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五百一十章遙感觀測技術與預測地震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直播在荒野手搓核聚變

  只要是交通工具,只要速度達到了一定程度,無論是什么時候,無論在哪里,一定的防護是必須的。

  汽車的鋼鐵車架,緩沖材料,安全氣囊,安全帶;飛機火車的全包裹式機體,關鍵位置的緩沖材料這些都是用于防護上的。

  宇宙航行也不例外。

  在外太空穿梭時,因為距離的原因,飛行器的速度必定會達到一個很高的程度。

  而在極高的速度下,任何一丁點的東西撞上宇宙飛船都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這種事情,在飛機這種交通工具上體現的淋漓盡致。

  一只弱小的鳥在迎面上一架飛機的時候都能造成機毀人亡的重達事故。而飛機的速度可遠比不上宇宙飛船。

  如果一艘宇宙飛船在外太空中以極快的速度撞上了隕石、大顆粒的星級塵埃,后果會是怎樣可想而知。

  盡管以宇宙的遼闊空間來說,這種概率微乎其微,但有些區域的隕石數量密集度還是相當高的。

  太陽系內就存在這樣地帶,木星軌道附近的隕石帶,里面就有著數以億計的細小隕石。

  要穿行著這種隕石帶,防護和武器是必要的條件。

  防護是能理解的,至于武器,那是另外一種角度的防護。

  畢竟有些隕石太大了,有防護也不能正面硬剛,繞道的話,在極高的速度下有時候根本就來不及。

  這種情況下,就需要動用武器將其擊碎了。

  不過武器方面韓元并不操心,上次制造核武的時候獲取的初級能量武器應用知識信息目前足夠他使用了。

  但防護方面,他手中就沒有足夠的科技了。

  這讓韓元停頭疼的。

  之前他那么關心電磁護盾和能量護盾,不僅僅是個人的防護,還有后面宇宙飛船,戰艦的防護。

  這些都是必備的。

  想了想,韓元將‘裝甲護盾’這四個字圈了起來。

  裝甲護盾這是最容易制造的防護手段,也是缺陷最大的,不過卻又是必要的防護手段。

  無論是汽車飛機、還是航天火箭,外殼都有一層防護用的‘鐵皮’。

  盡管防護只是這層鐵皮的主要作用之一,甚至都占不到前三,但在遇到災難的時候,它能起到的防護作用還是相當不錯的。

  所以裝甲護盾這種東西,韓元不準備放棄,建造的宇宙飛船外,需要部署上一層。

  至于使用什么材料,這不是難題,他手里有無數種合金材料可以進行選擇。

  “要不要先制造一個單獨的裝甲護盾出來?或許能觸發這個系統的防護系任務呢?”

  腦海中,靈光一閃的念頭劃過,韓元眼神驀然明亮了起來,這應該是一條可行的路線。

  畢竟他以前從來沒有專門去設計過裝甲防護類的物品,從系統哪里獲取到的科技信息里面也沒有專門的防護知識信息。

  他可不相信系統哪里沒有防護、護盾類型的科技信息,以前沒有獲得過,那大抵是他沒有專門的設計過這類型的東西。

  如果專門設計一樣護盾的話,或許可以觸發相關的任務,畢竟之前有不少的知識信息都是這樣獲取來的。

  想著,韓元眼神愈發明亮起來。

  重新取過一張白紙,沉吟一番后,韓元揮動了手中的炭筆,黑色的墨線在白凈的紙張上勾勒出或筆直,或曲折的線條。

  防護用的盾牌,他參考的是華國古代的弓盾,以及鎖子甲這兩種。

  這是古代戰場上最基礎的防護裝備,如果能觸發系統的任務的話,這兩個應該夠了。

  因為它們都是完整的。

  長久的對這個系統的摸索,韓元知道,如果想要觸發這個系統某方面的任務的話,最基礎的條件就是制造一個完整的物品。

  比如他之前觸發光學任務知識信息的時候,就是通過制造一個完整的放大鏡來觸發的,雖然很基礎,但的確可以。

  想起光學任務,驀的,他想起去年制造完外太空望遠鏡完成了外太空探索任務的一部分支鏈任務還沒有看過獎勵的。

  想到這,韓元迅速打開了任務面板信息,找到外太空探索任務。

外太空探索任務主任務:地外基地  地月聯系主任務任務要求:“于三年內在母星系內除模擬地球以外的任意一顆星球上建立一座空間站基地,每天直播時間不小于八小時。”

