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五百一十六章強粒子對撞機修建完成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直播在荒野手搓核聚變

  虛擬頭盔的出售與使用異常的順利,中間幾乎沒有出一點岔子。

  第一批一千萬的頭盔放出去后,網上幾乎清一色的全是好評。

  像感覺自己穿越了,活在夢里這一類的評論更是滿屏都是。

  不少人表示,如果不是要工作,如果不是這鬼頭盔還有防沉迷系統,他們愿意二十四小時帶著虛擬頭盔呆在‘第二世界’里面。

  要知道,兩年多時間的準備,各大游戲公司開發的游戲數量可謂是滿目琳瑯。

  像LOL、DNF、逆戰、飛車、吃雞、魔獸世界、星際爭霸.....這些早些年火遍全球的游戲就不用多說了。

  這些游戲必定會被各大廠商開發成百分百真實的全沉浸式體驗的虛擬游戲。

  玩家可以在游戲中飆車、對狙、獵殺世界boss等等,親身體驗各種快樂。

  除了這些競技類的游戲外,種田和養成類的游戲,以及星級探索類型的游戲也廣受玩家歡迎。

  甚至還有游戲廠商購買各種修仙類小說,如遮天、凡人之類的網絡小說開發成修仙修真游戲。

  各種類型的游戲,可謂是讓人眼花繚亂,玩家恨不得一天有四十八個小時。

  當然,除了好評外,一些可惜論或者陰謀論的言論在網上也不是沒有。

  有些網友覺得這種東西就應該暫時保密利用在軍事和科技上,先發展國家實力和科技后再公布出來。

  還有些磚家叫獸在被金錢腐蝕后,站出來公開生成長久佩戴虛擬頭盔會對大腦和身體有影響。

  輕則可能會導致神經衰弱,重則變成植物人。

  而且有這一言論的磚家叫獸還不再少數,不僅是國內的某些無良專家,更有眼紅虛擬頭盔的其他國家。

  這些人紛紛利用各種手段打壓虛擬頭盔,制造各種危崖聳聽的言論,以及逼迫元初公司開放虛擬頭盔的國外購買權。

  對于這些東西,韓元沒有理會,不過他早就定好了一部分的對策。

  比如針對某些收了錢造謠虛擬頭盔的磚家叫獸,直接進行拉黑處理,禁止對方購買虛擬頭盔和進入第二世界。

  以他編寫的第二世界規則,可以說只要這個人進入了黑名單,以后就別想體驗虛擬頭盔和第二世界這種東西了。

  包括時間差技術這種可以間接延長人類壽命的技術,也和他們徹底無緣。

  除了他這邊的對策有處理,官方對于這種事情自然也不會視而不見。

  虛擬頭盔這種東西,涉及到華國接下來的發展定策,不可能由這種污蔑抹黑。

  最好的辦法,就是直接找到網絡后的真人,直接送他們一副手銬了。

  至于是銀的還是玫瑰金的,可以選,反正是帶定了,誰都沒得救。

  虛擬頭盔順利發布后,韓元就沒再管了,現實中的一些事情,自然有人去處理。

  模擬空間中,大型強粒子對撞機已經修建完成了,他接下里的重點工作是啟用粒子對撞機來尋找那顆傳說中粒子。

  超·引力子。

  這是韓元從系統傳遞給他的知識信息中知道的一種標準粒子。

  它的主要作用是為傳說中的超光速飛行技術提供理論基礎和技術支持。

  而超光速飛行,對于一個文明而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宇宙是在不斷的膨脹的,就人類目前所能觀測到的宇宙來說,直徑已經達到了一千一百三十二億光年。

