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五百一十九章發現超·引力子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直播在荒野手搓核聚變

  模擬空間,工作室內,韓元盯著潔白的天花板思索著是否要將腳下的粒子對撞機的能級再提升一下。

  但這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

  大型強粒子加速器,每提升一個能級,不僅需要對加速器的各種零部件進行重新設計規劃外。

  還有加速管道的長度,也是相當重要的一環。

  歐洲原子能實驗室的LHC為何幾度經過維護升級,對撞能級依舊只從最開始的7Tev提升到15Tev?

  其原因就在于它的加速管道,太短了。

  粒子加速器的種類其實很多,靜電加速器、直線加速器、回旋加速器、對撞機等都是。

  但所有加速器的原理都是帶電粒子在管道中通過能量進行推動加速,運行到加速器的末端,然后相撞,或者工作。

  歐洲原子能實驗室的LHC,是一個圓周長為27公里的圓形隧道。

  在這個加速器里面,兩束高能粒子流在彼此相撞之前,以接近光速的速度向前傳播。

  這兩束粒子流分別通過不同光束管,向相反方向傳播,這兩根管子都處于超高真空狀態。

  但無論怎么樣,它的加速長度都是限定死了的。

  比如LHC,它周長為27公里,哪怕按照最長的加速區來計算,適用于每一束高能粒子的加速管道長度也只不過是13.5公里。

  而且這13.5公里,還需要排除掉不少其他的裝置,實際上的加速區比這個還要短。

  想想看,要在13.5公里的區域內,將一束高能粒子加速到接近光速,需要多么龐大的能量?

  即便是可控核聚變技術已經出現,能提供足夠的能量,用于給高能粒子束加速的加速磁極也沒有那么強的功率啊。

  別說是歐洲原子能實驗室的LHC了,就是他腳底下的零號粒子對撞機上面部署的超導磁極,也做不到在13.5公里的區域內將一束高能粒子加速到擁有100Tev能級的地步。

  越是高的能級,就需要先進的加速磁極,也需要足夠長的加速管道。

  科幻小說電影中,那些動輒圍繞整個星球來一圈的對撞機,之所以要修這么長,其原因就在這。

  韓元想要增加粒子對撞機的對撞能級,那么勢必就要修建一個更大,更長的加速器。

  如果想要從三位數的對撞能級提升到四位數,加速管道的長度需要從兩位數的公里長度提升到四位數的公里長度。

  如果要將對撞能級提升到萬TEV級別,恐怕粒子加速器的管道長度,真得繞星球一圈了。

  當然,這個星球大抵是月球級別的,地球赤道的周長有四萬公里,如果沿著地球周長修一圈,能將能級提升到百萬級。

  這種能級的粒子對撞機,可不光是的用來科研探索宇宙的,它是名副其實的星球大炮。

  硬要給這種級別的對撞機找個目標的話,三體中的水滴,來再多也不夠它一發轟的。

  這種能級的粒子對撞機,對付能量護盾,磁場護盾,偏轉護盾這些東西比同等級的其他普通武器好用多了。

  攜帶著超高能級的粒子束撞上去啥護盾都得直接被打穿或者過載。

  “或許是我想錯了。”

  盯著天花板思索了半天,韓元眨了眨眼,將視線收了回來,將小零呼喚了出來。

  “小零,對撞機什么時候可以進行下一次的對撞工作?”

  “主人,對撞機的下一次工作最早也得在三天后,因為前面一個月的高強度對撞工作,有很多設備和零件需要進行更換和維護。”

  小零的聲音傳來,讓韓元嘆了口氣,接著吩咐道:

  “好吧,那只能再等三天了,下一次的實驗,將對撞能級調整到Gev級別,從10Gev開始,逐步往上增加,直到20Tev能級。”

  “收到,主人。”

