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五十六章 遼東——改制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宣德朝

  “李寶臣將軍,今兒個晚上本官在府上擺桌兒酒席還請李寶臣將軍賞臉過來啊。

  本官與李寶臣將軍乃是同出一門,這多年不見還不得敘敘舊。正好本官有許多事情要問李寶臣將軍你呢,咱們兄妹晚上邊喝邊聊豈不快活?”

  李寶臣都濕了,他哪里還敢跟李蕙玉攀親戚。

  “李典正切莫折煞了外臣,外臣怎敢與李典正攀親戚呢?”

  “哦......不攀親戚啊,那李寶臣將軍就是不認本官是你同宗之人了唄!”

  李寶臣這話怎么說都不對,認親戚吧不行......這不認親戚吧好像也不是那么回事。

  所以說李寶臣選擇了最聰明的一種方式,去回答李蕙玉的問話。

  “外臣有罪,李典正恕罪!”

  直接二話不說就認罪,一邊認罪一邊磕頭。

  朱瞻基這算是知道李蕙玉她家的人都是能屈能伸的主,李寶臣這毫無節操的樣子與狡黠絲毫不遜于李蕙玉。

  “有罪?你有甚子的罪?本官感謝你還來不及呢,若不是你當年送本官入宮,本官哪里來的今日這般威風?”

  李蕙玉說的是心里話,但是李寶臣聽在耳朵里卻是變了個味兒。

  “外臣有罪,李典正恕罪!”

  李寶臣這回磕頭磕的更狠了,嘴里不停的念叨著“恕罪”二字。李蕙玉聽的不免有些厭煩,便揮了揮馬鞭把李寶臣周身邊的空氣打的啪啪作響。

  “李寶臣吶李寶臣,要像讓本官恕你的罪也行。不過你得答應本官一件事情,只要你辦到了本官就不為難你了。”

  “李典正請說,外臣定當遵命!”

  “把你那個親妹妹,就是當年把本官關在茅房里的那個女人送過來。

  本官記得那個小娘們兒好像頗有些姿色,送過來選秀女給大明皇室的貴人們暖暖床!”

  “是是是,外臣這就修書一封叫人把外臣的妹妹送過來!”

  “李寶臣!媽了個巴子的你還是不是個男人?

  西八!”

  李蕙玉蹦出來一句好久沒說過的家鄉話,舉起馬鞭對著李寶臣就抽了過去。

  本來李寶臣要是像個男人,誓死不送自己的親妹子入宮那李蕙玉還能高看他一眼。而現在李寶臣這副窩囊的樣子,是徹底的激怒了李蕙玉。

  “當你妹妹真是晦氣,你這種畜生王八蛋就不配當兄長!”

  朱瞻基有多寵著他那幾個弟弟妹妹,李蕙玉都是看在眼里的。就說朱瞻壑吧,朱高煦跟朱瞻基都快不死不休了朱瞻基也沒為難過朱瞻壑。

  而眼前的這個男人,這個賣妹求榮的男人是讓李蕙玉非常唾棄的。

  “趕緊把那丫頭叫回來,這別把人打死了!”朱瞻基眼見情況不對,立馬吩咐兩個護衛上前拉住了李蕙玉。

  “太孫殿下有令,李典正你不許再胡鬧了。”

  李蕙玉聽見后暫且放下了馬鞭子,而后下馬走到李寶臣的身邊恨恨的踢了李寶臣一腳。

  “把這個窩囊廢給老娘關在柴房里面,這些朝鮮民夫直接交由護衛團統領分配!”

  關一個朝鮮國的使節,這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

  如果是李蕙玉下令關的,那就是近臣恃寵而驕、侮辱使節、破壞邦交。

  而如果是朱瞻基下令關的,那就沒啥大事了。大明帝國皇太孫殿下看你不順眼,就關你了你也說不出來什么。就是朱棣聽說了,也只能說是讓朝鮮國王下次派一個朱瞻基能看順眼的人過來出使。

  “靠,這不是要背鍋了?”

  朱瞻基裂開。

  幫李蕙玉背鍋倒沒什么,畢竟朱瞻基跟李蕙玉之間的感情足以讓朱瞻基去這么做。

  但是朱瞻基很煩吶,就李寶臣這種貨色真不值得他被這一口大黑鍋。

  還得費勁巴力的跟朱棣解釋,還得編一些李寶臣不敬皇太孫的謠言。這才能把此事給褶過去,要不然朱棣深究下來朱瞻基都不能好受了。

  “張輔,回去告訴那些女真首領現在開會。

  然后你再讓蕙玉帶人去折騰折騰那個李寶臣,再往柴房里面放點老虎凳、芥末水啥的。

  把咱們跟那些女真首領的會議室,就設在拷打李寶臣的房間旁邊!”

