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辦公室的工作人員小劉,是一個20多歲,有點嬰兒肥的姑娘。
  此刻她一臉的慌張,一邊喊著一邊起身招呼其他人。
  這大晚上的,怎么好端端的,后臺數據出問題了呢。
  《舌尖》第一集現在是重播。
  結果收視率來了個1.3?
  “謝老師,謝老師,你快來看看,這數據不對啊。”小劉喊謝紋柯。
  《舌尖》第一集的收視率是0.6,這大家已經很滿足了。
  方澈和謝紋柯也給大家放了個假,讓大家早早地回家陪陪家人。
  畢竟《舌尖》的拍攝是爭分奪秒的,期間大家都沒怎么休息。
  所以此時辦公室里就剩下小劉和謝紋柯兩個人。
  謝紋柯正在那百無聊賴地檢查后面幾集的內容。
  被小劉一喊,他站起身來:“怎么出問題了?”
  方澈沒有在現場,他在隔壁辦公室寫東西。
  一個叫《仙劍奇俠傳》的劇本。
  這次星宇那邊對方澈的抹黑和狙擊,著實讓方澈惡心了一把。
  再者說,方澈的特效公司一旦運作起來,那么仙俠領域勢必是要占領的。
  結果這些人居然要先占領仙俠領域?
  去你的吧!
  先把仙劍搞出來再說。
  有人會擔心,如果沒有游戲打底的話,《仙劍》到底能不能火?
  其實這事吧,有些多慮。
  當年在地球上,《仙劍》出來的時候,其實游戲玩家是不認可的。
  有的認為劇情改動太大。
  有的則認為胡歌長得不好看。
  所以在當時,《仙劍》是頂著游戲玩家的罵聲起來的。
  但終究還是起來了。
  足以見得《仙劍》影視劇版的劇本足夠出彩。
  寫的正起勁的時候,門口突然傳來邦邦的敲門聲。
  “方導,出事了!”是謝紋柯的聲音。
  方澈保存文件,關上電腦,打開屋門,正好看到謝紋柯那一臉的焦急:“咋啦?”
  “舌尖!舌尖的收視率到1.3了!”
  方澈眼前一亮:“嗯?我去看看!”
  然后兩人很快來到舌尖的辦公室,小劉正給技術部的人打電話呢:“王哥,我再跟您確認一遍,咱們的統計軟件沒出問題對吧?”
  小劉表情中難掩的激動。
  但是對面的王哥卻急眼了:“哎呦我的親姐呀!你都問了三遍了,絕對沒有問題!”
  “如果是技術部出問題了,我王字倒過來寫。”
  小劉眉頭一皺,我怎么感覺你這個誓言沒什么說服力呢。
  “去去去,別跟我這逗悶子了,數據絕對沒問題!”王哥說完之后掛掉了電話。
  小劉把電話放下,抬眼就看到了門口的方澈:“方導!我確認了好幾遍,數據絕對沒問題!”
  小劉興奮地已經開始跺腳了。
  方澈看了眼數據:“那還等啥呀,把好消息告訴大家吧。”
  “好嘞好嘞!”
  小劉很快就在一個叫“吃貨小組”的舌尖工作群發了一條信息:“各位,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舌尖的收視率到了1.3了!”
  這會兒,舌尖工作小組的其他人員有的都睡了。
  有的在跟自己老婆孩子吹牛逼呢:“你看今天的舌尖了沒,收視率0.6,蓋了帽了我的baby!”
  有的正在外面吃飯,忙活三個月了,終于放假了。
  就在這時,他們各自的手機都收到了小劉的信息。
  有人一邊吃著飯一邊打開了手機,然后掃了一眼,整個人都傻了。
  “什么?舌尖的收視率1.3?”當時這人就怪叫起來。
  “小劉,你可別開玩笑啊,這玩笑開不得!”有人在群里回復道。
  隨后方澈在群里確認了這個消息。
  好家伙,整個辦公室的其他人員都炸了。
  剛才跟媳婦吹牛逼的趙哥,噌一下子站起身來:“臥槽!我他媽錯過了什么?這是見證歷史的時刻啊!”
