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733章 吃了啞巴虧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大唐:開局獲得霸王之力

  一些大臣可是嚇一跳。

  他們有些也是大族出來的。

  知道自家的情況。

  這糧食要真的運上來,后果可是很嚴重。

  一些人意識到,上了李世民的當了。

  一個姓王的大臣站出來。

  “陛下,臣覺得,從南方運糧食上來,代價太高,也會推高北方的糧價,實在不值得。”

  “還是,增加北方自己的糧食產量較為穩妥。”

  眾人都趕緊附議。

  同意了這個大臣的說法。

  這糧食,絕對不能運上來了。

  一旦運上來,可就真出問題了。

  然而,李世民卻說道:“諸位不知道了吧。”

  “通過漕運,可以大量的將南方的糧食,運到北方來。”

  “運費便宜,而且數量龐大,到了北方銷售,只會降低北方糧食的價格,惠及更多的百姓。”

  惠及毛線。

  這是一場災難。

  谷賤傷農不知道嗎?

  就算百姓不傷到,他們可以通過打工賺錢。

  但是,世家就慘了。

  他們囤積的大量糧食,將賣不出去。

  百姓他們那點糧食,都可以留著自己吃。

  但是,世家的糧食,必須賣出去啊。

  一群人快哭了。

  李世民這是什么招數啊。

  但,他們有什么理由去反對?

  剛剛是誰說的,這北方,很多農民都去了商號,地沒人種了,大唐有糧食短缺的危險。

  而糧食短缺,很嚴重的事情,李世民于是就親自出手,給你們弄來大量的糧食,解決這個危機。

  這半點毛病都沒有。

  李世民要將糧食運到北方。

  而且價格還比北方的便宜。

  你們能阻止?

  阻止就是自己打臉。

  不僅打自己的臉,而且還是居心叵測。

  皇帝拼命的降低糧價,解決可能存在的糧食危機。

  而,你們,要跟李世民對著干?

  那不是別有用心是什么。

  所以,此時沒人敢反對。

  也不能反對,沒有理由反對。

  眾人這次是吃了啞巴虧了。

  他們想給李世民設套,讓他將高麗的俘虜交出來一些。

  結果,不僅沒有達到目的,反而被李世民給坑了。

  然而,李世民顯然還不打算就這樣放過他們。

  他接著說道:“南方,很多縣,糧食高產,都是因為縣令帶領有方,親自到地里考察,研究,用科學的辦法教農民增產。”

  “北方,各縣令,要開始輪番到南方去學習,出任副縣令,安排學習兩年,學會增加土地肥力、增加產量、輪休等等的技術。”

  “并且,必須做出成績來,第一年學習,第二年,親自管幾個村子。”

  “另外,還要詳細的記錄工作的過程,糧食作物的變化。”

  “縣令,不能整天高高在上,不知道地里種什么,什么時候種,應該種什么,怎么種。”

  “諸位愛卿,有糧食危機意識,這非常好。”

  “但是,做的還不錯。”

  “另外,調任一批,學過農學的人,出任副縣令,主要管理農耕,參與縣里的所有治理問題。”

  李世民說完。

  眾人又傻眼了。

  什么副縣令。

  縣里不是有縣丞縣尉了。

  怎么還搞出一個副縣令啊。

  “陛下,不妥。”

  一個禮部侍郎,立即站出來反對。

  這太荒唐了。

  “陛下,這一個縣,怎么能有兩個縣令,不是亂套了。”

  “那,到底聽誰的?”

  李世民點點頭說道:“糧食安全,重于泰山。”

  “這副縣令,專職管理糧食生產的事情。”

  “其余事情,可以過問,可以參與管理,可以向上級報告,但最后決定的,是正縣令。”

  “但,在糧食生產方面,所有人都必須聽副縣令的,另外,縣衙的所有支出,都必須兩個縣令簽署蓋章。”

  明眼人都知道,這李世民是要分權,并且制約。

  以后,縣令就無法一手遮天了。

  先是,刑部已經分走了一部分權力。

  現在又出現一個副縣令。

  這副縣令,看似權力不是很大。

  除了農事,其余的都聽縣令的。

  但是,財政支出,就必須兩個人簽名。

  而且,縣令不在的時候,這副縣令就是一把手了。

  兩個人關系上是平級,沒有從屬的關系。

  之前,縣尉、縣丞等等,還要聽縣令的,所以縣令依然可以一手遮天。

  但是,副縣令,可以不聽縣令的。

  他不聽,你縣令拿他沒辦法。

  大不了,向上級告狀。

  這副縣令也是有資格向上匯報的。

  眾人想反對。

  但是,此時找不到反對的理由啊。

  反對副縣令?

  剛剛誰說的,這糧食生產出了大問題。

  現在,李世民就專門來解決。

  副縣令,不管其他正常的事務,就專門管農事。

  另外,南方畝產很高,種植方法很好。

  那么,讓北方的縣令,到那學習兩年,這都是為了糧食生產安全啊。

  吏部尚書高士廉,硬著頭皮站出來。

  “陛下,如此需要大量的官員,恐怕很難調任的開。”

  李世民點點頭,然后讓高士廉回到自己的位置去。

  “朕也知道,一時間,難以湊齊那么多的官員。”

  “但是,不要緊,能湊多少就多少,先從糧食生產多的地方開始。”

  “朕估計,能調的農學專家,也有幾十個,直接讓他們出任縣令,然后將原來的縣令調到南方的幾個縣擔任副縣令。”

  “剩下的,專門成立一個研修班,朕委派農部的幾個專家專門教他們。”

  “另外,再從天下,挑選一批人,專門學習農學,學習兩年,成績合格的,直接去出任副縣令。”

  這可是重大的改變啊。

  這可是直接動搖了世家的根本。

  因為,什么人才學農學?

  寒門啊。

  現在寒門都當上了縣令。

  這怎么能答應。

  絕對不能答應。

  必須反對。

  一個大臣站出來說道:“陛下,此事萬萬不可。”

  “如果這樣推行,老夫立刻就辭官。”

  一個禮部的官員出來說道。

  李世民還是一臉的淡然。

  他用很平和的語氣說道:“洪大人,不知道你反對的理由是什么?”

  這李世民,沒有叫洪愛卿,而是洪大人。

  顯然,這李世民是不滿了。

  “陛下,自古唯有讀圣賢書,方可居于高位之上,國之大器,豈能隨便委任。”

  這洪大人,四十多歲,快五十歲。

  此時也不掩飾,就是要打壓寒門。

  說的也很直白。

  然而,李世民自然是不會妥協。

  當然,他之前也有考慮過方案。

  “不錯,非科舉出身,不可授之高位,從今日起,今時起,所有縣令以上官員提拔,都必須科舉出身。”

  “之前居于縣令之上的官員不受影響。”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