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929章 夫子,梧桐 (、)(4400)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我有一卷鬼神圖錄

  李東陽緩步穿行于骨塔林中。

  江舟亦步亦趨,隨行身后。

  二人俱一言不發。

  李東陽浩然在胸,這些陰氣森森、煞氣逼人的骨塔,并不能讓他感到不適。

  反倒是帶著幾分唏噓、悲愴的神色。

  雖已立下骨塔、殺字碑,但他們還需要在此逗留些時日。

  因為那些被鬼狄建成射骨塔的北關將士骸骨尚在,不可能令其曝尸大漠黃沙,還需要一一收殮安葬。

  百二十余萬副骸骨,不是一個小工程。

  鬼狄人將北關將士建成射骨塔,如今又被江舟壘成“京觀”,可謂天道輪回。

  “京觀”一詞,還是江舟所說。

  只因“骨塔”二字未免失之于“大”,并不利于傳揚天下。

  京,謂高丘也;觀,闕型也。

  殺賊戮敵,戰捷陳尸,藏之京觀。

  倒也貼切。

  夫文,止戈為武。

  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眾、豐財。

  此舉雖稍顯暴烈,有可能引起儒門中一些尚仁之輩非議,卻能顯稷之文治武功,亦令子孫萬民無忘此國之大殤。

  若有人膽敢置喙,甚或對自己這個得意門生說些什么、做些什么,那他李東陽這個貨真價實的大儒也不是泥捏的。

  唇槍舌劍他不弱于人。

  仗劍殺賊,他亦可為。

  以權壓人,他身為太宰,該懼的是他人。

  “江舟啊……”

  李東陽心中微微發狠,旋即壓下,轉身道:“秦王此人,有勇毅而無肚量,有決斷而無遠謀,性剛而專愎,”

  “你如今雖有絕世之劍,卻只會令他忌你,而絕不會懼你畏你,而且,我大稷非鬼方可比,玉京神都,也非鬼方王城可與之相提并論,你可明白?”

  江舟點點頭,簡潔地道:“我明白。”

  他知道李東陽的意思。

  李東陽這一次回京,必定要與秦王有一場死斗。

  經此北境一事,無論是李東陽,還是秦王,都已經容不下對方。

  雙方之間,必然有一方要屈服,甚至死亡,方可休止。

  而死的那一個,只有可能是李東陽。

  因為不管怎么說,李東陽是臣,秦王是君。

  以李東陽的性子,無論如何斗,他也不可能弒君。

  他所謂的“斗”,也只不過是想為北關將士討一個公道。

  而這個公道,最多不過是讓秦王低頭認錯罷了。

  但若反過來,秦王那就必定是恨不得弄死李東陽了。

  且不論李東陽與秦五不是一路人,是他監國掌權的最大阻礙。

  只要李東陽活著,就證明他的“運籌帷幄”是錯的。

  他一日不死,世人就一日不會忘記。

  而江舟若進京,只有一個理由,就是為他這個老師出頭撐腰。

  那性質恐怕就完全不一樣了。

  以江舟的性子,和他如今的實力,都注定不可能向秦王低頭。

  而秦王更不可能容得下他。

  他又不像李東陽,遵循為臣之道。

  他與秦王相爭,絕對不會像是李東陽與秦王的“君臣之爭”。

  兩強相遇,十有八九,是白刃相接、你死我活的生死惡斗。

  李東陽似乎也知道他不想多說話的原由,聞言只是點點頭,便道:“既如此,那為師便在玉京等你到來,你也不必太急,為師在京中雖時日尚短,卻也并非毫無根基,”

  “你那江都之地,舉足輕重,不可輕棄,萬萬要安排妥當了。”

  李東陽說得風輕云淡。

  實則心中在想的,卻是如何拖延江舟進京的時間。

  玉京,為何稱之為神都?

  或許天下間已經沒有多少人知道了。

  李東陽卻知道。

  秦王雖非易與之輩,在他眼里,卻也并非難以對付。

  他忌憚的,是陛下啊……

  所以,他需要時間,即便不能為江都掃盡障礙,也要竭盡全力,為他營造一個不敗之地。

  他不動彈,世人或是早已忘了,他還有一個“老蟢子”的稱號。

  江舟一時也沒有多想,他進京,本也需要時間將江都安排妥當之后。

  數日后。

  諸事皆畢。

  落雁峰,北雁關下。

  “老師,鶴大哥,玉京再見。”

  江舟朝李東陽長身一拜,又朝鶴沖天一笑,說出最后一句話,身形便如泡影般破散,化為虛無。

  一劍蕩乾坤,幾乎耗盡了他十萬里鎖劍之神氣,十數日下來,雖已盡量少言,今日將李東陽送回北雁關后,也終于竭盡。

  傷勢稍復的鶴沖天與野夫營等眾高手都是悚然一驚,呆立原地。

  他們都是眼力見識皆不凡之人。

  這是……

  元神?!

  一劍掀起無盡劍獄,覆滅鬼方王城的,竟然只是一尊元神至此?