  “國產紀錄片收視率的紀錄就這么被我們破了?”一位女同志,此時感覺特別不真實。
  狠狠掐了自己一下,然后哇地哭出聲來:“太難了!太難了!”
  “我們起來了!”
  整個舌尖辦公室,所有人在這兩天,都頂著巨大的壓力。
  來自外界的質疑,來自電視臺內部其他人員的質疑。
  甚至今天下午收視率達到0.6的時候,電視臺的其他人還不服呢:“這也沒怎么著啊,畢竟是央1套的平臺,又有方澈的加持,有本事下一期保持啊!”
  但是現在,《舌尖》用實力告訴所有人。
  老子根本就用不到下一期!
  老子第一期重播就能刷新收視率!
  “等著,我這就去臺里!”
  “我也來了!”
  “等我!”
  整個辦公室,13個人,全都回復了消息。
  這一刻,他們空前的凝聚!
  揚眉吐氣!
  有人甚至想哭!這兩天,讓別人罵慘了!
  央爸給年輕的員工是提供宿舍的。
  所以不到半個小時,幾乎所有人都來到了辦公室!
  “方導,我來啦!”
  “今晚好好慶祝一下!”有人還提著酒菜來的。
  整個辦公室的人,從沒有像今天這樣高興過!
  很快,一張舌尖辦公室所有人共同舉杯的照片發到了央氏的工作群!
  “哎呦,怎么把這照片發到工作群了?”小劉驚呼。
  照片是坐在她對面的趙哥發的。
  趙哥一臉的痛快:“就要發!”
  果然,不到三分鐘,就有人回復了。
  “這大晚上的,還吃上了?”
  “慶祝什么呢這是?收視率破0.6啊?”
  別的辦公室的人發來信息。
  趙哥一撇嘴,回復道:“收視率破1.3了,拍了三個月的紀錄片,慶祝一下不過分吧。”
  許復利今晚還沒睡,也在那水群窺屏呢。
  看到舌尖辦公室發的照片,眉頭皺了一下。
  這也太張揚了。
  等看到小趙發的信息之后,許復利點了點頭:“哦,原來是破1.3了……”
  然后他翻了個身,準備睡覺。
  突然,許復利猛地張開眼睛,從床上坐了起來。
  “收視率破1.3?重播?”
  嚇嚇了他媳婦一跳:“怎么了?地震了?”
  許復利呆呆地看著手機,喃喃自語道:“是要地震了,這些整個紀錄片行業都要地震了。”
  他心臟撲通撲通地狂跳。
  從床上下來,許復利徹底睡不著了,在那來回踱步,嘴里不時發出驚嘆:“怎么這么牛呢?”
  許復利都是這樣,就別說電視臺的其他人了!
  都震傻了好嗎!
  再想想自己前幾天說的話,臉上那叫一個疼!
  “這玩意收視率也能破1.3?”
  此時,在全國各地,在很多個小小的出租屋里,在很多大學生宿舍里。
  大家因為網上的爭論和別人的推薦打開了《舌尖》。
  只是看了半個小時。
  肚子就不愿意了。
  一位女生看著電視上的炸藕夾,想象著這玩意咬在嘴里,牙齒切斷最外面帶著焦脆的面糊,緊接著是藕片脆嫩的口感。
  伴隨著咯吃咯吃的聲音,藕夾里的肉餡汁水四溢。
  然后頂不住了。
  “上了一天的班了,享受享受怎么了!”女生一咬牙,打開了餓了嗎外賣。
  余光一掃,正好看到電視屏幕上最下角有一個小小的二維碼。
  二維碼中間是餓了嗎的圖標。
  “掃碼有驚喜……”
  然后她拿出手機咔嚓一掃,領了個紅包,點外賣去了。
  “藕夾藕夾……”她嘴里念叨著,手指搜索著。
  半個小時之后,終于取到了心心念念的藕夾外賣。
  于時,他把央氏的網站又點開了,就著回放又看了一遍。
  “真香!”
  在大學宿舍。
  四五個人看完了電視直接頂不住了。
  “叫外賣!叫外賣!”
  “分工合作,每個人各下一個餓了嗎,都把新手紅包給我用上!”
