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反蒙古部落,并非一朝一夕之事。
當年努爾哈赤和黃臺吉,兩代人不斷威逼利誘,才一點點的蠶食拉攏草原各部。
努爾哈赤剛開始對遼西平原下手,林丹汗就立即帶兵征討,把滿清打得進獻公主和親。然后悄悄離間各部,不停的給予好處,私底下跟蒙古部落眉來眼去。
林丹汗得知消息,就嚴懲與滿清勾結的部落。
但林丹汗越是嚴懲,便有越多部落倒向滿清。發展到最后,林丹汗統治的外圍部落,一個接一個投入滿清懷抱。
于是,擁有“四十萬”鐵騎的林丹汗,被只有“三萬”軍隊的滿清,從張家口外一路追殺至青海。
仔細研究這段歷史,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后金那幫韃子真能生女兒!
這個部落嫁一個,那個部落嫁一個,通過聯姻把蒙古部落綁得死死的。有時候,聯姻了都還要打,殺死女兒的丈夫,換一個部落聯姻便是。或者殺死女兒的丈夫,把女兒改嫁給亡夫的兄弟、侄子、外甥。
八歲的阿布奈,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被戴上一頂綠油油的帽子。
他覺得漢地來的這位先生,非常和藹可親。給他講關于父汗(林丹汗)的故事,還有南方的許多趣事,竟漸漸感受到從未有過的父愛。
此外,左孝成開始接觸察哈爾部的大小首領。
他基本已經確定,只要大同軍占領張家口,再通過糧食綁定察哈爾部,承諾幫助察哈爾部應付滿清的報復,這些緊挨著漢地的蒙古人必定造反!
察哈爾部跟滿清有世仇,而且被歸附滿清的其他部落聯手排擠。
因為他們曾是蒙古大汗的直屬部落,他們占據豐美的草場,他們享有互市貿易的便利。其他部落,必須防止察哈爾部壯大,滿清也必須防止察哈爾部復興。
他們心懷怨恨,恨滿清殺死他們的親人,恨滿清剝奪他們的草場,恨滿清干涉他們與漢人的貿易。
而今,從漢地運來的糧食本就不多,滿清還要提前買走絕大多數。
察哈爾部每餓死一個牧民,他們對滿清的恨意就加重一分。
左孝成目前的任務,就是理順察哈爾部的關系,搞明白哪些是忠于滿清的。等到大同軍占領張家口那天,就能瓜熟蒂落,策動整個察哈爾部造反!
左孝成在草原跟滿清公主打得火熱,廣西大同軍也再次發起攻勢。
經過數年蠶食,不斷的剿滅叛亂,大同軍已經占領三分之二個廣西,并且擁有廣西80適合耕作的土地。剩下未收復的,皆多山而難行,土地相對貧瘠。
今年旱情最嚴重的是湖南,其次要數河南和北直隸。
山西、山東、安徽、江蘇、江西、廣東,這幾個省份只有局部大旱。
“崇禎大旱”似乎徹底緩過來,就連旱情最嚴重的省份,放在前些年也不算什么。
四川大豐收,湖北大豐收!
跟前幾年相比,廣西今年也能稱得上大豐收。
趙瀚治下的廣西百姓,無論哪個民族,都分到了土地。一些深山里的瑤族和壯族,在請示趙瀚之后,允許他們繼續集體耕作。但是,一要明確土地所有權,二要給他們傳授先進農業技術。
今年的玉米收獲之后,廣西漢族、壯族、瑤族、苗族百姓,全部都高興得發狂。
沒有苛捐雜稅,田賦相對較輕,剩下的糧食都是自己的。他們能夠保證每天吃兩頓,一直吃到明年也不餓肚子。
夏糧大豐收之后,廣西百姓的積極性,變得空前高昂起來。
聽說大同軍征募民夫,各族百姓踴躍報名,各族農兵也申請參戰。
南寧府城。
丁家盛的新編第十三師正在誓師,這支部隊的構成極為復雜,漢族士兵(含客家人)只占55,剩下30都是壯族俍兵,其余則為瑤族和苗族士兵。
此外,還有來自各族的農兵、民夫,正在那里聆聽丁家盛的發言。
雖然離得太遠聽不清,但一個個都精神振奮,因為此戰目標是掃平廣西殘余勢力。
丁家盛率領第十三師,從南寧出發,先要攻占整個南寧府,繼而攻打太平府、思明府、龍州、思陵州、憑祥州。
劉新宇率領第十師,從沂城出發,先要攻占思恩府,繼而攻打田州、泗城州、安隆司、上林司、鎮安府、歸順州。
兵部有令,不要再磨磨蹭蹭,一戰而定廣西全境。
剩下的土司殘余勢力和賊寇,留給農兵慢慢剿滅,新任知縣的重要職責就是剿匪。
占領廣西之后,立即對云南施壓,令云南偽朝無法支援貴州,因為四川兩個師即將攻打貴州!
