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360.華章影視復牌一字漲停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華娛之流量天王

  “過去在劇組,你能碰到各種各樣的人。現在身邊全是好人,每一張都是洋溢的笑臉。”

  這句話是黃博說的,如今袁華對這句話有了更直觀的認識,隨著他加冕“百億影帝”,并且公司市值超過萬達躋身影視行業龍頭之后,不論他去到任何劇組,上至導演制片,下至演員打雜,所有人都對他畢恭畢敬笑臉相迎。

  如果說是之前跟他有過合作的“舊故”,如今相處起來還能稍微自在一些,不至于那么“殷勤”,但這次《紅海行動》的全部主演都是此前和袁華都沒有過合作的,所以今天一上來的熱情讓他頗有幾分不自在。

  不是說他要擺架子,關鍵是你人到了那個位置之后,退一萬步說即便你想放下身段平輩論交,但別人依然不敢恣意,不然怎么會有個詞叫做禮賢下士呢?

  當眾人打過招呼逐個散去,袁華雙臂抱頭癱靠在沙發上嘆了口氣,倒也不是為了別的,主要是今天這些人的表現,讓他不免想起了前世的自己,曾經的自己也是像他們一樣在那些明星大腕面前點頭哈腰,曲意逢迎,即便得不到好臉依然甘之若素。

  隨機袁華不禁啞然失笑,感覺自己多少是有點矯情了,莫非成功人士都喜歡憶苦思甜嗎?

  可惜今天張函予不在,要不然老友重逢還能陪他說說笑笑嘮嘮嗑,那他肯定心情又會有幾分不同。

  這部戲里面倒是有張函予的的戲份,但不是很多,起碼夠不上主演,但也不算很少的那種打醬油角色。

  既然都費這么大功夫把袁華弄過來了,那沒有道理放著張函予這張牌不打,畢竟《湄公河行動》三叉戟重聚,對新片來說也是一個很不錯的宣傳噱頭。

  張函予在這部戲里面特別出演海軍艦長“高云”,角色定位有點類似《戰狼2》里面飽含熱淚怒喝一聲“開炮”的丁海鋒。

  有一說一,感覺《紅海行動》多多少少有點借鑒《戰狼2》的意思,有點類似在后者基礎上改編擴充的同人文那意思,只不過一個是蘭博版本的獨角戲,另一個是十一羅漢版本的群像戲。

  當然這也無可厚非,《戰狼2》作為締造了票房奇跡的最賣座國產片,如果說沒有人跟風借鑒,那才叫不正常。

  張函予因為在這部戲里面沒有動作戲,而且戲份有限,所以沒必要特意來參加軍事訓練。

  甚至搞不好到時候都不一定有什么機會跟袁華敘舊,因為袁華的大部分戲份都在摩洛哥那邊拍,而張函予的戲份都在軍艦上,也就是說在國內拍,因此估計只有舉行發布會的時候兩人才有機會重逢……

  同為《湄公河行動》的男主,在那部戲大賣之后,袁華事業蒸蒸日上勢不可擋,反觀張函予就有點走下坡路的意思了。

  在《湄公河行動》之后截止當前為止,張函予共上映了兩部由他擔任男主的電影——去年5月上映的《搶紅》以及去年圣誕節上映的《追捕》,票房分別為1625萬和1.06億。

  別看《追捕》的票房勉強過億,但是要知道這部電影可是名作翻拍,導演是吳雨森,而且絕大部分場景都是在日本拍攝,邀請了福山雅治、河智苑、國村隼、竹中直人、倉田保昭等多位日韓明星,僅制片成本就高達兩億,宣傳費用也不低,等于說起碼血虧1.6億。

  這兩部電影票房慘敗,自然導致張函予的商業價值以及票房號召力急劇縮水,本來張函予在此之前擔綱主演的三部電影——《智取威虎山》、《老炮兒》和《湄公河行動》票房口碑雙收,行情直線看漲,眼瞅著一尊實力派老炮即將封神,沒想到立刻就栽了兩個跟頭。

  這對他個人的影響自是毋庸置疑,整個18年都沒有任何一部主演電影上映,僅僅只是在《紅海行動》里面客串了一下。直到19年國慶節上映的《中國機長》大賣29億才幫助他挽回頹勢,重返巔峰。

