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封賞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皇兄何故造反?

  正月開朝,朝堂上下各歸其位。

  一切仿佛都和往常一樣,重新回到了正軌,但是,當眾臣列隊在金水橋畔相視而立,所有人卻都明白,一切其實都不同了。

  景泰八年的第一次早朝,處理了很多事情,刑部遞交了南宮變亂當中逆黨的最終名單,太子再次當眾宣讀了圣母皇太后的懿旨,廢太上皇為庶人,囚鳳陽高墻。

  隨后,天子命人宣詔,首犯寧陽侯陳懋,都督張輗,指揮使孟俊褫奪爵位,定于十日后斬首示眾,其余隨同作亂之人,念其本不知情,受命而為,故一律發配邊境,永世不得回京。

  除此之外,天子另有詔命,謂皇嫂端靜皇后錢氏身居后位,未能勸止太上皇有謀亂之舉,有失懿德,去其尊號,念其同太上皇伉儷情深,仍以皇后禮待之,命同去鳳陽高墻,太上皇其余后妃及諸皇子,皇女,本與此事無涉,不加株連,恩準仍養于南宮中,依例供奉。

  應該說,這樣的處理方式,無疑彰顯了天子的寬和氣度,讓眾臣無不感嘆天子的仁慈寬厚。

  但是,唯一引起異議的是……太上皇的后妃實在太多了,此前更定的選秀制度,太上皇是不遵守的,這些年下來,不管是為了掩人耳目,還是真的在聲色犬馬,終歸如今的南宮當中,光是有品級封號的妃子,就有四五十個。

  再加上,此前天子下了詔書,此后宮中妃嬪并不殉葬,這也就意味著,朝廷要再養這么多妃嬪一直到死,這可不是一筆小數目,所以,戶部的沈尚書第一時間就提出了反對。

  “……陛下,南宮妃嬪眾多,其中多有妖冶之人,魅惑君上,留于宮中,實無益處,此前禮部有制,后宮妃嬪皆當依照選秀之制入宮,南宮諸妃,皆太上皇一言而封,此本非制之舉,理當更正,故請將太上皇歸朝后新冊諸妃無所出者,皆放還出宮,令其自謀生路。”

  看得出來,沈翼這些話憋得不是一天兩天了,南宮這些年下來,日日宴飲無度,生活奢靡,太上皇一高興就封幾個妃子玩,雖然說,花的都是內庫的錢,但是,作為戶部尚書的沈老大人卻一直堅持,內庫的就是國庫的,對此十分不滿。

  別說是現在太上皇被廢了,就是當初太上皇還在南宮的時候,他也沒少為此事上奏。

  而且,這一次,他顯然是做了不少準備,這個提議一出,就得到了不少大臣的響應,有那么幾個有所異議的,也是在說太上皇的后妃直接放還是否合適的問題,提議仿效前代修建佛寺將這些妃子送去祈福。

  當然,朱祁鈺最后并沒有選擇后者,而是答應了沈翼的請求,將南宮的一眾妃子遣散放還,令其自行出宮,除此之外,念及她們多是教坊司出身,在外大多已無親人,所以,他還特意命人賜了一些金銀財帛下去,當然,那都是后話了。

  關于南宮諸妃的安置問題,只是一個小插曲,就像沈翼所說的那樣,這些妃子當初冊封的時候,其實就并不合規,所以,現在只是糾正回來而已,雖然稍有爭議,但是,也沒有太多人糾纏,真正讓他們重視的,是接下來的另一件事情,也即是,對此次南宮變亂當中,有功之臣的封賞。

  既然有人有罪,那么,自然就有人有功,相較于有罪之人如何處罰,朝中的這些大臣,顯然更關心有功者該如何封賞,畢竟,后者才關系著朝中此后的權力地位會不會產生新的變動。

  首當其沖的,就是勛貴這邊,以率禁軍直接鎮壓叛亂的成國公朱儀為首,加上第五團營的都督永康侯徐安,第六團營都督永順伯薛輔,獲封奉天翊運推誠宣力武臣,賜薛輔為永順侯,予世劵,準世襲罔替。