  地外基地主任務任務獎勵:“依據所建立的空間站規模、數量、及距離遠近決定。”

外太空探索任務支鏈任務一:俯瞰地球外太空探索任務支鏈任務四:遙望星空  遙望星空支鏈任務基礎任務要求:“于一年內完成一臺空間望遠鏡的制造,并將其送入外太空。(已完成)”

  遙望星空支鏈任務額外任務要求:“于三年內完成對系外星系的探索,且收集系外星系資料,包括但不限于音頻、視頻、圖像等信息數據(進行中,當前信息收集度172點。)。”

  遙望星空支鏈任務獎勵:基礎任務獎勵:“初級觀測技術應用知識信息(已發放)。”

  額外任務獎勵:“依據系外星系信息資料收集度和完整度決定。”

  果然,外太空探索任務支鏈任務四:遙望星空支鏈任務已經完成了一部分,基礎任務的獎勵也已經發放了。

  只是他之前的注意力沒放在這個上面,再加上這種支鏈任務的基礎部分完成系統是不會提示的導致忽略了而已。

  初級觀測技術應用知識信息。

  看著遙望星空支鏈任務的基礎任務獎勵,韓元在腦海中迅速將這道知識信息搜索了出來。

  觀測技術打開,映入眼中的,從第一類‘遙感觀測技術’開始。

  光學遙感觀測技術。

  微波遙感觀測技術。

  重力遙感觀測技術。

  衛星遙感觀測技術。

  天基遙感觀測技術。

  第一類的‘遙感觀測技術’打開,韓元看到了各種各樣的遙感觀測技術。

  隨便翻閱了一些,他便知道這份觀測技術是個好東西。

  雖然算不上黑科技,但里面各種遙感觀測技術比起外界各國研發的觀測技術更加強大和完善。

  比如‘遙感觀測技術’里面的‘地基動態觀測技術’,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預測地殼的活動。

  而用處,也很顯然已經,地震,火山爆發,海嘯,這些自然災害基本都是地殼的活動引起的。

  能預測地殼的活動,提前警報的話,這些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可以降到最低。

  價值可謂是巨大無比,而這還僅僅只是這份初級觀測技術應用知識信息中的一項觀測技術,總體占比九牛一毛都不到。

  “這東西可以給元初實驗室,能夠減輕不少的自然災害損失。”

  一邊翻閱者腦海中的觀測技術,韓元一邊將有巨大價值的觀測資料篩選出來。

  瀏覽了一會后,韓元略微有些失望的關掉了初級觀測應用知識信息。

  里面的各種觀測技術雖然繁雜種類齊全,但并沒有他想要的東西。

  韓元目前最想要的,是應用在宇宙飛船上的觀測技術,以及超光速觀測技術或者說光速補償觀測技術這兩種。

  前者是為了進入太空做準備。

  而后者,則是為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宇宙的面貌。

  光速這種東西,就像森林中樹葉一樣,遮住了所有文明的視線。

  受限于光速,遙遠的宇宙當前發生了什么人類永遠無法知道。

  就像六百光年外的參宿四,現在是否已經爆發了超新星,誰也不知道。

  那些通過各種天文望遠鏡和攝電望遠鏡拍攝到的照片,獲取到的數據,只不過是光穿越了六百光年的距離后帶來的。

  這也意味著,在地球上,如果沒有超光速觀測技術或者光速補償觀測技術的話,人類能看到的,永遠都是六百年前的參宿四。

  至于現在同一時刻在參宿四上發生的事情,人們要等到六百年后,才能知曉。

  光速,是遼闊無邊宇宙中最大最厚的一堵墻。

  它隔離了宇宙中絕大部分的文明,只有少數文明才得以突破它的限制,看到或者去往更遙遠的宇宙。

  目前來說,在各種觀測技術中,韓元最想要的就是能夠突破光速的觀測技術了。

  這樣他就能實時的看到遙遠的宇宙中到底發生了什么,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只能被動的等待光將信息帶過來。

  除此之外,超光速的觀測技術也能應用宇宙戰爭中。

  在雙方差距沒到完全碾壓的情況下,宇宙戰爭最重要的是什么?

