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四十一章:處理政務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皇兄何故造反?

  京城里頭一片亂糟糟的,宮里頭也并不安寧。

  議事結束,朱祁鈺便出了宮,回到王府安歇去了。

  但是金英卻隨著李永昌回了慈寧宮。

  這一夜,到底發生了什么,沒有人知道,但是據說,這一天內庫房的管事太監又是一夜沒睡……

  翌日,朱祁鈺早早地便起了身。

  有了前一世的經驗,此刻的他要鎮定得多。

  數百年的興衰起落,教會他一個道理。

  每逢大事有靜氣!

  越是朝局艱險,危難叢生的時候,越要能夠保持鎮靜。

  他能夠想象得到,昨夜各個掌事官回去之后,朝廷的各個衙門會掀起怎樣的一場巨震。

  朝廷大敗的消息傳開之后,京城百姓又會如何的議論紛紛。

  但是他也知道,這個時候,最重要的是不能慌。

  對于文官集團的素質,他還是比較有信心的,安撫民情是他們的拿手戲。

  至于他這個郕王爺……

  該吃吃該喝喝,身體最重要!

  用了早膳,喝了湯藥,朱祁鈺又按照太醫的吩咐,將八段錦練了一遍,才在成敬的陪同下,啟程前往集義殿。

  金英已經遣人來叫了三回了……

  朱祁鈺自東華門入集義殿,金英已經在殿門口等著。

  待得坐定下來,金英才苦笑一聲,道。

  “王爺您倒是穩得住,今兒一大早上,順天府,兵部,戶部,刑部,六科十三道,一堆的奏章都遞了上來,還有幾位老大人,候在外頭等消息都快半個時辰了,您是真的一點都不慌啊……”

  虧得他昨夜就睡了一個多時辰,就起身來集義殿候著。

  生怕這位郕王爺“勤于政事”……

  可結果人家一點都不著急,這天都大亮了,才施施然的過來。

  朱祁鈺抿了口茶,撿起桌案上厚厚的一摞奏章翻了翻,不由得撇了撇嘴。

  這幫文官,除了能辦事之外,嘴皮子倒也是真快。

  這昨天晚上才把消息放出去,今兒一大早就來了這么多奏章。

  他簡單翻了一翻,除了兵部,戶部,刑部,還有順天府說了些正事兒,六科十三道基本上都是彈劾的奏章。

  想了想,他拿起順天府的奏章,邊看便提起筆。

  這份奏章,是順天府稟奏和五城兵馬司在昨夜產生沖突的。

  因著昨夜消息一下子傳開,各種各樣伺機搗亂的人,紛紛涌了出來,什么小偷小摸之類的不說,還有打砸搶劫的。

  順天府和五城兵馬司一起出動,兩方人馬鬧了不少的摩擦。

  朱祁鈺便看邊寫,半盞茶的工夫,就把奏章放到了處理過的那邊。

  金英好奇,拿起這份奏章一瞧,差點驚掉了下巴。

  這奏章里頭,不僅清清楚楚的判明了雙方的權責界限,還寫上了日后出現問題的處理辦法,更有甚者,這位郕王爺還勾出了三處,順天府尹因為寫的著急而出現的錯別字……

  放下奏章,金英一臉的詫異。

  這位郕王爺,真的以前沒怎么接觸過政事嗎?

  要知道,他作為司禮監秉筆太監,平素處理的政事也不少。

  這幫文臣,說話就喜歡引經據典,彎彎繞繞的。

  尤其,這順天府尹又是個絮叨的人。

  這份奏章他通篇看下來,也得小半盞茶的時間,若是再加上分辨事情的細節,思索解決辦法,沒有一炷香的時間,是絕對處理不下來的。

  若是草草糊弄一番,兩邊各打一大板也就罷了。

  可郕王批的這份奏章,卻分明是仔仔細細的看過之后才寫下的。

  一時之間,金英看著朱祁鈺的目光,多了幾分欽佩……

  只不過他不知道的是,兩世為人,光是批復奏疏的能力,朱祁鈺早就練出來了。

  不得不說,這幫文臣的戰斗力很強。

  饒是以朱祁鈺的速度,也花了兩個多時辰,才處理完手頭的這些奏本。

  這要是換了個新手過來,起碼得弄到天黑。

  看了看手頭寥寥無幾被特意留下來的奏本,朱祁鈺伸了個懶腰,道。

  “陳循和高谷兩位老大人今日來了嗎?”

  金英還沉浸在小山一樣的奏章,能夠被這么快就解決的震驚中。

  聽到朱祁鈺的問話,連忙道:“回王爺,一大早就來了,在外頭文淵閣里頭。”

  朱祁鈺將身前的奏章一推,道:“這些奏章本王已經批過了,你一會將這些奏章送去通政司,各衙門的奏事,讓他們按本王的朱批下令,至于六科十三道的奏疏,一律留中不發。”

  這是照例的事情,雖然對于六科十三道的奏疏留中,讓金英有些意外,不過他還是點頭應下。

  緊接著,朱祁鈺繼續道。

  “除此之外,以后若有奏章,命通政司先送內閣,票擬之后再送過來!”

  不過這次,金英卻是愣了愣,猶豫了一下道:“全部嗎?”

