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189章 反客為主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漢道天下

  衛固返回正院,來到前庭。

  廊下的衛覬見狀,喜出望外,連忙迎了上來。

  衛固未語先笑,和藹可親。

  “伯儒,你來了怎么也不說一聲,竟等了這么久?”

  衛覬哭笑不得,只好敷衍了幾句,隨即提起正事。

  “伯父,太守王邑一去不復返,天子卻親率大軍將至,誤會怕是已成。于今之計,唯有主動迎駕,以免覆巢之禍。”

  衛固一聲長嘆。“是啊,我也正為此擔心,只是一時無計,找不到合適的人選。我父子讀書少,不知禮,如今身負惡名,已無力辯駁。萬一君前失禮,罪上加罪,奈何?”

  見衛固有悔罪之意,衛覬如釋重負,連忙主動請纓。

  衛固正中下懷,虛情假意的鼓勵了幾句,便委托衛覬見駕請罪,希望天子能給個解釋的機會。

  衛覬不敢怠慢,匆匆離去。

  他的身影剛剛消失在門外,衛固、衛平便相視而笑。

  片刻之后,衛固擺擺手。

  “子均,命人殺牛宰羊,我要大饗士卒,準備迎戰。大戰將至,若能擊退小皇帝,不僅能保住衛氏的產業,更是光宗耀祖的好機會。”

  他負手冷笑。“亂世之中,兵強馬壯者為王,讀書空談有什么用。”

  衛平心中歡喜,奉承了幾句,雄赳赳,氣昂昂地走了。

  “公達,奈何?”

  看著遠處高聳的塢堡,劉協眉頭緊鎖,心情莫名的焦灼。

  荀攸搖搖頭。“強攻難以得手,非三五日可下。”

  劉協深吸一口氣,又輕輕地吐出來,反復幾次。

  荀攸說的是事實。

  衛氏大宅看似是一座普通的莊園,實際是一個堅固的保壘。尤其是主堡,高大堅固,不亞于府城,僅憑簡單的云梯是拿不下來。

  即使是云梯,也需要時間打造。

  伐木,打造軍械,攻城,五天內拿下主堡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

  拿不下主堡,只拿下外圍的莊園,沒有任何實質性的意義。

  用腳趾頭想,都能想到糧食藏在哪兒。

  沒有糧食,要這莊園何用?

  此時此刻,此情此景,劉協明白了范先為什么不攻擊楊奉。

  鹽池的確是錢池,但再多的鹽也無法代替糧食。衛固、范先等人堅壁清野,收縮兵力,將所有的糧食都藏在堅固的塢堡中,要讓他無糧自潰。

  這是針對朝廷缺糧的現實而設的一計,簡單而有效。

  面對這樣的情況,他縱有三萬步騎也無計可施。

  他只剩下不到兩天的口糧。

  如果按標準口糧配額,只有一天。

  將希望寄托在楊奉身上是巨大的失誤,怨不得人。

  考驗荀攸的時刻到了。

  “不過陛下不必擔心。”荀攸平靜如初。“請降的人很快就到,陛下只要應付得當,糧食唾手可得。倒是民心,陛下不可掉以輕心。”

  “民心?”劉協轉頭看向荀攸。

  荀攸微微頜首。“陛下,河東雖經劫掠,尚有百姓數萬戶,衛、范不過其中一二。就算是衛范之中,也并非所有人都愿意附逆。陛下平叛,誅其首惡即可,萬萬不可牽連無辜,墮郭圖彀中。”

  “你確定郭圖在此?”

  “皮肉之傷易復,折齒難再生。無驚天之功,他有何顏面回鄴城?”荀攸嘆了一口氣。“慕虛名而處實禍,以私仇而害公義,郭圖之罪不可赦也。”

  劉協將信將疑。

  不能說荀攸說得沒有道理,但他的私心同樣很明顯。

  他不贊成對以衛范為代表的河東大族下重手,甚至不建議族誅衛、范這樣的叛逆。

  只誅首惡,能解決問題嗎?

  “陛下,衛氏有人請降。”一個虎賁郎快步走了過來,躬身行禮,雙手遞上一份名刺。“來人自稱衛覬。”

  名刺上寫著“河東安邑衛覬,字伯儒,問起居”,字跡端正嚴謹,頗有功力。

  劉協忍不住又看了荀攸一眼。

  這么準?剛說會有人請降,人就到了。

  荀攸淡淡的說道:“來人或是為人所欺,或是有意詐降,觀我虛實,施緩兵之計。陛下可隨機應變,不必急于一時。”

  劉協點頭贊同,示意虎賁引衛覬來見。

  趁著衛覬未到,劉協問一旁的蔡琰道:“令史認識這個衛覬么?”

  蔡琰停下手中的筆,欠身說道:“他是先夫胞兄,字伯儒,又字伯覦,頗有才學。因少失怙恃,持家有道,頗有才干,是個務實之人。依臣淺見,他不敢有欺君之心,卻有被小人所欺的可能。”

  “你歸寧陳留,與他有關嗎?”

  蔡琰眼皮微顫,偷偷地看了劉協一眼,隨即又收回目光。

  “臣歸寧陳留,是因為夫亡而無子,與衛氏無關,更非季伯之過。”

  劉協沒有再說什么。

  他之所以發問,并不是想為蔡琰討回公道,而是想試探蔡琰的態度。

  如果所有人都和荀攸一樣,反對清洗河東大族,他就不能太簡單粗暴的推行自己的理念,以免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

  蔡琰的回答已經表明了她的態度,她站在荀攸一邊。

  衛覬唱名而入,身如折磬,行參見大禮,一絲不茍。

  劉協暗自點頭。

  此人對禮儀很熟悉,絕非粗魯無知之輩。

  能讓蔡邕嫁女兒的人家,的確也不太可能是土豪這么簡單。

  “抬起頭來。”

  “唯。”衛覬再拜,直起身,抬起頭,平靜地與劉協對視,不卑不亢。

  衛覬四十左右,面白少須,相貌端正儒雅,只是目光敏銳,透著一絲精明,與普通的讀書人不同。

  “你是與衛固是何關系?”

  “衛固乃是衛氏家主,覬之族父。”

  “你來請降,是奉他之命?”

  衛覬不緊不慢地說道:“覬來見駕,的確是奉族父之命,但并非請降,而是辯誣。”

  “哦?”

  “衛氏雖寒族,自曾祖衛暠以儒學名世,得孝明恩澤,葬于河東,數世以耕讀傳家。太尉奉陛下詔書,持節安撫河東,族父盡地主之誼,多有協助。不料為人所誣,陷于悖逆,誠惶誠恐。聞天子駕臨,覬冒昧請命,愿陛下明察。”

  說完,衛覬拜倒在地,連連叩頭。“若蒙陛下恩準,覬愿與首告者對質。”

  劉協嘴角輕挑。

  人才啊,反客為主,倒打一耙。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