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一百八十一章 誓與袁紹死戰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劉協:我真的只想禪讓啊!

  在劉協發了火之后,匈奴使者就已經跪地求饒了,劉協有沒殺他,就讓禁軍把他給扔出去了。

  只是扔出去之后,大殿之上的氣氛一下子就變得極其壓抑。

  好半天都沒人說話。

  袁紹原本就已經夠強大的了,大家都不知道怎么打,現在又得了烏桓和匈奴相助,這還打個屁?

  見始終沒人吱聲,還是劉協蹭的一聲拔出天子劍,狠狠一刀將桌子砍成兩半道:“她媽的不用想什么萬全之法了,合肥守不住可以不要,南陽要是丟了我就認了,所有人給我好好的想,怎么干袁紹,我特么就是把這個天下讓孫策、劉表撿了便宜,也絕不便宜他袁本初!”

  至此,這場御前會議徹底變換了一個基調。

  荀彧率先站出來說:“徐州、南陽、以及許下,按照天子的新的屯田之法所屯之兵,戰時可以自帶糧草,平日里受到的訓練和準備的兵器、鎧甲,也都是夠的,缺點是屯田只屯了一年,注定不能遠征,不能久戰。

  南陽四萬,徐州三萬,許下四萬,再加上各地郡縣的郡卒,征調十五萬兵馬并不難,朝廷再緊一緊,這仗若是能在五個月之內打完回家,應該是足夠用兵的了。”

  陳群站出來道:“徐州兵可以盡數調出來,趙云先殺劉勛后殺華歆,他的那個合肥城應該也已經建得差不多了。他們那邊也是屯了一萬多兵的,他那邊春耕耽擱了種的晚,實在不行要是孫策打過來就把莊稼提前收了,撐上個半年應該還是綽綽有余的,若是四個月內北方戰事可以稍歇,讓朝廷抽出手,自然可以去支援他,若是四個月不夠,那就便宜了孫策便是。”

  司馬懿道:“其實最好還是能挑撥孫策與劉表再打幾個大仗,如此,咱們就輕松得多了,臣以為,不妨讓蒯越來擔任豫章太守,再給黃祖封個侯拉攏他一下,以黃祖和孫策之間的仇恨,咱們幫他一把,不怕他們不打,到時候劉表除非整個江夏都不要了,否則必然要被黃祖拉下水的。”

  賈詡突然道:“關中諸侯林立,不可能擰得成一股繩,唉,我跟他們中的不少人都有舊,陛下送我一根節仗,讓我去關中出使吧,不敢說保他們投降朝廷,至少讓他們做到兩不相幫吧。”

  賈逵也跟著站起來道:“臣不需要另派人馬,只帶本部兵馬就夠了,只要太常能保關中群賊不來襲擾,臣有信心幫助杜畿太守整頓河東形勢,縱使匈奴真有十萬南下,臣也能確保河東郡至少守住四個月。”

  劉備也適時地站了起來,道:“臣,愿以天子節仗,只身前往幽州,去和鮮于輔聊聊,閻柔、田豫、牽招等人皆與臣有故舊,請天子許臣臨機專斷之權,臣必以只身,牽住蹋頓的所謂十萬烏桓。”

  呂布見劉備居然這么出風頭,心中有氣,不愿讓他獨領風頭,更知這是自己翻身的機會,居然不顧自己的戴罪之身也慨然請命道:“臣以一月為期,保證在開戰之前掃平汝南后患,并征辟將士支援南陽,劉表與韓遂若來,我的援軍必到,有我在,必不叫劉表小兒過宛!”

  這些肯定都不是什么穩妥之法的,他們剛才說的哪一路其實都沒有把握能真的守住四個月,其實,都有點被天子和匈奴使節給激得有點上頭了,于逆境之中說的豪言壯語而已。

  而他們之中只要有任何一路掉了鏈子,也許就真的要滿盤皆輸,只能遷都以殘喘了。

  劉協也是真有點上頭了,他不懂歷史,但他知道原本的官渡之戰曹操是贏了的啊,三國歷史里內斗打得再怎么兇,也沒聽說過烏桓、匈奴什么事兒的啊!

  何著我穿越過來搞了這么多的事,現在的朝廷比原本歷史上的曹操明明更強大了,卻讓這幫蠻夷之人肆虐中原?

  那我是什么,歷史的罪人?

重要!百度軍婚或實時看  這么一想,劉協的悍勇之氣自然也就上來了。

  “好!!既然如此咱們就和他袁本初堵上一把,四月為期,誓與袁賊決戰!唯死戰二字而已,我特么對著王母娘娘發誓,此戰,不為社稷存亡,也要為民族大義而戰,若敗,我陪著諸公共死絕不獨活!也特么絕不讓你們獨活!我若有貪生怕死之念,你就降五雷將我轟頂,把特么這些朝臣也都給劈死!”

  劉協這回是真的急眼了,都敢對王母娘娘發誓了,別的神仙不知道,這路神仙,卻是肯定存在的。

  也顧不上君主立憲和禪讓了。

  禪讓給阿貓阿狗也絕不禪給袁紹。

  于是,接下來的作戰計劃,就都是圍繞著四月決戰這個目標來設定了。

  除了以上幾路兵馬主守之外,朝廷其余的全部力量都將投入到與袁紹的決戰之中,以確保在四個月之內就尋覓到決勝之機。

  而做完作戰計劃之后自然就是算賬了,這也是今天這場朝會的本來目的。

  于是在十天之后,由楊彪負責匯總道:“陛下,經過群臣匯總,各級衙門的開支已是一壓再壓,三百石以上官吏的俸祿全部暫時停發,加上各類大小開支之后,全部換算成糧,朝廷今年秋收,至少要收兩百四十萬斛的糧谷,才足夠大軍之用。”

  兩百四十萬,這還是將屯田之糧刨除不算的。

  確實也是很多了。

  “好,那咱們就開個會,商議一下這二百四十萬斛怎么征吧。”

  老實說,大家都是第一次這么征稅,往常都是能征多少征多少,大家盡量多征,然后再通過征來的糧食來決定辦多大事兒。

  還頭一次如此反著征稅,大家都沒什么經驗,所以還真就只能富裕著來,把各地的指標都訂得高一點,這樣征上來的稅應該還會有一部分節余。

  這部分節余的稅賦,就當是為這整個戰略計劃做的一點保險了,大家都明白,這個作戰計劃純粹是打了雞血拍胸脯拍出來的,哪個環節都有可能出問題,多備出來的,正好可以查缺補漏。

  因為不征人頭稅只征田畝稅,因此這稅征得倒也簡單,最后,經過議稅閣的商議,層層分解下來,根據各地天災及人口、歷年畝產等實際情況綜合考量,有的郡縣要十稅三,有的郡縣要十稅四。

  這相比于大漢以前的田畝稅來說,已經是貨真價實的重稅了。

重要!百度軍婚或實時看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