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十九章 第一道鏈接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星空之上

  一排小汽車靠在路邊緩緩停下,姜玉蘭等風險審查委員會成員漸次下車。

  呈現在她眼前的,是一排高大整齊的廠房。其造型各有不同,或高或矮,或寬或窄,但都泛著一股工業的美感,令人有些目眩。

  她隨意挑選了一座廠房,信步走入。在他身后,其余委員會成員,以及許多穿著白大褂的工程師也隨之進入。

  廠房之內纖塵不染,潔凈異常。內部一臺臺不知道有什么作用的機器、傳送帶、機械臂等,俱都光潔如新。

  它們并沒有運轉。但僅僅是看著,姜玉蘭就能體會到它們可以發揮出多么巨大的力量。

  可惜,這一切都不屬于人類。

  這是救世者文明降臨,與人類達成“協議”之后,人類建造完工的第一座工廠。基于雙方之間的默契,姜玉蘭在檢查確認一切無誤之后,它便會交付給救世者文明。

  是的,這座工廠并不需要人類工人在其中工作。其中的一切工作,都將由機器人完成。而控制著這些機器人的,則是建造在眾多廠房中央的一棟大樓。

  這棟大樓,是這座工廠的計算中心。

  交付之后,救世者文明會將控制程序上傳到計算中心之中,通過這里來控制整座工廠。而從那時候開始,這座工廠所在的地方將成為人類禁地。非得允許,任何人不可靠近。

  風險審查委員會副主席莫鴻山嘴角露出了一抹略有些諷刺的笑容,眼睛里則閃過一抹悲涼,還有憤怒,以及仇恨。

  他是一名身形高大,孔武有力,精力充沛的青年人。在調來風險審查委員會任職之前,他于軍方后勤裝備處工作,與武器研究院首席工程師、首席科學家羅海云相熟。

  兩人俱都是有名的少壯派,出了名的硬骨頭。在某些方面,莫鴻山甚至比羅海云還要激進。或許正因如此,兩人才能成為好友。

  此刻,看著一座座廠房,一臺臺機器,想著不久之后這些就不再屬于人類,他的心便如同被針扎一樣疼痛。

  旁邊一名工程師低聲道:“據推測,這里應該是一座材料工廠,用于生產某種高性能材料。”

  “能不能確認材料類型,以及生產工藝?”

  “不能。”

  這名工程師搖了搖頭:“這座工廠最核心的部件和設備還未生產出來,看樣子救世者文明也不打算交給我們生產。也是,交給我們生產的話,技術不就泄露了么。”

  莫鴻山低頭不語。

  “你是說,它們會從那艘飛船里直接調集設備?”

  工程師再度搖頭:“據我推測,它們應該是打算利用我們交付的現有設備,直接制造出它們需要的核心設備來。”

  “制造工藝和精度能達到要求嗎?”

  “攀科技樹唄。有了理論體系支撐,用咱們的設備造出它們的設備也不是什么難事兒。”

  這名工程師興致有些缺缺。不過姜玉蘭可以理解。

  任誰耗費心思,好不容易建造了一座先進工廠,卻要移交給異族,心中都不會高興。

  不僅如此,自己還得親自來認真細致的檢查一遍,生怕哪位工人和工程師在建造過程之中有什么疏漏,被天子抓到了把柄。

  說不憋屈,那是不可能的。但沒辦法,總要有人來做這種事情。

  幸好,在后續的交付過程之中,天子并沒有挑出什么毛病來。

  事情的發展也像是人們預料的那樣,天子果然沒有從那艘飛船之中調集設備,而是直接將控制程序上傳到了計算中心里,直接操縱現有設備開始了生產。至于生產的是什么,那就不知道了。

  人們只看到,在交付之后一個月,一輛大卡車滿載著貨物從這座工廠離開,與此同時,龍山火箭發射基地接到了一次高軌道的發射任務。

  于是姜玉蘭便知道了,那些貨物,是碳納米管。

  太空電梯,要開始建造了。

  將貨倉帶進預定軌道之后,火箭便完成了任務。在人類觀測設備的注視之下,沉寂了數個月時間,始終沒有什么動作的救世者文明飛船終于有了動作。

  人們看到,一艘小小的飛船從母船之上離開,與之前火箭帶過來的貨倉對接。在這之后,一枚小小的火箭從那艘小飛船之上離開,迅猛的向著地球飛了過來。

  目的地,正是那座幾乎已經成為世界中心的赤道小島。

  天子提出要求,于是姜玉蘭便和它一同來到了這座小島上。

  此刻,這座小島與以前的面貌已經大不相同。她看到,整座小島都經過了平整,外圍是海港,內部則是一座又一座的巨型倉庫,中間則有四通八達的公路、鐵路相連。

  小島中心則是一個巨大的坑洞。坑洞內部滿是密密麻麻的腳手架,無數燈光映照之下,如同一條通向地心的火龍。

  就算有如此之多的燈光映照,都無法看清底部在哪兒。

  數據資料則顯示,這座坑洞的深度已經達到了一萬多米。

  不知道有多少名人類工人在這條巨大坑洞之中忙碌施工。每時每刻都有工人在上上下下,貨運電梯每一天都要將數萬噸建筑材料運進去。而它就像是一頭永遠也填不飽肚子的饕餮一般,不管多少人和物進去,統統都吞噬的干干凈凈。