  韓元大抵覺得在尋找超·引力子的過程中,大抵是哪個不知道的地方出問題了。

  或許他該嘗試一下,將低對撞能級,將目標鎖定在Gev區間,而不是一味的往上提升對撞機的能級。

  這是希格斯場震蕩消散的能量給他的啟發。

  希格斯場在震蕩是,消散的能量,或者說轉變成暗物質與暗能量的能量,并不是越高的能級轉換效率反而越高。

  相反,在一定的區域內,能級越低,它的轉換效率反而就越高,直到最終固定在一個區間內。

  從這上面,韓元得到了一點小小的啟發。

  或許他該嘗試一下,去從低能級的區域去尋找。

  引力這種東西,在四大基本力中最神秘,但如果按照作用力來進行排序的話,引力在四大基本力里面是最弱雞的一個。

  它的作用強度僅僅只有強核作用力的1040分之一。

  但實際上,引力比其他三個基本力的影響更大。

  太陽散發引力,讓整個太陽系的其他星體跟著一起運動,而不至于脫節。

  中子星散發引力,強度能將一顆原子的外層電子全部壓出去,暴露出里面的原子核。

  黑洞也散發引力,強度能拉彎時空,讓光都逃不出去。

  任意兩個物體或兩個粒子間的與其質量乘積相關的吸引力,也是自然界中最普遍的力,簡稱引力。

  這是當今物理學界對于引力的定義。

  但引力這東西到底是怎么來說的,目前來說,物理學界并沒有一個標準的答案。

  近代物理學中,(廣義相對論)認為萬有引力是由于時空彎曲而產生,引力的本質就是時空的扭曲。

  而在現代引力理論中,“引力”不是一種“力”,這和初高中階段我們學習的所有東西是矛盾的。

  其原因正是因為引力的具體來源從沒有找到而導致的。

  當然,引力具體的來源,跟韓元沒有關系。

  他說想要的做的,是找到那顆能勾動空間的超·引力子。

  在之前的時候,他建造110Tev能級的粒子對撞機,是陷入一個盲區了。

  質量越大的物體,引力也就越強。

  太陽能讓地球圍繞他轉,黑洞能捕捉光線,這些都是表現。

  于是韓元也就想著能級越高,發現超·引力子的希望也就越大。

  然而實際上他忽略了一個點,太陽和黑洞雖然具有超強引力,但并不代表細小的東西就沒有引力了。

  或許研究引力,應該從細微的根源出發,而不是一味地增加對撞的能級。

  三天的時間并不算長,經歷了完善維護的粒子對撞機開啟了新一輪的對撞工作。

  這次的對撞實驗,將從10Gev能級開始,然后一路增加能級,直到覆蓋到20Tev能級的區域。

  這一區間的對撞實驗,其實大部分都被各國做過。

  不過從各國的數據來看,并沒有發現超·引力子的痕跡。

  當然,這并不排出各國隱藏了一些有明顯異常的數據自己分析。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比較關鍵的點是,無論是各國自己的對撞機,還是之前聯合建造的對撞機,其使用的觀測設備,都不怎么先進。

