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六百四十六章 以夢為馬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你好,1983

  “這青山唱的啥歌,鬼哭狼嚎的,不會是出國留學半年,有點憋瘋了吧?”

  張桿子倆手抄著袖,瞧著劉青山邊跑邊嚎,這種歌,他實在聽不來,還是聽王二姐思夫比較順耳。

  倒是張大帥比較認同:“唱得好,就該有點血性!”

  劉青山沖到詩人面前,又轉過身,跟著他一起跑,嘴里繼續吶喊。

  追夢赤子心的歌詞,也深深震撼著詩人的心靈:對,生命就應該這樣,即使面對冷眼和嘲笑,也應該繼續向前跑。

  詩人向前跑著,淚水迷失了他的眼睛,但是他的心,卻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通透。

  劉青山并不知道,他的這一連番舉動,已經徹底掐斷詩人心中那股死亡的沖動。

  跑著跑著,詩人忽然覺得腳下一軟,直接栽進路邊的陽溝里。

  陽溝里滿是積雪,直接將他下半身淹沒,他卻依然揮舞著手臂,跟著劉青山一起嘶吼:

  “向前跑,帶著赤子的驕傲……”

  等他的聲音漸漸沙啞,劉青山這才伸手把他從雪坑里拉上來:“走,回去喝酒。”

  周圍的人聽了都面面相覷:還喝啊,那一會還不直接跑山上去?

  他們擔心的結果并沒出現,孩子喝醉了,躺在炕上呼呼大睡,安靜得像個赤子。

  第二天一早,劉青山照例上山,同行的還有啞巴爺爺他們,昨天吃完飯天都黑了,就在村里住了一宿。

  咯吱咯吱踩著積雪,一路來到木刻楞前面,李鐵牛扯著大嗓門就吼上了:“大熊,俺回來啦!”

  不過卻沒有動靜,這下李鐵牛可有點著急了:不會是跑山里去了吧?

  倒是有兩名護林隊員從木屋出來,朝倉房指了指。

  大伙湊過去一瞧,只見大熊蜷縮在角落里,正呼呼大睡呢,原來是冬眠了。

  “以前這家伙不冬眠的?”李鐵牛也有點納悶。

  劉青山也不覺好笑:“估計是沒了親人,感覺沒意思。”

  說話間,就見大熊的鼻子抽動幾下,然后舌頭一卷,把小六子遞到它嘴邊的一根火腿腸吞到嘴里。

  大熊閉著眼睛嚼了兩下,這才猛地睜開小眼睛,呼的一下躥起來,朝小六子抱過去。

  小六子哪能抵擋它的巨力,直接被撲倒在地,小丫頭也不在乎,還咯咯笑呢。

  李鐵牛則不由分說,扯著大熊出去摔跤。

  可能是剛睡醒有點身子發軟吧,大熊被他給摔了好幾個大跟頭。

  劉青山晨練完畢,跟護林員聊聊,其實才半年,能有什么變化。

  要說山上唯一的變化,就是療養院已經正式開張。

  只是入冬之后,里面十幾位老干部都被接走,這會兒也空閑著呢。

  主要是這邊的冬天實在太冷,不大適合療養,那些老干部倒是有點戀戀不舍,都嚷嚷著來年開春就回來。

  這個慢慢發展就好,劉青山也不急。

  早飯就在木屋這邊吃的,吃完之后,啞巴爺爺就匆匆進了林子,出去好幾個月,他一直惦記著家里的情況呢。

  沒有他壓陣,不知道山里那些野牲口,會不會造反?

  劉青山則直接回家,這幾天,他也準備多陪陪那些臺胞,畢竟算起來,人家是夾皮溝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批游客。

  雖然他都打算好了,這次肯定全免費,但是良好的口碑,一定要形成。

  回到村里,劉青山就看到老板叔他們,正在套馬拉爬犁呢,今天的日程,是去青山鎮的兩個博物館進行參觀。

  本來計劃是直接坐吉普車去的,不過楚云秀這丫頭別出心裁,非要帶上幾個爬犁。

  老板叔他們有點想不明白:這好好的小轎車不錯,非得坐爬犁遭罪?

  劉青山想想倒是覺得不錯,冰天雪地坐爬犁,那種感受,可不是窩在車里能比的。

  不過吉普車也要跟著,冷了的話就上車暖和暖和。

  等爬犁套好之后,彪爺第一個坐上去,其他人也都跟著,小轎車反倒空著。

  “駕!”