  這個數據來源于韓元在去年發射上天的零號紅外光譜外太空空間望遠鏡。

  它在針對宇宙邊緣觀測時,捕捉到了一顆暗淡的紅矮星發射的光芒。

  而在空間膨脹、引力彎曲等理論的計算下,以這顆紅矮星為基點,重新推算出的如今的可觀測宇宙直徑已經高達一千一百三十二億光年,打破了之前九百六十億光年的范圍。

  一千一百三十二億光年,以光為基速,都要飛一千一百三十二億年才能從可觀測的宇宙的這頭走到那頭。

  且不說可觀測宇宙,就是銀河系,直徑都高達十多萬光年。

  如果沒有超光速飛行技術,要走出銀河系,以人類的壽命來說,根本就是一件不切實際的事情。

  而作為超光速飛行的基礎,超·引力子的重要性有多高誰都知道。

  韓元在原有的基礎上將大型強粒子對撞機的能級從滿足物理基礎任務的10Tev提升30Tev再提升到如今的110Tev,目的就是為了找到這顆超·引力子。

  能級越高的對撞實驗,能發現的東西也就越多。

  110Tev能級的大型粒子對撞機,每啟動一次實驗,就按照30Tev的對撞標準來算,消掉掉的電能足夠一個大型城市,或者說一線城市用三天的了。

  而這還僅僅是30Tev級別的能級對撞實驗,如果將上線拉滿到一百Tev級別,消耗掉的電能不會是翻三倍,而會在30Tev級別上呈指數級上升。

  按照標準設計,一百Tev能級的對撞實驗,每一次的啟動都需要超過半個月的時間做準備,一次實驗消耗掉的電能夠一個省用三天的。

  針對粒子的加速可不是那么簡單的事情,在被加速的粒子愈發接近光速時,加速也就越困難,消耗掉的能量也就越多。

  如果說將一顆鉛粒子加速到299742.458km/s,(光速是299792.458km/s,相差五十米每秒)僅僅需要一個單位的能量。

  那么將一顆鉛粒子加速到299752.458km/s,速度提升十米每秒的話,需要的能量單位數得翻一倍。

  而提升到299852.458km/s,再提升十秒,需要的能量單位數就不是在299752.458km/s上翻一倍了,而是翻十倍,甚至更多。

  再繼續提升,哪怕只提升一米每秒,需要消耗的能量都是呈指數上升的。

  這種情況下,在可控核聚變沒有出現之前,如何為大型強粒子對撞機提升海量的能源都是個巨大的難題。

  要知道歐洲原子能實驗室每一次開啟LHC的大型強粒子對撞機都得停掉周邊居民的一部分用來保證對撞機的完美運行。

  而LHC的能級可只有10Tev左右,平時進行的大部分實驗都還不到10Tev,都在五六Tev級別進行的。

  就這,都已經對周邊的居民造成電力影響了。

  如果將LHC的大型強粒子對撞機換成他在模擬空間內修建的這個,恐怕一次開機就得影響到周邊兩個國家電能供應。

  所以為了給這臺能進行一百一十Tev的大型強粒子對撞機功能,韓元獨立修建了一座超大型的可控核聚變反應堆。

  這座超大型的聚變堆,不參與基地和其他事物的功能處理,單獨給粒子對撞機功能。

  在功率拉滿的情況下,它每小時發電量能達到2.13億千瓦時。

  湘南省在2022年,夏季用電高峰期的時候,每天的用電量差不多是5.5億千瓦時左右。

  也就是說,這座超大型的可控核聚變反應堆能供應九個湘南省的用電。

  人類口中的終極能源,名副其實。

  “小零,粒子對撞機的檢查工作完成的怎么樣了?什么時候可以正式運行。”

  模擬空間內,韓元呼叫著修建管控大型強粒子對撞機的小零。

  三個多月近四個月的時間過去,在一個人工智能以及四位數的X1型工業機器人晝夜不停的努力下,大型強粒子對撞機已經完成了整體的施工修建,即將進入正式的啟用階段。

  可惜的是,這么長的時間過去了,現實中無論是歐盟的LHC,還是米國的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的電子離子對撞機亦或者是華國的CEPC對撞機,都沒有找到那顆神秘的粒子。

  這項工作,最后依舊得他親自動手。

  不過這些國家的努力也不是白費的,至少他們排除掉了不少的基礎能級,為接下來他的實驗減輕了工作量。

  至于各國消耗掉的大量人力物力,那根本就不是事。

  “主人,零號大型強粒子對撞機的檢查將在三天后完成,屆時將啟動第一次通電試運行實驗,以檢查對撞機本身。”

  很快,小零的聲音就從通訊器中傳遞了過來。

  韓元點了點頭,道:“交給你了,小零。”

  “放心吧,主人!”