“出征!”
谷</span丁家盛拔劍高呼。
這位貧寒士子出身的軍人,在村里撿到一本《大同集》,就敢帶著饑民造反起義,打下縣城還學著趙瀚編戶分田。
他做了好幾年的軍中宣教官,也算戰斗經驗豐富,今年終于轉為指揮官,而且直接擔任第十三師師長。
大軍開拔,加上民夫,足有五萬人。
士卒和農兵沿著郁江(邕江)前進,江中有大量船只運輸輜重,江邊也有許多民夫推著獨輪車。
岑勉穿著壯族服裝,推起小車直想唱歌。
岑姓的原意為“砧板”,那是峒主的姓氏,于是整個村寨都跟著姓岑。
岑勉以前幫著峒主打仗,跟大同軍作戰整整半年。現在想想,他覺得真是不應該,大同軍都是好人啊,皇帝陛下也是好人,又給分田落戶,賦稅也算不高,還組織大家一起挖渠。
今年家里,收了兩千斤苞谷(玉米),給官府交糧之后也夠吃的。
更何況,接下來還要種番薯,又能收好多好多糧食。
大冬天用番薯和苞谷煮粥,那味道可絕了,若能加些米進去,簡直給做神仙也不干。
剛收苞谷那一陣子,岑勉全家為了慶祝,連續好幾日每天吃三頓。
他覺得太過奢侈,有種浪費糧食的罪惡感。家人也覺得不行,于是又改吃兩頓,現在想來還有些懷念呢。
“岑二哥,你家妹子今年能嫁不?”后面的儂昆問道。
岑勉笑著回頭:“今年喜慶,是該成親了,你家準備好沒?”
儂昆高興道:“都準備好了,兩只雞,十捆柴,一百斤苞谷,一頭大肥豬。風光吧?沒有虧待妹子吧?”
“沒有虧待,好得很,好得很,”岑勉樂得合不攏嘴,“妹子出嫁的時候,讓她帶著一只羊過去。母羊,能生崽,過幾年給你家生好多。”
儂昆笑道:“頂好,頂好!”999
岑勉又告誡道:“打起仗來,你要當心些。莫讓我妹子還沒出嫁,就做了望門的寡婦。”
儂昆笑道:“大同軍打仗厲害,不怕的。等這次回去,我就報名當農兵,說不定過幾年也能做大同軍。到時候立下軍功,還能賞賜土地,田土多得種苞谷都種不過來。”
廣西百姓能過上好日子,除了政策優渥之外,也是因為連年天災和戰亂,導致大量人口損失。
只要干翻了土司,每個百姓都能分足田產。
而且,廣西是最早引種玉米和紅薯的省份之一。早在萬歷年間,玉米、紅薯就大量種植,大同軍來了以后,只是加速了農作物的推廣。
這么說吧,廣西收獲的夏糧,60以上屬于玉米。
就連此次出征的軍糧,玉米都占了一半。
還有就是,組織百姓興建引水渠。以村為單位,村民自帶干糧、自備工具,分段修建引水渠灌溉莊稼。
只要有人組織,水利設施再艱難都能建好。
歷史上,南明將領楊義,跑到防城港自立為王,這都沒忘了興修水利。他組織百姓開鑿運河,全長24里,清軍殺來時,只剩最后一里沒鑿通……從此一直沒鑿通,留下被人呼為“皇帝溝”的遺跡。
岑勉、儂昆隨著大軍前進,兩天之后,抵達郁江的分叉口。
主流叫做右江,支流叫做左江。他們這次要走左江,前去攻打新寧州(扶綏)。右江岸邊的那龍寨,早已被大同軍攻下,留了五百士卒駐守,防止隆安縣的敵軍殺來。
沿著左江只前進半日,先頭部隊就回來稟報。
一匹快馬沿江奔來,行至丁家盛面前:“將軍,得知我軍大舉出征,新寧州敵軍棄城而逃,全部鉆進了西面大山當中。”
敵軍棄城的消息,并未讓丁家盛高興,反而讓他頭疼不已。
城市多好攻打啊,最煩的就是鉆山溝,廣西這邊到處是山,進山征討又得曠日持久。
幾年時間,大同軍只拿下三分之二個廣西,就是因為敵人動輒進山打游擊!
丁家盛當即下令:“大軍移駐新寧州城,分兵三千、農兵三千、民夫五千,把新寧州東邊的遷隆寨拿下。”
遷隆寨,也在山溝里。
廣西這邊打得熱鬧,卻基本沒再打大仗,一年四季都在進山圍剿。
兵部那些文官,也不知道自己來看地形。一天到晚,只知道催催催,還說今年拿下廣西全境。這他娘的,剩下的地盤全是山路,能在今年搞定才算見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