  即便是他在之前將的中超環面儀器、緊湊渺子線圈、夸克粒子偵測器、截面彈性散射偵測等各種探測儀都直播了出來,但替換掉原先的觀測儀,不是短時間內可以做到的。

  所以他需要重新針對10Gev能級到20Tev能級的區間再做一次實驗。

  10Gev能級的對撞實驗,在小零的操控下,很快就開始了。

  從可控核聚變反應堆中輸出的能量,在經過超導磁極后,迅速富裕了粒子束龐大的能量,將其升能到一百億電子伏特級別。

  而后,攜帶著一百億電子伏特能量的粒子束在超低溫高真空的管道中奔涌著向前,直到與另外一邊同樣攜帶著能量的粒子相撞。

  沒有火花,沒有聲音,有的只是被各種探測儀觀察到的現象,以及被轉化成的各種數據。

  看著顯示屏上的能譜圖像,韓元那漆黑的瞳孔中再次流露出了失望。

  10Gev能級的對撞實驗,并沒有找到他需要的峰譜。

  有的,只是早已經被各國重復研究過無數次的東西。

  不過想想也是,Gev這個能級,是人類進行的最多實驗的區域。

  里面的各種數據,除開那些因為探測儀級別不夠而沒有觀測到的,其他的幾乎都被研究透徹了。

  他想過在這個能級找到超·引力子,概率其實并不高。

  縱然他手里的探測儀比各國的先進,但要從已經被各國研究透徹的東西中找到其他漏掉現象,概率真的不高。

  不過韓元也沒放棄,繼續實驗就行了。

  低能級區域的實驗,對于粒子對撞機的損耗比高能級的要低很多,維護調整起來也更快。

  所以,第二次,第三次的實驗很快就重新開始了。

  依舊是10Gev能級,依舊沒有找到有用的東西。

  三次10Gev能級的對撞實驗完成后,小零開始安排下一個能級的對撞實驗。

  這是韓元設定的對撞實驗規則,在每一個能級的對撞實驗,在收集數據的時候,最少都要進行三次。

  如果三次對撞實驗收集到的數據沒有新發現,再進行下一個峰度的對撞實驗。

  如果有不同的地方或者新奇的現象,則接著重復該能級的對撞實驗,用于收集足夠的實驗數據進行分析。

  對于對撞實驗和數據收集來說,單次的實驗收集到的數據是不穩定的,有些東西很有可能回漏掉,或者沒有發生。

  不過每一個能級進行三次或三次以上的實驗,基本就能確定這個能級能收集到的絕大部分數據了,再漏掉的概率,是相當小的。

10Gev能級,50Gev能級,100Gev能級  對撞實驗一直都在進行,經歷整整一周的時間,對撞能級已經從開始的10Gev能級提升到700Gev了。

  距離1Tev能級的對撞實驗,已經只差300Gev了,但從收集到的數據中,韓元依舊沒有找到自己要的東西。

  盯著最新出來的800Gev能級的對撞實驗數據看了兩樣,韓元嘆了口氣,關掉了顯示屏。

  看來得繼續升級粒子對撞機了,他之前依據希格斯場震蕩湮滅的能量做出來的推測,可能是錯的。

  那能勾動空間波動的粒子,并不在低能級區域。

  不過不到最后,誰也不知道結論,有時候希望來的就是如此之快。

  在他生出放棄的想法沒幾個小時,操控粒子對撞機繼續進行對撞實驗的小零,傳來了一個好消息。

  在最新的1500Gev能級,也就是1.5Tev能級的對撞實驗中的,收集到的數據,有一處異常的能譜圖似乎符合超·引力子的波動。

  收到這個消息后,韓元整個人都亢奮了起來,迅速打開了投影儀,打開了1500Gev能級的實驗數據。

  在小零特意標出來的一副能譜圖像中,他看到了那處異常的波峰。

  “發生指數(Events)在3035豐度區間,最高豐值為34.78”

  “輕子核子深度非彈散射性指標在0.147(±0.0039).”

  隨著能譜圖像相關的解析數據不斷從韓元口中被判斷出來,他整個人也逐漸激動了起來,聲音和身體均有些顫抖,目光卻依舊堅定。

  “諧振子勢能譜為(2nL3/2)Hw,N(uds)1500us”

  “就是這個!”

  “抓到你了。”

  激動的聲音中,帶著一絲微微的顫抖和無數的興奮。

  韓元深吸了一口空氣,強行讓自己稍微鎮定下來,開口道:“小零,從1100Gev能級開始,到9900Gev能級為止,在這個區間段重復進行對撞實驗,我需要更多的數據。”

  “收到,主人。”

  小零的聲音傳來,開始重新調整對撞實驗的參數。

  與此同時,直播間里面也熱鬧了起來。

  這是找到了?

  找到那個超引力子了?

  聽主播的語氣,似乎是找到了線索的樣子。

  1100Gev能級到9900Gev能級,也就是1.1Tev到9.9Tev。

  超光速飛行有希望了?

  不知道啊,反正主播說的東西,我一個都沒聽懂,有沒有聽懂的大佬能出來講解一下?那什么什么彈射指標,什么諧勢能到底是啥意思啊?

  大家都是九年義務教育,你不懂,我就懂了?

  不好意思,我是63434。

  這直播間里面別說63434了,就是30的都有。

  等主播吧,估計這會他也沒心情給我們講這些東西,忙完就知道了。

  1秒:m.bxwx.tv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