  老板叔等人大鞭子一甩嘎嘎響,爬犁就輕輕松松地在雪地上滑行。

  “這個好,跟圣誕老人的雪橇差不多!”杜家興坐在上面,興奮得大喊大叫。

  昨天晚上下了樹掛,道兩旁的樹木,全都是銀裝素裹,穿行期間,大家仿佛走入了童話世界一般。

  “青山,你的家鄉真是太美啦。”詩人和劉青山坐在一個爬犁上,頭上扣著個狗皮帽子,有點大,眼睛都差點被遮住。

  劉青山能感覺到海子身上的變化,那是旺盛的生命力,于是笑著點點頭。

  頒獎的事兒,還要等兩天,有記者要趕過來采訪。

  還有大姐夫他們也打電話回來,說是這幾天就要結束英倫的行程歸國。

  坐著爬犁行進幾分鐘,楚云秀給大家都拍了照片之后,幾位上了年紀的老人,就被請到小轎車上。

  雖然他們還不大情愿,可是畢竟年紀大了,而且對這邊的氣候也不大適應。

  剩下的小孩子和青壯年,依舊坐爬犁,看到杜家興嗚嗚喳喳的,把頭上的棉帽子都摘下來,小老四就教訓他:

  “快點戴上,一會兒把耳朵都凍硬了,到時候使勁一扒拉,你就變成一只耳了知道嗎!”

  杜家興還是挺聽四姐話的,戴上帽子,又問了一句:“一只耳是誰?”

  “等你看了黑貓警長就知道啦。”小老四懶得理他。

  杜家興啥啥都不懂,昨天二牤子告訴他,說是大鐵門是甜的,這家伙還真傻乎乎地要去伸舌頭舔,不粘下來一層皮才怪呢。

  隊伍到了青山鎮,正好今天公社這邊有集市,農閑時節,趕集的人也特別多。

  聽說能趕大集,大伙就張羅著要去集市轉轉。

  楚云秀先看到一個賣糖葫蘆的,直接買了一大堆,挨個往手里發。

  老人們都笑著擺手:實在啃不動這個。

  倒是把小娃子們都高興壞了,一手拿一個。

  在集上轉了一圈,劉青山也明顯能感覺到,這兩年市場確實繁榮不少,商品的種類也日益豐富。

  而那些游客,則對那些山貨比較感興趣,像什么蘑菇木耳山野菜之類,昨天晚上他們都嘗過了,非常鮮美。

  其實不用在集市上買,因為野菜廠那邊都有包裝好的。

  不過劉青山瞧著游客都興致頗高,也就沒攔著,買就買吧,反正也用不了幾個錢。

  他們這邊的山貨,整體價格算是高的了,但是用比較發達的地區的經濟水平來衡量,價格還是便宜得很。

  有劉青山他們跟著,自然也就沒誰敢宰客。

  劉青山覺得這樣也不錯,等以后游客多了,逛集市買山貨,也是一個很好的游覽項目。

  “這旮沓還有野雞呢!”彪爺也瞧上幾只花花綠綠的大野雞,一個勁叫旁邊跟著的張孝忠掏錢。

  劉青山也瞧著樂:“行,今天晚上就吃正宗的小雞燉蘑菇。”

  劉青山領著大伙在集市轉了一圈,這才去恐龍化石博物館。一進到展廳,看到那威猛的青山龍骨架,大伙就都被鎮住了。

  那種遠古蒼茫的氣息,叫人們心中不由自主地涌起敬畏:原來生命還能如此強大!

  可隨后眾人又不免心生感嘆:如此強橫的生物,也免不了滅絕的下場……

  劉青山則拉著李鐵,朝他的私人藏寶館走去,昨天運回來不少老物件,他還沒瞧瞧呢。

  兩人進到藏寶室,放眼望去,終于有點滿滿當當的感覺了。

  主要是最近收的家具比較多,這玩意占地方。

  不過也真便宜,一把黃花梨的椅子,才幾十塊、一百多塊,這放到后世根本就不敢想象。

  其實八十年代初期更便宜,一把黃花梨的椅子才五塊錢。

  望著滿坑滿谷的好東西,劉青山心里也涌起一股滿足感:距離以后開博物館,又近了一步。

  而且他還有一個新的渠道:等姨奶奶和杜云峰回到米國之后,他準備叫杜云峰爺爺幫著組建一個團隊,專門回收流失海外的文物。

  他現在的資金,也能夠支撐這種事。

  關鍵是,這會兒華夏的古董還沒有經過熱炒,相對來說,價格比較便宜,正是回流的好時機。

  再等個十年八年的,那幫黑心老外,就磨刀去子開始宰大戶,利用國人的愛國心理,把一些華夏的文物,都叫到天價。

  如果有余力的話,劉青山甚至也不介意收一些外國的藝術品。

  到時候,以彼之道還施彼身,大不了互相傷害,誰怕誰呀。

  這個先不急,劉青山就等著島國那邊的經濟泡沫破滅呢,那時候才是入場的最佳時機。

  因為許多島國人從國際市場上高價拍來的藝術品,甚至一直在銀行的保險柜封存,還都沒打封呢,就又低價賣出去。

  劉青山一邊觀賞一邊琢磨,等他看到那個蛇盤龜的物件兒,也被平安運送回來之后,心情不免更加愉快起來。

  多虧了這寶貝,才能從銀行里貸款,順便從李大少身上割一塊肉。

  等他從藏寶室溜達出來,大伙還在那些恐龍化石跟前拍照呢,劉青山注意到,詩人的倆眼又有些發直,估計又是被刺激到了,恐怕會有新作誕生。

  劉青山大聲吆喝:“走吧,還有另外一個博物館呢,年代比恐龍要近很多,是四五千年前的古人類博物館。”

