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四百一十八章 基礎這個詞是這樣用的嗎?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學霸的未來時代

  隨著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質子對撞實驗也接近了尾聲。

  當實驗進行到第六次對撞的時候,控制室這邊爆發出了熱烈的歡呼聲。

  “嗷嗷!我們成功了!我們成功了!”

  “我的天,四夸克!這難道是一種奇特強子?”

  “難以置信,居然真的存在,王院士神了!”

  聽著控制室里科研人員的歡呼,看著探測器收集到的這新的共振結構,王深的嘴角也是不由得浮現了一絲笑意。

  終于出現了!一顆嶄新的粒子!

  站在王深旁邊的劉工看著屏幕中的數據,一臉興奮道:“中性粲介子激發態和帶電反粲介子激發態,毫無疑問這是一顆超出常規重子與介子的新物質形態,王院士!您成功了!”

  王深笑著點了點頭道:“事實上這一天我也期待很久了!”

  他這句話倒不是客套,自從lhc被恐怖分子襲擊之后,王深的研究也陷入了停滯,要不是后面量子計算機的突破,讓他找到了一條嶄新的道路,可能他的研究或許真的只能等到lhc維修好亦或者新的對撞機建造完成了。

  想到這里,王深的臉上也是不由得浮現了一抹慶幸之色。

  實驗第一階段已經結束了,剩下了工作便是分析該粒子的特性以及撰寫資料了。

  離開了高能所之后,王深帶著許正陽徑直返回了京城這邊的住宅。

  得益于許正陽請了人定期打掃衛生,所以這次并沒有如同上一次返京時候一樣。

  坐在書房里面,看著手中打印出來的資料,王深摸著下巴靜靜的思索了起來。

  “僅存在1023s便會衰變成一個光子和三個介子,這顆新粒子的壽命短的真的有些過分!”王深喃喃自語道。

  片刻之后,王深打開了電腦雙手放在了鍵盤上,開始撰寫論文起來。

  對于王深而已,撰寫論文這種工作實在是沒有任何挑戰性。

  如果方立幾人在身邊的話,他肯定會將這份枯燥無味的工作交代下去。

  “老許啊!你的學習進度得加速了!”

  傍晚的時候,看著文檔中這幾十頁的內容,王深靠在椅子上活動了有些發酸的肩膀。

  就在他準備起身去給自己泡一杯茶的時候,電腦的右下角突然彈出了一個郵件窗口。

  “這個點誰會發郵件給我?”

  王深嘟囔了一句,隨即打開了郵箱。

  然后隨著他打開了郵箱,看到郵件的時候,他的表情變得有些耐人尋味的起來。

  尊敬的王深教授,您好!

  由于受到戰爭以及其它不可抗力因素的影響,很遺憾今年的諾貝爾頒獎典禮無法如期舉行,作為今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您的獎牌以及證書屆時會有專門的負責人前往您的祖國為您單獨頒獎。。。。

  將郵件從頭看到了尾,王深無奈的搖了搖頭。

  對于前面的這一大段內容,王深沒有感到絲毫意外,畢竟場外頒獎諾貝爾評獎委員會也搞過好幾次了,但令他有些無語的是,克雷研究所那幫人居然又再一次出現了。

  “這股執著勁如果放在科研上那得多好!”王深搖頭嘆了口氣。

  思索了片刻之后,王深手指搭在鍵盤上便開始回復了起來。

  同一時間,瑞典皇家科學院這邊的一間辦公室內,看著電腦屏幕上的郵件,諾貝爾物理學委員會主席托爾斯·漢斯與旁邊的一名老者面面相覷了起來。

  “收到!。。就。。就沒了?”站在旁邊的老者一臉不可置信道。

  托爾斯·漢斯聳了聳肩道:“事實就是如此,卡爾森!放棄吧!在這個世間節點上面,王深教授是不可能出國的,哪怕他自己愿意去克雷研究所領獎,他的祖國也不會同意這荒唐的決定。”

  卡爾森聽到這番話神色一僵,沉默了片刻之后長長嘆了口氣道:“這難道就是華國人口中的‘有緣無分’嗎?自從我們得知王深教授會在諾貝爾頒獎典禮結束后前往巴黎,便一直在為頒獎做準備。”

  說道這里,卡爾森自嘲的笑了笑道:“千禧難題被解決四個了,但我們至今沒有舉辦一屆頒獎典禮,毫無疑問這是一種赤裸裸的諷刺!”

  托爾斯·漢斯聞言搖了搖頭道:“卡爾森我覺得你們應該換一個角度去思考問題,不要忘記了我們頒獎的初衷其實是獎勵那些為學術界做出貢獻的學者,恕我直言你們的規矩實在太死了,為什么一定要在克雷研究所才能頒獎呢?”

  “基金會不會同意的,當初設立這個千禧難題獎項的時候就是為了將克雷研究所的名聲傳出去,如果獲獎者都不需要來這邊的話,毫無疑問對于后面的金主而已,這將沒有任何意義!”

  聽著卡爾森這番話,托爾斯·漢斯輕笑道:“不試試怎么知道呢?現在已經是高度發達的信息網絡社會了,可不是以前的那個靠書信車馬傳遞消息的落后年代!”

  傍晚的時候,看著王深整理出來的論文以及粒子分析數據,站在書房的許正陽驚訝道:“就弄完了?”

  王深笑了笑道:“當一個問題從頭到尾都弄清楚之后,你就會發現這其實都是一些很基礎的東西。”

  許正陽“。。。。”基礎這個詞是這樣用的嗎?怕不是跟略懂皮毛一個路子!

  片刻之后,許正陽看了一眼桌子上的草稿,指著粒子分析數據下方的一行公式好奇道:“為什么這一行公式后面還有一個問號?”

  王深搖了搖頭道:“因為我也不確定這行公式是不是正確的,粒子的衰變過程讓我感覺有點疑惑,我準備等bepc這邊檢修完成之后再做兩組實驗看下。”

  知識的傳遞其實就是一個解惑的過程,對于所有人都一樣。

  坐在客廳的沙發上,剛吃完飯的王深悠閑的拿著一本期刊翻閱了起來,看著上面的論文,王深搖了搖頭道:“這《science》里面的內容越來越垃圾了,連一篇能入眼的論文都沒有,真是不知道他們的編輯部門在想些什么。”

  聽到這話,坐在對面的許正陽輕咳一聲道:“教授,這本期刊已經是幾個月前的了!”

  “哦!難怪了!我說這里面的論文怎么跟過期牛奶似的連arxiv都不如!”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