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三百二十七章:棄車保帥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皇兄何故造反?

  陳循的話,一下子點醒了在場的眾大臣。

  不少大臣看了一眼上首面無表情的天子,短暫猶豫之后,各自交換了個眼神,便有了決斷。

  吏部王文上前,開口道。

  “陛下,陳尚書所言有理,苗地之事,兵部雖有過錯,但是實則是王驥憂懼避戰,欺上瞞下,不聽號令之故。”

  “方才黃鎬信中有言,曾數次遣使往辰州王驥大軍駐地,詳述平越情況,然王驥近來數月轉呈兵部的奏報當中,俱未將平越狀況上呈。”

  “情報不全,兵部難以做出正確決斷,因此,于尚書方才阻止陛下撤換總兵官,雖有過錯,然情有可原,若要論罪,當以阻攔軍報的王驥當先。”

  這話說的略有偏頗。

  因為事實上,平越的軍報是送往大軍駐地求援的,并沒有明確說明是要送往京城,這也不符合程序。

  所以,阻攔軍報的罪名,實際上略顯偏頗。

  但是到了這個時候,這種細節已經無人追究了。

  這個當口,王驥的罪名越重,兵部的罪名就越輕。

  緊接著,戶部沈翼也開口道。

  “陛下,確是如此,王驥欺上瞞下,粉飾太平,誤導兵部,借臨機專斷之名,行裹足不前之實。”

  “以臣之見,除平越城外,其他各城恐戰況亦不容樂觀,王驥趁我朝廷眾臣目光聚于邊境之時,懈怠避戰,當論首罪,除此之外,提督軍務大臣侯琎亦當問罪。”

  接連兩位七卿大臣出言表態,算是給朝野上下定下了調子。

  那就是,這件事情的罪責,全都都由王驥來承擔!

  事已至此,王驥已經完了。

  出了這樣的事,朝廷需要有一個人來承擔責任,不然的話,無以告慰平越軍民長達七個月的堅守,更無以平息,消息傳揚出去之后,苗地百姓的怒火。

  于謙在朝中的地位太重了,這個鍋不能由兵部來背,那么,就只能是前線負責指揮的總兵官王驥,來承擔這個責任了。

  而且,表態的人是王文和沈翼,這兩位的身份地位也不一般。

  撇去七卿的地位不談,如今朝中文臣,最受天子信重的當屬王文,無可置疑。

  近些日子一來,天子召見沈翼的次數也頗多,加上前一次公開的為戶部撐腰,倚重之意毫不掩飾。

  因此,某種意義上來說,他們兩個的表態,可以窺出天子的心意。

  確定了這一點,朝野上下提著的一口氣就放下了一半。

  只要天子沒有下定決心要拿下于少保,那么一切都好辦。

  科道風憲當中,立刻有不少御史站了出來,道。

  “陛下,京中近來傳言紛紛,稱王驥陳兵不前,非因地勢不熟,實乃因朝廷邊境危難,其有擁兵自重,挾寇自保之意,此等心懷不軌之事,朝廷當遣員詳查,萬不可疏忽。”

  緊隨其后,又有大臣站出來,道。

  “確實如此,空穴不能來風,王驥三征麓川,徒勞無功,此番出征,會川衛訓導詹英曾向朝廷上疏,彈劾王驥役民夫,舁彩繪,散土司以邀厚利,師行無紀,擅用腐刑,假進御之名以充私役。”

  “時法司欲遣官員徹查,卻遭王振攔阻,終不了了之,可見王驥與王振交情匪淺。”

  “土木一役,王振罪大惡極,同黨皆遭朝廷清算,王驥在此時擁兵不前,絕非為國為公,實乃挾寇自重,妄圖令朝廷顧忌苗地局勢而寬宥其罪,其心實為可誅也!”

