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三百九十九章:3D打印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直播在荒野手搓核聚變

  直播間里面很熱鬧,絕大部分的觀眾在聽到巖石變成棉后一開始都在詫異,不敢信。

  不過隨著一些了解巖棉這種東西的觀眾出現,彈幕上的氛圍瞬間就變了。

  就連蹲守在直播間里面的各國專家都有些失望。

  畢竟巖棉這種東西,作為石棉的替代品,很早就出現了。

  到了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制造石棉的技術其實已經相當成熟了。

  雖然有些失望,

  不過各國的專家和科研人員依舊在繼續收看著直播。

  即便是相同也沒事,無非就是一段時間看不到新技術而已。

  或許這個主播研究出來的‘巖石綿’和‘巖棉’不同也說不定。

  更何況,巖棉其實也還是有著一些缺陷的。

  巖棉是利用玄武巖、火山巖制造而成的化學纖維材料,和石棉一樣,主體結構都是纖細的石材纖維。

  而這種纖細的巖石纖維材料同樣會對人體造成一定的傷害,雖然傷害比石棉要小很多,

  但終究還是存在的。

  或許這次在這個直播間內能找到讓‘巖棉’完全無害化的辦法也說不定。

  韓元看了眼虛擬屏幕上的彈幕,心中明了現實世界也是有‘巖石綿’這種材料的。

  而且從彈幕上來看,

  現實世界中巖棉的制造技術和他昨天晚上研究出來的‘巖石綿’的冶煉技術差不多太多。

  兩者都是通過選取玄武巖、火山巖、碳酸鹽礦石等富含二氧化硅的石料當做原料,然后通過經1450℃以上高溫熔化后采用離心機高速離心制造成纖維的。

  雖然確認了現實世界中同樣有著巖棉這種東西,但韓元并沒有太失望。

  他并不知道,也沒有在現實中學過巖棉的生產制造過程,這意味‘巖石綿’是他自己獨立思考出來的。

  而這種獨立思考研究新材料的過程,才是這個系統所重視的地方。

  當然,韓元知道既然現實世界中已經有了巖棉這種材料,那么他所展示出來的冶煉技術對于現實世界來說就大打折扣了。

  如果說還有什么優點的話,那就是后續他會盡全力去消除‘巖石綿’對人體的傷害。

  這點對于廣泛應用‘巖棉’的華國來說,是一個很不錯的好消息。

  帶著工具,韓元推著一個用來裝載東西的小車沿著黑猩猩們修筑起來的道路進入了深林中。

  儲物間里面有玄武巖、火成巖、硅酸鹽礦石這些東西,不過量不大,都只有一些標本。

  而利用巖石冶煉‘巖石綿’需要大量的各種礦石。

  韓元沒準備用科技積分兌換這些巖石,優質的玄武巖、火成巖或者硅酸鹽礦石在這處亞馬遜雨林基地中有不少地方有,只需要去開采就行。

  頂多花費半個小時左右的時間就節省一些科技積分還是很劃得來的。

  很快,韓元便推著小車回來了。

  小車里面是滿滿一車的灰褐色礦石。

  來回幾次,

  韓元便收集夠了需要的原材料。

  拖過一根水管,將這些原材料簡單的清理了一次后,再轉移到也冶煉廠備用。

  將這些巖石變成的石材纖維的設備主要是兩個。

  第一個是高溫熔爐。

  負責提供一千五百度以上的溫度,

  講這些巖石熔化成巖漿。

  第二個則是高速離心機。

  負責將熔化后的巖漿甩制成石材纖維。

  除此之外,后續還有將石材纖維壓制成型的壓制機、切割機、模板機等設備,不過都是輔助用的。

  這些設備韓元手中都有,只需要利用管道等零件工具將其組裝串聯在一起就可以了。

  而現在他要做的,是制造石材纖維生產過程中需要的各種溶劑。

  比如特制的石材纖維粘結劑,它可以將高速離心機甩制成的石材纖維粘連在一起,是制造巖石綿的必備品。

  又或者防塵劑,它可以防止石材纖維沾染塵埃或者自身硬化蛻變成塵埃碎粉。

  這些各種各樣的藥劑,是他昨天晚上推衍計算出來。

  包括這些藥劑該怎么進行配置,都有比較詳細的步驟。

  在化學這一塊,韓元還是挺有自信的。

  從得到這個系統進入電氣時代后,他用的做多的工具或者說做的最多的實驗都是在化學實驗室中進行的。

  從硫酸到硝酸;從樹脂到石油,各種有機無機的化學合成品,都是他親自一點一點的做實驗弄出來的。

  而且光是弄出來還不夠,還需要進行提純,進行多種原料的化合等等。

  這期間,韓元得掌握所有化學基礎原料的各種性質。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稀硝酸和濃硝酸。

