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215章 好侄兒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替宋

  趙樞對宗翰的羞辱已經到了鼓勵的程度。

  本來都已經準備日后跟大宋講和的宗翰心中怒火飆升,發誓要跟趙樞不死不休。

  而趙樞也按照自己前世看的網文模板,鼓勵宗翰之后來找自己尋仇。

  “有本王在,你想盡辦法也別想掀起什么風浪。

  等你回去,我大哥撻懶會好好教訓你,不服?

  不服就憋著!

  你以后一定會成為一個笑話,有本事給我來個莫欺少年窮啊。”

  趙樞囂張地叉腰大笑,氣的宗翰雙目赤紅,胸膛幾乎都要炸了。

  報仇,一定要報仇。

  趙樞,你給我等著。

  趙樞當然不是沒來由的隨便找事。

  如果宗翰真的慫了,以后開始堅定支持跟大宋講和,他的好多長期規劃也不好開展,以后怎么躲在仁義的名聲后面繼續挑動是非。

  高舉大旗的國家兩個實權派在南進和東進之間爭斗不斷,這對大宋來說是最好的選擇,甚至相當于給大宋平添十萬大軍。

  只要他們陷入內斗之中,管他什么名將猛士都不堪一擊。

  想要恢復當年漢唐的領土,還得靠宗翰、撻懶幾位老兄弟好好幫忙啊。

  看著宗翰和婁室兩人互相攙扶,狼狽地匆匆逃走的背影,趙樞終于能深吸一口氣。

  “諸君,我們勝利了!”

  一路追殺到此處的宋軍眾將也紛紛振臂高呼道:

  “燕王殿下萬歲!燕王殿下萬歲!”

  這一戰,宋軍損失高大四成。

  而恭順王耶律大石和智順王蕭干麾下的契丹兵損失更是高達驚人的八成。

  不過這不重要。

  這一戰打破了女真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由宗翰和婁室率領的近一萬女真主力或被殺或被俘虜,剩下的數萬契丹人、渤海人也紛紛投降,極大的充實了趙樞的戰力。

  之前遼人還是被迫投降大宋,那他們現在就是真正把趙樞當成了心中依仗。

  他們紛紛高呼大宋萬歲,圍繞在趙樞的身邊歡呼雀躍,紛紛跪在地上向趙樞虔誠的行禮,表示自己愿意成為趙樞麾下最忠誠的戰士。

  耶律余睹一開始是南下滅遼的急先鋒,率眾投降之后又成為了屠戮女真戰士的急先鋒。

  這次一路追擊到居庸關,趙樞麾下使用的大部分是他的降兵,能叫開居庸關的大門,他也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而趙樞也的確沒有辜負這位戰場起義的老哥。

  回到燕京,他社壇焚香祭奠了為遼國百姓壯烈犧牲的耶律淳,又拉著耶律余睹的手走到祭臺前,表示自己已經上奏趙官家,封耶律余睹為懷順王。

  不只是口頭上說,三順王的軍隊損失實在太大,耶律大石和蕭干之前還擔心趙樞會故意拿他們當炮灰,他們手下的人打完之后就把他們丟到開封去當閑散王爺。

  可趙樞當場表示,三順王在這次作戰中的表現非常出色,損失多少人,趙樞就給他們多少人——

  他將投奔宋軍的契丹人分給三人,更許諾日后大遼復國后,準許三人為三藩,永遠為大宋鎮守北疆世代相傳。

  三人又驚又喜,趕緊紛紛跪在趙樞腳下,虔誠地表示對趙樞的敬意。

  耶律余睹是臨陣反正,耶律大石和蕭干之前則多少有點自暴自棄,被迫投宋跟仇人拼了的意思。

  可趙樞居然表示會在日后以他們為三藩王……

  藩王!那可是藩王啊!

  他們在遼國的時候也混不到列土封疆,稱制一方的藩王(蕭干雖然是奚王但也跟藩王差很遠)。

  沒想到這個夢想居然在大宋實現了!

  不只是這三人,渤海怨軍的都統郭藥師看得也非常眼熱。

  他就差趴在地上親趙樞的靴子,懇求趙樞給自己手下的怨軍一個上陣廝殺的機會。

  怨軍怨軍,他們對遼人和女真都有怨氣,但對大宋那可是忠心耿耿。

  這一戰他們招募了不少投降的渤海人,總兵力已經接近五萬,剔除一些不適合打仗的,最少也有三萬精兵。

  郭藥師提出,現在宗翰新敗,金國上下一定舉國震驚。

  趙樞如果趁機揮師西進,金軍這點兵力根本無法展開,大量的土地將直接落在趙樞的手上。

  到時候燕云都掌握在趙樞的手中,他想北伐稱霸就稱霸,想南下拿下開封稱帝就稱帝,以后天下誰還能阻擋趙樞!?

  趙樞感覺自己的印象里似乎一直有郭藥師這個名字,但總想不起來他在歷史上到底扮演了怎樣的角色。

  此人的作戰本領不錯,手下的怨軍雖然比不上金軍的主力,但也可以算是一支強軍。

  宋軍的西軍損失不小,急需修整,反正大宋的王爵就是個職稱,趙樞也不介意稍微籠絡一下此人。

  “我大宋祖訓——收復燕云者封王。

  這次收復燕京,三順王功不可沒,如果能收復云州之地,本王當然也可以表奏官家,以將軍為王——唔,平西王這個名字是不是非常好聽?”