  是人數的多少?還是武器的先進?亦或者是后勤工作?

  都不是,是信息。

  信息的獲取,是決定宇宙戰爭的成敗因素。

  宇宙實在太遼闊了。

  對比起地球上發生的各種戰爭來說,宇宙戰爭絕對是另外一種形式。

  光是一個太陽系,就足夠容乃無數的星際戰艦。

  大大小小的戰艦往太空中一鉆,沒有足夠的觀測手段和信息獲取手段,你眼前只有漆黑一片的太空,什么都沒有。

  而以光速為基礎的各種觀測手段和通訊技術,在太空站的時候,信息延遲就體現出來了。

  地球上和火星最遠的距離的時候有四億公里左右,按照這個距離來算,以電磁波進行溝通的話,每一次的通過都足足有一千三百三十秒。

  也就從地球上發一道指令到火星,火星上的人需要足足二十二分鐘才能接收到,更別提更遠的海王星,冥王星等星球了。

  光速很快,但在以光年為單位計算的宇宙中,又顯得太過緩慢。

  光從太陽系的這一頭走到另一頭都需要整整一年的時間,而太陽系在整個銀河系中,如海灘上的一粒沙子一般渺小。

  韓元需要一種新技術,來打破光速的限制,哪怕只是在觀測方面。

  但很可惜的是,在初級觀測應用知識信息中,他并沒有找到這類型的技術。

  整個初級觀測應用知識信息里面的各種觀測技術沒有一項是突破光速的。

  不過這并不代表這份資料他沒用了。

  相反,里面的很多觀測技術他都能用得上的。

  既然有觀測,那么自然就有反觀測。

  對于一個文明來說,只要沒有突破光速的限制這條規則,那么他的觀測手段就突破不了光速。

  而與光速齊平和微次于光速的觀測手段也就那些。

  各種電磁波,中微子,引力波等等。

  有了初級觀測應用知識信息,韓元對于應對十一光年外格利澤1061星系中的那個外星文明更有把握了。

  從思緒中回過神來,韓元加快速度將弓盾和鎖子甲這種防護設備繪制完整。

  隨即,他拿著兩張圖紙來到了一個加工車間,沒一會,兩個X1型工業機器人便送過來了一些材料。

  有合金錠,有木材,也有絲線,尼龍線之類的東西。

  看著眼前的材料,韓元想了想,從里面挑了幾塊木材和兩塊合金錠。

  他準備先制造出來一塊古代護盾出來試試。

  木材加工,切割成一塊塊兩指厚,兩米長的木板,在中間打上卯口,用來安插鉚釘,可以幾塊木板合成一塊。

  合成的木板再按照之前的圖紙切割形狀,帶有一點微微的弧度,這是可以更好的反彈箭矢。

  處理好木盾后,再將合金錠捶打成鐵皮,薄薄的鐵皮厚度只有兩毫米左右,蒙在塑性后的木盾上。

  最后再在盾牌后面安裝上把手,一面古代的軍隊中使用的盾牌就制造好了。

  韓元握著盾牌,上下揮舞了一下,因為使用木材是紅木中的一種,盾牌挺重的,足足有三十斤以上,不過對于他來說并不算什么。

  揮舞了兩下盾牌,韓元還是挺滿意的。

  蒙上了合金皮,再加上特殊的角度,雖然抵不住熱武器的,但這面盾牌放到古代足以抵擋強弩的射擊。

  這大概是工業設備智能化后,他少的自己動手制造物品了,為了制造這面盾牌,他純手工花了足足三十分鐘。

  不過這是值得的。

  在這面盾牌完工后,腦海中系統的提示聲響起了。

  1秒:m.bxwx.tv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