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281章 領事裁判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替宋

  領事裁判權。

  愛惜羽毛的趙樞絕不會在國書中承認這個,但劉韐重賄完顏宗磐,輕易就得到了權力。

  對完顏宗磐來說,此地的渤海人算什么東西,再說土地都租借給了大宋,也算是大宋的地界,在這里稍微遵守一下大宋的法度也不錯。

  劉韐又請宗磐飲宴,大量的珍饈、美酒不住地送到宗磐面前,進一步表達大宋商旅的善意。

  宗磐喝的起勁,連連拍胸口表達自己的豪邁和本事,在劉韐的忽悠下又承諾之后再金國地界上的宋國商旅如果有問題一定會先交給領事官裁判,大金絕不會用自己的法律處置宋人。

  “哈哈哈,太子果然爽快。”

  幾杯黃湯下肚,張榮也喝地非常起勁,他跟宗磐勾肩搭背,一起訴說兩國的美好前景,言語間都對未來充滿了期待。

  這才是格局,這才是未來。

  “光明皇帝對我國頗為關照,以后咱們并肩作戰,什么海盜,通通放心交給我等,若還有海盜登岸,俺張榮把頭擰下來!”

  海盜之事實在是困擾金國很久。

  這些人來去如風,殺人如麻,金國根本不是對手,張榮要是真有這樣的本事,真是給大金解決一樁大禍患。

  宗磐動容地道:

  “總兵若是能消滅海賊,我愿舉總兵為千戶,如何?”

  張榮哈哈大笑,拍胸口道:

  “放心便是,不僅海賊不敢登岸,十日內我便占了皮島,定叫那高麗海賊無可遁形!”

  “好!”宗磐大喜。

  現在那群海盜盤踞在高麗附近的皮島和身彌島,嚴重威脅金國好不容易占據的義州,如果張榮真有這樣的本事,金國又能在跟高麗的作戰中多取得一些戰略優勢。

  “得大宋襄助,我大金如魚得水,以后兩國盟好,永為兄弟!”

  “永為兄弟!”

  張榮其實心里蠻感慨的。

  他們之前冒充海盜,不斷進攻蓋州、巖州,可那也不過是襲擾金國的后方,殺燒一番,完全無法登陸。

  可現在趙樞一番運作,大宋已經成功在旅順登陸,按照宋金盟約,還要開放幾個通商口岸,到時候宋人可以大搖大擺的登陸,想來宇文虛中手下皇城司的那些人已經迫不及待深入探查。

  這世上居然還有這般戰法。

  陛下到底是如何心性才學到了這般本事?

  現在也不是感慨的時候。

  登陸的宋人開始抓緊修筑城池要塞,并將大量的火藥送進來。

  趙樞對此處要塞格外重視,囑咐劉韐一定要妥善運營,建設一支實力強大的海軍,為之后的作戰積累力量。

  金人對這種戰法渾然不覺。

  他們只知道宋人態度友好,租借一塊小小的土地也不算什么,而且他們還幫金國解決了海盜的隱患,這一來一回,又為金國節省了不少的開支。

  金國的貴族能把自家兒子送去宋國境內留學,可大多數的金國百姓是做不到的。

  但劉韐在租借大開方便之門,請名師教授宋人的語言、禮儀、風度,而學這些也不需要太多的錢財,幫宋人修筑要塞的人都能優先學習。

  一時間,大量的百姓開始紛紛向南移動,這也帶動了金國境內公知地位的逐漸提高。

  百姓越來越愿意聽他們講述大宋的美好和繁榮,將進入那個繁榮的國家當成了自己畢生奮斗的使命。

  以前少年女真人的愿望是策馬射箭,征服四海,現在要是說這個就是野蠻粗鄙的象征。

  文明的新金國人的夢想應該是學習大宋的文化,爭取去宋國留學成為一個宋人。

  形成一股全民的風向有點難,但形成貴族之間的風向還是挺容易的。

  現在女真的貴族已經開始人人學習漢話,代表先進的明教也爭取到了大量的信徒,阿骨打閉眼之前絕不會想到,他只死了不到兩年的時間,他一手建立的國家已經開始出現根本性的變化。

  這種變化首先提現在了金國的戰馬上。

  金國起家靠著重步兵,后來開始瘋狂養馬、買馬,組建了一支讓人畏懼的鐵騎,可永樂合議之后,金國直接停止了對外買馬的計劃,不少貴族也開始上書吳乞買,要求縮小國內養馬的范圍,盡可能養羊。

  馬子充計劃專門給養羊的金人提供資金,讓他們一下就頗為富裕,這讓原來養馬、當鐵匠的女真人非常羨慕,也開始紛紛申請養羊的資金支持。

  一時間金國的土地上到處都是不斷擴大的羊圈,而負責撥發資金的財神爺馬擴在視察了這些羊圈之后更是動情的表示,這是文明戰勝野蠻的象征,這一定會讓金國變成一個足夠強大且文明的新興國家。

  在一片歌舞升平的熱鬧景象中,只有很少一部分人能看到金國現在正在面對什么。

  完顏宗望看著如火如荼的圈地,一時不知道該如何說起。

  金國并非所有的地方都適合放牧。

  這里如果種田能養活更多的百姓。

  可那些女真的貴族看到別人已經賺得盆滿缽滿,都開始拼命圈地養羊。

  不斷擴大的羊圈讓作為女真仆從的契丹人和渤海人已經漸漸失去了棲身之所。

  他們只能無奈地進入城中,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些出賣力氣的活計。

  尤其是宋人的旅順軍港和幾個通商口岸的建設給了他們求生的機會。

  可這分明是把這些原本金國的戰友往宋人那邊推!

  女真一共才有多少人?

