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三十二章 商稅制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宣德朝

  朱瞻基現在振奮人心的手段,已經是出徒了。

  李文朗和林清泉二人被朱瞻基說的淚流滿面不說,就連鄭和都是感慨萬分。

  朱瞻基看著三位落淚的模樣,微微一笑說道“明日入宮面圣,孤要與你等一起向陛下訴說南洋中華子民之事。還請你們放心,大明帝國是不會忘記南洋之子民的!”

  “多謝太孫殿下!”

  翌日。

  林清泉與李文朗看著眼前雄壯的宮殿,都不禁咽了口口水。而后茫然的被收走佩刀,拘謹的站在大殿外等候宣召。朱瞻基耍了個心眼,特意把二人的站位排在番邦使節之前。與蘇門答臘的國王梁道明站到了一起,畢竟同是中華子民怎么的也要站在番邦使節之前。

  “梁王爺,您怎會親自前來大明?昨日太孫殿下宴請我等南洋中原子民,怎地沒有看見您啊?”

  “呦呵?這不是林家主和李家主嗎?

  昨日本王的船到的晚,沒有跟著鄭將軍一起上岸。

  太孫殿下宴請你們了?都跟你們說了些什么啊?”

  “大概就是大明帝國愿意支持我等南洋中原子民,不管是在當地建國也好、做生意也罷。朝廷都愿意支持,只不過也需要咱們付出一些回報罷了。”

  “哦?還有這等事情?”梁道明眼前一亮,而后抖了抖衣袖說道“還好本王今日穿著大明御賜的袞袍王袍,要是還穿著那南洋蠻夷的衣服還不讓大明的皇帝陛下生氣了?”

  “宣,蘇門答臘王梁道明覲見!

  宣,滿剌加國領主林清泉、李文朗覲見!”

  三人正在聊天的時候,就聽見里面傳來了宣召聲。

  三人自然是不敢怠慢,連忙提起衣袍小步跑上了殿下的臺階。

  “臣,蘇門答臘王梁道明參見吾皇陛下。吾皇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平身!”

  朱棣微微一笑,然后看著梁道明招了招手。

  “梁道明國王,還有那二位家主。先去旁邊等候,待朕接見諸位使臣之后再與你等詳聊!”

  “宣,滿剌加國使節、暹羅國使節、安南國使節、占城國使節、爪哇國使節、柯枝國使節、錫蘭國使節、古里國使節、呂宋國使節,入朝覲見!

  宣,朝鮮國使節、日本國使節、琉球中山國使節、琉球北山國使節、琉球南山國使節,入朝覲見!

  宣,亦力把里汗國使節、吐魯番國使節,入朝覲見!

  宣,馬拉國使節(尼泊爾)、布丹國使節(不丹),入朝覲見!

  宣,帖木兒汗國使節,入朝覲見!”

  “帖木兒帝國都派人了?”

  朱瞻基“嗯”了一聲,他一直以為今日覲見的都是西洋、南洋諸國的使節。沒想到大明帝國的老牌小弟朝鮮、日本、安南也派了人來,而且亦力把里(東察合臺汗國)還有帖木兒帝國居然也派遣了使節前來朝賀。