  三天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修建在韓元腳下的大型強粒子對撞機已經檢查完畢,即將啟動第一次的試運行。

  直播間里面數千萬人窩在一起觀看著。

  對于絕大部分的人,甚至是絕大部分的科學家來說,大型強粒子對撞機的運行,對于他們來說實在是太過遙遠。

  即便是碰撞實驗出了某些重要成果,發現了某種新型粒子,大部分人的注意力也都在新發現的粒子上。

  至于對撞機本身,那大抵是很少去關注的。

  作為一名普通的科研狗,我表示從來沒想過自己有一天會看到三十Tev能級的粒子對撞實驗,LHC做過的最牛逼的,也不過是14.3Tev能級而已。

  試運行對撞實驗就是30Tev級別,這都超過我們自己造的對撞機的上線了。

  我記得米國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進行過一次24.2Tev能級的對撞實驗吧,那應該是最強的。不過今天會被刷新了。

  主播造的這個,我記得上限好像是在110Tev?

  這個能級對撞,會不會直接撞出個黑洞出來?吞噬掉所有?

  能模擬宇宙大爆炸嗎?

  100Tev的能級想要模擬宇宙大爆炸還差了一點,少說能級也得上萬。

  我比較期待主播能不能找到那顆用于超光速飛行的粒子。

  強·引力子!

  超光速飛行啊,以前也就看科幻電影小說的時候想想,沒想到這一天居然有機會親眼看到。

  兄弟萌!外星種田的機會來了。

  直播間內,觀眾的討論不斷。

  韓元沒有理會這些彈幕,他仔細又認真的聽著小零的匯報,做著對應的準備工作。

  “對撞機軌道清理完畢,確認通暢。”

  “確認粒子運行軌道真空環境已形成。”

  “確認對撞機軌道溫度已經降低至零下二百七十二點二度,當前溫度穩定。”

  “目標能級:30Tev。”

  “確認可控核聚變反應堆運行正常,功率已調節完畢,電路狀況良好。”

  “中超環面儀器、緊湊渺子線圈、夸克粒子偵測器等數據探測儀檢測完畢,確認探測儀功能正常。”

  “開始通電!”

  “第一次通電試運行實驗開啟!”

  隨著小零的聲音不斷在耳邊響起,隨著最后那一句‘第一次通電試運行實驗開啟’,龐大的能量從那座超大型的可控核聚變反應堆中源源不斷的輸出,超過超導材料制成的輸電線運送到粒子對撞機中,最終在地下三百米的下方匯聚成了一道標準的圓環。

  在一座超大型的可控核聚變反應堆輸出的磅礴能量的推動下,從槍口發射的‘氫粒子’開始不斷的加速,最終在真空的管道中碰撞在了一起,粒子與粒子間激射出肉眼無法捕捉的火花與碎片,最終被部署在加速器軌道上的各種探測器捕捉到。

  看著顯示屏上呈現出來的各種能譜圖像,韓元捏緊了拳頭,臉上也露出了個燦爛的笑容。

  盡管還不知道這次碰撞試驗后腳下的粒子對撞機會如何,有沒有損傷。

  但很顯而易見的是,第一次通電試運行實驗成功了。

  部署在加速軌道上的中超環面儀器和緊湊渺子線圈、夸克粒子偵測器、截面彈性散射偵測器、特殊目標偵查器等各種探測儀幾乎完美的捕捉到了高能氫粒子在碰撞時產生的所有現象。

  有了這一臺大型強粒子對撞機,他將能夠人為的創造千萬億電子伏特的氫粒子,能創造出各種基本粒子,能模擬超新星爆發的瞬間,能看到黑洞,看到中子星到底是怎么形成的。

  這對于物理學的研究來說,不可謂不珍貴。

  至于更深一層次的宇宙大爆炸,神秘的暗物質與暗能量等那些東西,還需要腳下的這臺對撞機的能級再提升幾個檔次。

  不說千萬百萬Tev級別,十萬Tev級別是需要的。

  而將能級推到十萬級,對撞機的加速軌道長度少說也能從華國的烏木齊拉到魔都。

  要修建這樣的一臺超大型粒子對撞機,可以說是文明級工程了。

  1秒:m.bxwx.tv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