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三百九十八章:巖石變成纖維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直播在荒野手搓核聚變

  夜深、一輪明亮的滿月照耀在山間。

  一棟平層的工作室中,有一個人影匍匐在一張原木桌前,手中的筆正在不停的記錄著什么。

  而桌面上,潔白的紙張已經寫滿了各種數據和信息,甚至還有一些簡單的曲線圖。

  微風拂過,送來一絲深夜的涼風,時間眨眼又過去了半個多小時。

  匍匐在桌前,

  韓元盯著桌上的紙張看了看,而后將手中的鉛筆一扔,伸了個懶腰。

  從吃完晚飯開始,一直到現在凌晨一點多,經過漫長的五個多小時的數據計算,他總算找到了一條應該可以將硅酸鹽礦石或者火山巖、碳酸鹽礦石等各種礦石轉變成石棉的辦法。

  和生產石棉用的蛇紋石石棉、角閃石石棉、陽起石石棉等各種石棉礦石類似,

  硅酸鹽礦石、火山巖、碳酸鹽礦石,

  這些礦物的最主要成分其實都是二氧化硅。

  比如玄武巖,

  它是一種火山爆發而形成的基性噴出巖。

  其化學成分與輝長巖或輝綠巖相似,二氧化硅(SiO2)的含量差不多占據整體的45到52。

  而其他的一些成分主要是三氧化二鋁、三氧化二鐵、氧化鎂、氧化鈣等等。

  韓元就是從這方面的下手。

  經過這些年系統性的學習,韓元知道,纖維除了天然纖維外,還有化學纖維。

  化學纖維的種類很多,比如人造尼龍、人造纖維、玻璃纖維等等。

  而今晚他設計和研發的這種由巖石演練成的‘綿’,其實就是玻璃纖維中的一種。

  玻璃纖維的主要成分也是二氧化硅、氧化鋁、氧化鈣、氧化硼、氧化鎂、氧化鈉等。

  其實成分上和普通的巖石并沒有太大的區別。

  所以用巖石來制造‘巖石綿’,這條路是完全行得通的。

  韓元相信,這種推衍制造的所謂的‘巖石綿’,在現實世界是有的。

  只是他以前沒有接觸過,或者接觸過也不知道。

  不過通過今晚的推衍,韓元知道這種‘巖石綿’同樣對人體有害。

  因為從大致的計算數據來看,這種隔熱‘巖石綿’同樣是由纖細的纖維材料構成的。

  而它在破裂的時候,同樣會爆裂出來纖細的纖維絲。

  只不過相對于‘石棉瓦’來說,這種‘巖石綿’爆裂出來的纖維細絲在粗細、數量、爆裂范圍上應該都要弱。

  當然,這只是他通過大腦和紙面推算出來的數據,

  具體情況還要看接下來的實驗。

  甚至搞不好今晚推算出來的冶煉步驟是錯的都說不定。

  畢竟沒有走過現場實驗的,

  所有的數據和信息都是他從原點一步步推算出來的。

  這種東西,推算一步是正常人,

  推算兩步是天才,推算三步是妖孽。

  而像韓元這種,直接一路油門踩到底的,是瘋子。

  在原點上第一次推算數據有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概率能保證的正確率。

  而在第一次推算出來的數據上再進行推算,那么正確的概率就會降低到百分之八十一下。

  再在第二次推算出來的數據上進行第三次推算,正確的概率會直接跌破百分之五十,甚至更低。

  所以韓元也無法保證自己今晚推算出來的這些東西,在后面的實際操作中一定正確。

  這不是真實實驗,是在大腦中依據各種材料的物理特性、化學特性等性質進行推衍出來的數據。

