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正志覺得這個青年是在撒謊,用言語刺激,企圖獲得他的注意力。
他看向了呂豐年,“你帶過來的人,你怎么說?”
呂豐年一時間進退維谷,一方面是共同開展研究課題的郝正志,另一方面是關系不錯而且是他帶過來的趙禾浦等人。
說老實話,他也不知道武礦集團在生物濕法冶金方面有什么技術可言。
“這個事情……”
“既然來都來了,而且郝院長也著急處理生物濕法冶金實驗廠的事情,不如我們現在就前往實驗廠。”
李唐提出想法,“我們大老遠從燕京趕過來,參觀一下實驗廠,這點要求不過分吧?”
郝正志遲疑了一下,最終點頭答應,“可以。”
“你們這里有打印機嗎?”出門前,李唐問道。
“有,在文印室。”
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李唐在文印室打印了一部分自己之前整理的資料。
紫色礦業的銅金礦山,距離縣城區有一段山路,研究院安排了多輛越野車,把大家帶到了山上。
實驗廠就在礦山的礦區范圍內,占地面積很大,但是廠房其實不多,主要是用來儲存各種實驗材料,氧氣罐、浸出劑等等。
“這里就是紫色銅金礦山,紫色礦業也是因為這個礦山得名。為什么叫紫色?”
郝正志下了車,一邊走在實驗廠內,一邊給大家簡單介紹:“你們來的不是時候,否則會是一次不錯的旅程。如果是春天過來,這里漫山遍野盛開著紫色的小花,很美。”
進了實驗廠,呂豐年和鄭成賢也換上了一身研究人員的統一制服。
走出廠房,抬眼望去,就看到一片片如同稻田一般規整的平坦場地,但是這里沒有沉甸甸的稻穗,全都是鋪展平整的石頭,看起來就像是道路施工在鋪設碎石層的場景。
有工人正在平整的場地上面活動,手里拿著噴淋頭,對著這些碎石淋水,就像是給稻田噴灑農藥。
沒有自動化的雨鳥式旋搖噴頭,還處在最原始的手動噴淋階段。
只是簡單看了幾眼,李唐對于這個科研項目,就有了初步的認識。
他們對生物濕法冶金的研究,還處在嚶嚶學步的階段。
所謂的實驗廠,其實并沒有形成規模。
“剛才看你很焦急的模樣,實驗廠這邊是遇到什么問題了?”
來到了這里,呂豐年也進入了作為科研人員的角色。
“五號堆場的試驗中,我們采用了中等嗜熱菌,浸出液噴淋的間隔比較長,大概是噴淋十天,停五天,已經一個月了,這兩天我們測量發現,這里的浸出率非常低,甚至低到了40%以下。觀測人員連續跟蹤測量PH值,數值并沒有下降多少。這種情況,時間往后推移,這里的浸出效果也不會有所改觀。看來五號堆場的試驗,失敗了。”
他們已經走到五號堆場邊緣,郝正志望著面前堆積平整的礦石,眉頭深鎖,“目前還不知道什么原因造成這樣的失敗。”
科學實驗,就是在一次次失敗中,找到最合適的那一種方法。
他們并不氣餒,只是還有些迷惑,沒找到具體的原因。
“是選擇菌群的原因,還是這里的礦石粒徑太小了?”呂豐年有些天沒過來,也只是給出一些猜測性的疑問。
“跟礦石粒徑沒關系。”郝正志轉身指向身后的另一個堆場,“六號堆場的礦石粒徑基本上也都是20毫米以下,同樣的粒徑,這邊前期的浸出率還不錯,已經超過50%了。而且隨著時間越長,六號堆場浸出率增長越來越緩慢,但是我們推測最終浸出率會超過70%。”
“只能找找原因了,這需要時間。”
兩位研究專家都對眼前的情況,短時間內得不出很好地解釋,需要慢慢排查。
在五號堆場的周圍,不少科研人員穿著統一制服,拿著紙板和筆,在做著各種記錄。
失敗很正常,關鍵是要找到失敗的原因,下一次試驗就不會重蹈覆轍了。
把所有失敗的選項排除,剩下的唯一選項就是成功。
李唐撿起了堆場上面的一塊礦石,仔細的看了許久,聽著兩位科研大佬的談論,思考著。
當他們終于停止說話,他看似漫不經心道:“你們紫色銅金礦山的礦石里面,礦物的主要附存方式是脈狀,微生物可以非常容易的順著縫隙把金屬分解出來的!”
他丟下手里的礦石,拍了拍手,“其實沒必要花這么大的功夫和力氣,把礦石弄得這么破碎。”
趙禾浦雖然搞不懂生物濕法冶煉的具體技術,但是考察過九江銅業的煉銅廠,跟眼前紫色礦業的生物濕法冶煉實驗廠相比較,也發現了很大的差別。
最直觀的地方,就是礦石大小和堆積高度的差別,一目了然。
九江銅業的生物冶煉廠,礦石沒有經過粉碎,大部分都是非常大塊,而且堆積高達百米!
五號堆場這里的礦石,普遍偏細碎,顯然是經過多道碎石工序。
礦石堆積高度也是二十多米高的樣子,踩在堆場邊緣向下看,沒有眩暈的感覺。
他也說不上來兩者哪個更好。
“我們在不同的堆場,進行的是不同規格的試驗。”郝正志指著遠處的其他堆場,“那邊有礦石更細碎的堆場,也有礦石粒徑比較大的堆場。”
在他手指的方向,能夠看到不同的實驗堆場,確實是以肉眼可見的差別。
除了堆場礦石大小不同,堆積高度也是各式各樣,有的堆場高五六十米像一座封禪的祭壇。
有的堆場高度只有幾米,匍匐在地面上,像一個農村院壩。
非專業人士或許看不懂這些堆場的差別,李唐卻明白他們的研究方向。
不同的礦石堆積厚度,不同的礦石大小,不同的浸出液濃度,不同的噴淋時間間隔,不同的菌種選擇,都會帶來不一樣的實驗結果。
每一個選擇的差別,交匯在一起,就是無數種可能。
科研項目的最終目的,就是從無數種可能中,找出一種最有效率的浸出方式,以及盡可能的降低成本。
這個過程,需要進行很多次的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