  朱瞻基是想讓李蕙玉對李寶臣拷打一番,逼他簽一個“認罪”口供。

  至于認的是什么罪,那當然是不敬皇太孫之罪了。有了這條罪狀,李蕙玉今天對李寶臣所有的羞辱便都有了正當的理由。

  而朱瞻基也不怕李寶臣亂說翻供,相信聰明如李寶臣他一定能看清楚局勢。

  朱瞻基明擺著就是要保李蕙玉了,而李寶臣若是翻供上訴的話頂多關朱瞻基一個禁閉。朱瞻基一旦出來,就弄死李寶臣。

  而李寶臣如果配合,朱瞻基也能給李寶臣一些好處。

  朱瞻基還要利用李寶臣,去震懾那些兩面三刀的女真首領。尤其是那個最不甘寂寞的伊爾都,這家伙不好好的規整一下可不行。

  “末將明白了,這便去安排!”

  張輔的效率很高,只用了不一會的功夫便布置好了會議室。

  用來對李寶臣上刑的小房間,也給弄的差不多了。

  張輔鑿穿了兩個房間相鄰的墻,然后用不隔音的木板與石灰漿修補了墻面。

  這樣到時候李寶臣的慘叫聲,就能被所有的女真首領都聽到了。

  朱瞻基看著張輔的勞動成果甚是滿意,連連夸獎張輔聰明能干。

  “把那幫女真首領都叫來吧,現在就開始遼東改制會議!”

  朱瞻基說干就干,風風火火的就把一眾女真首領都給叫來了。

  “李思誠、陸鳳倫、舒爾蘭、術虎權這都是自己人,伊爾都、瓦蘭真、徒單超、紇石烈同肅這都是今日要重點照顧的對象!”

  朱瞻基看著下面的女真首領們,心中已經有了計較。

  本來術虎權是沒資格參加這種酋長級的會議,不過術虎權在攻打阿勒錦師優秀的表現讓他深的朱瞻基的器重。于是乎術虎權領了五千女真降軍,也成了女真人當中有頭有臉的人物。

  (題外話,因為不同時期翻譯的問題女真姓氏也有所不同。這里的紇石烈氏,就是后來的赫舍里氏。赫舍里氏最出名的,應該就是索尼、索額圖父子了。)

  “諸位,遼東的三布政使司、兩都司的區劃你們都知道了吧?

  今日叫諸位首領前來,就是要商討一下今后的相關事宜。

  首先三布政使司境內的女真諸部,必須進入各府縣生活。部族至少要分居于三個縣的境內,不許一個部族全部都在一個縣境內生活。

  諸位首領,都賜公、侯爵位。授知府或者是指揮使的官職,賞賜土地、牛羊、馬匹、金銀、佃戶。這些賞賜都記載于冊,你們應該也是提前看過了。

  現在都說說吧,你們各自都還有什么意見?”

  伊爾都本來都打算好乖乖的去南京應天府了,結果這兩天朱瞻基不在他跟幾個女真首領那么一商量。這躁動的野心是又起來了,伊爾都現在是想在去南京應天府之前再給朱瞻基上點眼藥。

  “太孫殿下,大明帝國這樣的政策豈不是要剝奪我們的部眾了?”

  伊爾都率先起身,義正嚴詞的對朱瞻基說道。

  “伊爾都首領莫急,且聽孤跟你講兩句。

  這遼東改制,也是為了諸位首領好。你們名義上雖然交出了部眾,但是實際上你們都可以在你們部眾聚居的府縣當官啊。

  這不就相當于沒有改制一樣嘛,你們還能額外得到不少賞賜這何樂而不為呢?

  而大明帝國在改制之后,也可以得到你們部眾的一些出產與稅收。

  這本就是雙贏的事情,你們怎地就不開竅呢?”

  “皇帝陛下派太孫殿下前來大費周章的改制,當真就只為了一點稅收?”

  伊爾都又發出了靈魂質問,這讓朱瞻基殺了伊爾都的心都有了。

  “伊爾都首領問的好,孤剛想跟你們講明白這個問題呢。

  大明帝國在遼東的新政,究其原因就是怕遼東再亂起來。畢竟有了和平才有發展,有了發展百姓才能過上好日子不是嘛?