  那就更要瞧瞧了,華夏人對自己的祖先,從來都是最尊崇的。

  于是眾人又轉到青山鎮的西面,就在野菜廠旁邊,也搭建著一個鋼構件的大展館。

  最上面是一排醒目的大字:紅山文化青山鎮遺址博物館。

  “小山子,你們這里不簡單,俺們這些人,算是不虛此行。”彪爺也連連點頭。

  旁邊一位老臺胞,也頻頻點頭:“尋根尋根,這就是咱們的根啊!”

  這都能聯系到一起?

  劉青山開始還感覺有點驚訝,后來想想,還真是如此:樹高千丈,葉落歸根。

  看來申請建造這個古人類博物館,無比正確,雖然是夾皮溝方面出資建設,里面的所有文物,都歸為國有,但還是扎根在這里。

  這還只是博物館的一部分,不遠處,還有發掘遺址呢。

  那邊,劉青山覺得以后也要好好規劃一下,最好能復原出一個古代部落,包括住房、使用的工具、生產生活場景等等。

  相信那樣肯定能吸引游客,尤其是以后生活水平提高了,生活在都市里的人們,重新體驗一下原始人的生活,估計肯定能受歡迎。

  最重要的是,能體驗到遠古先民生存的艱辛,才會更加珍惜當下,就當是憶苦思甜了。

  劉青山帶隊,自然是不用買票的,還有倆年輕的姑娘,在這里當講解員,殷勤地在前面導引。

  劉青山瞧著其中一個鵝蛋臉的姑娘有點眼熟,一問才知道,原來是公社孫洪濤書記家的三閨女,名字叫孫小紅。

  另一位也是公社干部的家屬,也行,就當是幫著家屬安排工作了。

  “小紅,這些專業性的知識,你們都懂不?”劉青山一邊走一邊跟孫小紅聊天。

  小姑娘還不到十八歲呢,初中剛畢業就來這上班。

  “嚴教授他們給了我們幾本書和一些資料,我和小慧天天沒事就學習。”孫小紅倒是個愛說的姑娘。

  劉青山點點頭:“那好好學,別以后游客多了,被人家給問住,那就丟人啦。”

  孫小紅嘴里答應著,然后把人們領進大廳。

  這里同樣十分寬敞,面積超過上千平米。

  “各位同志,我們這里一共分成生產、生活、祭祀等五個展區,分類細致而齊全,跟我來。”

  孫小紅的聲音很清脆,她的臉蛋稍稍有些泛紅,瞧得出來,小姑娘還有點緊張。

  真正算起來,除了落成典禮那次以外,這還是第一次迎來正式的游客呢。

  以至于小姑娘說話的時候,小手還不由自主地捏著衣角。

  劉青山微微點頭,向她投去鼓勵的目光:還不錯,鍛煉鍛煉就好了。

  先來到生產區,在透明的展柜里面,陳列著數百件器物,又細分為陶器、石器、骨器以及最珍貴的玉器。

  看著數千年前,遠古先民使用的器物,游客們心中也涌起敬意。

  尤其是其中一件c形的玉龍,更是令人心馳神往。

  一位老先生因為激動,身軀都有些微微顫抖:“太了不起啦,這些都是國之瑰寶啊,能有這樣勤勞智慧的祖先,我們后人也感覺驕傲和自豪!”

  眾人都心有戚戚焉,置身在這種遠古文明之中,心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猛然間,一個低沉的聲音忽然在展廳里面響起。

  這聲音就像是遠方的驚雷,從天際而來,越來越響亮,最后震撼著每一個人的耳朵:

  “和所有以夢為馬的詩人一樣”

  “我向著太陽飛去”

  “太陽是我的名字”

  “太陽是我的一生”

  “騎著五千年鳳凰和名字叫馬的龍”

  “向著太陽勇敢飛去……”

  大伙都驚愕地向著詩人望去,只見他正高揚著雙臂,仿佛真的要凌空飛去。

  劉青山則心中一喜,他知道,這是海子的一首代表作以夢為馬。

  只不過,這和原來的作品已經有了極大的不同,已經沒有那種自我毀滅的灰暗。

  劉青山眨眨眼:這是被遠古先民給治愈了嗎?

  轉載請注明出處: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