  朱祁鈺點頭,道:“除了特殊直奏的以外,都先送到內閣票擬之后,再送過來。”

  如今是正統年間,內閣還沒有正式形成,甚至連名字都沒有完全確立下來。

  這個時候的內閣,還只是一個以備咨詢的差遣,叫入直文淵閣。

  至于票擬制度,更沒有完全確定下來。

  當初太祖皇帝廢宰相,撤中書省之后,大量的朝務壓到皇帝的身上。

  太祖皇帝倒是受得了,可到了宣宗皇帝,就漸漸受不了了。

  于是開始命司禮監參與政務,分擔壓力,同時也設立了內閣,參贊機務,不過重心還是放在司禮監身上,畢竟司禮監在內廷,隨時都能幫皇帝處理朝政。

  直到宣宗皇帝駕崩,三楊輔政之時,內閣的地位才漸漸提高。

  由于今上幼弱,朝政幾乎都是由三楊來處置,為了讓皇帝同時能夠學習到政務。

  三楊通常會在奏章上寫上大體情況和處理意見,到了皇帝這邊,只需要批準或者不準就可以了。

  大大減輕了小皇帝的負擔,照準就行了!

  但是這個時候,票擬還不是內閣的權柄,而是三楊作為輔政大臣的權柄,朝野上下也壓根沒有把票擬當做內閣的分內之事。

  直到后來,司禮監坐大,不斷有權宦閉塞圣聽,朝臣和天子都意識到,在外朝和內廷之間,需要一個調和內外的機構出現,內閣才真正被賦予了票擬的權柄,甚至到最后,因為這個特殊的作用,逐漸力壓六部,成為首揆閣老。

  但是現在,內閣還遠遠沒有這種地位,三楊病逝之后,內閣更多地變回以備咨詢的地位,只能票擬一些瑣碎的小事,票擬制度幾乎被廢除。

  這次京師突然遭逢大事,上稟上來的奏折,基本上都是緊要之事,金英自然也是按著規矩,直接拿到了集義殿。

  此刻聽到朱祁鈺說,要恢復票擬制度,金英不由得心中一震。

  再三猶豫之下,金英還是道:“王爺三思,票擬之制,畢竟是三楊輔政之時的權宜之計,若是形成制度,恐會令文臣坐大……”

  朱祁鈺挑眉,看了一眼金英。

  他確實沒有想到,金英會說出這番話來。

  應該說,金英說的一點都不錯,票擬和批紅,本身是皇權的范疇。

  朝廷本就設有通政司,用來收納奏章,上傳下達,并不需要內閣來行使這個職責。

  所以先送內閣,只能把票擬的權柄給出去。

  如此一來,勢必會讓內閣坐大,使文臣的勢力進一步擴張。

  這也是有明一代證實了的。

  不管怎么說,金英都是內臣,從皇權的角度出發,這一點其實是應該避免的。

  臣權和皇權在大多時候是對立的,臣權越強,皇權便會衰弱。

  站在皇帝的角度,大多時候,應該做的也是加強皇權。

  但是……

  這是沒有做過皇帝的人的想法。

  有前世的經歷,又看過大明數百年的興衰,朱祁鈺的心里清楚,皇權和臣權,只有相對平衡的時候,才是最佳的狀態。

  他自然明白,臣權過強,會欺壓皇權,但是他有自己的考慮。

  一則,內閣的設立,是對大明有利的!

  這是最重要的前提條件。

  拋開臣權和皇權的關系不談,內閣實際上起到的作用,是調和內外,提高了政務處理的平均水平。

  說到底,將朝廷所有的政務都寄托在君上一人的身上,是有風險的。

  如果君上是明君,自然一切皆好,但是若是昏君或是能力不足,政務的運轉就會大受影響。

  內閣的大臣,至少是經過千萬士子當中篩選出來的,處理朝政的基本能力是足夠的。

  將朝政寄托于制度,而不是寄托于皇帝的個人素質。

  這一點是對大明的穩定有利的!

  除此之外,朱祁鈺認真反思了前世自己失敗的原因,除了重病和沒兒子之外。

  還有一點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大政維系于君上一身。

  所以他只要一病,三日不曾視朝,政務就堆積如山,朝臣就人心惶惶。

  真正是“國不可一日無君”……

  他做皇帝的那幾年,勵精圖治是勵精圖治了,自己的身體也累垮了。

  所以適當的分權,是必要的。

  何況事實也證明了,內閣終究不是宰相。

  即便是有了票擬之權,也是代行皇權,一個“代”字,便能死死地鎖住他們。

  有明一代,即便是內閣勢大的時候,和皇權的斗爭也難以取勝,倒是不必過于憂慮。

  至于文臣勢大……

  朱祁鈺也自有他的考慮。

  故而他沒有多說,只笑了笑,道。

  “金公公所慮有理,不過此時特殊時期,我等當同舟共濟,不必囿于權術,你自去辦便是!”

  聞弦歌而知雅意,金英一聽,就知道朱祁鈺在敷衍他。

  不過這個時候,朝廷倚重的就是文臣,后宮的太后娘娘插不上手,朱祁鈺這個郕王又不反對,他就算是心有擔憂,也阻止不了,只能拱手稱是。

  這頭兩人說這話,外頭有兩個小內侍走進來,在成敬耳邊說了幾句,遞上了一份錦帛。

  成敬聽完之后,臉色一陣變化,然后便讓兩個小內侍退下。

  走到朱祁鈺的面前,成敬古怪地看了一眼金英,將手中的錦帛遞過來,然后低聲道。

  “王爺,剛剛禮科來報,太后娘娘下了懿旨,冊立皇長子見深,為皇太子,詔旨禮科已經副署,發去禮部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