  是了……

  難怪會有那等傳聞,說其一路步行,半月橫跨大稷天南地北十數萬里之遙。

  也只有元神之妙,方才能做到。

  只是就憑一尊元神,就有如此神通……

  怕不是他真已成就陽神?

  那一劍的威力,實在令人久久難忘。

  在他們認知中,也只有傳說中的陽神之境,一個念頭便能聚散由心,身外化身,有改天換日之威能,方才使出那樣的一劍。

  只是……

  眾人想著江舟那張年輕的面龐,那可不是什么返老還童的老妖怪……

  這也……太不講道理了吧?

  李東陽看著“江舟”散去,手撫長須,過了一會兒,回身朝鶴沖天等人露出笑容。

  “諸位英雄……”

  鶴沖天等眾人不知為何,后背微微一寒……

  一片連綿學宮深處,有一座十分簡陋的草廬。

  草廬前有一相貌清癯、身材高大的老者,席地而坐。

  地上凌亂地擺著許多骨籌。

  老者時不時伸手撥弄。

  隨著他的一次次似有意似無意般的撥弄,這些凌亂的骨籌竟然隱隱透著幾分玄奧的意味。

  老者清亮的眼眸中,竟然隱隱映照出一副奇異的景象。

  群龍沖天而上,鉆入云霄,于云中翻滾飛騰,蟠軀擺尾,不見龍首。

  老者雙手落在兩副骨籌擺出的爻象之上,嘴里喃喃道:“飛龍在天,群龍無首……”

  飛龍在天,利見大人……

  群龍無首……吉!

  兩副爻象,都是上上大吉之象。

  但老者面上卻并無幾分喜意,反而變得有些凝重。

  群龍無首,天下大喜……

  卻未必是大稷之吉啊。

  “唉……”

  老者扶須微嘆。

  這時,有人推開草廬籬笆走了進來。

  “夫子,該用午膳了。”

  這也是一個老者,看年紀,卻是與席地而坐的老者相差不大。

  老者抬頭,卻是說道:“師古啊,今歲梧桐臺新添名刻可定了?”

  “啊?”

  澹臺師古微怔,旋即說道:“夫子,名錄已定,只是尚未銘刻。”

  此時若有人看到他對此老執禮如此恭謹,必定震驚之極。

  只因澹臺師古四個字,在外間便幾乎等同于稷下學宮。

  因為他正是稷下學宮當代大祭酒,亦可說是學宮之主。

  老者撫須沉吟,片刻才說道:“正好,你把那個小家伙加上去。”

  澹臺師古又是一怔,旋即明白過來,驚訝道:“夫子,這個……”

  “夫子”不悅道:“怎么?有什么問題?”

  澹臺師古搖頭一笑,似是想到了什么有趣之事,說道:

  “那倒是沒有,只是這個小家伙,本來已經定下,位居今歲名錄之末,只是前幾天傳來消息,說他在北漠一劍殺了數十萬鬼狄人,而且還把人尸骨壘起,建了幾十座骨塔,稱之為京觀,以示武功,”

  “因此惹惱了宮中幾位祭酒,說他太過殘暴兇戾,空有武勇,卻無德不仁,”

  “雖也有幾位祭酒為他據理力爭,言表其功,乃是我大稷數百載以來未有之大功,當錄名梧桐,”

  “雙方爭執難下,已近歲末,梧桐名錄不宜再拖延,索性便暫且緩一緩,待下次稷下評再論罷。”

  其實這也是因為江舟年紀太輕。

  稷下評雖不一定多久會有一次,少則三兩年,多則七八年。

  以江舟的年紀,即便晚個十載八載,再名登梧桐臺上,那也是古之少有。

  正因此,那些支持江舟的大儒也認為晚些對于他來說,未必是壞事,反而可以讓他多加磨礪,才并沒有太過堅持。

  “呸!”

  “夫子”聽聞,卻是重重地啐了一聲,怒道:

  “這些老不死的腐儒!”

  “先賢的書都讓他們讀到狗肚子里去了嗎?”

  “仁德?哼哼,他們對鬼狄倒是仁德,鬼狄殺我稷民之時,怎不見他們出來說仁德?”

  “以德報怨,何以報德?”

  “呸呸呸!”

  又連啐了幾口,似乎還氣不過,搖搖晃晃地站了起來,四處搜尋什么。

  澹臺師古不好接他的話,那些話夫子說得,他可說不得,即便他是名義上的學宮之主。

  “夫子,您找什么呢?”

  “找我尺子,我尺子呢?老夫非要去打醒這些腐儒不可!我尺子呢!”

  夫子四處尋不到,朝他瞪眼吹胡:“是不是你又偷走了?”

  “夫子,您就消消氣吧,就照您說的,把那小家伙添上,添上!至于教訓他們的事,就交給我吧,哪里用得著勞動您老人家?”

  澹臺師古連忙像哄小孩一般,好不容易按下夫子的火氣。

  呼……

  暗暗抹了把汗。

  就您那把尺子,若再出現人間,那還得了?