  六個下載量。
  單就這一個宿舍,就給《舌尖》節目組帶來了將近一百元的收入。
  好家伙,全國各地的觀眾各種點外賣。
  餓了嗎的外賣員都懵了。
  有的小區一趟能送十幾個訂單。
  “這是咋回事啊!”外賣小哥累的滿頭大汗。
  “今天晚上加餐的人怎么這么多呢?”
  城市的大街小巷里,藍騎士呼嘯而過,彼此之間,甚至顧不上打招呼!
  都累壞了。
  餓了嗎宣傳部的陳總,這會兒正睡覺呢,突然手下一個電話驚醒。
  “陳總,你真是神了,《舌尖上的華夏》這種操作,也就您能想得出來!”
  陳總一聽,舌尖?
  對,是有這事。
  然后他問道:“漲了多少下載量?”
  對面的手下想了想:“就在過去的一個小時,注冊量漲了160萬!”
  陳總:“多少???”
  一個小時160萬?
  一個小時?
  陳總到掛掉電話,人都是傻的。
  他呆呆地看著窗外,窗外的路上還能看到呼嘯而過的藍騎士。
  “原來我這么牛逼呢?”
  而有的觀眾,看完了視頻之后,沒有點外賣,就想吃視頻里的筍子。
  于是毫不猶豫地上了天貓,然后搜索冬筍。
  出來之后第一個店鋪就寫著:“舌尖同款冬筍”。
  這店是周奇用蟬基金開的。
  訂單一單接著一單。
  雪花一樣的落下。
  從十點半到十二點,周奇的這個店鋪,訂單量是14萬!
  銷售額376萬!
  夸張嗎?
  一點都不夸張。
  在地球上,《舌尖1》播出之后的五天里,有620萬人訪問過淘寶、天貓等網站,搜索和節目相關的食材、零食。
  舌尖2播出的時候,天貓開辟了專門的舌尖專欄,五天之內,成交訂單960萬個。
  這就是舌尖的威力。
  第二天,一大早,網絡上的熱度就爆炸了。
  有不少人去了方澈的微博下面。
  “方澈呀,你可做個人吧,太惡毒了我去,晚上十點半播舌尖?你居心何在啊!所以下一集趕緊播吧。我指著這玩意下飯呢!”
  “頂不住,頂不住,我發誓,再也不看舌尖了,昨天晚上點了兩次外賣。”
  “你吃的啥?”
  “麻辣燙,加的藕片嘛!”
  “就不怕上火?”
  “我還點了一瓶正宗好涼茶。”
  “哈哈哈,俺也一樣!”
  方澈的微博下面,一片吐槽的聲音。
  都是昨天晚上多吃了東西,然后有罪惡感的朋友們找方澈算賬的。
  “本來剛打算開始減肥,結果你就出了個這節目。真有你的。”
  有人調侃道:“方澈:減肥事業的絆腳石!”
  嘿,趁著早上沒有多少人上網這個檔口,這個話題還上了熱搜了。
  緊隨其后,不少健身房的人開始留言。
  “看完舌尖吃得多?游泳健身了解一下?”
  “方澈,真·健身房戰略合作伙伴。”
  有人剛剛醒來,上網一看:“舌尖這么火嗎?”
  就在這時,央爸的微博也發動態了。
  “昨晚十點35分,《舌尖上的華夏》第一集重播,收視率1.37,刷新國產紀錄片收視紀錄!”
  好家伙,這微博一發出來,網友們可是看呆了。
  “重播刷新收視紀錄?”
  “牛逼!原來不止一個人跟我一樣看這玩意下飯啊!”
  “臥槽!”
  短短的一條微博,把紀錄片行業的人都給震了。
  “紀錄片的收視紀錄被破了?”
  “春秋的紀錄被破了?”
  “舌尖到底哪里好啊?看看去!”
  而很多紀錄片行業的人看完了舌尖之后,不說話了。
  “這片子,有可能開創紀錄片的新時代!”
  娛樂圈的人也傻了呀。
  “紀錄片能有這種收視率?”
  昨天黑方澈的水軍頭子開始罵街了:“我他媽的就不該接這個活!”
  娛樂百曉生,趙偉都快哭了:“你說我沒事,我惹方澈干什么呀我!”