  現在接受良好教育的女真人都以本國為恥,少年人不愿意學習弓馬騎射,反到拼命苦學宋人的語言,甚至連發音不是開封的正音都會引來嘲笑。

  長此以往,金國還是金國嗎?

  宗望多次上書,請求吳乞買不要放棄女真傳統的弓馬操練。

  吳乞買也感覺到了一絲不妥,親自召集女真貴族開會,要求他們必須讓自己的兒孫操練弓馬,以后還會專門驗看他們的本事。

  可大家也不傻。

  吳乞買的兒子宗雅現在已經是公知中的佼佼者,他一頭長發,穿儒袍,拜明教,一應生活習慣全面向宋人看齊,從不見他騎馬開弓。

  甚至他們把大宋重文輕武的風格也學了個大半,回朝之后總是不斷宣傳武人粗鄙,大金以后不能跟武人治天下,要與士大夫治天下。

  都要跟士大夫治天下了,開弓騎馬就算學也只能做個業余愛好。

  貴族尚且如此,下層女真人在沒有戰功鼓舞的時代就更是只能選擇讓自家的兒子去讀書。

  永樂年對宋人來說是改天換地的一年,對金人來說更是一個改天換地的開始。

  這一年過得飛快,很快就到了年關。

  過年時,皇帝趙樞邀請了眾多使者一起赴宴,已經胖的跟球一樣的太上皇趙佶也滿面紅光出來,眾人在輕歌曼舞之中慶祝大宋一年最重要的節日。

  往年,周圍各國的使者山呼萬歲之后都會得到大宋皇帝慷慨的賞賜。

  可今年不太一樣,赴宴之前趙樞就已經表示所有的賞賜都沒了。

  沒賞賜了,那些青唐所謂的部族首領、西域所謂的國王使者肯定不會冒著嚴寒赴宴,但一群真正有需求的外使還是早早到來,一起參加了大宋的國宴。

  而大宋也沒有讓他們失望。

  趙樞早就叫人準備好了一張巨大的地圖,席間,他叫人將巨大的地圖鋪在地上展開,而王永則手持木制長桿,指著遼闊的海域,開始講述大宋未來的商業版圖。

  “商貿,還是商貿。”

  王永現在的忽悠技術已經深得趙樞真傳,他動情地道:

  “遼闊的大海孕育了人類的生命,更為我們提供了無盡的財富。

  大宋的五年計劃中,沿海各國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從前大宋的海上貿易獨占了利潤,可現在不一樣了,陛下準備將海貿的巨大利潤分享給所有愿意跟大宋合作的國家!”

  大海為啥會孕育生命?

  這點在場所有人(包括王永在內)都不太懂。

  但是他們能聽懂后面的話題。

  大宋要帶他們一起致富。

  三佛齊的使者滿面紅光,立刻詢問道:

  “這是不是說,以后我們可以繼續得到回賜金珠銀寶?”

  趙樞穿越之前的時候一直覺得大宋的海貿跟明清一樣滿世界搜刮白銀,可他當上皇帝之后稍稍了解了一下海貿,差點嚇得他直接宣布閉關鎖國。

  宋朝的白銀居然在瘋狂外流!

  大宋的商品實行專營,對他國使者一般采用回賜為貿易手段。

  熙寧十年(1077年)注輦人貢,宋廷回賜的白銀即達到了五萬二千兩創下了答賜量的新高。

  元豐二年(1079年)、元祐元年(1086年),三佛齊、高麗人貢,宋廷答賜白銀也分別為一萬五百兩、五千三百兩。999小說m.999xs

  像高麗、三佛齊這么實在拿著白銀來購買大宋貨物的國家非常少,大部分的國家是將貨物販運過來,等待宋國的回賜時要求賜以白銀,比如元豐二年(1079年)來使群陀畢羅也曾明確提出“乞買金帶、白金器物“的要求,而大宋為了鼓勵海貿也一直允準。

  結論就是,海貿雖然賺錢,雖然給大宋一直在提供繁榮的貿易和不少資金,可大宋的白銀卻是對外流出趨勢,這讓趙樞非常上頭。

  開玩笑,我趙樞的雙贏一直都是我贏兩次。

  這海貿是絕對不能閘住的,但方式必須好好改動一下。

  所以,趙樞仔細思考一下,又提出了一個溫柔可愛的主意。

  要是先說以后大宋不回賜白銀了,這宴會肯定要炸鍋了,

  所以趙樞換了個說法。

  “我們也知道,以前大宋的稅負實在是太高了。

  這讓好多遠來的兄弟都沒什么利潤。

  所以,經過我們的深思熟慮,準備開啟一個全新的機制,這個機制叫做最惠國制度。

  只要各國采購大宋商品的時候使用白銀,那大宋就采購幾種對等額度的貴國商品。

  最重要的是,輸入的貨物是免稅的。”

  趙樞說的有點繞,眾人一時沒有反應過來。

  王永溫和地解釋道:

  “意思是,大宋未來準備引入民間商貿,各國的貨物不用只賣給大宋官家。

  只要諸國采買大宋貨物的時候使用白銀,那就可以登記成為大宋的最惠國。

  大宋可以選擇你們想售賣的幾種商品登記,這些將不必繳納關稅,讓你們的商品在大宋取得更大的利益。

  大家認為,這是不是雙贏的選擇?”

  “這……”

  諸國使者登時大驚。

  不收稅?

  “登記幾種不收稅,那還要抽檢貨物嗎?”

  “當然也不需要。

  陛下從來不與民爭利,這都是給各國的賞賜。

  呵呵,當然了,最惠國之間也有高低,與大宋互惠的永遠是我們最好的伙伴,如果各國愿意開放港口,引入大宋民間資本,與大宋一起打擊海盜,會得到大宋進一步的關照!”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