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等過幾年再說吧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你好,1983

  一頓普通的晚飯,劉青山和楊紅纓這對姐弟,就定下了統一集團未來的又一項發展戰略。

  不過在劉青山和飲料大王聯絡,提出收購redbull這個品牌的時候,卻遭到對方的拒絕。

  飲料大王的意圖是,可以合作,比如在國內建設分廠之類,然后他負責出技術,劉青山這邊負責生產和銷售,最后再按照比例來劃分利潤。

  當劉青山聽到對方竟然張口就討要百分之六十利潤時候,就笑著拒絕這位許先生。

  那就自己研發好,類似的功能飲料,其實成分也并不復雜,這在后世,根本就不是什么秘密。

  比如和redbull類似的功能飲料,后來國內就冒出來好幾種,銷售得也很不錯。

  至于口味方面,慢慢調試就好。

  組建團隊的事情,自然有楊紅纓來負責,她在首都跑了一周多的時間,基本也就招聘到足夠的人手。

  劉青山也把這邊的事情安排利索,等到老四老五放假,就一起回老家。

  冬日的夾皮溝,顯得十分安寧,各家屋頂上覆蓋著厚厚的積雪,煙囪里的炊煙,被落日的余暉染上一層粉紅色。

  吳桐剛剛給小鹿鹿喂完奶,小家伙瞪著黑溜溜的大眼睛,盯著劉士奎手里嘩嘩作響的小花棒。

  估計是聽高興了,小腿兒還不時使勁蹬兩下。

  奶奶和秋菊奶奶還有吳桐的母親,在廚房忙活著,他們已經接到劉青山的電話,說今天趕回來。

  兩輛轎車開進夾皮溝,是劉金鳳拉著家人回來。

  聽到車喇叭,大伙就紛紛走出家門,把剛剛下車的啞巴爺爺等人圍住。

  “歡迎啞巴老弟載譽歸來!”老支書經常讀報,也沒少學習上邊的詞匯。

  村民都一起鼓掌,淳樸的笑容,洋溢在臉上。

  “啞巴,獎金呢,俺幫你扛著,一百萬呢,得裝一麻袋。”張桿子笑嘻嘻地湊上去。

  合作社年年都不少發錢,所以張桿子現在對一百萬也有了概念,大概知道有多少。

  “桿子叔你就別惦記了,爺爺的獎金,早就捐了。”小六子笑嘻嘻地說著。

  張桿子有點肉疼:“一百萬,還是美金,咋說捐就捐了呢?”

  老支書立刻開始訓侄子:“你懂個六啊,啞巴老弟把錢都捐給中醫學校,大力發展咱們的醫學事業,連報紙上都表揚了。”

  張桿子則嬉皮笑臉,嘴里對付著:“嘿嘿,俺要是有一百萬,俺也捐了,上一回報紙,可惜俺賺不到一百萬,嘻嘻。”

  這老小子,明顯心不誠,車老板子就開始用激將法:“桿子,要是你賺到一百萬,是不是真捐?”

  張桿子琢磨一下,去年分紅,每家五十多萬,今年的情況也差不多。

  于是心里就有底了:“老板子,咱們今天把話撂到這,俺要是賺到一百萬,肯定捐!”

  “哈哈哈,好,一言為定!”車老板子還伸出手,跟張桿子啪啪拍了三下。

  大伙熱鬧了一會兒,這才放劉青山他們回家。

  劉青山第一個沖進家門,嘴里和爺爺奶奶打著招呼,眼睛卻落到炕上。

  小鹿鹿正躺那啃小拳頭玩呢,小孩兒手上有二兩蜜,啥時候啃沒才算完事。

  小家伙的小臉兒也長開了,白白嫩嫩的,很是招人稀罕。

  “閨女,爹回來啦!”劉青山朝著吳桐笑笑,然后就要去抱孩子。

  結果被奶奶給攔住:“緩一會的,身上太涼。”

  還是大了好,你看小月月,就不用在乎這么多,直接撲進楊紅纓懷里。

  把楊紅纓給樂得,一個勁在閨女臉上親,吧嗒吧嗒直響。

  劉青山褪去外衣,在爐子前面烤烤火,等身上熱乎了,這才美滋滋地跳到炕上。

  結果小老四和老五,擋在前面,這倆丫頭,第一次見到大侄子,正圍著逗孩子呢。

  小老四手里拿出來一個撥浪鼓,輕輕轉著,發出咚咚咚的響聲。

  山杏則拿著一個膠皮玩具,是小老虎模樣,用手一捏,底部有個小叫叫,就會發出滋滋的聲響。

  這是她們給大侄子買的玩具,雖然不值多少錢,卻是兩個丫頭,去龍騰商場里親自給買的。

  “來來來,爸爸抱。”劉青山擠開老四老五,把小鹿鹿慢慢抱起來。

  結果哇的一聲,小丫頭癟著嘴哭起來。

  “哈哈,哥,小鹿鹿把你忘啦!”小老四大樂。

  其實像小鹿鹿這么兩個多月大的孩子,還不認人呢,就算是對自己的親娘,也只是憑感覺。

  畢竟在娘胎里生活了十個月,各方面都比較熟悉。

  而老四老五剛才花枝招展的,又弄出各種聲音,小鹿鹿正高興呢,結果被劉青山給抱起來,當然不高興。

  哦哦哦,劉青山輕輕搖晃著女兒,嘴里輕聲哄著。

  老五也拿著小玩具,在小鹿鹿眼前逗她,小家伙便很開好了,小嘴一翹,又樂啦。

  反倒把劉青山給弄出一身汗:“你這變臉也太快啦!”

