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蘇教授與研究員們的努力下,不過半個多月的時間脈沖發動機就成型了。
成型后的第一件事,蘇教授就是把它放在實驗臺上測試。
實驗臺很簡單,就是一根支架支撐著脈沖發動機,支架下方連接著一個特殊的拉力器,它可以實時測出脈沖發動機的推力以及進行各種轉向變化時推力的變化。
王學新也去參觀了這次點火試驗。
試驗進行得很成功,點火后只見“蹬”的一聲,發動機后方就冒出一道火焰。
理論上說,這火焰應該是一次又一次的點火銜接起來的,每秒50次左右,只是因為這點火速度太快了人眼無法識別,于是看到的才只是一道火焰。
等發動機燃燒一會兒后,和志民就報告道:“推力穩力,315公斤!”
實驗室里馬上就爆發出一片歡呼聲,因為這幾乎就意味著發動機已經成功了。
(注:V1導彈脈沖發動機的推力270公斤,主角的發動機經過系統改進,頻率更高推力更大一些)
然后就是進行各種轉向操作實驗,各項數據都很讓人滿意。
以至于蘇教授都在感嘆:“不可思議,這款發動機簡直就是與‘高火’設計的,它們幾乎可以達到完美的結合!”
也難怪蘇教授會感到奇怪。
飛行器這東西,往往是先有發動機然后才有飛行器的外形的。
因為有發動機就確定了其推重比等數據,在這基礎上再進行有針對性的外形設計,一架飛機就出來了……這其中尤其是戰斗機,因為戰斗機幾乎就是一個“抱著”發動機飛上天的東西。
而此時,“高火”卻是外形先出來,后出的發動機居然與它會匹配,就像是設計好等著這款發動機的出現似的。
其實這一點都不奇怪。
因為王學新的“高火”就是按V1導彈的樣子給的設計圖,原先用的火箭發動機才是不“匹配”臨時使用的發動機,現在使用的這款燃料發動機才是真正V1發動機。
實驗一直進行了兩小時才結束。
之所以進行兩小時,是因為想要知道它的壽命有多長……畢竟是一次性用品,無法重得使用,第二次再實驗就沒有多大價值也沒有參考意義了。
而兩小時的壽命也大大超出研究員的意料之外。
“我們大概只需要二十分鐘就夠了!”和志民計算一番后說:“以三百多公斤的推力和‘高火’的重量,時速應該能達到六百多公里。飛行二十分鐘就能飛兩百多公里。但它卻能飛兩小時……”
“這是好事!”蘇教授激動的說:“一方面,發動機的壽命有冗余,可以減少飛行中的故障率。另一方面,也代表著使用這款發動機后還有很大的升級空間!”
和志民補充道:“也就是說,我們要做的很可能只是增加燃料空間或者是換過一種燃燒值更高的燃料,就可以再次增加它的射程……到時,也許三百公里的射程都不是不可能!”
這話讓在場的研究員們瞠目結舌,他們不敢相信這世上會有什么裝備居然能打兩百多三百公里。
但王學新卻覺得很正常,因為近現代比這射程遠得多裝備都是見怪不怪了。
因此,王學新很澹定的問了聲:“蘇老、和老,生產改進型‘高火’不難吧?還要多久?”
“不難不難!”蘇教授回答:“測試數據堪稱完美,幾乎只需要生產出來裝到‘高火’上就可以了。不過當然,為了保險起見,我們還是需要幾周的時間實機測試,然后再批量生產!”
王學新滿意的點了點頭。
實機測試也是有必要的,否則到了批量生產階段再發現有什么問題,那時再改動就要大費周章了。
就在王學新打算和蘇教授進一步討論測試方桉時,張宗平就拿著一封電報向王學新報告道:“營長,首長來電!”
王學新接過一看,只見電報上寫著:“情況有變,速來大槐村商議!”
王學新看著這電報不由皺了皺眉頭。
這可不是尋常事,通常在這時候,總部是不會把王學新叫到遠在幾百里外的大槐村開會的,因為王學新正在做的事極其重要也耽擱不得。
另外,這事還不方便在電報里討論非得見面商議……看來是發生大事了。
王學新原本還以為這次會議又是像往常一樣召集的團級大會,但趕到之后才發現只有李云龍、孔捷兩個團長。
王學新猜,這次的事件可能與運城有關……李云龍和孔捷兩個團駐扎在運城。
王學新猜的沒錯,當他坐下接過警衛員遞上來的開水時,首長就將文件分發到幾個人手里,打趣道:“你們這是把鬼子打急了,到國外搬救兵去嘍!據我們的情報顯示,漢斯派了一支顧問團到華夏協助鬼子對我軍的作戰!”
王學新腦袋“嗡”的一下炸開了。
漢斯?
那不就是“高火”的發明者?
自己這個盜版的……
但轉念一想,娘的,自個心虛啥呢?
此時漢斯的V1導彈還沒成形,而自己的“高火”已經用在戰場上了。
誰盜版誰啊?
首長輕拍著面前的資料說道:“這是我們情報人員費盡九牛二虎之力用了好幾條人命換來的情報,我們估計……漢斯可能是希望鬼子在華夏取得全面勝利,由此給鷹醬更大的壓力,使鷹醬無力增援乃至直接登陸北非!”
此時的北非戰場正進行到關鍵階段,漢斯與日不落帝國正在防線上僵持,若鷹醬的軍隊在北非登陸,幾乎就意味著漢斯在北非的失敗。
漢斯不希望發生這樣的事,于是就通過這種方式希望拖住鷹醬。
不過……
王學新認為漢斯很可能還有另一個圖謀。
漢斯很可能是驚訝的發現他們正在研發的V1導彈已經出現在華夏戰場成型并投入使用了。
如果說“高火”與V1導彈沒什么相似的地方也就罷了。
問題是“高火”從外形到原理甚至體積、重量等,都驚人的相似。
這難道全都是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