對于武人的發展也并沒有太過看重。
  興許是為了避嫌,或者是別的什么原因。
  以至于。
  他們這些人雖然把持了大量的物資,但最終的結果卻是全都走向了奢華無度的揮霍以及互相之間的傾軋。
  最終的結果就是。
  他們手中雖然掌握了不少武人,但是本身掌握武人的數量又沒有對太平道形成絕對的碾壓。
  而且大量的武人都因為生產資源的絕對集中。
  最終匯聚在了那些世家門閥的手里。
  朝廷就因為各地不斷吸血的世家門閥,導致雖然掌握著整個大漢,但是卻收不上來多少稅收的窘境。
  劉宏為了維持自己享樂,并且還要維持整個國家的運轉。
  就不得不想辦法節流開源。
  這個節流,當然不可能苦了他自己。
  那么苦的人就只有手下那些平時并不能夠真正掌握權利。
  只能駐扎在洛陽周邊的士兵了。
  他們的糧餉平日里也僅僅只是勉強能夠維持發放。
  留下來最多也就只是混口飯吃。
  餓不死就已經很好了,哪里還有余錢讓他們提升實力?
  多方因素疊加之下。
  這就導致黃巾軍的兵員素質雖說確實不行。
  但卻最終能夠跟朝廷的軍隊打的有來有回。
  如此,轉眼間便是數月。
  而這一日,法陣之中一直修煉的秦羽,也終于睜開了雙眼。
  鉛筆小說23q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