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45章 二級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半命妖師

  曹英道,“自君兄去后,督導司的工作再難推動,唯如此,才知君兄在督導司無可替代的作用。

  今番我是受大君之命前來,向君兄匯報這個好消息,大君有意將君兄調回督導司,享雙俸,明確統屬其他幾位協辦之權。

  一旦機會合適,還會有重賞賜下。”

  寧夏心念電轉,立時猜到必定是中樞有了什么動靜兒,傳導到了州衙。

  不然,邊章不會來請自己。

  當初,邊章不是不知道留自己在督導司,可以推動改制工作。

  偏偏邊章還是將自己調離,足見在邊章心里,也沒多少推進改制工作的動力。

  此刻曹英來找,只能說明中樞的異動,讓邊章起了別樣心思。

  而曹英此刻看著大包大攬,實際在開空頭支票。

  寧夏道,“大君和曹兄的好意,我心領了。不瞞曹兄,在這偏僻之地為官,心無煩擾,甚是愜意,君某并不想返回督導司。”

  曹英暗道,“少裝了,以你的折騰勁兒,豈能甘心在此蟄伏,無非是嫌老子開價不夠。你連價也不還,看來所求甚大。”

  曹英微微一笑,“君兄之才,何止區區百里之地。君兄有什么要求,可以提,大君是很有誠意的。”

  寧夏沉吟片刻,“也罷,既然曹兄把話挑明了,我也不能不給大君面子。我覺得陳副督導在督導司沒什么作為,好像待得也不開心,是不是幫著陳副督導解脫一下。”

  曹英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瞪著寧夏道,“君兄莫非不知陳副督導是二級官?”

  他等著寧夏要權要錢,可他帶來的選項里根本就沒有升官。

  從一級官到二級官,這可是一大步跨越。

  寧夏才升一級官多久,就敢惦記二級官了?

  寧夏道,“非常之時,當用非常之人。這是中樞吏部趙大人的講話,刊登在朝夕天下上,曹兄應該看了。

  中樞可是有不少青俊,由白身一夕之間而登高位。反觀君某,自入職以來,勤勤懇懇,立下功勛極多。

  再著,君某先任督導司協辦,后任江夏縣君,已是兩任一級官,按資歷算,也夠了。

  曹兄若肯出力,我這個二級官應該不會有難度。”

  曹英念頭轉動,暗道,“看來這家伙不是臨時起意,而是早有謀劃,仔細算來,這家伙也不算胡謅,他還真有這個資格。

  只是平白讓這家伙升任二級官,整個州衙非炸鍋不可。不行,此事難度太大,大君那邊就很難通過,這小子完全是獅子大開口。”

  曹英正要否決,卻聽寧夏道,“其實曹兄也當知道,改制推進實在是個得罪人的事兒。如果君某主導此事,也不可能橫推八方,總會空出幾家來。

  至于空出哪幾家,不知曹兄可能教我。”

  曹英眼睛亮了,他當然聽得出,君象先這是在給自己開條件。

  君象先連蒯掣都敢殺,說他不敢橫推八方,曹英當然不信。

  如果君象先真的能讓出幾家來,給自己做人情,那真的是天大人情了。

  曹英太知道,州里各大家族,都十分不愿意錄入血脈。

  一旦君象先強行推動,以君象先的執行力,各大家族也很難抗衡。

  這個檔口,他曹某人握有幫幾大家族免除血脈錄入之苦的權柄,可是能換回大量資源的。

  如此一算,他忽然覺得君象先的要求一點也不過分。

  “等我消息。”

  曹英拋下這句話,便即離開。

  兩日后,曹英傳來消息,不日州中便會有新的任命書下達。

  果然,三日后,寧夏收到了新的任命書,他被升任為督導司副督導。

  這個消息傳到江夏府,并沒造成多少轟動。

  而在州衙,消息才擴散出去,整個州衙都震動了。

  很快,各大家族也收到了消息,一時間,整個承天府風聲鶴唳,大量的大族子弟星夜兼程,馳離了承天府。

  砰的一聲,肖燾撞開了鄭元子公房大門,氣呼呼道,“瘋了瘋了,大君一定是瘋了,君象先升任一級官才多久,這就要升二級官了。

  反觀我等兢兢業業任職,多年任勞任怨,最后連一個一級官的官徽都沒混到。

  他君象先才來幾天,憑什么連續升遷,督導且看著吧。這次很多人不服氣,弄不好便要鬧出大亂子。”

  鄭元子哂道,“能鬧出什么亂子?君象先殺蒯掣,都沒鬧出亂子,現在還能出什么亂子。還沒看出來嗎,所謂的大族,也不過是外強中干,守戶之犬。

  都等著別人給自己出頭,生怕自己出頭,讓別人占了便宜。都作此想,自然被君象先各個擊破。

  不過也好,我倒是挺歡迎君象先回來的,至少有人幫著挑擔子。大君不傻,他調回君象先,一定是賞賜來的巡按使說了些什么。

  大君想著君象先幫著立功,我又何必阻攔。不管君象先立再大的功能,我占著這個督導的位子,功勞就不可能少了我這一份。”

  肖燾比出大拇指,“督導高見,還真就是這么回事,他姓君的再怎么折騰,也是在督導您的下面。”

  鄭元子若有憂慮地道,“也不能全無防備,事權運用好了,就能變成用人之權。安排下去,空了許久的位子,都用咱們的人填滿。

  只要卡好了關鍵的位子,就不必擔心君象先的各種折騰。”

  肖燾領命去了。

  寧夏在領到了新的任命書的第三天,離開的江夏縣。

  來的時候,悄無聲息,走的時候也是悄無聲息。

  來的時候三個人,走的時候四個人。

  除了鐵立新,成風,還多了一個王康。

  寧夏本沒想帶王康離開,但王康苦苦哀求,他深知寧夏一離開,新的縣君到任,他定沒好下場。

  何況,寧夏走了,沒人鎮得住江夏的局面。

  三大家族雖被連根拔起,但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王康深恐遭到報復。

  寧夏不是過河拆橋之輩,只能將他帶上,準備在督導司安排個閑差。

  至于成風,回歸歃血盟,而鐵立新,他在和曹英談判時,就安頓好了,在督導司給鐵立新找了個新的職位。

  寧夏沒急著赴任,他先回了斜陽村。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