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172章;潘賣房也寫小說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從補鞋匠到首富

  吃了飯之后,楊風跑去結賬。

  胡咬金則一邊摸著肚皮,一邊打著飽嗝,慢慢悠悠的往門口走去。

  看來這個死胖子真不準備繼續去找出版社了。

  因為,楊風在柜臺結賬的時候,胡咬金不是向人家打聽哪里還有出版社,而是打聽哪里可以坐車去省客運站。

  這個奇葩啊,還真是世界上少有。

  不過腦殼有的時候確實也挺開竅,居然能想到這個點子上面來,也真是個人才。

  連楊風這個重生者都不得不佩服。

  結完賬之后,楊風從快餐店里出來。

  他朝外面的天空看了看,然后問胡咬金;“胡大作家,咱們接下來去哪里?”

  “干脆還是先去找幾家出版社再說吧。”胡咬金道。

  “你不是說想回寶慶么?”

  “唉!”死胖子嘆道;“真是天意啊,我剛才打聽了幾個人,問去省客運站往哪里坐車,竟然沒有一個人知道,所以,干脆還是再去找幾家出版社,反正已經到這里來了,不再找一下,豈不是虧了來回的路費。”

  “那……好吧。”楊風緩緩點頭。

  然后,他跟著胡咬金又開始去打聽哪里有出版社。

  兩個小時之后,楊風和胡咬金來到了全省最大的出版社‘湘省人民出版社’前面。

  這是整個湘省規模最大的出版社,級別也最高。

  據說,這里的社長和書機的級別,都相當于副廳級。

  而且后來許多著名的作家,都在這里獨家出版過他們的作品。

  其中就包括那個大名鼎鼎的武俠作家黃易大大,也在這里出版過他的作品,并且是獨家出版。

  出版社的規模大,級別高,自然,往這里跑的作家們也多。

  這些作家們,基本以知識分子為主。

  當然,如其稱之他們為作家,不如稱之為文學青年更確切些。

  因此按照標準,那些真正稱得上是作家的人,都是在文壇上取得一定成績和有著一定影響力的人。

  就像后世網文界一樣。

  許多自稱為‘寫小說的’,其實連小文學網站里面的約都簽不到。

  因此,他們最多只能算做是‘網文愛好者’,而不能算做是網文作家。

  寫作這條道路真艱辛啊。

  因為,投身于這個行業的人太多了。

  每個人都想成為高爾基或張愛玲。

  可世界并不需要太多的藝術家。

  因此,這個行業就像演藝圈一樣,顯得尤為殘酷,斗爭尤為激烈。

  不知道有多少人寫了一輩子,結果連發表都是個難題,更別說是成名了。

  楊風和胡咬金到這家出版社的大門口前面時,只見有不少看上去很像是知識分子的男男女女從大門進進出出。

  有的不到二十,有的白發蒼蒼。

  大多人的神色很凝重。

  好像是受到了什么很大的打擊似的。

  他(她)們出來的時候,身上都夾著一個包包之類的東西,走路都匆匆忙忙。

  一目了然,作品無法獲得出版。

  而那些成功通過保安和前臺這一關進去的‘作家’們,都顯得很激動,很興奮,但同時又比較緊張。

  “唉,金子到哪里都會發光,不是金子,到哪里都會被雪藏。”胡咬金搖了搖頭。

  然后,這個死胖子對楊風道;“風大俠,你在這里等我一下,我先去問問。”

  接著,這個死胖子小心翼翼的提著手中的密碼箱,將發型摸了摸,然后,氣宇軒昂的走了過去。

  走過去之后,只見這個死胖子跟大門口的保安和前臺扯了起來。

  楊風雖然聽不清這死胖子在跟人家扯些什么,但他基本能猜個八九不離十。

  不過,楊風也懶得去操這個空心。

  他只想這個死胖子在這里遭到打擊之后,能夠早點醒悟過來,別再整個做那些不切實際的武俠作家夢了。

  不過,這死胖子確實有兩下子。

  只見他跟人家扯了一陣之后,居然成功的進入了大門里面。

  然后提著密碼箱,往出版社的大樓走進去。

  牛逼啊,胡咬金。

  楊風由衷的在心里給這個死胖子點了個贊。

  然后,他轉著身子,打量著周圍。

  現在已經是下午四點多鐘,在寒冷的冬季,這個時間點已經距離天黑也就只剩下一個多小時了。

  太陽的光芒在這個時候已經不再像中午那樣強烈。

  而空氣中的溫度,卻變得更加的低。

  很多人都穿著厚厚的棉衣,腳上穿著笨重的毛鞋。

  雖然離天黑越來越近,但出版社卻顯得越來越忙碌。

  這個年代的出版社就是不一樣,不像楊風重生前的那個年代,由于電子書的巨大沖擊,幾乎所有的出版社前面都是冷冷清清。

  就在楊風一邊跺著腳一邊東看西看時,忽然,他看到一張頗為面熟的面孔。

  這是一個很年輕的男子。

  只見他戴著一定絨帽,身上穿著一件黑色的舊羽絨服,下面是一條藍色的的確良褲子,臉上戴著一副近視眼鏡。

  如果他在走出出版社的大門口沒有取下頭頂上那頂大絨帽的話,楊風可能一下不會去注意到。

  因為他如果沒有取下頭頂上那頂大絨帽的話,特征不是那么的明顯。

  可當他在走出出版社大門口的須臾,悻悻然的取下頭頂那頂大絨帽的時候,楊風想不注意都難了。

  因為他那地中海的發型和那張永遠保持在臉上的笑容,再加上他的五官,令楊風一下就聯想到后世那個在房地產行業大名鼎鼎的一個大佬——潘賣房。

  沒錯,就是潘賣房。

  從華夏依靠衙門的扶持,攫取了數百億資金后、然后倆夫妻跑去米國捐巨款的那個大名鼎鼎的經濟漢干潘賣房。

  看著這個笑面虎從出版社走出來,腋下還夾著一個包包,楊風頓時愕然。

  難道他也曾經是個‘寫小說的’?

  對于這個經濟漢干的信息,楊風重生前,在網上了解得比較多。

  包括他的二婚老婆和兒子,楊風在網上都了解過。

  倒也不是說對這種人感興趣,而是曾經有一段時間,這倆口子經常在網上曝光,尤其是那些數典忘祖的話,令楊風想不了解一些都難。

  可根據他重生前在網上了解的那些資料,貌似這個潘賣房根本沒有什么‘作家’之類的經歷。

  難道是自己認錯人了?

  天底下是有撞臉的人。

  畢竟,這世界上有數十億的人口。

  可撞臉撞到連神韻都非常相似,而且那張笑面虎的名片都如出一轍,這就太罕見了。

  當然,雖然楊風覺得這個正朝自己這個方向走來的‘作家’同志是潘賣房,但心里也沒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就是這個人。

  可他跟人家又不熟。

  難道直接這樣過去問人家,是不是潘賣房?

  這貌似不大好吧。

  腫么辦?

  骨碌骨碌的轉了轉眼珠子,楊風計上心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