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俺終于又見到你了!”王二很狠的一把抱住自己大哥。
  “俺還以為,那一次分別,可能這輩子就難相見了。
  沒想到,這么快,我們就能重逢!”
  王大哭的眼淚八岔:“又算是見著了,可你嫂子和你的小侄女,就這么……嗚嗚嗚嗚……”
  “嗚嗚……二叔……”
  倆小姑娘跟在自己父親后面,也在嗚嗚的哭。
  “素梅素竹,大哥,啥也別說了,跟俺回去,你弟妹在家做了飯,早就接到通知,說你要來,你弟妹就到生產隊去,換了幾個雞蛋,煮大米粥。
  你們的腸胃薄了,吃不了硬的也吃不了肉,但是粥又沒有什么……好像叫營養,對,沒有營養,雞蛋有。
  所以俺媳婦兒早早的去生產隊換了幾個雞蛋,回來給你們煮雞蛋大米粥。
  走,素梅素竹,跟二叔回家。”
  王二一邊說,一邊沖那邊那個有點殘疾的男人喊了一聲:“隊長,俺先領俺哥和兩個侄女回去。
  吃完飯,再來領田地和房子。
  別把好田都給發完了啊!”
  原來那個身上有點殘疾的男人,就是生產隊長,管著整個生產隊的民兵訓練以及生產資料的發放,包括田地和房子,以及種子和農具。
  王大一聽,那還吃啥飯?
  當然是田地和房子更重要,萬一就跟王二所說的那樣,那個生產隊長把好田都給發給前面領的人,那自己家不就吃虧了嗎?
  所以,王大堅決不先去吃飯:“老二,俺還是先把房子和地領了再說,每個人口十畝水田。
  那可是天大的好處,萬一出點差錯咋辦?”
  每個人十畝田地,三個人就是30畝,這萬一少給一畝兩畝的,哭天抹淚都沒辦法。
  王二好笑的看著自家老大的不信任,笑著說:“放心吧!隊長不會弄虛作假的。
  每來一批人,在分完田地之后,安排妥當之后,都會有人下來核實田地發放的是否到位,以及田畝是否給足。
  并且查驗生產隊隊長是否幫助新來的農戶進行耕種生產。
  所以你放100個心,這些生產隊長,都是西南醫學院的學生,讀書人,只不過受了傷,上不得一線戰場之后,只能退下來領導我們進行生產。
  還有訓練民兵。
  他們不會在田畝上做手腳的,畢竟只有俺們種的田越多,他們可以購買的糧食就越多,就能保證,一旦跟日本人打起來,我們有足夠的軍糧。
  所以你放心!”
  王大目瞪口呆:“老二,你啥時候會想那么多事兒,現在不只是背上槍了,還會學秀才公思考問題了?”
  王二笑了:“大哥,俺現在識字了,俺現在有大名了。
  還給自己起了個名字,王富貴,俺希望咱家,不只是我們還有兒女們,都可以富富貴貴,順順利利。
  等回到生產隊,俺再寫給你看,俺現在學會了五十多個字。
  你侄女,侄子,也不再叫大女,二女和三兒。
  也有名字,你不是給你女兒起了幾個名字,素梅,素竹,素……俺就跟著起了兩個,素云素月。
  大女叫素云,二女叫素月。
  三兒叫德田。
  對了,大哥,你的三個侄子,侄女現在識的字比我還多。”
  他不知道自己的這番話,把老大給震驚壞了。
  “你是說你們每一個人都可以識字讀書?”
  老二點頭,理所當然的說:“沒錯啊!俺們第31生產隊,每個人都必須上學。
  小孩兒,14歲以下的必須要學習,進學校里面,每七日回來兩天。
  學校里面還管吃,管喝。
  14歲以上的,需要干活的,晚上也必須去生產隊里面辦理的夜校讀書識字,做思想學習。
  白天在干完活之后,還需要進行軍事訓練,我們現在雖然是農民,但是也是每一個預備的民兵。
  學校是把他們現在掌握的土地分發給我們這些窮人了,前兩年沒有稅,兩年后收1/10的糧稅。
  校長是個好人,而且是個大好人。”
  素梅和素竹跟在后面,一臉的希翼,她們兩個也想去學校也想識字。
  老大顯然是沒想過讓自己兩個閨女去學習,如果每個人口都可以分到十畝田地,那自己一個人肯定耕種不了30畝地。
  那么身后兩個閨女就能稍微幫襯點。
  被餓狠過了的人,總是會把耕種土地擺在第一位。
  “14歲以下的都要去讀書識字嗎?
  女娃也要?”
  老二點頭:“俺們這說什么……男女平等,女娃也有田地分,既然有田地分,當然去學習也必須要去。
  在14歲以下的所有女娃都必須去學習,去識字,去明白自己該干什么?
