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四百二十九章 太一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西游:開局對弈贏了老君

  孔雀大明王菩薩道:“這黑蓮,乃是由汝之道果所生。想要在幻滅之間破開黑蓮,必須要有凌駕于此道果之上旳大道行。而我,卻并不具備如此的力量。”

  孔雀大明王菩薩并沒有說謊。

  這黑蓮,乃是楊戩道果的具現,為“他化自在”之法所借用,使得其自食其果,反被困入其中。

  如若,楊戩只是一般的天仙,孔雀大明王菩薩自然能輕易將黑蓮化解。

  然而楊戩卻不是。他在三界中,也是數一數二的大神通者。這太一造化之道,更是由金闕玉晨大帝親傳。

  雖然,孔雀大明王菩薩的法力,比楊戩要高一些。但若論道行,兩人卻在伯仲之間,甚至,可能孔雀大明王菩薩還要略遜一籌!

  畢竟,她的佛果,并不完全是自己體悟出來的。更多的,也有那如來佛祖的點撥獲得。

  故而,孔雀大明王菩薩雖能因其神通,以元神出現在黑蓮之中,但若真的想要化解黑蓮,卻難得很。至少段時間內是不可能的!

  菩薩道:“顯圣真君,既來之,則安之,這無憂國土絕無危險。黑蓮一時半會雖不能化解,但在廣大天地的佛法之下,卻總有一日會被化開。”

  楊戩卻并未冷靜下來,反而更加心煩意亂,道:“菩薩,且不說三界大浩劫,母親與妹妹尚在三界之中,我實在不能心安!”

  諦聽聞言,嘆了口氣,道:“楊戩,你還是放棄吧。且不說這黑蓮無法化解,就算莪們離開了這黑蓮,你又能如何?無憂國土的通道已被封存,除了地藏王菩薩之外,就算是那魔主波旬,也是不可能侵入無憂國土的。離開了黑蓮,我們也回不去三界!”

楊戩頓時如遭雷擊  :“可……那魔主波旬已統治了幽冥界,三界岌岌可危,我等真要坐視三界陷入浩劫嗎?”

  諦聽道:“楊戩,你仔細想想,就連我都知道三界即將迎來浩劫,難道那三界的無數大神通者,就不知道嗎?”

  楊戩一愣。

  是啊。

  三界大神通者真的不知道波旬之劫難?

  這不太可能吧!

  畢竟,從地藏王菩薩,以及太乙救苦天尊等神圣的表現來看,他們是知道的!

  只是,大多神圣選擇的,卻是與世隔絕,離開了那一片浩瀚濁世。

  這到底是為什么?

  楊戩想了想,突然又不去想了,道:“既如此,那我便自己想辦法,定要離開這里,回到三界不可!”

  諦聽道:“楊戩,你何必執迷不悟?老師會有辦法的!”

  諦聽說的“老師”,乃是蘇尋。楊戩一下子便聽了出來。

  他頓時沉默了。

  但卻并不是妥協的沉默,而是沉思。

  半晌后,楊戩陡然雙眼一亮:“師父……”

  是的。

  便在這時,楊戩忽然想起了曾經的許多往事。

  太一道。

  萬象歸一,反本還原。

  蓮花,蓮花……!

  這八百年間,他無一不仔細鉆研太一道。可是,雖有進步,卻始終未達到真正的證道。

  而現在,眼前的黑蓮,何嘗不是自己的有一個大機緣?

  當年自己的恩師蘇尋,將一朵青蓮種在池中,由自己觀蓮,感悟造化。

  而如今,這黑蓮被他化自在之法,關注了紅塵之心。

  那便正是自己借由感悟紅塵的大好良機!!

  楊戩不再細想,陡地坐在地上,緊接著五心朝天,仔細觀察這黑蓮。

  轟!!

  這一瞬,黑蓮中無數業障顯化,紅塵妄心借由太一道,紛紛向他的心神襲來。

  瞬間,黑蓮中浮現出了一道道的烏光魔煞。

  諦聽一急:“楊戩!”

  他以為楊戩心有憤懣,打算強沖黑蓮,當即就要阻止。

  但便在這時,卻被孔雀大明王菩薩輕輕攔住,道:“不必擔心。這顯圣真君看似是領悟了什么……真是好造化,好悟性。或許,他真能化解這黑蓮。”

  諦聽一愣,也放下了心,但是卻還是嘟囔著說道:“就算能離開這黑蓮又能怎么樣?他還能打破無憂國土不成?也罷!在這里總是不太舒服的,如能快點離開,卻也不錯。”

  那地藏王佛母見狀,自然更沒什么可說的。反正也離不開此處,何況她心中還算平靜,便只是為楊戩禱告。

  卻說,楊戩陷入迷境,識海混沌迷蒙。

  本就黑暗的蓮中世界,卻是再次漆黑一片,一切光華消散無蹤,似乎所有的事物都要悉數被吞噬。

  暗中,卻有無窮無盡的思緒,紅塵迷障,盡皆化作兇煞猛獸,過來侵吞楊戩的意識。

  楊戩心念一起,周身所有的法力盡皆傾瀉而出,化作一團熾熱的光輝,似要沖破一切業障。

  邪魔悉數不能入體,那七情六欲,斷腸愛恨,俱被隔絕在外。

  楊戩卻并沒有去消滅它們。

  相反,楊戩是在觀看它們。

  那時紅塵中的無限煩惱苦楚,這八百年中,楊戩也未嘗沒有經歷過!

  但如今,這些紅塵煩擾,卻被他化自在法放大了無數倍。

  無數苦痛,呈現在他的眼前,那一縷縷痛苦,仿佛是他親身經歷!

  一開始,楊戩的臉色還算平靜。

  但漸漸地,卻變得很是痛苦。

  蓮中世界,五心朝天打坐著的楊戩,表情也逐漸猙獰痛苦了起來。

  時而悲傷,時而憤怒,時而無助,時而孤獨!

  這一番場景,讓諦聽與地藏王佛母都感覺到甚是擔心,生怕楊戩遇到危險。

  反而,那孔雀大明王菩薩眉頭微挑,仿佛有些感興趣。

  這些情景,她也曾在另一個人身上看見過。

  那個人,叫釋迦牟尼。

  不過比起楊戩,釋迦牟尼經歷這些事情時,卻始終是平靜的。

  這是為什么?

  難道說是因為楊戩的內心不如釋迦牟尼嗎?這么說,似乎也不算錯。

  但是……

  孔雀大明王忽然意識到了。

  并非是楊戩純粹不如釋迦牟尼,而是,楊戩并沒有走釋迦牟尼的道。

  釋迦牟尼的佛果,乃是普度眾生之大道。

  為此,他可以舍棄一切。

  王侯將相,妻子親友。那一切紅塵俗世的“小愛”,都不如釋迦牟尼心中的“大愛”。

  小愛,最終成就為魔主波旬,他化自在。

  大愛,便是釋迦牟尼,不生不滅。

  但楊戩卻不是。

  楊戩的道,乃太一之道,成就的并非大愛,也非小愛。而是本心!

  (本章完)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