  天都要被捅個窟窿!

  真的會捅出來那種,不是虛言形容……

  好不容易安撫下這老小孩,臨去之時,澹臺師古忽然又回頭:“夫子,梧桐名錄自有定數,上一人,便要去一人,這要去除誰人之名?”

  “些許小事也要問老夫?”

  夫子深吸一口氣,手已經摸向了一旁,地上正好有些枯枝。

  澹臺師古猛地一跳,毫無大儒圣賢的風度,如兔子一般急竄而去。

  就算沒了那把尺子,夫子也是夫子。

  一根草也能把天給劈了。

  他可受不起……

  唉,罷了。

  回去就隨便找個學生抓鬮,抓到哪個就算哪個倒霉。

  頂替名額的是那江小子,抓鬮的是學生,左右是不關他的事,找不到他的麻煩……

  旬日之間,一卷玉龍冊,自稷下學宮之中傳出,廣傳天下。

  隨之而去的,還有梧桐臺名錄。

  無論是玉龍冊,亦是梧桐臺名錄,凡登名冊上者,生平成就、功績等等,皆無遺漏。

  以稷下學宮之能,江舟于北漠之上種種作為,不過短短數日間便已盡知。

  他尚在大漠之上收殮北關將士尸骸之時,稷下學宮已經將其作為都錄于冊上。

  一劍蕩乾坤,誅卜骨,覆王城,建京觀,立殺碑……

  甚至是在與摩格喀拉對峙時所說的唯一一句話,也都有所抄錄。

  種種細節,巨細無遺,猶如親見。

  如此不可思議之能為,天下人也不覺奇怪,只因那是稷下學宮。

  玉龍冊與梧桐名錄,才是天下人所矚目的。

  其上的每一個名字,都能在天下間掀起一陣驚濤。

  其中最令人矚目的,非陽州江都天波侯莫屬。

  梧桐名錄上,江舟名字后面的述錄,占據了兩頁有余。

  而其中大多數人不過是寥寥幾句,不到半頁罷了。

  開篇便用了李東陽當初在大漠沙丘之上吟出的幾句:

  “一身仗劍攬天池,噓噏銀河落王畿。劍起玉龍三百萬,敗鱗殘甲滿天飛!”

  弱冠之齡封侯,恐怕是這個名字中最不起眼的一項。

  南州平亂,陽州誅虞,劍驚四圣,刀斬寶月,掌退大梵方丈。

  可怕的是,這些都是人未成一品之前便已成就。

  而如今,他已是一品至圣,先天之境!

  功成一品,便一劍蕩盡鬼方,令鬼方遠遁大漠,大稷拓土千里!

  每一個看到名錄之人,都如置身夢中。

  世間真有如此人物?

  若非這名錄乃是出自務下學宮,恐怕沒有人會相信。

  “啪!”

  玉京神都。

  青宮。

  被撕成兩截的冊子被重重摔落地上。

  封皮上尚可見“梧桐”二字。

  顯然正是剛剛新鮮出爐的梧桐名錄。

  撕爛它的,正是高坐殿上的監國秦王。

  此時,秦王一張如刀削般頗為陽剛雄俊的臉上,卻滿是陰翳。

  殿下眾臣沉默許久,才有人出班道:

  “殿下,天波侯此舉,太過殘暴無道,必有反噬之日,實不足為慮,殿下何必為此等殘暴之人費心?”

  “哼!”

  他這一通自以為揣摩秦王心思所說的話語,卻是招來秦王更大的怒火。

  這才猛地驚醒。

  這位殿下可也不是什么善茬。

  其自幼便隨軍出征,身經大小數百戰,殺過的敵人可不比那人少。

  若是換了這位殿下在那等情況下,怕不是殺數十萬而已。

  鬼狄人能逃回大漠的,怕是剩不下多少了。

  “可惜了……”

  有人忽嘆道:“此人本可為殿下所用,只是如今李太宰不日便要回朝,怕是……”

  “他與李太宰有師生之誼,已難為殿下所用,殿下當早作決斷。”

  眾人都是沉默。

  秦王為何反應如此之大,這里人人都知道。

  不是為梧桐名錄,而是名錄上提及的事。

  恥辱!

  李東陽竟然沒有死在北漠……

  而且……誰此人竟有如此之能。

  若之前沒有針對李東陽,怕是真有可能能將此人收為己用。

  一位一品至圣,即便是如今殿下有監國之權,天下奇人高士都爭相來投,此等人物也是極少數的。

  卻也有人搖頭:“談何容易?此人成就至圣,已非尋常手段可以對付。”

  秦王冷笑:“哼,一品至圣又如何?本王何曾畏懼?”

  “他若是以為成就區區一品,便能無所畏懼,敢來玉京撒野,本王倒正好讓他知曉天高幾何!”

  聞言,有一人忽道:“殿下,臣倒是有一計,不說對付此人,倒也可以羞辱他一番,先挫其鋒……”

  ------題外話------

兩章一起更沒那么快,以后我還是分開發吧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