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245章 意料之外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漢道天下

  天子愿意行王道,又踐行承諾放權,雖不是盡善盡美,總算向王道邁了一大步。

  君臣各如所愿,這頓飯吃得很滿意,對未來充滿了希望。

  總而言之,這是一場團結的大會,和諧的大會,成功的大會。

  苦惱的只有荀彧。

  要讓河東九萬戶百姓過上豐食足食、安居樂業的美好生活,還要供養朝廷及兩萬大軍,這個責任不是一般的重,難度不是一般的大。

  即使荀彧是王佐之才,也覺得棘手。

  施政不是論道,動動嘴皮子就行。

  他之前也沒有類似的實踐經驗,天子突然要將踐行王道的責任交給他,他壓力山大。

  這頓飯吃了些啥,他根本沒印象。

  晚宴結束,大臣們依次告退。不止一個人走過來,或是對著荀彧行禮,或者勉勵荀彧幾句,希望他能抓住這個機會,治理好河東,實現儒門幾百年來的夙愿。

  但荀彧最希望看到的荀攸沒有出現。

  宴會一結束,荀攸就回帳去了。

  他是侍中,天子近臣,帳篷就在御營里,離天子的帳篷很近,以便隨時咨詢。

  這也讓荀彧想見他變得極不方便。

  荀彧想了很久后,還是決定回城,不見荀攸了。

  劉協站在御帳門口,看著荀彧走出了大營,向安邑城方向緩緩而去。

  “他能行嗎?”

  一旁的唐姬輕聲說道:“若他不行,臣妾也想不出誰能行。”她想了想,又補充了一句。“或許王道終究只是理想,無法踐行。”

  劉協轉頭看了唐姬一眼。“嫂嫂對他很有信心。”

  唐姬笑了,低下頭。“自臣妾記事起,就覺得他是天下第一等聰明人,王佐之才名至實歸。”

  劉協笑而不語。

  他不知道荀彧是不是天下第一等聰明人,但他知道這個時代還有一個奇才,眼下正在南陽耕讀,只是太年輕了,可能還沒成親。

  他們應該是同齡人,甚至有人猜想他們是同一個人,臥龍即真龍。

  如果荀彧不能成功,他不介意再讓那頭臥龍來試一試,看看這王道究竟有沒有實踐的可能性。

  你們吹的牛逼,自然要由你們負責實現。

  “希望他的家人能早點來,身邊有人照顧,不至于這么辛苦。”

  唐姬轉頭看了劉協一眼,嘴角輕挑。“陛下真打算聘他女兒為美人?”

  “有何不可?只要能讓他盡力,朕不介意多娶一個兩個。”劉協聳聳肩,又道:“虱多不癢,債多不愁,反正這后宮里也不會安靜,多一個聲音也無所謂。”

  唐姬嘆了一口氣,拱手告辭。

  至尊不易,欲為明君的至尊更不易,欲再興大漢的至尊簡直比登天還難。

  天子小小年紀,就承擔了他不該承擔的責任。

  劉協回帳,伏壽已經準備好了洗漱用品,侍候著劉協洗漱。

  “陛下那四句說得真好。”伏壽忍不住說道:“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能成就其中之一,便是圣賢。能大成者,其唯圣王乎?”

  劉協放下手里的布巾,瞅了伏壽一眼,笑而不語。

  算你識貨。

  如果不是吹牛逼的最高境界,又怎么會成為穿越者必備殺器。

  你們不是一個個哭著喊著要王道么,老子就給你們吹個更大的,看你們有沒有膽量踐行。

  吹牛逼誰不會,能把吹過的牛逼變成現實的,那才是真牛逼。

  無知者還在口嗨,聰明人只怕已經在顫抖。

  “再過幾天,朕就要遠征。后宮的事,皇后多費心。”

  “再過幾天?”伏壽吃了一驚。

  再過幾天就是新年,新年后還有一系列的典禮要天子親自參加,這時候遠征,合適嗎?

  劉協點了點頭,表示自己沒有說錯。

  但他沒有解釋。

  有宋都的先鑒在前,相信伏壽會守口如瓶。

  之所以決定過幾天就走,是因為他最近了解到匈奴人有一些新的習俗,比如喜歡像漢人一樣過新年。一到冬天,他們就會大批入塞,在水草豐茂的塞內過年,而不是在苦寒的草原上。

  如果想重創匈奴人,這是一個最好的機會。

  用不了多久,匈奴人就會收到他進入河東的消息,提高警惕。再加上天氣回暖,不少人會離開塞內的牧場,回到塞北,想追就難了。

  出其不意,搶在他們反應過來出擊,才有成功的可能。

  原本的計劃并非如此,因為條件不具備,鐵官來不及打造足夠的軍械。

  裴潛使用了水排后,生產效率得到了成倍的提升,能有幾天內交付所有的軍械,條件突然具備了。

  他自然不會因為過年而放過這個難得的機會。

  伏壽沒有再問,侍候劉協上了床。

  劉協累了一天,一會兒就睡著了。

  伏壽坐著看了一會兒,忽然聽到前帳有聲音,連忙起身。來到前帳一看,原來是令史蔡琰。她譽寫好了記錄,來請劉協過目。

  “陛下休息了。”伏壽說道。

  蔡琰很是意外,隨即又自責地說道:“是臣妾疏忽了。今日小年,君臣大宴,天子飲了不少酒,理當早些休息。臣妾不該來打擾。”

  伏壽擺擺手,從蔡琰手中接過記錄,翻看了一遍。

  “天子北狩,令史會隨行嗎?”

  蔡琰看看伏壽。“臣妾尚未收到通知。能記錄起居注的人很多,未必需要臣妾隨行。”

  伏壽將記錄交了回去,一聲輕嘆。

  “若令史能夠承受行軍之苦,還是隨行吧。能記錄起居注的人的確很多,但能陪陛下讀書的卻很少。陛下能有如此高遠的志向,離不開令史的指引。且行軍在外,我等不能隨行,侍衛、郎中難免照顧不周。有令史同行,我也能放心。”

  蔡琰一下子紅了臉,期期說道:“殿下,臣妾……從未有如此野望。臣妾只是……”

  伏壽按住蔡琰的手,輕輕拍了拍。

  “令史的品節,我是清楚的。這不是皇后的命令,只是為人妻的請求。正如荀府君擔任著王道踐行的重任,令史也是女子為官的榜樣,本不該麻煩你。只是人言可畏,縱使令史一心為臣,又有幾人相信令史與陛下只是君臣?與其負虛名,不如名實相副來得坦蕩。”

  蔡琰尷尬得滿臉通紅,不知道怎么回答才好。

  這是她從來沒想過的局面,一向警惕,生怕有人爭寵的皇后竟然會將天子托付給她。

  我也沒和天子有失禮之舉啊。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