  而在真實實驗中會發生什么意外,誰也不知道。

  他只不過是走了一條推算可行的路,并將一些意外情況和反應數據都算進去了而已。

  這種數據推衍,韓元也只能盡量考慮到各種變量以及其他能考慮到影響因素。

  其實正常情況來說,在研發一種新型材料的時候,除了第一步做建模要大致考慮詳細數據外,后面的每一步,都是要經過一步步的實驗,出來數據后,再來考慮下一步的。

  一種全新的材料研發,沒那么容易。

  沒有前期實驗數據的支撐,很難對后期的實驗進行調整。

  像韓元這種,全靠一個腦子一支筆來進行推薦的,在人類歷史上,還沒有過。

  不過他干這個是,也不是一次了。

  準確的來說,推算這種‘巖石綿’的冶煉步驟,應該是他第二次干。

  在此之前,還有一個AZO透明薄膜。

  當然,AZ0透明薄膜沒法和這種‘巖石綿’相比。

  首先,AZO透明薄膜的研發,是有極其明確的需求的,它的用途就是顯示屏中央的透明電極上所用的。

  其次,AZO透明薄膜的要求也很明確,它要求在肉眼可見的可視光源中,具備高光穿透率的同時兼備高導電率。

  用量化指標來描述,那就是在550納米下,材料的可視光源穿透率為80以上,面阻抗為1000Ω/sq以下,或者滿足1000S/m的導電率。

  在這種明確需求和要求的前提下,做一種材料的研發,遠比‘巖石綿’這種模糊需求的容易。

  別看‘巖石綿’有四條需求,但實際上這四條需求沒有一條是明確規定了參數數據的,全都是模糊化的條件。

  這種情況下去做一種新材料的研發,難度是呈幾何指數上升的。

  即便是這個需求是他提供編寫的,但實際上到底要將這些需求中的數值屬性推到哪一步,韓元自己心里也沒有一個明確的標準。

  雖然他設定了一個導熱系數要求低于0.050W/m·K(瓦/米·度)

  但實際上這個導熱系數的數值要求并不算高,普通的棉花如果摻雜了空氣,那么在二十五度的常溫、一個標準大氣壓的條件下都能達到這個數值。

  韓元的目標肯定不會是0.050W/m·K,而是會要求更低。

  這個數值設定出來,其實只是一個是否線,它決定了這種材料能否繼續研發下去。

  決定了這種材料在沒有經過隔溫特殊處理的情況下,是否有繼續研發下去的價值。

  畢竟如果一種材料連0.050W/m·K的導熱系數都達不到,那也沒什么繼續實驗的必要了。

  這其實和科學家尋找系外生命總以地球上的條件為標準一樣。

  很多人覺得,這種以地球為參考的尋找方法太過片面,很有可能是錯誤的,不應該僅僅以地球為參考,而是要思考別的生命形式。

  畢竟外星人或者外星生命存在的形式可能會千奇百怪,各種各樣。

  以地球生命為模板去尋找外星人這種想法太嚴苛了,應該放松條件。

  然而實際上的是,正是因為外星人或者外星生命存在的形式可能會千奇百怪,各種各樣,所以才更要以地球為模板去尋找。

  不說整個宇宙,光是一個直徑十萬光年的銀河系,就有超過兩千億顆恒星。

  雖然不是每一顆恒星都自帶行星,但科學家估計,自帶行星的恒星數量應該在百分之九十八以上。

  這樣來算,差不多有一千九百億顆以上的恒星有自帶的行星系統。

  按照一顆恒星攜帶五顆新型的數量來算,那行星的數目足足接近一萬億顆。

  在不知道外星生命到底是一個什么形態的情況下,如果沒法確定一個查找標準,這么多的行星一顆顆的去排查,得排查到何年何月?