  遼寧大學。
  一個叫馬馳的藝術學的教授,今天早上一上班就召集了自己門下的所有研究生開了個會。
  “昨天晚上我看了一個叫舌尖的紀錄片,推薦你們看一下去。或許這可以成為我們的一個選題!”
  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舌尖》到底好在哪?
  普通觀眾看這節目,只感覺看的特別舒服,旁白說的話大家愛聽。
  里面的食物大家也愛看。
  但是具體是為什么,還真說不上來。
  但是昨天晚上馬教授看完之后,就驚了。
  因為《舌尖》的敘事結構很新奇!
  文案也很有內容。
  有人夸舌尖,就只夸這是高清攝像機拍攝的,但是具體高清攝像機拍攝下的舌尖好在哪,也說不清楚。
  但是在2015年的時候,高清攝像機拍攝,早就不是什么賣點了。
  《舌尖》真正強的是敘事結構和文案。
  強到可以用來做研究的地步。
  是不是又覺得夸張了?
  這么說吧,在地球上,《舌尖》第一季播出之后,從2012年到2015年,知網上以舌尖為研究對象的期刊論文有1600篇,學位論文20多篇。
  其中大部分是研究舌尖的敘事結構和文案。
  馬老師師門的孩子們聽到老師的話都驚了。
  我昨天光顧著看舌尖下飯了,原來這里面另有洞天?
  “老師您也看舌尖了?”
  “舌尖里面還有課題?”
  馬馳笑了笑:“看就是了,從今天開始,觀看舌尖是作業,每天看完之后,大家開會討論。”
  8月8號,舌尖不播出。
  有的人,吃飯都不自在了。
  終于等到了8月9號。
  這一天,播出的是《主食的故事》。
  “來了來了,憋了一天了!就等這這個下飯呢!”有人早早地端著飯坐在了電腦前。
  馬馳教授的學生,也組織起來,一起觀看《舌尖》。
  而有的人,則是聞名而來。
  “傳說中最下飯的節目到底是啥呀,我康康!”
  其結果就是,《舌尖》第二期,開畫0.97!
  超了第一期一半。
  《舌尖》第二期,一開始,就是大場面調度下的陜北高原的麥田,讓人震撼。
  然后是黃饃、烤馕、米粉、肉夾饃……
  觀眾們看的那叫一個開心。
  這里面還有一個小的點需要說明,那就是在原版的《舌尖上的中國》第二期,里面在介紹陜西美食的時候涌到了黑撒的一首叫《陜西美食》的一首歌。
  這個世界沒有這首歌,因為方澈還沒來得及抄,所以他用《西安人的歌》里面的“西安人到哪都不能不吃泡饃”給替代了。
  所以如果你的話,里面的主角抄了《舌尖》,但是沒提這個bug,那大概是作者壓根沒仔細看。
  反觀視頻,一個小小地歌曲的替代,讓觀眾們會心地一笑。
  誰都知道,這是方澈的歌,用到這里,還挺應景。
  “哈哈哈,方澈倒是不虧待自己,還給自己打歌呢。”
  陜西人看到視頻里的各種面食,油然而生一種驕傲:“咱陜西,好吃的多著倪!”
  山西人不愿意了:“我大山西就這么沒有牌面?”
  如果你仔細看過舌尖,就會發現,舌尖第一集的內容,其實是出奇出新,大山里的松茸、大東北的捕魚,池塘里的挖藕人。
  這些對于普通觀眾來說,都是新奇的。
  這些內容放在第一集,為的就是吸引人。
  但是從第二集開始,就不再是這樣了。
  這里面介紹的主食,有米、有面、有粉,涉及到各個區域,一下子就能讓全國各地的觀眾有代入感。
  有人看到里面的黃饃饃頓時就想到了自己的小時候,然后指著電視跟自己女朋友說:“我小的時候,可愛吃這個了,可甜。”
  這個甜,是香甜的甜。
  女朋友跟著流口水:“看著就好吃。”
  《舌尖》里的人文關懷,在第二集開始爆發。
  如果你仔細觀看,你就會發現,舌尖第二集里面的主食,基本上都是老人在做!