  14歲以上的女娃也要去進行軍事訓練,民兵訓練,以防備如果有一天日本人再次打過來,我們如果不進行抵抗的話,將會失去我們現在賴以生存的環境以及我們的田地。
  所以,現在所有生產隊都實行了一個條例。
  不分男女,平等對待。
  既然,種了學校分的地,就要服從學校的條例,和管理。
  大哥,你說是不是這個理?”
  老大點頭:“是這個理,但是如果每個人口分十畝地,俺一個人是種不完的。
  你家種完了嗎?
  你家分了多少田地?”
  老二點點頭:“俺家五十多畝地,全部種完了。
  上個月時令正好,俺們家種的是水稻。”
  嘶……
  “50畝地全部種完了?
  就五個人怎么種50畝地?
  還有,俺們在老家的時候,種的都是麥子。
  你咋會種水稻呢?
  要是一個不小心,那不是糟賤土地又糟賤時間。”
  要知道中原地帶,那是種麥子的地方,可能有些人一輩子都見不到水稻,更別說知道如何種植。
  如何給稻種發芽,什么時候適合播種秧地,秧地又需要是怎么弄?
  播種水稻的水田需要怎么弄,水要有多深?
  沒錯,就連水多深都是學問。
  水太深了會浮苗,水淺了立不住根。
  這些都是馬虎不得的。
  特別是插秧,該怎么插,這些都是中原來的災民,以前沒有碰觸到的東西。
  如果,讓他們自己去琢磨,可能這一季種下去兩個月后,收獲的只能是餓肚子。
  但是,他們沒有想到的是,那個有點殘疾的生產隊長,居然懂得如何去播種秧苗,種植水稻,以及期間如何除草,防蟲,還有施肥。
  這些,都一一的教他們。
  每次上夜校,都會教他們如何查看稻田情況,如何發現問題,如何解決問題!
  其實這些生產隊長,他們被培訓的時候,沒想到過自己家的校長居然還會種地。
  其實這些生產隊長在上課的時候,不知道給他們講課的這位校長,在晉西北的時候,曾經見過一個學校,叫偵察兵農科學校。
  農業科學方面,那位校長簡直是沒話說。
  “哥,俺終于又見到你了!”王二很狠的一把抱住自己大哥。
  “俺還以為,那一次分別,可能這輩子就難相見了。
  沒想到,這么快,我們就能重逢!”
  王大哭的眼淚八岔:“又算是見著了,可你嫂子和你的小侄女,就這么……嗚嗚嗚嗚……”
  “嗚嗚……二叔……”
  倆小姑娘跟在自己父親后面,也在嗚嗚的哭。
  “素梅素竹,大哥,啥也別說了,跟俺回去,你弟妹在家做了飯,早就接到通知,說你要來,你弟妹就到生產隊去,換了幾個雞蛋,煮大米粥。
  你們的腸胃薄了,吃不了硬的也吃不了肉,但是粥又沒有什么……好像叫營養,對,沒有營養,雞蛋有。
  所以俺媳婦兒早早的去生產隊換了幾個雞蛋,回來給你們煮雞蛋大米粥。
  走,素梅素竹,跟二叔回家。”
  王二一邊說,一邊沖那邊那個有點殘疾的男人喊了一聲:“隊長,俺先領俺哥和兩個侄女回去。
認識十年的老書友給我推薦的追書app,咪咪閱讀!真特么好用,開車、睡前都靠這個朗讀聽書打發時間,這里可以下載  吃完飯,再來領田地和房子。
  別把好田都給發完了啊!”
  原來那個身上有點殘疾的男人,就是生產隊長,管著整個生產隊的民兵訓練以及生產資料的發放,包括田地和房子,以及種子和農具。
  王大一聽,那還吃啥飯?
  當然是田地和房子更重要,萬一就跟王二所說的那樣,那個生產隊長把好田都給發給前面領的人,那自己家不就吃虧了嗎?
  所以,王大堅決不先去吃飯:“老二,俺還是先把房子和地領了再說,每個人口十畝水田。
  那可是天大的好處,萬一出點差錯咋辦?”
  每個人十畝田地,三個人就是30畝,這萬一少給一畝兩畝的,哭天抹淚都沒辦法。
  王二好笑的看著自家老大的不信任,笑著說:“放心吧!隊長不會弄虛作假的。
  每來一批人,在分完田地之后,安排妥當之后,都會有人下來核實田地發放的是否到位,以及田畝是否給足。
  并且查驗生產隊隊長是否幫助新來的農戶進行耕種生產。
  所以你放100個心,這些生產隊長,都是西南醫學院的學生,讀書人,只不過受了傷,上不得一線戰場之后,只能退下來領導我們進行生產。
  還有訓練民兵。
  他們不會在田畝上做手腳的,畢竟只有俺們種的田越多,他們可以購買的糧食就越多,就能保證,一旦跟日本人打起來,我們有足夠的軍糧。
  所以你放心!”
