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四十六章 燈會前奏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從津門第一開始

  ()“天寶十五年,長安將陷,破局的契機,在于天寶十三年正月。臣推測,正是這逆生種子降世。”

  葉法善頓了頓,進一步解釋,

  “當下的大唐,正值盛世,列國稱臣,萬民安樂,海晏河清。外有強兵陳列邊疆,枕戈待旦;內有名臣拱衛帝星,輔弼圣明。所以,臣以為,長安之難,不在人間!”

  最后四個字,擲地有聲,燭臺燈火似乎都被他這股子氣勢震懾得微微搖晃。

  李隆基摩挲著楊太真細嫩如脂的手背,側著腦袋,不動聲色,似聽非聽。

  “地下長安,本是大唐皇都臥榻之側,卻暗藏陰垢。先有上古的兇蠻死而不僵,后有涇河的死龍怨恨難消,盤踞久矣,多有經營。臣與羅公雖然幸得圣眷,得以仰仗紫薇皇氣,使用諸般妙法,但要對付樹大根深的兩頭死物,卻也如鏡中捉花水中撈月,半只尾巴都捉摸不著,更遑論建功殺逆。他們是這長安城里最大的變數,是長安傾覆最有可能的源頭……”

  “好了好了,葉仙師不必再解釋一遍。”

  李隆基擺擺袖子,

  “燈會是早就定好的章程,朕信你們,才把長安都交到你們手里,勿有顧慮,大唐的天子就是你們最堅實的后盾。”

  “陛下圣明。”

  葉法善小小的身軀拜伏下去,好似一個藍團子。

  “逆生種子千年一降,這是上天給朕的機會,讓朕一掃五位先皇都解決不了的積疾陰弊,還長安一個昭昭天日。”

  李隆基長身而起,袖袍翻飛之間,暮氣衰氣一朝散盡,眉宇神采飛揚,仿佛一下子就恢復了青春,回到了唐隆政變威震朝野的歲月。

  “近日,坊間有些流言,說朕沉迷女色,耽于享樂,不顧妖邪怪異殘害長安百姓。”

  李隆基搖搖頭,

  “朕不怪他們妄論圣人,朕只恨他們目光短視,不能理解朕的苦心。天下人都是朕的子民,長安人更是朕的腹心,他們遭了難,朕豈會棄之不顧?只不過,這都是必要的犧牲。那些陰濁怪奇,他們敢來長安作亂,長安便是他們的墳墓!”

  李隆基來到窗前,不用黃門幫忙,一把將窗戶推開。

  寒風直撲蒼老的臉頰,眼袋深重如刻,但皇帝的臉龐卻洋溢著異樣的潮紅。

  袖袍一抬,直指窗外。

  “這萬里江山,朕接手至今,自認沒有什么愧對祖宗的。朕的開元盛世,強爺勝祖;天寶,只會比開元更好。朕的天寶,當不遜于古圣人的治世;朕,當不遜于堯舜!”

  “朕,當不遜于堯舜!”

  遙遙回響。

  葉法善,楊太真,在場的所有黃門宮女,包括門口執戟的神將猖兵,都一齊跪拜下去,齊聲相和:

  “陛下,不遜堯舜!”

  “陛下,不遜堯舜!”

  “陛下,不遜——堯舜!”

  歌功頌德之間,李隆基微微瞇起滿是皺紋的蒼老雙目,似乎要展望窗外的萬里河山。

  但,目光其實沒投出多遠,就被朱紅色的高大宮墻擋住了,眼中所見,只有宮城內的錦繡繁華。

  就在這時,

  一陣腳步聲匆匆響起,打破了殿內神圣的氣氛。

  “陛下,”

  一個黃門奏報,

  “戶部尚書請見,要論江西道的水災;劍南節度使有奏,說南詔國近日頗有移動,居心不軌……”

  “莫要聒噪。”

  節奏一被打斷,李隆基怫然不悅,表情甚至隱隱有些猙獰,

  “讓他們等等,朕正在談論千秋大業。”

  “喏。”

  黃門身子一顫,冷汗眨眼間滲透后背,急匆匆退了出去。

  “陛下,水災兵變,亦是國事。”

  葉法善出聲說,

  “臣請告退,回去安排玄元燈會一應事宜。”

  “你去吧。”

  激情浪潮褪去,李隆基看看上去有些疲憊,

  “玄元燈會是頭等大事,莫要出半分差錯。”

  正月十四,凌晨卯時。

  鍋里咕嚕咕嚕翻涌,米肉稠粥的香氣只要聞一下,似乎都暖徹了五臟六腑。

  陳酒咬一口餅,喝一口粥,緩緩咀嚼,緩緩吞咽。

  何渭坐在對面,一邊端著粥碗一邊不停打哈欠,眼角掛著黃糊糊的凝結。

  陳酒吞下最后一口餅,咽下最后一口粥,擦了擦手,抹了抹嘴。

  “我出發了。”

  “唔……”

  何渭打著瞌睡,腦袋一點一點。

  陳酒悄悄湊近何渭耳畔,突然喊出一聲大吼:

  “我出發了!”

  “唔!”

  何渭打了個激靈,

  “一路走好……啊不是,旗開得勝。”

  陳酒咧了咧嘴,也不再多說什么,直起身子離開小廟。

  昌明坊一片寒涼。

  街上積水經過一整夜,已經結成了薄冰,里頭凍著不知什么碎屑殘渣,踩上去嘎吱嘎吱作響。

  路邊臥著蜷縮的乞兒,衣衫襤褸皮膚紫青。肥大的老鼠咬住一只僵硬的耳朵,甩動身子一扯,骨肉剝離,斷口處膿血凝固。

  病棚里影影綽綽,瘦骨嶙峋卻肚皮奇大的小孩蹲在棚口,扣著地面上的碎冰。陳酒路過時,他抬頭看了一眼,黑乎乎的臉干巴巴的眼,旋即低下了頭,將一塊碎冰含進嘴里。

  陳酒腳步匆匆。

  離開昌平坊,路上碰到幾隊面有疲色的巡邏武侯,嘴里嘟囔著“守捉郎”、“自招麻煩”、“上元節給爺爺添堵”之類的話。

  陳酒拿出雕花腰牌,便輕易過了關卡。

  終于,禁閉的興慶宮門近在眼前。

  不同于昌明坊,宮門前自然是一派熱熱鬧鬧的勞碌景色。

  入選燈會的異人們已經到了一大半,陳酒一過去,便在人群中瞧著了賭徒。

  “刀兄,你可真有本事。”

  賭徒臉色十分復雜,半是傾佩半是痛惜,

  “因為你那一通亂殺,守捉郎買賣人口的事被剝出來了,這事太大,民眾又輿論嘩然,多少貴人也壓不住。昨日,京兆尹急派武侯、不良人,連同城防駐軍,突擊了城中全部守捉亭。唉,雖是可惜了那些賭坊,但他們也是死有余辜……”

  絮絮叨叨。

  一身黑衣的陳酒默不作聲,閉目養神。

  突然,一聲巨響。

  沉重的宮門緩緩打開,露出一片耀眼的大唐繁華。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