  不得不說,朱棣的影響力是越來越大了。

  這里面除了帖木兒帝國以外,都是大明帝國的藩屬國。

  就連東察合臺汗國,也不得不放下身段稱臣。之前朱棣在草原暴揍阿魯臺,連帶著震懾了馬哈木。馬哈木沒了阿魯臺這個后顧之憂,回去之后就來個西征亦力把里的戰爭。

  揍的東察合臺汗國退守疏勒才算完,沒辦法之下的東察合臺汗國只能拉上吐魯番王國投靠了大明。在朱棣的警告之下,馬哈木才算是撤兵返回了金山牧場。

  朱瞻基身后的女官李蕙玉、護衛也先(這家伙算是當人質),這倆人在看見朝鮮使節與亦力把里使節之后都是非常的激動。要不是礙于現在是典禮,這倆人都要沖上去了。

  李蕙玉是看見了家鄉人,而也先是看見了手下敗將。

  沒錯,亦力把里使節兀良哈·乃兒不花是也先的手下敗將。

  那家伙原來是兀良哈部的人,后來跟著阿魯臺西征。結果就留在了亦力把里,之后跟著亦力把里與瓦剌部作戰。被頭一回上戰場的也先給活捉了回去,還是馬哈木與亦力把里交好之后才把他給放回去的。

  “臣,問大明帝國皇帝陛下圣躬金安!

  吾皇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平身!”

  諸附庸國使節拜賀之后,帖木兒帝國的使節才獻上文書說道“外臣參見大明帝國皇帝陛下,問大明帝國皇帝陛下圣躬金安。愿吾國與大明帝國,永結盟好!”

  “帖木兒汗國使者,替朕給你們的皇帝帶一句話兒回去。

  若是想要永結盟好,就把在亦力把里汗國邊境斗撤回去。亦力把里汗國現在是我大明帝國的藩屬國了,我大明帝國有義務保護亦力把里汗國的安全。

  若是帖木兒軍隊再敢踏進蔥嶺東方的內西域一步,將視作對大明帝國的挑釁。屆時大明帝國戰無不勝的軍隊,與瓦剌部、韃靼部的軍隊。將會一起進攻你帖木兒汗國的領土,還請你們自重!”

  朱棣很狂,兜里有錢、碗里有糧、手中有刀。這說起話兒來,那就是橫。

  不過帖木兒帝國的使節是不敢反駁的,只能唯唯諾諾的表示他知道了回去一定跟他們家皇帝陛下說的。

  “行了,今日朕高興就不提這些事情了。待會子開宴喝酒,諸位使節與國王們都一起陪朕飲酒賞歌舞。今日咱們不醉不歸,不盡興夜不歸!”

  “愿與陛下同飲,吾皇陛下萬萬歲!”

  大家都是很懂事的,朱棣一說喝酒都連忙上去跪舔。

  朱棣看著眼前的番邦使節們,心中大爽之下便立馬呼喝著開宴喝酒。

  朱瞻基與鄭和坐在朱棣的身邊,一個負責陪酒一個負責介紹前來敬酒的番邦使節或者是國王。

  “對了,剛才聽鄭和說你有一些能將下西洋變成國策的法子?”

  朱棣被敬了一圈的酒,看似喝的滿臉通紅的樣子卻突然間問了朱瞻基一句。而且番邦使節都敬完了酒,朱棣這邊一時間有些冷清。這個時候問朱瞻基的話兒,明顯就是要朱瞻基認真回答了。

  朱瞻基聞言不敢怠慢,里面湊到朱棣的耳邊說道“孫兒有個建議或許可以實施,先有限度的開放海禁。由內庫出錢,組織皇家的私人船隊在臨近的呂宋諸島、滿剌加國、蘇門答臘島做做生意。由下西洋的艦隊進行護衛,肯定能確保安全的。

