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987【倭將奴和扶桑姬】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朕

  程景明在中美洲探險的時候,李銓的貿易船隊,已經順利返回馬尼拉。

  這次不僅帶回白銀和貨物,還帶了一批動物回來,經濟價值較大的是火雞和羊駝。

  火雞這玩意兒,肉質很柴,也就雞腿和雞翅口感不錯。但它體型大,且長得快,活脫脫的產肉機器,放在17世紀的中國,可以為市井小民提供更多肉食。

  此次回國,僅時隔一年,李銓又發現新變化。

  從呂宋到臺灣,再從臺灣到東南沿海,各大港口的日本人明顯變多。

  特別是日本女子,遍布港口妓院。

  在福州補給時,李銓忍不住問:“怎突然新增許多日本人?”

  港口補給商笑道:“日本幕府組織的,把女子送來天朝賺皮肉錢。好些日本浪人,也跟著出海,整天挎刀走街串巷,看到有錢人就跪下求活干。這些日本浪人還挺好使的,工錢便宜又聽話。可惜別的不會,只會看家護院。也有海商招他們做船員,招去印度做保鏢。”

  “日本朝廷組織女子在海外做妓女?”李銓頗為詫異,覺得這個操作太騷氣了。

  以前也有很多日本女人出海,但都是由殖民者招募的,頂多也就地方領主參與其中。這次幕府親自下場,確實有些突破下限。

  起因是幾年前的明歷大火,江戶城被燒毀三分之二。500多個大名的宅邸,700多個旗本的宅邸,不計其數的武士宅院,300多座寺廟,400多處街市,10多萬人口,被這一把火給燒掉。

  將近百萬人口的江戶城,人口銳減八分之一,無家可歸者不計其數。

  城市重建好幾年,至今還沒完工,街頭遍地無家可歸者。

  日本幕府財政困難,國庫早已空虛。連禁止開采的石見銀山,都被迫重新啟用,并且加大了對老百姓的剝削。

  這種時候,面對中國占領對馬島,日本幕府只能打打嘴炮。

  而面對日趨嚴重的走私,幕府老中們也徹底躺平。既然無法禁絕,那就加入吧,領地遠離海岸的老中,都通過權力分享走私利潤。一個個直呼真香,接著又動起了歪腦筋,即向中國轉移多余的勞動力。

  于是就在今年,幕府聯合地方領主,大規模向中國輸出少女。一部分運到中國港口做妓女,幕府和大名抽分皮肉錢。一部分運到中國海外領地,賣給那里的中國單身移民。

  浪人作為社會不穩定因素,也在向中國輸出,來自江戶的浪人特別多。因為前幾年那場大火,把江戶浪人的家宅都燒光了,沒有屋子,缺乏工作,十多萬浪人拎刀行乞,隨時都有可能發生暴動。

  前幾年重建江戶城,這些浪人還能打零工,只需管飯就可以。如今大部分建筑已修好,搬磚糊口都沒機會,浪人失業愈發嚴重,干脆就往中國這邊扔。

  福建、浙江的布政司,先后下達政令,不再允許日本浪人上岸。已經上岸的日本浪人,限期三個月尋找工作,有雇主的可以辦理臨時證件。三個月過了還找不到雇主,要么遣送回日本,要么打散了移民去西伯利亞。

  李銓的船隊路過寧波,發現這里的情況更明顯,因為寧波港距離日本最近。

  寧波的富貴人家出門,經常帶著日本浪人做跟班。

  而且,還給日本浪人定制裝備。用竹片仿制日本南蠻甲,穿上甲胄之后,浪人紛紛化身日本將軍,看起來似乎格外唬人,其實那些甲胄沒啥防護力。

  要的就是這種效果,帶著一群“日本將軍”出門,中國富豪們覺得倍兒有面子。

  還專門起了特定稱謂:倭將軍奴。

  簡稱“倭將奴”、“倭將軍”。

  另外,姿色尚佳的日本少女,也被富貴人家買來納妾蓄婢。呼為東洋姬、扶桑姬,繼胡姬風潮之后,又流行起了扶桑姬。

  某些人販子重操舊業,專買年幼的胡姬、扶桑姬,按揚州瘦馬的培養標準,訓練這些來自國外的女子。幾年下來,利潤數十上百倍。

  倭將軍和扶桑姬風潮,正在從閩浙兩省,朝著江蘇、廣東蔓延。

  地方官員,紛紛上疏,請求朝廷給個管控標準。當然,地方官府已經做出反應,但某些政策需要中央配合,比如把日本浪人扔去西伯利亞。

  一艘官船來到上海驛站,上海驛卒接到公文,立即送去縣衙那邊。

  其余公文,換乘海船,發往沿海其他港口。

  朝廷公文內容如下:

  第一,擁有中國商社或私人雇傭合同的,這些日本浪人可以上岸。但是,雇傭合同的期限,必須在三年以上。

  第二,上岸之后的日本浪人,必須辦理臨時證件,必須取一個中國名字。

  第三,已經上岸的日本浪人,若無雇主,一律集中管理。大部分送完徐州登記,少部分送往成都登記。

  第四,在徐州登記的浪人,明年送去安東都護府。在成都登記的浪人,明年送去康藏地區。這些浪人,移民安置在鄉村,每個村最多接收10個浪人。

  黑龍江和康藏地區,朝廷都是先建立驛站,再以驛站為中心發展漢人村鎮。

  這個政策,等于在每個驛站周圍,安插十個日本移民。偏遠苦寒之地,浪人也鬧不起來,而且必須有中文姓名,久而久之就同化為漢人了。

  既解決了沿海的浪人問題,又能充實邊疆人口。

  特別是外興安嶺地區,漢人根本不愿去,流放犯人也數量不夠,這些浪人算是廢物利用了。

  鹿州(雅庫茨克)。

  張庭訓一直窩在這里沒走,他已經升為鹿州總管,而且軍政大權一把抓。

  他的轄地,從理論上講,比整個福建省都大。

  但真正能管理的,就鹿州城那一畝三分地。

  士兵們每年輪值換防,數額增加到80人。許多士兵娶了土著老婆,換防之后,妻子兒女留在鹿州,等下次換防再回來團聚,平時則交給戰友們照顧。

  這里分到的流犯也少,幾年下來,只有六人,也都陸續娶了土著老婆。

  算上未成年兒童和土著妻子,張庭訓手下總共有兩百多人。

  婦女難產、嬰兒夭折,在寒冷的鹿州非常多見,軍醫只能稍微降低數據。張庭訓的土著妻子,生了一子一女,女兒半歲便夭折了。

  另外,附近幾個土著部落,爭搶牧場經常打仗。

  張庭訓負責調解,部落戰爭的根源,是因為人口增加,牧場卻不夠分配,說白了就是人地矛盾。既然如此,那多余人口,可以搬遷到鹿州定居,這里以捕魚和種地為主,完全可以容納更多人。

  張庭訓直接治理的土著,已經快增漲到150人,都生活在鹿州城附近。

  明年,還能分到10個日本浪人移民。

  與此同時,周邊那幾個部落,也開始學習農耕技術。他們用象牙、皮毛等貨物,換取漢人的農具和種子,土豆、大麥等農作物開始推廣,極大改善了土著部落的生活。

  去年來換防的士兵和補給隊,給張庭訓帶來出兵令。

  他必須率軍順著勒拿河西進,奔襲1300里,拿下那里的哥薩克據點(奧廖克明斯克)。

  今年河水剛剛解凍,張庭訓就率軍出發。

  因為戰事,去年的輪休士兵沒離開,張庭訓手下有一百正規軍。附近的幾個部落,還有鹿州城的土著百姓,抽調200人作為輔兵兼民夫。

  他們一路坐船往西,中途還會撒網捕魚。

  哈巴羅夫這混蛋有大用處,不但教大家如何在凍土種糧食,還教漢人如何制作哥薩克艦艇。鹿州也有漢人工匠,在哥薩克艦艇的基礎上,結合漢家造船技術進行改進,非常適合在極北之地航行。

  最重要的是,這玩意兒能夠拆卸。上岸之后扛著跑,遇到河流重新組裝,在人煙稀少的西伯利亞極為實用。沉重的桅桿隨時可扔,下水之前砍一根就能用。

  這種改良過的哥薩克艦艇,被稱為“鹿船”。

  大型鹿船,可乘坐三十人。

  小型鹿船,可乘坐七八人。

  隨軍出征的土著輔兵,清一色乘坐樺皮船,這是西伯利亞土著的傳統船只。

  大小船只百余艘,浩浩蕩蕩朝奧廖克明斯克殺去。

  1300里的超遠距離,一個月就能到,中途還能停下來休息,順便撒網捕魚增加補給。

  “嘿!”

  又是一網灑出,總能有所收獲。

  人跡罕至的西伯利亞,魚類資源非常豐富。前提是要有優秀魚網,本地土著缺少制網材料,因此捕魚手段非常原始。漢人帶來的麻繩漁網,對于土著而言,都屬于搶手商品,能夠給他們帶來豐厚魚獲。

  岸邊,兩百個土著輔兵,拿出傳統蘸料,開始宰殺鮮魚吃魚生。

  至于漢人士兵,則老老實實煮魚湯。

  只要有條件吃熟食、喝開水,就禁止士兵吃生食、喝生水。這個條令,是寫進了大同軍法的,只在極端條件下可以破例。

  勒拿河,已經改名鹿江。

  張庭訓看著波光粼粼的江水,思緒早已飄飛到南京。這場仗打完,他就該升官調走了,得先回南京去看看,母親和原配妻子都還等著他呢。

  西伯利亞確實很艱苦,但只要干滿幾年,就能快速升遷。特別是長期駐扎不換防的,一旦調走,百分之百升遷,這使得越來越多將士愿意常駐。

  請:m.ddyueshu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