  說完就覺得大腿傳來熱乎乎的感覺,低頭一瞧,好嘛,已經濕了一片。

  他也只能無奈地搖搖頭:“好閨女,知道老爹回來,就有見面禮送上。”

  折騰一會,小鹿鹿累了,在吳桐懷里睡去。

  劉青山靜靜地望著妻子和女兒,心里格外安穩。

  一家人坐了兩大桌子,開開心心吃過晚飯,便有人來劉青山家串門,先是大頭和二彪子他們,然后是老支書等人。

  不過大家也都是坐一會就回去,畢竟劉青山要在家住一段時間呢。

  等到晚上睡覺的時候,屋里就剩下一家三口。

  劉青山躺在炕頭,中間是小鹿鹿,舉著小拳頭,睡得正香。

  夫妻倆聊了一陣,劉青山便拉滅了電燈,然后翻身鉆進吳桐的被窩。

  黑暗中,傳來嘖嘖的聲音:“哎呀,還得給俺閨女留著呢……”

  因為劉青山的歸來,夾皮溝一年一度的分紅大會,也如期舉行。

  除了分紅大會之外,還有夾皮溝文學獎,也一并進行。

  今年定下的獲獎者是紅高粱的作者莫作家,已經被路作家和高文學邀請而來。

  因為獎金的提升,夾皮溝文學獎也越來越受到關注,竟然還有兩名記者,也來進行采訪。

  莫作家現在還不到四十歲,模樣瞧著比幾十年后還老呢。

  他和劉青山也有過一些接觸,主要是通過朔爺老馬他們京幫認識的,這些人組織了一個編輯圈子,專門寫劇本之類的,也能混點小錢兒。

  老馬的海馬歌舞廳,前兩年投資了四十多萬,結果賠得挺慘。

  要知道,這時候首都的四合院,兩萬塊錢就能買一套,要是老馬把這筆錢都押到四合院上,估計以后都能成京城首富。

  在劉青山家里,莫作家慢聲細語的閑聊著,他個頭不高,腦袋顯得特別大。

  莫作家最感興趣的,就是翻譯著作方面,他有點羨慕路作家,一樣寫書的,人家都賺美金,得諾貝爾文學獎,他自我感覺也不差。

  思索一番之后,欠缺的就是翻譯和出版渠道。

  所以在被通知獲得夾皮溝文學獎之后,就樂顛顛地來了。

  高額的獎金是一方面,最主要的,還是想找找路子。

  對于這樣植根于民族的作家,劉青山當然鼎力支持,答應把維克多的翻譯團隊,介紹給莫作家。

  反正這次獲獎的獎金,估計是剩不下嘍,維克多的翻譯團隊,收費可一點不便宜。

  上次翻譯山杏的那本小書,友情價,還收了五萬英鎊呢。

  不過維克多前兩天打電話說,目前已經出版銷售,竟然出現了一股搶購潮。

  首印十萬冊,不到一周時間,就被搶購一空,出版社正抓緊時間印制呢,這次直接印刷一百萬冊。

  劉青山知道,這本書,注定會大火的,別說一百萬冊,一千萬冊都是小意思。

  在看到山杏這個十五歲的小姑娘,就已經跑到國外賣書,把莫作家給羨慕壞了,眨巴著小眼睛跟老五說:

  “山杏同學,這夾皮溝文學獎,應該頒發給你才對。”

  劉青山也大樂:“莫大哥,好飯不怕晚,我敢說,在將來,你也肯定有機會登上諾獎文學獎的領獎臺。”

  莫作家也目光堅定地點點頭,心里暗暗下定決心。

  來采訪夾皮溝文學獎的記者,是青年報的記者郭小路,本來采訪的重點是獲獎者莫作家。

  結果意外得到山杏的事跡,這個更具新聞性啊:十五歲的天才女作家。

  于是就準備對山杏進行采訪和重點報道,卻被劉青山給攔下:“我妹妹還小,等過幾年再說吧。”

  他熟悉山杏的性子,安安靜靜,并不希望生活聚光燈下。

  郭小路有點莫名其妙:人家都出名趁早,一門心思要上報紙呢,到你這可好,直接往外推。

  劉青山一瞧這記者還不死心,就樂呵呵地跟對方說道:“其實要采訪的話,還有更大的新聞,不過要等人民報社的記者到來之后,再一起進行。”

  “劉總,能不能提前透露一下?”郭小路被弄得心癢癢。

  來到這個小山村之后,他也漸漸發現,這里簡直是個寶藏,可發掘的東西實在太多了。

  光是住在這個小村的諾獎獲得者,就有兩位。

  要知道,放眼全國,也就這么兩位啊。

  劉青山嘿嘿一笑:“您先別急,等我們合作社召開分紅大會,一切自然知曉。”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