  還是那句話,確定了大方向,文臣們翻舊賬的功夫,一個比一個強。

  從王驥三征麓川,靡費無功,到他行軍途中遭受的種種彈劾,再到他和王振的私交,以及王振為他說情庇護。

  一樁樁一件件,全都被翻了出來。

  一時之間,朝堂上物議沸騰,王驥成了罪不容赦之輩。

  在一片議論紛紛當中,最終,都察院左都御史陳鎰上前道。

  “陛下,王驥之罪,當詳查之,臣請陛下命南京都察院,刑部,大理寺聯合遣員,前往苗地徹查此事,詳正其罪。”

  “至于兵部,未能及時體察王驥險惡用心,確實有過,但是若說識人不明,用人不當,未免過于苛責。”

  “派王驥前往苗地平叛的詔令,乃是去歲六月中旬發出,彼時于尚書尚是兵部侍郎,兵部諸事皆由前尚書鄺野主理,朝中大政則被王振把持,派遣王驥之議,乃王振力主。”

  “至于后來,未能及時撤換王驥,一是因邊境紛亂,無暇顧及,二是因王驥欺上瞞下,隱瞞苗地局勢。”

  “故臣斗膽,請陛下仁慈恩寬,勿罪兵部,勿罪于尚書。”

  陳鎰的話,算是給了王驥最后的一錘。

  他這番話,幾乎是徹底將王驥劃歸了王振一黨。

  眾所周知,王振罪大惡極,任人唯親,攬權自重。

  將派遣王驥前去平叛的過失,全部都推到王振的身上,是朝臣們最能夠接受,也最周全的解決辦法。

  如此一來,識人不明就和于謙一點關系都沒有了。

  最多也就是,除夕日的時候,于謙曾經反對撤換總兵官有些惹人非議。

  但是平心而論,當時的局面,于謙做的并不算錯。

  統領十萬大軍的總兵官,要撤換的話,的確需要慎加考量,于謙之所以阻止,是出于兵部尚書的責任。

  畢竟,誰也沒有想到,平越的局勢惡劣至此。

  不過如此一來,王驥的罪名就不止是憂懼避戰,裹足不前這么簡單了,被劃為王振一黨,那罪名可就大了。

  但是這個時候,已經沒人管王驥的下場了,只要不牽連于謙,一切都好說。

  于是,群臣紛紛拜倒,道。

  “請陛下仁慈恩寬,勿罪兵部,勿罪于尚書。”

  朝堂上統一了意見,朱祁鈺也點了點頭。

  這個時候,按照慣例,原本應該是再問一下于謙的辯解的,但是思忖了一下,朱祁鈺決定不搭理這個死腦筋,直接道。

  “既然如此,準總憲所言,命南京大理寺,南京刑部,南京都察院聯合遣員,前往苗地核查平越境況,確認是否有瞞報軍情,挾寇自重一事。”

  “罷去王驥,侯琎一應官職,押入詔獄,命錦衣衛詳查王驥與王振是否有所勾結,營私舞弊,清查之后,如實回稟,再行處置。”

  聽到天子將這樁事情交給了錦衣衛,群臣心中便有了數。

  這回王驥,算是在劫難逃了!

  勾結王振,挾寇自重這兩條罪名,一旦坐實,可就不止是罷免官職這么簡單了。

  如此大罪,即便是王驥有爵位傍身,一個流放千里戍邊,也是決然免不了的。

  若是能夠有更加切實的證據,恐怕性命能不能保得住都兩說。

  當然,王驥的死活,已經沒有人關心了,他們在意的是,天子會怎么處置于謙。

  所幸,天子也沒有讓他們等太久,緊接著就將目光落在了沉默無言的于謙身上,輕嘆一聲開口道。

  “兵部尚書于謙,未能及時體察苗地局勢,放任王驥裹足不前,有失職之罪。”

  “念及其為國操勞,一片忠心,免去其京營提督大臣一職,罰俸三月,禁足府中三日思過,以示懲戒。”

  眾臣心中松了口氣的同時,也隱約有些失落。

  說到底,京營還是沒有保住,不過所幸的是,于尚書沒什么大事,這番處罰,算是小懲大誡,總算是平安度過。

  于是眾臣再度拜倒,齊聲高呼。

  “陛下英明。”

  朱祁鈺點了點頭,從御座上起身,淡淡的吩咐了一句。

  “退朝。”

  于是,這場驚心動魄的早朝,總算是到此落下了帷幕……

  地址: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