  只要一年兩年的,別人看皇家掙到了錢。肯定是要眼紅的,到時候鼓勵勛貴、藩王們出資。讓他們投資修建下西洋的艦隊,提供下西洋的物資。

  屆時直接利用下西洋艦隊去做生意,回來按照出資多少分取利潤。當然了,朝廷還是要扣出一定的成本費和稅收的。不能讓那幫子家伙把好處全都給了,一定要讓朝廷拿大頭。

  而第三階段,就是勛貴和藩王們賺的盆滿缽滿之后。讓民間商戶跟著下西洋船隊一起出海做生意,先交一點保證金就可以享受到下西洋船隊的護衛。

  等完成了這個階段之后,誰再想阻止下西洋計劃那就是大明帝國的公敵了。

  勛貴、藩王、商戶賺到了錢財,農戶因為商稅多了可以少交農稅、工匠因為下西洋需要的器物而收到訂單。

  而到了這個時候,還是有兩個群體吃不到下西洋的紅利。這些人也會成為潛在的不穩定分子,咱們能團結他們也是要盡量團結的。

  這兩個群體便是文官士大夫和非勛貴出身的軍人,咱們需要讓他們也享受到下西洋所帶來的福利。

  這也非常好解決,生意做大了肯定面臨糾紛吧?那咱們大明帝國是不是要往當地派住官員或者軍隊啊,那這樣是不是可以多撥取軍費或者增加官員的崗位數量呢?

  而且效仿烏斯藏都司的經驗,擁有派駐海外經歷的官員、軍官可以優先升官兒。南洋那些土著向學漢話的,去教書的讀書人可以同秀才及第。駐扎海外的軍士,加一些俸祿的這些政策是不是都可以實施呢?”

  朱瞻基說道這里,更加隱晦的看了看旁邊。見鄭和已經跟武將們喝酒去了,才繼續小聲嘀咕道“而且大父不是一直想要改變藩王制度么,著或許也是一個契機。

  可以選擇大父同輩的大概十個親王,敕封世襲罔替、與國同昌的特權。

  剩下的宗室藩王,全部依次遞降。親王世子封郡王,庶子封公。以此類推,直到男爵之后成為庶人。

  成為庶人之后就可以外出工作,國家不再負責撥款、撥糧的供養了。

  這這樣肯定會讓藩王們不樂意的,到時候他們再搬出來皇明祖訓可就麻煩了。

  咱們就可以利用下西洋的政策,規定給下西洋計劃投錢、出人的。除了可以領取分紅以外,還可以保證下一代不降爵位。世子襲爵兒不降爵,庶子只降一爵而已。

  若是在海上立功了,還可以適當的升爵。

  再有一點的是,這幫子宗室子弟外出久了那肯定就習慣于當地得環境了。到時候只要一紙詔書,分封宗室親王于海外領土那可就是于國于私兩全其美了。”

  “你是想說......效仿周朝的封建制,分封宗室子弟于海外?”

  朱棣皺了皺眉頭,若有所思的嘟囔了一句。

  “不光是宗室子弟,功高蓋主的功臣也可以!

  咱們可以劃出一個范圍來,規定現在大明帝國國土以內的地方不可以實封。而范圍以外的土地,都可以進行分封。比如南洋那些島嶼,甚至說像是安南這種附庸國發生叛亂也可以在平叛之后安排宗室子弟就藩。”

  “你今兒個晚上回去便連夜寫出來,朕要仔仔細細的慢慢兒的看!”

  “明白!不過孫兒還是要提醒大父一句的是,這些事情急不得。都是百年之國策,就算是施行了也要按部就班的來!”

  朱棣聞言嗤笑了一聲,然后拍了拍朱瞻基的腦門兒說道“不用你這小子提醒,你大父我知道這些國策沒個百年不能真正的成型。但是要做好,就要從朕的永樂朝打好根基才是。

  朕要的是我大明帝國之百年基業,為了這個目標朕會慎之又慎的!”

  朱瞻基對著朱棣正色一拜,嚴肅的說道“臣朱瞻基,愿助陛下成此功業!”

  朱棣看著朱瞻基的樣子,噗嗤一聲便笑了出來。

  朱瞻基在朱棣心中,已經是絕對的繼承人了。現在朱棣所有的國策,都有朱瞻基的身影參與在其中。而且朱瞻基與朱棣的治國思路,可以說是八九不離十。

  甚至說朱瞻基要比朱棣更穩,更有圣君的風范。

  原來朱棣以為朱瞻基是因果類我,現在朱棣突然感覺朱瞻基是英果類太祖。

  大明帝國交到朱瞻基的手上,朱棣很放心。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