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372章 老謀深算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漢道天下

  士孫瑞駐扎在榆次城東的鑿臺。

  太原戶口有限,能供養的兵力也有限,士孫瑞只能盡可能的收縮防線,親率主力守郡治晉陽,太行山腹地的大量關口只留少量兵力駐守。

  即使如此,他的兵力依然捉襟見肘,只能狠抓訓練,以備不虞。

  陳宮來訪時,他正在演練陣法。

  聽了陳宮的來意,士孫瑞撫著胡須,沉吟了良久。

  演練結束,步兵校尉魏杰、射聲校尉沮俊來大帳復盤,檢討得失,見陳宮在座,又驚又喜。

  他們迫切的想了解北疆戰事。

  雖然從邸報中知道了大致的經過,但他們還是對具體的細節非常感興趣。天子以三千騎出征,先破匈奴,再破鮮卑,前后擊破胡虜近三十萬,這樣的戰績堪稱神奇。

  即使去除水份,那也是以一敵十。

  有華陰之戰的先例在前,他們都意識到,這可能和天子動員普通將士有關。面對如此懸殊的兵力,也只有萬眾一心,才有可能連戰連捷。

  陳宮并不清楚具體的細節,也沒關心過這些事。面對魏杰、沮俊等人的詢問,他說不出什么有價值的信息,讓魏杰、沮俊很失望。

  士孫瑞也很失望。

  他越發不明白,天子為什么會派陳宮這樣一個書生去東武陽。

  怎么看,陳宮也不像是能完成任務的人選。就連張喜都看出了這一點,所以讓陳宮到他這兒來。

  向他請教只是一方面,請沮俊出面聯絡沮授才是關鍵。

  郭圖、荀諶北上之后,沮授是袁紹最信任的謀士之一。

  士孫瑞咳嗽了兩聲,打斷了魏杰、沮俊的提問。“公臺奉詔出使,關系到朝廷體面。當初關東州郡討董,臧洪既是首倡,又是主盟。如此義士,不當令其枉死。”

  沮俊會意。“讓王凌去一趟吧,我再給公與寫封信,請他勸勸袁紹,或許能有用。”

  士孫瑞表示同意,命人去傳司馬王凌。

  士孫瑞又道:“公臺,我有個建議,也不知道有沒有用,你斟酌著辦。”

  陳宮連忙躬身行禮。看到沮俊,再聽到沮授的名字,他就知道張喜讓他來見士孫瑞的用意了。如果說真有能幫他的人,只有眼前的士孫瑞和沮俊。

  “你到東武陽后,暫時不要向袁紹表明使者身份,想辦法進東武陽勸降,向臧洪出示詔書,勸他忍讓一時。留得有用之身,以待將來。”

  陳宮如夢初醒。

  他起身離席,向士孫瑞躬身一拜。

  士孫瑞一句話,糾正了他最大的思維誤區。

  不是袁紹要殺臧洪,而是臧洪要殺袁紹。只要能讓臧洪暫時忍讓一時,不要與袁紹針鋒相對,袁紹未必會取臧洪性命。

  殺了臧洪,對袁紹并沒有好處。

  當然,如果他以天子使者的身份去勸和,那結果就正好相反了。

  就算袁紹不想殺臧洪,也不可能讓臧洪去投朝廷。除非臧洪向他稱臣,否則他一定會殺了臧洪,以免留下后患。

  所以,只能讓臧洪知道他是天子派來的使者,絕對不能讓袁紹知道。

  否則他的任務必然失敗,弄不好還會賠上自己的性命。

  想通了這一節,陳宮后背全是冷汗。

  他早就知道天子的這個任命沒按好心,卻沒想到會如此陰險。

  荀攸,我記住你了。

  王凌二十五歲,身材高大,容貌英武。

  奉士孫瑞之命,王凌率領十名騎兵,隨陳宮、陳容一起趕往冀州。

  他對天子的河南之戰也非常好奇,幾次向陳宮打聽。當他發現陳宮說不出個所以然來時,態度便有些冷淡,不復之前的熱情。

  陳宮有點后悔。

  他雖然沒有隨天子出征,卻有很多機會打聽更詳細的消息。呂布父女親臨戰場,張遼、高順更是積累軍功升職,他們都是戰場親歷者,了解很多人無法了解的內幕消息。

  但他卻錯過了這樣的機會。

  好奇之下,他反問王凌,你們為什么對河南之戰的細枝末節如此關心?

  聽了陳宮的問題,王凌瞅了陳宮一眼,不由自主的笑了一聲,眼中也多了幾分不屑。

  怪不得呂布被袁紹打得落花流水。身為呂布的首席謀士,陳宮就這水平?

  你以為作戰就是看看地圖,排兵布陣?如果不了解每一個將領的性格、能力,如果不了解對手的底細,所謂的計策就是空談,根本不可能打得贏,更不可能以少勝多。

  盡管如此,天子的大捷依然讓人覺得匪夷所思,所以他們都迫切的想了解更多的細節,盡可能復盤當時的戰況,分析得失。

  正如對弈之后的復盤能夠增漲棋藝一樣,復盤戰役也能提高戰術水平和指揮能力,尤其是對王凌這種初入行伍的新人,盡可能的了解一場真實的戰役格外重要。

  這些都是真實發生的例子,有大量鮮活的細節,而不是史書里簡略帶過的幾句話。

  這是士孫瑞再三強調的事,幾乎刻在了王凌的腦子里。

  王凌略微解釋了幾句,陳宮聽了,若有所思。

  陳容也覺得受益匪淺,看向王凌的眼神多了幾分羨慕。

  入仕之初,就能在士孫瑞這樣的老臣麾下受教,這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機會。

  王凌將來的前程不可限量。

  他問陳宮道:“天子身邊是否也有像士孫瑞一樣老臣,悉心指導他用兵,所以才能取得如此大捷?”

  陳宮愣了片刻,想到了賈詡、荀攸,但他轉念一想,又改變了主意。

  “天子圣明,何須他人指導?”

  “天子圣明固然不假,可是他畢竟年少,又從來沒有指揮過戰事,總不會生而知之吧?”

  不等陳宮回答,王凌說道:“天子的確不是生而知之,但他卻知道應該誰向學習用兵之道。”

  “誰?”陳容好奇的問道:“天子身邊有哪位老臣擅長用兵?不會是故太尉楊公吧?”

  王凌忍不住哈哈大笑。“天子身邊沒有知兵老臣,卻有老兵,成千上萬的老兵。”

  “老兵?”

  “正是。”王凌昂然說道:“我親耳聽士孫公說起過,從華陰之戰起,天子便深入軍營,與普通士卒共飲共食,商討戰法。能夠擊敗李傕、郭汜,并非天子生而知之,而是他能將無數普通士卒的作戰經驗總結起來,熔為一爐,自出新意。”

  陳容將信將疑。

  陳宮若有所思,想起了之前不曾留意的點滴。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