  所以科學家們不可能以一種假想的生命形式來作為參考條件在宇宙中進行漫無目的的尋找。

  因此,以地球生命形式為標準尋找到外星生命的可能性是最大的,也是最合適的。

  因為地球存在生命已經是得到了驗證的。

  找到和地球類似的行星,那么上面存在生命的可能性,遠比其他的行星要更高。

  而韓元制定的這個導熱系數要求低于0.050W/m·K,就相當于用地球存在的生命當門檻和條件,來尋找導熱系數更低的材料。

  就像科學家尋找系外生命一樣,如果這種材料的基礎連導熱系數低于0.050W/m·K的要求都打不過,那就沒必要繼續了。

  檢查和整理了一下紙張上的數據,韓元收起了原木桌上的紙上,轉而帶上了學習勛章。

  現在凌晨一點左右,他還能再學個一個小時左右再睡覺。

  至于學習的內容,已經從數學、物理、化學等基礎知識上重新轉移回可控核聚變上面了。

  按照進度,應該差不多已經學完了三分之一。

  至少有關建模以及一些基礎性建筑已經學完了,目前正在學些有關第一壁的內容。

  按照他自己的預估,要將整個可控核聚變完全學完,大概還需要接近一年的時間。

  事實上這個時間會更久,因為在后續完成其他任務的時候,會去臨時性的學習一些其他的東西。

  比如學可控核聚變之前,韓元就發現自己看不懂資料信息里面的數據模型,因此而去學了基礎數學、高等數學、理論物理、高能物理等各種知識。

  清晨,天蒙蒙亮,韓元便從床上爬了起來。

  推開門,早晨特有的涼爽空氣沁入鼻子讓他忍不住多呼吸了幾口。

  活動了一下身體后,韓元例常弄了個早餐,吃完后便重新回到了工作間。

  昨晚推衍和編寫記錄‘巖石綿’的紙張被他拿了出來,重新編寫一下。

  第一份只是他打的草稿,上面的信息數據和各種圖表都亂七八糟的,雖然他自己看的懂,但直播間里面的觀眾估計會看的一臉懵逼。

  當然,韓元重新整理這個資料的目的也不全是為了現實世界,還有他需要將這種資料整理后起來的原因。

  從二級任務的上半年開始,韓元就習慣性的將自己研發或學習過的東西,以及日常的工作內容全部整理出來并紙張記錄保存。

  截止到現在,在居住室后面,已經有了一個面積超過兩百平的專用的存儲室來保存這些紙張資料。

  花費了十來分鐘的時間,韓元將昨天晚上編寫記錄下來的手稿重新整理了一下。

  新整理出來的紙稿只有兩頁紙,上面按照固定的方式從材料名字到材料大致用途再到制造方法詳細的記錄著所有的數據。

  檢查了一下整理出來的數據,韓元開啟了日常的直播。

  直播開啟,觀眾涌入,例行和他打著招呼。

  韓元坐在原木桌前,看了眼彈幕,笑著招呼道:“大家早啊,今天我來弄個比較有意思的東西。”

  說著,他揚了揚手中的紙稿。

  “這個是我昨天晚上弄出來的東西,叫做‘巖石綿’。”

  “參考‘石棉’這種天然材料的結構特性,可以做到利用玄武巖、火山巖、碳酸鹽礦石等石材來制造柔軟的石材纖維,進而制造隔溫纖維以及各種隔溫材料。”

  “按照我的計算,這種由各種石材通過特殊手段進行處理而得到的石材纖維應該具有和普通植物纖維差不多的柔軟性。”

  “但它在防火、抗熱、絕緣、抗酸堿腐蝕等性能上應該能超出天然纖維不少。”

  “當然,具體情況還要等實驗做完后才知道。”

  聞言,直播間里面瞬間就熱鬧了起來。

  巖石綿?

  用巖石制造棉花,我沒聽錯吧?

  主播你確定你沒說錯?用玄武巖來制造柔軟的纖維?

  主播今天沒吃藥,感覺自己萌萌噠。

  石棉有毒的!而且很容易引起肺癌之類的肺病。

  石棉其實沒毒,引起肺病的是它破碎斷裂時濺出的各種細小石棉纖維,吸入肺里面后就會一直像刺一樣扎在肺里,最后引起病變,我家以前就是做石棉聲音的。

  小時候石棉瓦隨處可見,是那種破了還能拉絲有毛毛的灰瓦,農村很多的。

  主播說的這個應該不是石棉,他說的應該是另外一種東西。

  石棉,巖石綿,有區別嗎?

堅硬的石頭能變成棉花,這不代表著石頭也能變成黃金嗎?主播請教我點石成金術  巖石綿,不知道是不是巖棉?巖棉其實早就有了,就是用玄武巖,火山巖等巖石冶煉的。

  ?????我們這邊也有?

  樓上的我可以明確的告訴你,我們地球也有,我就在制造巖棉的廠子里面上班。

  沒意思,我還以為是什么新鮮科技。

  1秒:m.bxwx.tv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