  尤其是在第二集的第40分鐘,講述做年糕的情節。
  老兩口守著老家,為孩子們做年糕。
  “孩子們都長大了,家里做年糕的次數越來越少……”
  視頻里的年糕,混合著艾草的香氣,讓人看著食欲大增。
  但是不知道為什么,這一段看來卻有一種悲涼的感覺。
  畫面里,一家人終于吃上了老人做的年糕,外孫女寧寧露出了開心的微笑。
  畫外音傳來:“等寧寧長大,或許不會記得年糕的做法,但是這種柔韌勁道的口感,承載著家庭的味道,或許會留在寧寧一生的記憶里……”
  這段話其實很有內涵。
  華夏的發展是快速的,但是快速發展的過程中,農村空心化的情況也在出現。
  孩子們都外出打拼了。
  老人們守著舊時的屋檐、守著過往的習俗,盼的就是孩子們能回來一趟。
  歲歲年年,都是如此。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回憶。
  當你上大學,或者是工作,在外面打拼了許久。
  吃遍了外面的美食,有一天回到家中,奶奶拿出一塊你早就不愛吃的桃酥,寶貝似的拿到你面前:“吃啊,我給你留的,你小的時候最愛吃這個……”
  那一刻,有些恍惚吧?
  老人們固守著過去的記憶,記著你小的時候愛吃的一切。
  或許是也曾經想過,希望能回到你小的時候,天天黏在他身邊的時光吧。
  京城,一個小小地出租屋里。
  電腦前,有人看著視頻里打年糕的老人,不由得響起了自己兒時。
  那時候自己也是天天纏著奶奶給自己做這個吃。
  但是現在……
  好幾年沒回家了,因為生活的壓力太大。
  “哎……”這人眼眶濕潤了起來。
  這才是舌尖的魅力。
  絕不僅僅是一個高清攝像機能夠概括的,也不僅僅是描述了美食的精彩。
  如果是那樣,舌尖沒資格獲得那么高的評價。
  舌尖的本意是通過美食,通過食物,喚起人們的鄉愁,喚起人們對家的記憶。
  才下舌尖,又上心頭。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月無情人有情。
  每個人舌尖上都有一個家,家中都有一種深深的牽掛。
  第二集看完之后,大家還是饞,還是餓。
  還是會點外賣。
  但是這一次,吃的是自己兒時的記憶。
  看著看著,第二集就要結束了。
  終于,第二集結束了。
  有人看完之后,抽了抽鼻子。
  然后登上豆瓣網,修改了自己對《舌尖》的評分。
  原本這人給的分數是8分。
  現在他給了十分。
  “很好的一部片子,最難忘的味道是小時候的味道,最深的思念叫鄉愁……”
  有人沖到了微博上。
  “舌尖第二集比第一集好看多了!”
  “牛逼!”
  “這文案,神了!”
  遼寧大學的幾位碩士研究生,終于感受到了老師所說的《舌尖》的牛逼之處。
  結構上,巧妙穿插故事,設置懸念,甚至起到了渲染情緒的作用。
  內容上,充滿了人文關懷的文案。
  “絕了,真是絕!”
  晚上十點半。
  舌尖第二集重播,收視率1.8!
  好家伙,看來很多人,是真的愛在晚上找虐啊!
  結果這一集看完之后,有人含著淚給家里的老人發了一條信息:“媽,想吃你做的黃饃饃了。”
  他老媽還沒睡。
  看了之后,先是驚異:“這都多少年前的事了,好多年不做了。”
  過了幾秒鐘,媽媽又回到:“媽明天就去買材料,什么時候回家?”
  屏幕這邊的兒子,哭的稀里嘩啦。
  這天晚上,“看完舌尖想家了”,這個話題沖上了熱搜第一。
  第二集播出之后,餓了嗎的下載量新增241萬!
  關于《舌尖》的討論已經不再是一個紀錄片的討論了。
  《舌尖》變成了一個全民性的事情。
  “媽,你看那個舌尖,可好看了。”
  “不僅僅是下飯哦。”
  賣魚頭泡餅的旺順閣連夜制作了一個招牌:“舌尖上的華夏推薦美食!”
  舌尖,到處都在談舌尖。
  8月10號,全民日報那里直接把電話打到了許復利那里:“能否提前看一下后面幾集的內容?”
