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500 否定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大時代之2010

  “你這么一說,倒是有點道理了。”周宇杰笑了笑,不過很快又否定道:“但我不認同這種商業模式。”

  李繼文來了興趣,問道:“周總,您不看好社區團購嗎?”

  周宇杰說道:“社區團購有兩種,一種是針對商業的團購模式,比如直接打通飯店與批發市場,據我所知,很多小夫妻飯店的老板都是凌晨兩點就起床去十幾公里之外的批發市場去進貨,白天還要正常營業,非常的辛苦。

  如果能夠在平臺上讓飯店老板前一天點單,而第二天早上,批發市場準備好貨物直接由專業的人送到飯店,類似于外賣小哥,一個人可以負責很多飯店,那么這種商業模式,我覺得很好,對批發市場、運貨人以及買家都是三贏。

  但如果直接打通小販與小區住戶,我認為不行?”

  李繼文有些不太理解的問道:“這是為什么?從邏輯上來說,不是一樣的嗎?”

  周宇杰點頭說道:“一樣的確是一樣,但關鍵是這種商業模式的后續是什么?一旦互聯網公司壟斷了市場,那么處于本能,就會提價,那么到了最后,所謂的三方盈利,不過就是一個笑話罷了。”

  李繼文問道:“如果提價的話,消費者可以不買啊,他們可以再自己去商家那購買啊?商家覺得貴也可以不加入啊。”

  周宇杰笑了笑說道:“李先生,你想的太簡單了,當這種商業模式成型之后,一般人是沒的選擇的。

  就像外賣市場,商家覺得平臺抽成貴了就能不做嗎?你要知道消費者的習慣已經被養成了,消費這個端口的流量就被平臺控制,不加入那就是沒有流量,因為很多消費者習慣了外賣,就不會再去飯店吃堂食。

  而消費者這邊,因為已經養成了習慣,即使嫌貴不用了,可能也不會再自己前去購買,頂多會消費少一點而已,甚至也有可能形成了習慣,被漲價了也被動接受。”

  李繼文接著說道:“周總,雖說這樣不太好,但平臺總是要盈利的。”

  “對,可問題就是這種盈利是無止境、無管控的。”周宇杰說道:“如果只是適當的漲價,其實也無可厚非,畢竟消費者想當懶人肯定要付出代價,但問題就是平臺一般是不會滿足的,他們會將價格一步一步的提高,來試探消費者的底線。

  而當價格提高到消費者忍耐極限的時候,他們不敢再漲價的時候,就會想出另外一種模式,那就是京東模式!”

  “京東?”李繼文愣了下,馬蕓與馬化藤倒是沒有任何變化,下方一陣騷動之中,不少人將目光投向了劉強東。

  不過劉強東本人倒是沒有太在意,京東其實也一直在準備布局社區團購這一塊,與周宇杰所說的商業模式也很接近。

  周宇杰接著說道:“當資本無法橫向擴張的時候,那么就會縱向,他們會自己種植蔬菜,甚至進入養豬、養雞等領域,利用規模化的生產以及穩定的銷售渠道,加上龐大的補貼,會對已經穩定已久的食物供應鏈形成毀滅的打擊,從而,他們會掌握這一切。

  后面會怎么樣,就不用我多說了吧?”

  李繼文臉色也變得有些驚訝,講臺下方不少政府人員也是臉色凝重。

  同帶著,不少互聯網公司掌門人也是一樣,他們不少人心中咒罵著周宇杰,其實他們雖然想從社區團購中獲利,也想控制老百姓的食物鏈,但也絕對不會像周宇杰說的那般恐怖,而這種環境下,周宇杰的這番話,絕對會成為網上爭議較大的話題,這會對所有意圖或者已經進入社區團購的公司造成不小的打擊。

  李繼文接著問道:“那周總的意思,是社區團購不應該存在?”

  “存在可以,但要受到限制。”周宇杰淡然的說道。

  頭條是不可能參與社區團購這種事的,但其他同行可是沒有底線的,這次借著互聯網大會來引爆這個話題,就可以限制這個領域的發展,免得會因為監管不力,而造成其他巨頭有機會做大。

  馬蕓皺著眉頭說道:“周總說的太危言聳聽了,我們做社區團購的目的,就是為了簡化老百姓的生活步驟而已。”

  周宇杰也沒有再多說,點點頭道:“或許吧,只不過當大潮襲來的時候,很多時候就已經身不由己了,這一點,馬總肯定明白我的意思。”

  馬蕓沒有回答,一旁的馬化藤則更是沒有說話,藤迅一直的策略是在線下,沒有參與過社區團購的事情,不過除了已經投資的美團、京東外,藤迅還投資了兩家專業做社區團購的新公司,至少從目前來看,這一領域的前途還是可以的。

  從周宇杰的話語中來看,他顯然也是看好這一塊,只不過似乎對政治方面比較忌諱。

  李繼文接著問道:“那周總,認為國內互聯網的未來會是什么?”

  周宇杰說道:“馬總剛剛說的兩點,一個是娛樂,一個是商業,娛樂這一塊,未來應該會以社交、短視頻、游戲為主,至少從目前來看還沒有什么新產品能夠顛覆這三個領域,剩余的會有一定的市場給其他領域,如長視頻、文學、新聞等等。

  而商業方面,或許如馬總所說,重新定義人們都生活模式有著很大的商機,這一塊未來的利潤或許會非常大,但我個人覺得,這并不是未來。

  不管是網購、外賣甚至網約車等等商業模式,其實本質就是利用互聯網對于線下渠道的顛覆,它本身可以產生很強的效率,在間接方面提高社會的運轉速度。

  但互聯網公司一直被稱為高科技公司,其實這一點并不正確,或許內部技術比較發達,對技術要求比較高,但實際上提供的產品并不是高科技產品,至少國內的很多互聯網公司,包括頭條的部分業務,都只能說是一共龐大的皮包公司而已,依靠販賣信息獲利。”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