  其次是受命協助封閉九門,鎮壓叛亂的靖安伯范廣,豐國公李賢,昌平侯楊洪,保定伯梁瑤,獲封奉天翊衛推誠宣力武臣,賜范廣為靖安侯,賜保定伯梁瑤為保定侯,予世劵,準世襲罔替,賜豐國公李賢世劵,準世襲罔替,擢昌平侯世子楊杰為都督同知。

  關于這個封賞,其實朝中早就有小道消息傳出,畢竟,當初南宮變亂時,很多人都看得清楚,在城內受命指揮的,是靖安伯范廣,與其配合的是保定伯梁瑤。

  至于豐國公李賢和昌平侯楊洪,李公爺倒還去城頭上鼓舞了一下士氣,但是楊洪這幾年卻早就已經是纏綿病榻,起不來身了,昌平侯府身上的這些封賞,其實更多的,就是給楊杰的。

  畢竟當年,楊杰出使草原立下了不世之功,但是因為種種原因,他的功勞卻不得封賞,剛好趁此機會,予以封賞。

  不過,在這道旨意公布之后,朝堂上下,卻是喜憂參半,毫無疑問,隨著這道旨意,景泰朝新的勛貴集團正式形成,以成國公為首,豐國公,靖安侯,昌平侯等多家并立的局面就此確立,意味著武臣序列即將真正重新走入穩定期,從朝廷穩定的角度來說,這是好事,但是,也同時意味著,武臣重新在朝中獲得了足夠的話語權。

  要知道,除了這些高階勛貴之外,在這次和陳懋率領的叛軍的戰斗當中,還涌現了一批新生的將領,或許對于他們來說,這不算是一場特別大的戰事,但是,其意義卻非同凡響。

  因為這是在護駕,所以,其戰功和普通戰功不同,足以支撐他們成為日后武臣的中堅力量,這也意味著在此之后,想要重新拿回之前文臣對武臣的絕對優勢,將變得無比困難,所以,在一部分大臣的眼中,這又并不值得高興。

  當然,不管他們是怎么想的,終歸一切已成定局。

  勛貴這邊有所封賞,文臣自然也不例外,雖然說,這次的事件當中,一眾文臣除了于謙之外,并沒有什么太大的功勞,但是,文臣們的最大能力,就是能說會道,會往自己臉上貼金。

  首先就是于謙的問題,最初的時候,朝中有一些聲音,認為于謙私自調兵,有違典制,甚至包括于謙本人,也是這么覺得的,為此他還在交還符牌之后,第一時間上了請罪表并禁足府中。

  但是,隨著天子召見了朝中重臣,隱約透露了一絲口風之后,整個朝中的風向,很快就全變了,老大人們默契的換了另一個新的說法,模糊掉了所有細節,直接說于謙是奉圣旨,攜天使往第五團營調兵平亂,仿佛壓根就不存在劍挾徐安的事情出現一般。

  于是,于謙自然也就成了這次鎮壓叛亂當中的第一功臣,其功勞細論起來,甚至還要比成國公朱儀更盛,自然,封賞也要更厚。

  據說,天子曾經還私下里詢問過,是否應該為于謙封爵,讓于謙嚇得趕緊從府中出來,自己進宮立勸之后,才勉強讓天子打消了這個念頭。

  但盡管如此,最終于謙的封賞也是令人十分艷羨,加封奉天翊衛推誠守正文臣,授正一品特進光祿大夫,加正一品右柱國,加封少師,準蔭一子為錦衣衛指揮使,一子為指揮僉事,依例追封三代,賜其妻正一品誥命夫人,準配享太廟。

  別的也就算了,但是最后這一條,在傳出來的時候,簡直是讓所有人都為之震驚。

  哪怕是現在,聽到宣旨太監已經明明白白的念出來的時候,眾臣心中還是覺得難以置信。

  要知道,大明開國至今,配享太廟者,除了太祖時的二十一位開國功臣之外,便是太宗時的五個靖難功臣,而這二十六位配享太廟的功臣當中,只有姚廣孝一人出身文臣,也就是說,于謙將是整個大明朝第二個以文臣之身得以配享太廟的人物,這份榮寵,不可謂不重。

  可以說,單是這一條,便足以讓在場的文臣們揚眉吐氣了,要知道,配享太廟的待遇,某種意義上來說,可是比國公的爵位更要稀罕的,甚至于有些人已經恨不得于少保,不,應該叫于少師了,恨不得于少師現在就原地去世,把這個待遇給直接坐實了。

