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029 表里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聽說我是神探

  “劉宜,別上綱上線啊,老周什么人咱們還不知道嗎?肯定是有事耽誤了!”

  雖說孟乃成自己也是文藝界一員,但有時候真心瞧不上其中一些人的做派,尤其剛才出言擠兌的那位劉宜,更是其中代表。

  但凡抓住點啥,首先就要往道義制高點上站,仿佛不如此不足以表現出自己的大義凜然。

  說到底,還不是因為那點“私怨”?聽說某次劉宜這廝寫了個詞,還搞個匿名發表,被恰巧看到的老周評價了句“差點意思”,從此相見是“路人”。

  你敢寫,還不興人說了?

  “什么叫上綱上線?遲到還不興人說了?”劉宜氣急,這廝怎么每次和他唱反調,也沒聽說丫和周道遠關系多好啊。

  噗,如此巧合的一懟,讓孟乃成好半天沒說上話,噎的。

  “未知全貌,不予置評”,沈老洞察全場,一句話定音。

  也巧了,話音剛落,敲門聲響起...

  會議室門一開,周道遠帶著一個年輕人走了進來。

  不用說,年輕人就是周南了。

  “抱歉抱歉,來晚了。”

  一進門,周南就只配跟在老周后面,看著他的老父親化身陀螺,一圈圈的打著招呼。

  嚯,不聽不知道,一聽嚇一跳,全是文藝界大拿啊。

  擱以前,這都是他需要仰望的傳說中人物,根本見不著面。所以老周這到底是藏了多少人脈,此前竟沒露過半分...

  特別正中坐著的那位,老周居然專程上去行了晚輩禮,這可真是多年未見吶。沈老?應該就是他歌曲的推薦人沈清秋了。

  一圈轉下來,正巧到了孟某人面前。

  孟乃成開腔,“喲呵,這倒是稀奇,老周你怎么也來了,今兒還有演唱任務?”

  這話多少有些揶揄了,畢竟眾所周知,周道遠是歌唱家,詞曲創作能力相對薄弱。

  “瞧老孟你這話說的,好像人家周道遠不是咱們業界一員似得”,反駁幫襯的居然是劉宜,同時還不忘給孟乃成暗暗上點眼藥。

  嘿,這場面乍一看可夠有諷刺意味的。

  表面不待見你的,背后在幫襯你,而表面幫襯你的,背后卻在捅刀...至于之前那些關于“遲到”、“樹德樹人”之類的討論,反而沒人再提,仿似根本沒發生過。

  會場眾人哪個不是千年狐貍,大家心照不宣罷遼,也沒有人會多嘴。

  沈老眼睛半開半合,“行了,今天把大家叫來,是我老頭子提的議。”

  一句話,成功讓孟劉二人都收了口,周道遠和周南成功落座。

  沈清秋微一點頭,“前幾天機緣巧合,聽到幾首很不錯的曲子,其中有一首我覺得非常適合作這部專題片cha曲,今天拿來也是想讓大家一起討論討論。”

  “老爺子您說適合,那一定適合,”孟乃成首先表明立場。

  沈清秋點了點老孟,玩笑道,“你小子這是想讓老頭子我犯‘一言堂’錯誤吶。”

  “那我可不敢,不過說到您老的音樂鑒賞能力,在座可沒人不服,不信您問他們!”

  好話全讓你說了,我們還能說啥?全場配合點頭,連劉宜都不例外。

  “行了行了,你們啊...”,如此奉承,沈老卻神色淡然,全然沒有半分心潮起伏波動,朝工作人員點頭示意,后者擺弄了下設備,音樂響起,進入了主題。

  “沒有D就沒有新ZG,沒有D就沒有新ZG...”

  一分四十秒后,歌曲播放完畢,會議室內陷入沉寂,沒人想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沈清秋環顧一周,直接點名,“乃成,剛才就屬你活躍,你先來說說看吧。”

  眾人,該!讓你蹦達!

  能在文藝界混出名頭,身為作曲家的孟乃成絕非凡人,稍作思索,娓娓道來。

  “這首曲子基調初期平緩,隨著闡述逐漸高chao,中后期句句感情飽滿,尤其是最后一句,每個音符都是高音,徹底爆發,從整體來看,節奏簡單易于傳唱,是首易于推廣宣傳的愛國歌曲,沈老您的眼光就是高。”

  得嘞,又繞回來了!不愧是你。

  擅長作詞的劉宜也不甘示弱,“我斗膽來談談這首歌曲的歌詞部分,先是平緩闡述,隨著情緒的鋪墊,用連珠炮似得斷句,推向高峰,首尾遙相呼應,邏輯結構嚴密,表達了廣大人民群眾對D的衷心擁護和堅定信念,加入專題片第三集‘力挽狂瀾’或是第四集‘中流砥柱’,我覺得都是適合的。”

  好家伙,這位直接跳過了同意與否的步驟,居然討論起了加在哪集合適的問題。

  有了二人帶頭,會議室中很快此起彼伏,因為該歌詞曲無論從結構還是內容都積極向上,都毫無問題,所以很快就確定了下來。

  無人異議,上報審核。

  直到此刻,孟乃成才問起,“沈老,聽說這歌的創作者是新人?功底可以啊...”

  “這就算可以了?”老夫聊發少年狂,沈老難得幽默了一回,又朝工作人員點了點頭,音樂再次響起,余下的三首歌一一播放。

  曲畢,全場再度靜默。

  “這都是一個人寫的?”孟乃成試探問道。

  大家都是專業人士,所以有更直觀的感受。正能量方面不用提,只要稍加推廣,相信傳唱度方面也絕對不成問題。

  沈老略一頷首,朝末座指了指,“正是這位長江后浪,周南。”

  又是一陣窒息的靜默。

  本就因忽然多出的生面孔而有所猜測的眾人,得到證實后反而都淡定了下來。

  這位怕是最多二十五六吧?該說什么?后生可畏?

  然而俗話說的好,文無第一武無第二,自古文人相輕,想讓圈內大前輩們認可,即便有沈老坐鎮,也并非易事。

  仿佛絲毫沒發現室內氛圍的詭異,沈老微笑開口,“周南,你這幾首歌我聽了,歌詞大多在贊頌母親,當然這沒什么不對也十分貼切,但有個小疑問,你父親不會有意見嗎?”

  躺槍的周道遠,“......”。

  不光被調侃人本人,在座誰也沒想到,沈老打破僵局的切入點,會如此獨特!

  這話好接,也不好接。

  全場目光,頓時齊齊集中在了最年輕的那張面孔上...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