  姜玉蘭知道,這條坑洞并不只是單純的深坑。在它不同的海拔位置,還有大量的分支向周邊蔓延,短則數百米,長則數千米。每一條分支都與主結構相連接,最終牢牢的將主結構固定在地球上,讓它無法被太空電梯那巨大的拉力拉走。

  坑洞邊緣,天子與姜玉蘭等人登上了觀察臺,默默的等待著。

  過了幾分鐘時間,一道火焰猛然從天空墜落,在人們眼中劃出一道殘影,然后準確的落入到了坑洞之中。

  而直到它落入坑洞之后,尖銳的呼嘯聲才傳進人們的耳朵。

  “第一道即將完成。”

  天子說道。

  姜玉蘭神情微微有些恍惚。

  坑洞底部,那小火箭速度漸漸變慢,最終平穩降落到了預定的位置。早已等候在此的工程師拿著便攜式顯微鏡,用特殊的工具小心翼翼的操作著,最終將一條看不見的細線固定在了預定位置。

  檢測了一番受力數據之后,工程師發送了確認信號。天子抬起頭來,望著深邃而悠遠的天空,輕輕拍了拍手掌。

  在這一瞬間,遠在三萬六千多公里之外的小飛船發動機猛然關閉。

  它原本的速度已經超過了第二宇宙速度。通常來說,這個速度會導致它掙脫地球引力,自此遠離。不過它的發動機一直在工作著,提供著額外的推力,讓它得以維持在地球環繞軌道上。

  但現在,它的發動機關閉了。那令它以超過第二宇宙速度,但卻仍舊維持在軌道上的推力消失了。

  但它仍舊沒有從地球的引力場之中掙脫。

  姜玉蘭聽到了低沉的“嗡”的一聲,如同某根琴弦被忽然間撥動。下一刻,一陣令人牙酸的吱吱聲便傳了出來,不知道是從哪里發出來的。

  此刻,巨大的坑洞上空仍舊空無一物,什么都看不到。

  一只海鳥悠閑的飛了過來,在天空之中自由翱翔著。但在靠近坑洞上空的時候,不知道為什么,它的身體忽然間分裂成了兩半。

  一些細碎的羽毛和血液灑了下來,它的兩半尸體也垂直砸下。

  另一只海鳥悲鳴一聲,向著它的尸體俯沖而來。但就在途中,它的身體也猛然間分裂成了兩半。

  于是姜玉蘭便知道,第一道確實已經完成了。

  從此刻開始,地球表面與太空將不再遙遠。

  一條細細的,肉眼根本無法看見的細線,貫通了兩者之間如同天塹一般的障礙。

  地球就像是一個人一樣,它的自轉,就像是人在不斷的轉身。那條細線,則如同鏈球的鏈子,遠在三萬多公里遙遠太空的那艘飛船,則如同鏈球的球一樣。

  地球的自轉永不停歇,那顆“球”便永不會落下,也永不會脫離。于是,如同鏈球鐵鏈一般的“細線”便時刻被繃得筆直。

  通天之橋已經真切的出現在了地球之上。

  下一刻,一個如同鐵環一般的不知名設備沿著那道細線,直直的沖上了天空。

  它通過磁懸浮技術保持著與第一根細線的距離,確保自身不會被細線割傷。安裝在底部的推進器,則可以推動著它從地表直達太空。

  第一根細線的鋪設完成之后,再往后就不再需要火箭專門發射了。這種設備可以快速廉價的完成后續鋪設。

  在它到達太空的過程之中,拖在它尾后的第二根細線將會完成與第一根線的纏繞。于是,兩根線變成了一根。它的截面積增大一倍,各項性能也增加了一倍。

  暫時只有這兩根線了,第三根線還在運輸而來的路上,第四根線則正在工廠之中。

  姜玉蘭怔怔的看著面前空無一物的天空,面前明明什么都看不到,但她卻似乎看到了一只兇惡的,正在源源不斷的從地球上,從人類世界之中吸取血液的吸血鬼。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