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282章 仁君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替宋

  進口來大宋銷售的貨物要么交稅,要么抽取一些貨物,這已經是多年形成的規矩。

  趙樞這所謂的免稅立刻引起了所有使者的震驚,也對沖了不回賜白銀的帶來的反對。

  這個年代的海運貿易給大宋國內輸送的大多是乳香、象牙、香料等跟民生關系不大的奢侈品,趙樞選擇的貿易目錄也多跟這些東西有關。

  趙樞選擇將大宋的官營貿易解綁,但他隨即成立了以皇城司為核心的幾個國營海貿公司,套了個馬甲專門負責海貿——

  你們跟我們的“民間”公司合作,就自然不存在回賜白銀這一說。

  而降低貿易門檻,才能帶來更大的貿易繁榮。

  幾種專營商品不收關稅,大宋依然可以幾個“民間”公司的奢侈品專營割韭菜。

  愿意花大量資金購買乳香、象牙的人一般不會在意多花點錢。

  而減少白銀的流出,降低國內的銀價,最終實現白銀的大量流轉才是現在的正途。

  之前高麗跟大宋的交往中能使用大量的白銀,主要來自于他們本國跟倭國之間的貿易所得。

  大宋跟倭國的海貿一直處于一個非常神奇的狀態,他們的海上貿易頻繁,但倭國早就不用仰視大唐的姿態仰視大宋,甚至開始卡BUG,用各種貿易手段套路大宋的財貨——999小說m.999xs

  反正大宋又打過不來,他們完全不懼,倒是高麗離他們實在太近,他們不敢得罪,老老實實跟高麗一點點的貿易往來。

  聰明的高麗人發現了其中巨大的商機,他們多年前就一直在反復強調從大宋出海去遙遠的倭國實在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還不如先把貨物賣給高麗,然后高麗再轉賣給倭國。

  通過這樣的手段,他們能收到大宋大量昂貴的貨物,又從倭國收到了大量的白銀,并利用大宋境內白銀漲價的機會進一步購買財貨、聯絡官員,進一步收取更大的利潤。

  高麗這個小中華,在商貿方面的天賦真是一點不比大宋茶,甚至隱隱透露出猶在大宋之上的氣息。

  別的大宋皇帝都展現出了“來者不拒去者不追”的光輝氣息,但神宗皇帝和趙佶這爺倆非常不爽,一直給倭國人寫信,督促他們來跟大宋平等貿易。

  趙樞知道貴金屬作為貨幣的時代白銀對一個國家有多么重大的意義,他不斷的打聽倭國現在的情況,得知當前的倭國出現了天皇、上皇、法皇三皇并立的奇特現象后當機立斷,準備通過此次手段彰顯大宋的聲音。

  說到在各國開設口岸并駐軍打擊海盜時,趙樞拍了拍手,太宰李綱親自上前,為各國使者講述大宋準備在海貿之外,構建近海新秩序的決心。

  而這核心就是……

  “尊王攘夷!”

  “大宋之后海貿的對手要用心挑揀,尋找真正代表一國正統的帝王人物。

  之后大宋的海貿不再是為個人的利益而戰,而是為了各國的正統法度而戰。

  這就是大宋未來的海貿新格局、新操守!”

  說來,這個年代大宋周邊的幾個國家很少有皇帝說一不二的。

  金國剛剛靠著大宋的幫助從勃極烈制度中走出來,高麗現在權臣李資謙和金富軾已經開始內斗,倭國三皇并立,大理高氏是實際的統治者,唯一正常的李朝現在也即將出現權臣的問題。