  當然,這是玩笑話,這份殊榮之所以能夠成功被宣布出來,除了于謙本人的功績,天子的寵信之外,也還是因為這次勛貴們出的風頭太大,所以,文臣必須要推一個人出來殺殺對方的勢頭,否則的話,這種級別的待遇,早就跳出來一堆人反對了。

  作為文臣的重頭戲,于謙是最關鍵的重點,但是,卻不是文臣封賞的全部。

  畢竟,于謙的封賞再重,也只是一個人,光他一個人顯然是不行的,所以,朝中的其他重臣,也撈到了一些封賞,六部的尚書,都御史,內閣大臣,照例也都得到了一些金銀財帛的賞賜,不過這些都可以忽略,真正讓文臣們爭取的,是關于東宮屬臣的封賞。

  這次南宮變亂當中,太子堅定的站在天子這邊,在得知消息之后第一時間前去稟報天子,并且在整個過程當中,始終陪伴在天子的身側,這樣的舉動,無論底下如何議論,但是至少在現在,是應該予以賞賜的。

  但是太子是儲君,所以,太子的這份功勞,自然應該落在東宮的屬官身上。

  只不過,在這一點上,朝臣卻罕見的出現了分歧,尤其是文臣當中,為此吵的不可開交。

  一部分人認為,東宮屬臣的確輔弼有功,但是,畢竟在這件事情中沒有直接的作用,所以,應該按照輔弼之功算,不能按照平亂之功。

  這一派的代表人物,以天官王文為首,包括戶部尚書沈翼,兵部尚書王翱,內閣大臣張敏等人在內。

  另一部分人則覺得,太子便是東宮,太子的所作所為和東宮脫不開關系,所以,自然應該按照平亂之功封賞東宮輔臣。

  這一派的代表人物,以刑部尚書俞士悅為首,包括工部尚書陳循,內閣大臣蕭晅,孫原貞,朱鑒等人在內。

  事實上,年前的這段時間,朝堂上爭吵的主要內容,就在于此,甚至于,因為這個,勛貴們著實是看了好大的一番笑話。

  要知道,平日里這幫文臣都是聯合起來跟他們抬杠,結果這一回,關于勛貴們的封賞沒有什么異議,反倒是他們自己的封賞吵的不可開交,著實是難以不讓人幸災樂禍。

  當然,勛貴們看樂子,但是,真正浸淫朝堂的人,看的卻是里子。

  這番爭論,明面上爭的是該如何敘功,但是實際上,爭的卻是東宮儲君之位。

  還是那句話,太上皇鬧出了這樣的事情,東宮的儲位勢必再難穩固,盡管在這次的事情當中,太子做出了正確的選擇,但是,太上皇被廢為庶人,事實上就意味著太子不僅失去了最強大的支持,更背上了一個沉重的負擔。

  自此以后,東宮的法統,品性,能力,禮法所系將會受到全方位的質疑,事實上,朝中現在還沒有直接的言論出現,一方面是因為南宮之事尚未完全塵埃落定,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天子目前,還在維護東宮,可哪怕如此,朝野上下,宮內宮外不停的試探,也已經開始了。

  這次爭論,明面上的核心是東宮屬臣,可實際上,其實就是在打壓遏制東宮勢力的發展。

  朝中如此,宮中亦是如此,別人不知道,但是,朝中的重臣或多或少,對于后宮的狀況也大致有所了解。

  往年家宴,向來在景陽宮舉辦,天子生母吳太后,向來偏愛貴妃杭氏,和中宮皇后關系冷淡。

  但是,今年家宴,這位太后娘娘卻主動提議,將家宴改到坤寧宮舉辦,其中用意,豈能不引人深思?

  當然,這個苗頭現在只是初現而已,可是,可以預計的是,這種苗頭只會越來越多,越來越盛……

  宮中之事只是插曲,朝堂之上爭論了許久,最終,還是天子裁斷下來,認為太子有功,不可不推及東宮輔臣。

  因此,在這次封賞當中,除了東宮的一干師傅獲得了象征性的賞賜之外,其他的一干東宮屬臣,基本上都獲得了新的加封,諸如徐有貞,沈敬,倪謙等資歷最老的,甚至得到了除了東宮之外的差遣,可以實質性的參與到朝廷政務當中……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