  如果《中國機長》接在《湄公河行動》后面,那四連爆的張函予自然可以順勢躋身內娛電影演員的第一梯隊,跟吳景、沈騰、黃博等人稍微擠一擠……

  但錯過了就是錯過了,最關鍵性的一步沒邁過去,那他這輩子估計也就只能永遠屈身第二梯隊了。

  不過這對袁華來說并不算壞事,畢竟張函予的票房號召力不穩,豈不更加凸顯了袁華的重要性嗎?畢竟《湄公河行動》雙男主電影里面表現都很出色,孰高孰低不太好說。

  既然事實已經證明了張函予的票房號召力并沒有預計的那么可靠,那么是不是可以由此反推,在票房里面袁華所占的貢獻要大得多呢?

  正當袁華浮想聯翩之際,小助理興沖沖的走進來,為袁華帶來一則好消息:

  “老板,咱們的股票漲停了!”

  袁華不僅精神一振,立刻坐正身子追問道:

  “現在多少了?”

  方靜語氣振奮的回答:“每股18.5,總市值1180億了。”

  袁華掐指一算,這么說自己持有的股票市值已超過600億RMB嘍,完美!

  袁華隨即掏出手機查看,微博熱搜第一就是——華章影視復牌一字漲停,封單近900萬手。

  華章影視去年12月28日以重大收購兼并為由向深交所申請停牌,為期三個月,于今年3月28日申請復牌,今天就是華章影視復牌的日子。

  華章影視IPO的時候,總市值為638億RMB,上市后不到一個月迅速沖破千億大關,之后一直起起伏伏,截止去年申請停牌時股價為15.4元,總市值約為983.6億元。

  當初華章影視申請停牌,明面上的理由當然是擬以77.94億元現金收購萬達電影12.77的股份,這樁收購顯然已經夠得上“重大收購兼并”的標準,所以按照規定必須停牌。

  當然還有一個私底下的原因,那就是袁華擔心自己官宣戀情對股價的沖擊造成劇烈震蕩,所以趁著這個機會就把它辦了!

  停牌僅僅三天,袁華就直接官宣戀情,打了所有人一個措手不及,只能說這一手玩的實在是太花了。

  三個月的時間過去,當初甚囂塵上的“華菲戀”也逐漸平復下來,畢竟過了這么久,除了那些最忠實的鐵粉依然耿耿于懷,絕大多數吃瓜群眾的熱情和注意力早就投向了其它地方。

  也不能說這件事對于華章影視的股價完全沒有影響,但也基本上已經降到了最低。

  不過話又說回來,這件事情對于公司的股價當然是個Debuff,那為什么股票復牌之后卻一字漲停了呢?

  從當初華章影視停牌發布的公告可以窺見一些端倪,其中一段是這么寫的:

  本次收購是華章影視想要打造“上游下游”的“渠道內容”全產業鏈生態圈,萬達電影、華章影視分別隸屬于產業鏈的上游和下游,本次交易完成后,華章影視與萬達電影有望產生協同效應。

  未來華章影視將堅持內生式成長和外延式擴張并舉的發展模式,繼續注重內容發展,不斷完善業務平臺建設、深入探索既有院線業務與本次交易新業務之間的協同效應、持續打造泛娛樂平臺型公司。

  當然,僅憑著畫大餅是沒辦法讓華章影視復牌一字漲停的,更主要的原因是華章影視于兩日前正式披露了去年的財報:

  2017年華章影視主營業務收入為89.88億元,同比增加94.63,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8.95億元,同比增長85.21。

  太猛了,盡管大部分人都知道華章影視去年賺的盆滿缽滿,但是沒想到他們居然這么能賺!

  做個橫向對比,去年萬達電影主營業務收入為132.29億元,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為15.15億元。

  換句話說,萬達電影的業務收入比華章影視多了46.67,但是實際利潤卻少了91,由此可見華章影視到底有多能賺錢了!

  這業績影視行業絕對是一枝獨秀,去年凈利潤超過10億的公司只有兩個,排名第三的華影凈利潤只有9.65億。

  也就是說行業內最賺錢的三個公司,其余兩個都是院線,也就只有華章影視這么一家“佃戶”,甚至比人家收租子的地主更能賺錢,也算是天下奇聞了!也就全靠袁華這個穿越者開天眼,否則是絕計辦不到的……

  所以說這份年報才是真正的殺手锏,也是華章影視復牌即一飛沖天的推進器。

  請:m.99mk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