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網址:www.mhtxs.la
  “皇上,臣明白了,這蜀地的事情,不過是因為田地!
  成都府自古有豐腴田地,可究竟是四面環山,周邊貧瘠山林里的部落百姓同樣是對盆地中的農田垂涎許久,那些田地都被前朝的貴族們霸占,弱勢的村落反而越來越被逼近入山林地區……
  張獻忠已平地中的良田為餌,自然是能拉攏百姓給他賣命的。“
  宋應星一口氣說道。
  眾人不住點頭。
  “宋大人說得很有道理,不過這些我們都懂……”
  有人頻頻點頭,可想到最后又皺起了眉頭,道理大家都懂,只還是沒有實際的解決問題的辦法。
  “繼續說下去。“
  陸舟示意宋應星繼續說下去,他知道宋應星的話還沒有說完。
  “皇上,這蜀地雖多有山林,可在臣看來,土地是絕對夠的。
  前朝的耕種條件有限,無法開辟更多的良田,若是到了夏國手中,田地開拓數倍不是問題,此為其一。
  其二,蜀地雖然路途偏僻,可氣候宜人,不利于開辟農田的地方,也能種植農桑,茶葉等。
  其三,蜀地水利資源豐富,只需稍作開發,就可做發電用,亦可引水灌溉……”
  宋應星一口氣舉例了許多。
  只要蜀地到了夏國手中,就能又更多的辦法來利用土地,讓蜀地的生產更為多元化。
  在宋應星的描述里,四川幾乎就如同是一個真正的天府之國了……
  其實,蜀地自古以來,都有富饒的時候,只不過是明末這段時間天災人禍,貴族王公們大量兼并土地,使得許多百姓日子過得越來越差,只能退居到山林間才能生存。
  “那如何能讓蜀地百姓知道夏國的能耐呢?”
  有人問道。
  “等明年開春,蜀地的百姓自然就知道了,夏軍已經占據了川北,可以在川北開辟良田做個表率。
  那張獻忠雖然有百官體制,占據了諸多田地,可畢竟沒有治田良策,百姓們都是以耕犁為天大的事情。
  到時候大西國沒有能力治理百姓,我們夏國可是可以的!”
  宋應星緩緩說道。
  同時又介紹了當前的天災情況,沒有個一兩年時間,怕是不能徹底緩解的。
  “宋大人果然是術業有專攻,坐在朝堂內,也能對蜀地情況頗有鉆研!”
  “以宋大人所言,四川是要盡快發展了!”
  眾大臣贊同道。
  只不過還有部分將領眉頭尚未舒展。
  若是從農田的角度來看,拿下蜀地的速度或許就要放緩了。
  “宋愛卿,若是還有建議,盡管說出來!“
  陸舟繼續鼓勵,宋應星說的話對他胃口,不過看宋應星的樣子,話應該是還沒有說完的。
  “諸位同僚,若是從更大的格局上看,蜀地的田地、農桑、水利,只不過是一時之利。
  大家請看地圖……“
  宋應星說著,又命人取來一張巨大地圖。
  這是農業部用來標注天下農耕分布的。
  這副地圖巨大,專門命了八名侍衛從農業署抬到了議事大殿,鋪在整個大堂內,足夠一圈人圍著看了。
  宋應星則是小心翼翼的趴在地圖邊緣,指著蜀地的一隅,說道:“蜀地西北可控西域,再往西南其實還有廣袤疆土。
  發展好蜀地,再往四方輻射,那么西蜀將不會再是中原王朝的終點。
  而是另外一個起點……
  田地,人文等皆要發展起來,人口也不得過少,才能以此為轉折,統御更多疆土……”
  “不錯,宋愛卿此話甚得朕心意!”
  陸舟緩緩的點頭。
  也同在這時候,整個沉默許久的大廳一片驚嘆。
  原來,在西蜀之外還有土地。
  這土地還如此遼闊?
  遼闊到能一直通向嶺南那邊的小國,更遠方還有廣袤的大海……
  在更遠的地方,還有遼闊的大海……
  眾人順著宋應星所指看去。
  那浩瀚的海洋,就是后世的印度洋了。
  如果不是宋應星從中間以一條路線串聯,那么遠在內陸腹地的天府之國,是怎么也跟印度洋聯系不到一起的。
  只是對于夏國來說,關聯在一起就極為可能,夏國人可以開辟一條道路一直橫穿雨林,控制整個印度半島。
  甚至不需要夏國怎么大力去開拓。
  宋應星這副地圖也是根據文書記錄繪制而來的。
  從蜀地對外連接的道路自古就有,每逢中原經濟文化水平繁盛后都會興起,這條道路也就被稱之為“南方絲綢之路“
  以蜀地的富庶來貫穿整片東南亞…..
  成都是南絲之路的偉大起點。
  自先秦以后就是南方絲綢之路的始發地,大量成都生產的絲綢、茶葉、鐵器等通過“蜀身毒道”,經今云南進入緬甸,然后抵達印度……
  這條古道始于先秦、盛于漢唐,它溝通了南下出中國境至撣國(緬甸)等東南亞國家、再到身毒(印度)的民間商道。
  中原文化也由此路輸出,在后世有考古學家在印度半島不斷發掘有中原文化遺址……
  只可惜。
  清初蜀地人口銳減,光是恢復生機就花了好些年。
  后邊又是采用保守對外政策,對外交流日漸減少。
  再后來世界歷史變遷,局勢動蕩。
  印度半島上換了新的人口,部族,他們再也看不上中原文化了……
  這條道路也逐漸沉寂,再也沒人注意。
  成都府的輻射能力也開始下降了許多。
  依照宋應星的意思,整片蜀地也不過是一個跳板,眼光不僅是要局限于這片地區。
  眾大臣眼中愈發明亮。
  尋常人眼中只能看到一個四川府,在宋應星的構思中,夏國的版圖都已經輻射到另外一個大陸板塊了。
  “皇上,我們得讓蜀地的百姓明白,大夏國并不只需要那些少數土地,將來的成都府還有許多機會。
  蜀地百姓可是要干大事的人!
  而且,以夏國的農桑能力,肯定比大西國強了,百姓絕對能豐收。
  如此一來,張獻忠的拉攏手段也不會那么有效了……”
  宋應星緩緩說道。
  “宋大人說的,不錯,這份胸懷才是大國風范!”
  大殿內贊許聲連連。
  可依然還是有人提出了疑問:“懷柔政策或許是好,但要讓百姓們知道好處,是要花費時間的……如此一來,蜀地光復的速度就慢了,怕是要等到明年……”
  此話一出,并沒有人反駁。
  這事是可以預見的,懷柔政策的弊端正是如此,可若是能放慢些腳步,保持蜀地的繁榮,很快就能以此為大本營,南下尋找那片海洋,以及尋找新的廣袤疆域了……
  陸舟只是稍稍沉默了一會,便道:“川北已經拿下,夏國兵馬很快就會到成都府了。
  若是張獻忠蠱惑百姓們反抗,應該只會再西南的偏遠地……這塊區域可以慢慢來。
  朕,并不著急做所有人的皇帝,只要百姓安居,夏國強盛……”
  “皇上不著急做所有人的皇帝,可如此作風,便是千秋萬古!“
  宋應星感慨道。
  余下的眾臣見到皇上發話了,也不做異議,一個個口中高呼著贊美之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