  這兩種是同一種酸的不同濃度,但表現出來的化學性質卻有極大的區別。

  稀硝酸在常溫下可以溶解鐵和鋁,讓其徹底分解。

  但濃硝酸在常溫下卻會使得鐵和鋁表面鈍化,

  在表面形成一層致密的氧化膜,阻止反應繼續進行。

  甚至當鐵的數量以及濃硝酸的數量不同時,反應也會完全不同。

  比如濃硝酸和少量鐵反應時,會生成硝酸鐵(Fe6HNO3Fe(NO3)33NO23H20)。

  而濃硝酸與過量鐵反應時,會生成硝酸亞鐵,(Fe4HNO3Fe(NO3)22NO22H20)。

  由硝酸可見,不同的化學物之間,哪怕是不同的濃度,反應物的不同量級,都可能會產生不同的結果。

  化學實驗室中,韓元將手中玻璃容器中的透明的溶液通過特制的導管送入另一個裝有透明溶液的玻璃容器中。

  兩者相遇,原本平靜的溶液頓時就像燒開了一樣,沸騰著不停的冒著氣泡。

  與此通次,溶液的顏色也在改變,原本兩者都是透明的,現在融合后開始向淡褐色半透明轉變了。

  這是在制造石材纖維粘結劑,已經接近尾聲了。

  徹底完成后的沾結劑帶著一點顏色,呈現出半透明的淡淡黃褐色。

  當然,這種沾結劑的顏色濃度很淡,需要它濃縮在一起或者被裝在瓶子里面才能看的出來。

  時間一點一點的過去,制造‘巖石綿’需要的石材纖維粘結劑、防塵油、憎水劑等各種溶劑在韓元手中出現。

  目前這些溶劑都還只是依據數據推測而制造出來的產品,并沒有經過實際的檢驗。

  效果具體怎么樣,韓元現在也說不清。

  不過可以肯定的是,用還是有用的,畢竟是根據原材料的屬性弄出來的。

  就像502膠水方便面可以用來修復萬物一樣,這些沾結劑、防塵油、憎水劑本身也都是比較尋常普通的溶劑,能適應很多的材料。

  當然,后續實驗的效果出來后,根據功效和能力不同,這些不同類型的溶劑,都是要進行調整修改甚至替換的。

  各種溶劑制造完成,時間已經來到了下午七點多。

  看了眼鐘表,韓元在心中大致的計算了后續制造‘巖石綿’需要的時間后,果斷的將巖石綿的制造挪移到了明天。

  巖石綿的制造,需要相對漫長的時間。

  如果將他采集回來的巖石都制造成巖石的綿的話,需要至少十幾個小時以上。

  就算是制造一些標本來進行驗證各種化學藥劑的作用,也需要超過六個小時以上的時間。

  結合現在的時間,韓元索性將巖石綿的制造生成改制明天。

  而今天晚上,正好可以用來思考設計第二種需要研發的材料。

  巖石綿的制造過程中雖然需要人工看守或者使用智能管理,但像高溫融化玄武巖、離心機高速離心巖石纖維、添入沾結劑攪拌這些步驟都需要大量的時間。

  這個時間點可以利用起來去做其他的事情是沒有問題的。

  下了播,弄了個晚餐后,韓元坐到了工作間,思索著第二種自主研發的材料種類。

  第一種研發的隔溫材料‘巖石綿’是為了各種建筑,各種設備的隔溫、防低溫等。

  那么第二種自主研發的材料,韓元將目光放到了3D打印材料上面。

  本來韓元準備將第二種研發的材料放到腦電波感應讀取晶體材料上面的。

  但在仔細的思考后,他最終還是放棄了這個想法,轉而將目光放到了3D打印材料上。

  這到不是說腦電波感應讀取晶材不重要,而是目前來說,還沒有必須要的理由將其弄出來。

  另外,對于這種材料,韓元也沒有足夠的把握在一個月內將其研發出來。

  即便是在現實世界中,這也是一條極少有人踏足的路。

  雖然通過感應芯片,將人體生理信息,通過算法和設備,轉換成可識別的程序數據源這種技術已經非常普及了。

  比如智能手表、智能手機中步數計算、血壓計算、心率檢測這些設備都可以監控人體的數據。

  但腦電波的信號轉換和上述的這些不是一個量級的東西。

  要獲取腦電波其實很容易,二十一世紀的人類早就能做到了。

  而且獲取腦電波早已經是一個相當低成本就可以實現的技術。

  但難點在于讀取精度。

  腦電波相對于心電波以及肌電波來說,檢測上更加困難。

  不像心電波的起伏波動明顯,腦電波引起的電壓變化是微伏數量級。