  8月11號,全民日報頭條發文:“《舌尖上的中國》告訴我們,即便是‘愛國主義’的宏大主題,也可以充滿細節與溫情;即便是對外傳播中國形象,也應該展示普通中國人的喜怒哀樂;即便是純粹的商業類節目,也可以實現藝術與經濟的雙贏。”
  這一天,舌尖第三期播出,收視率是2.78!
  這個時段沒有任何的王牌綜藝,也沒有任何的劇王。
  《舌尖》居然以一個美食紀錄片的身份,登頂了收視率第一!
  許復利見到方澈恨不得親他一口。
  “小澈!以后一定要和咱們多合作啊!”
  娛樂圈的人都麻了。
  “紀錄片能有這種收視率?”
  “這到底是什么怪胎啊這人!”
  而自從舌尖開播以來,熱搜從未斷過。
  《青春有你在》各種炒作,生生沒拿過一個第一。
  星宇那邊的人都瘋了。
  “怎么什么東西都能讓他玩出花來!”
  “難道這個方澈就壓不住嗎?”
  壓不住,因為11號這天。
  方澈這邊的電話都被打爆了。
  “方導,還能加位嗎?”
  “方導,您這邊能否給加個?”
  只有正宗好涼茶的林代表心驚膽戰:“這才第二集啊,收視率就破2了,難道我又要輸一個億?”
  是不是一個億不知道。
  舌尖第二期播完的第二天,林代表接到了總部的電話。
  “舌尖這事,干的漂亮!”
  然后人升宣傳部總經理了!
  據說是正宗好涼茶的銷量漲了12。
  林代表都傻了。
  難道這就是賭狗的勝利?
  8月12號,隴右出版社聯系了方澈:“方導,有沒有可能出一本舌尖相關的書呢?”
  方澈人都傻了:“出書?”
  “對!文案菜譜都行啊!”
  方澈想了想:“知道了,等我消息啊。”
  在地球上,《舌尖》第一季播出之后,還真的出過一本叫《舌尖上的中國》的書,上線之后賣了80萬冊。
  方澈立即招呼謝紋柯:“謝導,我這幾天忙著,《山海情》的拍攝就剩最后一點內容了,我必須得去盯,你處理一下這個《舌尖上的華夏》出書的事情啊。”
  “知道了。”
  完事方澈就回寧夏了。
  9月13日,舌尖第四集。收視率3.10!
  9月15日,第五集,收視率3.24!
  全民討論!
  百度外賣,宣傳部總經理人都傻了。
  他聽說在過去的十天里,餓了嗎的下載量增長了800多萬。
  周奇不停地給方澈打電話:“澈哥,咱明明是做慈善,但是好像……還賺了不少……”
  剛剛拍完山海情的方澈:“啊???”
  在這一天,李樹敏那邊的隴右出版社開啟了《舌尖上的華夏》同名書籍的預售。
  網友們這玩意都懵了。
  “什么?舌尖還出書了?”
  “就那文案,絕逼值一本書啊。”
  “人類活動促成了食物的相聚,食物的離合,也在調動人類的聚散,西方人稱作“命運”,中國人叫它“緣分”。”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飲一啄飽蘸苦辣酸甜。”
  有人開始在微博上背誦起舌尖的文案來了。
  其結果就是,這本書開啟預售當天,預售銷量47萬冊。
  文壇的人都懵了。
  書,還能這么賣?
  9月17日,方澈這邊徹底結束了山海情一階段的拍攝。
  而這個時候許復利來電話了。
  “小澈,來精彩一趟唄。”
  “許老師,有事情?”
  許復利激動地說道:“第一個事情,是《舌尖》準備出海,所以你得來盯一下出海前的制作。”
  “第二個事情呢?”
  許復利想了想:“第二個事情比較小,是華為的一個經理,說要找你談合作。找到節目組來了。”
  ps:努力失敗了。沒支棱起來。
  照例。
  參考文獻:
  [1]王雪晴.電視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敘事策略研究[d].遼寧大學,2013.
  [2]馬志強.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的敘事分析[d].蘭州大學,2013.
  [3]劉濤.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的三重敘事語境探析[j].中國電視,2012(09):8588.
  [4]張懷兵.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1》的藝術表現手法和審美特征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5.
  天才一秒:m.piaotian5.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