  大宋在海貿中喊出尊王攘夷的口號,確保各國皇室的絕對權威,對各國是一個重大的激勵措施。

  同時,趙樞還在這個政策里面弄了一個小小的后門。

  大理高氏之前一度篡權,可因為種種問題又把皇位還給了段氏。

  現在段氏不過是虛君,大宋也懶得支持他們,只要段氏愿意開口岸并接受大宋的駐軍,大宋不是不能給他們一個愛國的機會。

  如果以前大宋這么搞,估計沒幾個國家會支持。

  但從趙佶執政時開始,大宋先后在與西夏、李朝的戰斗中取得大勝,趙樞又消滅西夏重創金國,已經展現出了堪比大唐的氣息。

  現在,大宋已經展現出了強大的氣息,他們的海軍已經很有話語權。

  趙樞相信,自己的建議肯定會得到一定的支持。

  只要能把海軍基地修在周邊國家,趙樞就能照抄以前老領導講過的香蕉超人在危地馬拉的發家史。

  鷹醬人工制造的春天比刀劍可好用太多了。

  海貿政策的巨大轉變讓各國的使者一時消化不了。

  但除了駐軍開港這種事情不能當機立斷,其他的也沒什么太大的改變,大宋不想讓白銀外流的心情他們也能理解。

  生意還是要做,只是雙方的利益劃分而已。

  大宋朝廷開始又當又立,海貿進入新時代,他們終究不能放棄大宋的市場和大宋的商品,后面的也只有慢慢接受協調,爭取早早適應著新的變局。

  倒是高麗和金國的使者搶先宣布同意大宋的新海貿政策。

  金國已經開港駐軍,現在不過是補票而已,

  高麗則是聽說大宋在金國駐軍之后趕到了恐懼,決心加強跟大宋的聯合,起碼要維持當下的穩定。

  尤其是金富軾還想利用跟大宋的友好關系壓住李資謙,實現獨占高麗大權的局面,更不可能拒絕大宋的駐軍。

  總之,這次朝會其樂融融。

  大家都對未來的五年計劃慢慢實現充滿了信心。

  現在,就是等待一切政策生根發芽的時候了。

  “想不到,官家居然有這么多的謀劃。”

  趙佶現在對趙樞的稱呼是官家。

  這倒不是陰陽怪氣,只是趙佶在退位后的情商有了不小的進步。

  這個冬日,趙佶的身體愈發不好。

  他現在修身養性,但泰山上痛苦折磨還是給他的身體帶來了不可逆的創傷。

  趙佶一開始還很恐慌,可經過了一年多的適應,他已經逐漸接受了這個現實。

  雖然已經看不懂兒子在搞什么,但在趙樞的手上,大宋的經濟逐漸開始繁榮,對外逐漸壓制住了周邊各國,也實在是一件揚眉吐氣的事情。

  趙樞對趙佶依舊是非常恭敬客氣。

  “都是爹爹打的基礎好。”

  “哎,五郎就別這么說了……”趙佶改了稱呼,一臉苦澀,“我知道我當皇帝的幾年是什么模樣,我都害怕百年之后會有人來找我的麻煩。

  五郎,我死之后,皇陵就一切從簡,不封不樹,找個地方偷偷埋了吧。”

  “至于嗎?”趙樞苦笑道,“這么搞肯定又會有人說兒臣不孝,我遭不住啊。”

  “呵呵,五郎覺得,這世上有千秋萬載的王朝嗎?”

  “沒有。”趙樞笑道,“肯定沒有。”

  “我也覺得沒有啊。”

  趙佶退位之后天天抱著筆記本電腦,沒電的時候就開始思考人生,整個人的氣質都發生了不小的變化,從一個二筆中年變成了一個憂郁的二筆中年。

  現在他看趙樞一眼都充滿了對人生的感悟,連沒有萬世不易的王朝都說出來了,實在是讓趙樞有點意外。

  “當年太宗皇帝接見倭國高僧,聽說他們的天皇萬世一系,還感慨‘中國自唐以來天下分裂,五代之時王朝命脈尤為短促,而日本則世祚遐久,蓋古道也’。

  太宗想不明白為什么,我之前也想不明白。

  倒是退位在家,這些日子偶然看了看倭國的種種故事,突然明白了些什么。”

  這個趙樞倒是萬萬沒想到。

  趙子這貨居然有這樣的體會了,這讓人有點不能接受啊。

  “孩兒愚昧,請爹爹示下。”

  倭國的天皇能一直保存,跟他們沒有大的集權統治和濃厚的巫術觀念有關,趙樞不覺得趙佶能想到這一點。

  果然,趙佶的思路讓他有點意外。

  “中華萬年講仁義,臣要忠君,君要力行仁政,這才有如今世代。

  而倭國講忠勇,我看他們也只占據了一個勇。

  這么看,他們的天皇也沒什么值得羨慕的。”

  “呃,爹爹到底想說什么,孩兒已經被你說傻了。”

  “呃,是嗎?”趙佶有點不好意思地撓撓頭,“我是想說,我這些年的功業都不要,就算昏庸,能換來一個……仁君的評價嗎?”

  原來是想說這個啊。

  趙樞看著趙佶期待的眼神,突然想到了五星天皇的典故。

  “爹爹是大理的保衛者,青唐的解救者,西夏的征服者,遼國的捍衛者。

  這個評價,可以算的上仁君嗎?”

  “呃……”趙佶愣了愣,猛地連連點頭,“好,好,好孩兒啊。”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