  王大目瞪口呆:“老二,你啥時候會想那么多事兒,現在不只是背上槍了,還會學秀才公思考問題了?”
  王二笑了:“大哥,俺現在識字了,俺現在有大名了。
  還給自己起了個名字,王富貴,俺希望咱家,不只是我們還有兒女們,都可以富富貴貴,順順利利。
  等回到生產隊,俺再寫給你看,俺現在學會了五十多個字。
  你侄女,侄子,也不再叫大女,二女和三兒。
  也有名字,你不是給你女兒起了幾個名字,素梅,素竹,素……俺就跟著起了兩個,素云素月。
  大女叫素云,二女叫素月。
  三兒叫德田。
  對了,大哥,你的三個侄子,侄女現在識的字比我還多。”
  他不知道自己的這番話,把老大給震驚壞了。
  “你是說你們每一個人都可以識字讀書?”
  老二點頭,理所當然的說:“沒錯啊!俺們第31生產隊,每個人都必須上學。
  小孩兒,14歲以下的必須要學習,進學校里面,每七日回來兩天。
  學校里面還管吃,管喝。
  14歲以上的,需要干活的,晚上也必須去生產隊里面辦理的夜校讀書識字,做思想學習。
  白天在干完活之后,還需要進行軍事訓練,我們現在雖然是農民,但是也是每一個預備的民兵。
  學校是把他們現在掌握的土地分發給我們這些窮人了,前兩年沒有稅,兩年后收1/10的糧稅。
  校長是個好人,而且是個大好人。”
  素梅和素竹跟在后面,一臉的希翼,她們兩個也想去學校也想識字。
  老大顯然是沒想過讓自己兩個閨女去學習,如果每個人口都可以分到十畝田地,那自己一個人肯定耕種不了30畝地。
  那么身后兩個閨女就能稍微幫襯點。
  被餓狠過了的人,總是會把耕種土地擺在第一位。
  “14歲以下的都要去讀書識字嗎?
  女娃也要?”
  老二點頭:“俺們這說什么……男女平等,女娃也有田地分,既然有田地分,當然去學習也必須要去。
  在14歲以下的所有女娃都必須去學習,去識字,去明白自己該干什么?
  14歲以上的女娃也要去進行軍事訓練,民兵訓練,以防備如果有一天日本人再次打過來,我們如果不進行抵抗的話,將會失去我們現在賴以生存的環境以及我們的田地。
  所以,現在所有生產隊都實行了一個條例。
  不分男女,平等對待。
  既然,種了學校分的地,就要服從學校的條例,和管理。
  大哥,你說是不是這個理?”
  老大點頭:“是這個理,但是如果每個人口分十畝地,俺一個人是種不完的。
  你家種完了嗎?
  你家分了多少田地?”
  老二點點頭:“俺家五十多畝地,全部種完了。
  上個月時令正好,俺們家種的是水稻。”
  嘶……
  “50畝地全部種完了?
  就五個人怎么種50畝地?
  還有,俺們在老家的時候,種的都是麥子。
  你咋會種水稻呢?
  要是一個不小心,那不是糟賤土地又糟賤時間。”
  要知道中原地帶,那是種麥子的地方,可能有些人一輩子都見不到水稻,更別說知道如何種植。
  如何給稻種發芽,什么時候適合播種秧地,秧地又需要是怎么弄?
  播種水稻的水田需要怎么弄,水要有多深?
  沒錯,就連水多深都是學問。
  水太深了會浮苗,水淺了立不住根。
  這些都是馬虎不得的。
  特別是插秧,該怎么插,這些都是中原來的災民,以前沒有碰觸到的東西。
  如果,讓他們自己去琢磨,可能這一季種下去兩個月后,收獲的只能是餓肚子。
  但是,他們沒有想到的是,那個有點殘疾的生產隊長,居然懂得如何去播種秧苗,種植水稻,以及期間如何除草,防蟲,還有施肥。
  這些,都一一的教他們。
  每次上夜校,都會教他們如何查看稻田情況,如何發現問題,如何解決問題!
  其實這些生產隊長,他們被培訓的時候,沒想到過自己家的校長居然還會種地。
  其實這些生產隊長在上課的時候,不知道給他們講課的這位校長,在晉西北的時候,曾經見過一個學校,叫偵察兵農科學校。
  農業科學方面,那位校長簡直是沒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