  郭藥師連連點頭,賭咒表示自己愿意為大宋的事業拼盡全力。

  這一戰請務必讓他去打頭陣。

  哎,這就是天朝上國的氣質,

  人活著一輩子都是在為自己的名利爭斗。

  作為一個還算不錯的操盤手,趙樞又有點多愁善感。

  三順王加個平西王,好像開局還不錯。

  現在還需要一個制衡措施。

  “請叔皇來我帳中一敘。”

  耶律余睹臨陣叛變,耶律延禧自然也被交給了宋軍。

  聽說趙樞拜祭耶律淳,還在耶律淳的墓前嚎啕大哭,為他的氣節和意志感動,耶律延禧嚇得魂不守舍。

  他在位的時候曾經多次幫西夏制衡大宋,他很確定大宋那位趙官家一定不介意讓自己突然死亡。

  現在小命捏在趙樞手上,他聽到趙樞的召喚自然不敢停留,趕緊匆匆跑去,見了這位年輕的大宋燕王直接當場一個滑跪,一臉討好地道:

  “小的耶律延禧,參見燕王殿下!”

  趙樞一臉玩味的看著這個頂級打獵發燒友,見他一臉討好的模樣,差點忍不住笑場。

  他起身攥住耶律延禧的手把他拉起來,微笑道:

  “叔皇何必如此,大遼和大宋是兄弟之國,我趙樞還是叔皇的晚輩,若是叔皇如此,這真是折煞侄兒了。”

  說著,趙樞就要行晚輩禮。

  耶律延禧嚇得趕緊扶起趙樞,諂笑道:

  “大王這是在說什么?小的國破家亡,哪里是什么皇?

  若是大王可憐,就讓小的蓄發易服,做大宋的忠臣,小的一定為大宋竭力效勞,萬死不辭啊。”

  “哎,叔皇是哪里的話?這次我率大軍北上時,父皇曾經拉著我的手,讓我一定要竭力救援大遼,擊退叛逆。

  父皇說,這女真叛逆就像我大宋的黨項叛逆一般著實可惡,待助大遼平定國難,還是叔皇坐龍庭,稱天子,大宋和大遼還是好兄弟講義氣。

  如果趙樞食言而肥,以后誰還敢相信我大宋?

  不行不行,叔皇一定不能這么客氣。”

  耶律延禧張大嘴說不出話。

  他剛被俘的時候就聽說趙樞是打著幫遼國復國,然后要回燕云為酬勞的旗號北上。

  他當時覺得這種鬼話真是鬼都不信,大宋怎么可能會有這樣的情懷意志?

  可現在趙樞親口訴說,他心中又燃起了幾分希望。

  畢竟他可是大遼的合法皇帝,雖然不當人,可依舊是不少契丹人心中唯一的統治者。

  這次宋軍打破了女真不滿萬滿萬則無敵的神話,以后天知道會出現什么事。

  如果這兩國打死打生,最后便宜自己當皇帝,那可真是太好了。

  “大王不可如此啊。

  就算論輩分,我跟大王也只是平輩,咱們得以兄弟相稱啊。”

  趙樞北上的戰術很機密,他一直都在思考忽悠遼人和金人的大局,對這種細節還真沒注意。

  他現在才知道原來耶律延禧不是耶律洪基的兒子,而是他孫子。

  按照澶淵之盟的兄弟劃分,他其實跟耶律延禧是平輩。

  這就讓他非常尷尬了。

  好在,一直不當人的耶律延禧總算在這會兒情商稍微上線,堅定地道:

  “大王這次助我大遼復國,乃我大遼再生父母。

  我國上下感動莫名,以后哪敢呼大王為弟?

  小的愿意以叔喚大王——

  叔王在上,受小侄一拜!”

  這就是……臉皮嗎?

  這么快耶律延禧就從趙樞的叔降成了趙樞的賢侄,趙樞笑得嘴都歪了。

  “哎呀使不得是不得。

  哎呀,算了算了,賢侄請起,賢侄請起。

  以后恢復大遼,咱們的未來一定是非常美好啊。”

  攥住了耶律延禧,趙樞就牢牢把握了大遼的正統。

  這也是為什么一開始聽說宗翰把耶律延禧帶來的時候趙樞激動地差點跳起來的原因。

  耶律延禧很配合的宣布耶律淳無罪,還親自跪在耶律淳的墳前嚎啕大哭,捶胸頓足地表示之前都是自己不好,是自己總不聽耶律淳的勸告才丟了大遼。

  現在大宋的天兵回來,他愿意好好努力,跟大家一起奪回大遼。

  哭完之后,耶律延禧興沖沖地帶著幾個侍衛去軍都山打獵,留下一群契丹人面面相覷。

  “咳,到底是本王的侄子啊,大家給個面子,不要追究了。”趙樞非常善解人意地道。

  想到日后復國,這么撒比的皇帝,眾人都開始非常眩暈。

  不過趙樞說了,就算大遼復國,三藩,甚至四藩都是一定要建立的。

  到時候這些藩王是大宋和大遼之間的親熱紐帶,大家還是好兄弟。

  嗯,耶律大石、蕭干是輔佐耶律淳登基的造反先鋒,耶律余睹跟耶律延禧有深仇大恨。

  他們這些人怎么能輔佐大遼建設未來的美好局面?

  好在我趙樞早有準備。

  萬俟卨的遼語相當不錯,文化水平也還過關。

  遼國還缺一個宰相,我看他高矮胖瘦正合適。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