  這么微小的電壓變化自然更加難以檢測。

  而且外部的信噪(信號噪音)非常容易干擾腦電波的讀取。

  比如頭部運動、面部肌肉運動、接觸片穩定程度造成的干擾對于腦電波的讀取和分辨都相當嚴重。

  甚至連空氣濕度不同都會對其造成干擾。

  所以如何穩定的接收并分辨確認腦電波信號,是最大的難題。

  如果有半年或者一年以上的時間的話,韓元是很樂意超這方面研究一下的。

  畢竟他腦海中的知識信息太多,光靠他一個人的學習是遠遠不夠的,能導出來,那么就能共享給別人。

  但可惜的是,目前他的時間不夠。

  韓元沒法保證自己能在短短三十天的時間內對腦電波信號讀取的電極材料做出什么有效的改變。

  所以他將目光投放到了3D打印材料上面。

  說到3D打印,很多人印象比較的深的應該就是某些短視頻平臺上發布的一些短視頻了。

  在那些短視頻里面,視頻博主會拿著一支類似圓珠筆一樣的東西,使用時候,筆尖會吐出蜘蛛絲一樣的物體。

  這些博主要么用它來修補墻角,要么用來打印一個簡單的人偶或者DIY一個二次元人物模型出來。

  很多人對于3D打印的影響,大概就止步于此了。

  但這種二十一世紀才出現的前沿尖端技術遠不止這么簡單。

  它除了像一個玩具一樣被人們用來玩耍外,還能真正的實用于各種物品的生產制造過程中。

  3D打印技術,即快速成型技術的一種,又稱增材制造。

  它是一種以電腦上的數字模型文件為基礎,運用粉末狀金屬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過逐層打印的方式來構造物體的技術。

  常用在模具制造、工業設計等領域。

  比如牙科。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他們植入或種植的假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通過3D打印技術打印出來。

  相比較傳統的假牙制造方式,3D打印技術打印出來的假牙能更契合牙床骨骼。

  能做到一次性到尾,不需要后續修補。

  而韓元之所以想到3D打印技術上面去,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勞動力缺失。

  雖然已經決定了使用智能機器人來填補勞動力空缺,但如何大批量制造出來智能機器人人,依舊是韓元需要頭疼的事情。

  他需要的機器人數量可不止一個兩個的,而是至少三位數,甚至是四位數以上。

  大批量的智能機器人使用科技積分來進行兌換肯定不現實,那樣消耗太大。

  別說上百萬的積分了,就是上千萬上億的積分韓元估計也不夠用。

  或許有人會說,你先弄一個出來,然后再讓這個機器人自己制造下一個唄。

  這樣下來只要造出來一個,后面的就不用愁了。

  這種想法的確可行,但前置條件在于時間以及完善的加工廠。

  如果使用常規制造技術,就是普通的批量生產各種零件,然后組裝,導入智能程序的步驟。

  韓元計算了一下,一臺智能機器人自我復制另外一臺機器人需要的時間大概是一個月左右,而且這期間還得他輔助或者另外一臺智能機器人輔助。

  如果沒有輔助的話,自我復制的時間差不多要再增加一個月。

  這樣算來,將智能機器人的數量增加到五百臺左右需要接近兩年的時間。

  兩年的時間,對于韓元來說,黃花菜都涼了。

  所以他想到了另外一個辦法。

  那就是3D打印技術。

  這種二十一世紀才興起的新興技術,最大的有點就是節省材料和節省時間。

  只需要設計者能在計算機中設置好3D圖形數據,生成需要打印的零件,再輔以完整的打印工廠,那么它能快速的,甚至在數小時內將需要的設備或者零件制造出來。

  極大的縮短了制造工業品的時間。

  1秒:m.bxwx.tv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