  但是你們女真諸部,世代仇殺以至流血漂櫓。白山之上,尸橫遍野而哀鳴不止。黑水之內,河如血色而百年不清。遼東需要未來,女真人也需要未來。

  但是你們的未來不是繼續活在那血與火的戰爭當中,而是像中原百姓那樣有糧食吃、有書讀、有好日子過的未來。

  要想實現這一切,就需要融合諸部、消餌矛盾。這最好的辦法便是諸部混居,從山林走向城市、從隔閡走向融合。

  諸位首領或許會付出一些權力,但是卻可以給百萬女真人帶來光明的未來。

  大明帝國作為中央之朝,自然會擔負起這個責任。諸位首領失去的權力,大明帝國會給你們補償的。

  金錢、土地、地位,你們失去的大明帝國都會用其他的方式補償你們!”

  朱瞻基循循善誘,開始對這些女真首領進行洗腦工作。

  不過這些女真首領也不是吃干飯長大的,朱瞻基的這些小伎倆他們怎會看不出來?

  果然,紇石烈同肅出來說話了。

  這家伙雖說只是一個剛剛由千戶提拔為部落副首領的人物,但是由于其出身的紇石烈氏乃是女真名門望族。于是乎紇石烈同肅便代表著紇石烈氏,參與了這次會議。

  “皇太孫殿下您說的好聽,這我們失去了部眾還不是任人宰割嗎?

  一旦你們明軍反悔,決定消滅我們這些女真貴族我們可毫無反抗之力了!”

  “紇石烈副首領不要心急,且聽孤慢慢兒的跟你說。

  大明帝國特別允許你們保有一定數量的佃戶與親軍,這些佃戶與親軍都從你們的部族當中挑選。

  原部落族長可以保有八百佃戶、三百親軍,副首領六百佃戶、二百親軍。往下的職位以此類推,直到千戶官保有三百佃戶、五十親軍為止。

  而且孤還說過,你們可以在自己部落的聚居府縣內當官。像是什么知縣啊、知府啊、駐軍指揮使啊都可以,這樣一來你們手中依然還有很強的力量。

  這樣你們還會擔心大明帝國對你們不利,對女真人不利嗎?”

  朱瞻基說的好聽,實際上就是要分化這些女真部落的力量。

  待制度施行個幾年之后,大明帝國就可以暗中削弱女真諸部首領的實力然后逐個擊破了。

  所謂女真不滿萬,滿萬不可敵。

  靠的就是一個團結。

  一個不團結的女真民族,很快就可以融合在漢人之內了。

  “大中華文化圈,即將徹底的征服遼東三布政使司、兩都司的土地。”

  說道大中華文化圈,朱瞻基突然想起來當時帖木兒帝國使節的國書。

  《帖木兒帝國蘇丹可汗致契丹帝國皇帝陛下國書》

  國書當中把漢地稱為黃契丹、遼東女真稱為黑契丹、漠北蒙古稱為北方契丹、東察合臺汗國稱為畏兀爾契丹、烏斯藏諸部稱為白契丹,總之大中華文化圈以外的國家對圈內的諸民族都以“契丹”相稱。

  既然別人都認為大家是“契丹人”,那正好順著桿子往上爬徹底的整合大中華文化圈不是更好?

  當時朱棣看著國書中稱他為“契丹大皇帝”,差一點沒把帖木兒帝國的使者給攆出去。

  好歹朱棣是克制住了,也算是接受了他“契丹皇帝”的名號。

  (題外話,有好事者可以打開翻譯軟件。找個俄語翻譯,先搜一下中國再搜一下契丹。仔細一聽,兩個詞其實很像。)

  朱瞻基這一番話說完之后,諸女真族長便都沉默不語了。

  “還是得學學當年在金川縣的手段,要不然他們夜不上鉤啊!”

  朱瞻基有些著急,于是乎拿出來一張紙畫了些條條框框說道“先簽署這份文書的,可以先挑選部族的聚居地。

  注意啊,到時候你們可是要去自己部族的聚居地任職的。你們部族的聚居地越好,你們也越能得到優渥的生活!”

  朱瞻基安排的“托兒”上線了,李思誠直接起身簽署了文書且扣下了他的族長大印。

  陸鳳倫、舒爾蘭緊隨其后,十分痛快的簽字蓋章。

  朱瞻基滿意的拿著紙,沖著面前一直沒有什么動作的伊爾都晃了晃。

  “伊爾都首領,你怎么不來呢?”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