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洲里郊外,呼倫湖東岸,海拉爾河下游與湖泊的交界處,大片的湖岸被開辟成了耕地,一條條人工鑄造成的土壩不斷往湖泊與河岸處延伸,還有一道道新修的水渠,以便將河水澆灌到更遠離湖岸的耕地。
這便是滿洲里附近最大的漢人定居點,也是整個海拉爾省最大的農耕區。受氣候的影響,這里的生產期很短,一般只能種上一季。但漢人擅長精耕細作,且這片耕地的面積又很廣,所以近些年的收成都很不錯。
兀魯圖斯來時,發現這里已經發展出了一座頗具規模的小鎮。房子都是用土坯混合著林木混建而成,并不算高大。但墻壁都很厚,卻是出于冬季防寒保暖的考慮。
布局上則和大多數移民村鎮類似,以官道為基礎,自發的向兩旁擴展。
“小民楊偉禮,拜見殿下!”鎮長得知來了了不得的大人物,趕緊過來向兀魯圖斯請安行禮。
“恩!本王初來乍到,你來給本王說說這里的民生如何?”兀魯圖斯頗有興趣的打量著鎮上的一景一物,出聲道。
楊鎮長自然不敢怠慢,連聲說好。
聽其介紹,這個鎮子是明國元年的時候才壯大的。當時得益于山東半壁的歸附,很多漢民被遷到了這里。不僅耕地的規模得以擴大,一些原本并不存在的手工作坊,也因為木匠、鐵匠的到來,而開設了起來。
還有一些漢人的種植技術很高,使得這里的小麥產量也得以提高。其技術也就此推廣開來,讓更多的人收益。
如今鎮上不僅為不遠的滿洲里城提供賴以生存的糧食,還有新鮮瓜果蔬菜,以及肉蛋奶等重要的肉食,算是近郊非常重要的農業生產種植基地。
落戶之民也達到了兩千人的規模,家家戶戶都有耕地。勤勞些的還會去呼倫湖捕撈魚蝦,賣到城里也是一筆額外的收入。在農閑時,鎮上的人也不會閑著。
因隔著滿洲里近,還會去城里找些臨散的活計來做。總的來說,鎮上的百姓都過得不錯的。
對于現在的生活,也都非常滿意。并且對于給了他們新生活的明王殿下,都自發的供奉起了生祠,就希望殿下能長命百歲,保佑他們的日子一直都這樣紅紅火火。
不過少許麻煩也是有的!
那就是附近的牛羊經常會闖入他們的田地里,毀壞了他們的莊稼。有時候傷到了牛羊,還會引起牧民的報復。
借此機會,鎮長也向兀魯圖斯請求,希望能讓上頭的官員對牧民約束一二。不然總是毀壞他們的莊稼,也是很容易引發械斗的。
兀魯圖斯只是聽著,并沒有應承下來。
而是繼續走訪了幾戶農戶家里,并且親自去田間地頭看了看種植的莊稼。只不過眼下已是秋天了,滿洲里的氣候偏冷,所以地里的莊稼都已被收割,只有一結結的莊稼茬子。
一大群的雞鴨在收割后的莊稼地里翻找著什么,聽鎮長介紹,這是村里人養的。
而后兀魯圖斯又來到這片耕種區的邊界,那里是一片森林。但可以明顯的看到,在還沒有耕種的平地上,矗立著一排排的樹墩。毀林開荒,便是如此。
同時在一些耕地間,分布著一塊塊并不相連的沙地,面積并不算大。聽其解釋,說是這里的土地肥力只能支撐兩三個年頭,再種下去就變成了沙地。
兀魯圖斯知道,這是土地退還,荒漠化的前兆。
而那些牧民與漢人的矛盾除了牛羊啃食莊稼外,還有便是漢人破壞了草場。
果然,想要突破地域局限性,在并不適合種地的地方強行種地,還是很容易引起環境問題。兀魯圖斯雖然不是一個環保主義者,這個時代也并沒有什么環保的概念,但想到東蒙古草原退化成一片大沙漠的場景,他還是不愿的。
因而本來還猶豫的心思,立即就有了決斷。
便當著楊鎮長的面,對移剌嗒覧下令道,全面排查海拉爾行省的耕地大小和種植情況。沒有得到了官府的允許,底下的移民村鎮都不允許再毀林開荒和毀草開荒。
現有的耕地也要排查土地沙化的情況,但有發現,立即停止種植,并且想法子恢復成正常的草地或林地。
同時海拉爾行省的農耕必須實行輪耕制。
第一年耕種后,必須讓土地修養兩到三年。一來是增肥,二來是為了防止土地沙化。
說完漢人這邊的,蒙古牧民那邊也不能放過。
草場的承載力是有限的。眼下由于明國的生活安定,所以很多牧民養殖的牛羊數量都很多。這樣一來,草場便不夠了。因而輪牧制度也必須得到推行。
且農耕區與畜牧區要進行分開,不再任由雙方自由往來。這不是意味著往后牧民和漢人就不能來往了,而是在農耕區附近,會盡可能的少安排牧民放牧。
另外對牧民的牛羊養殖上限要做出限制!不然毫無限制的擴大規模。否則的話,東蒙古草原早晚會被啃食成一片大沙漠。
最后,保護莊稼的法令必須要得到堅決執行。
蒙古牧民毀壞漢人莊稼的行為,雖然是有漢人無序擴張耕地的因素在,但未嘗沒有牧民認為漢人低人一等,好欺負的原因。
所以各地方的治安軍在維護法令的時候,不能因對方是蒙古人就不懲罰。那樣的話,毀壞莊稼的行為就永遠得不到遏制。
回城的時候,來自上京的重要奏報到了。并且其中,還夾送了來自夏國的緊急軍情。
當得知汗庭要對夏國用兵時,兀魯圖斯輕輕的松了口氣。不過很快他就將心思收了回來,知道自個兒不能再留在滿洲里了。
上京那邊,必須要他回去主持大局。
因為無論是汗庭還是夏國,很快就有明國出兵作戰的要求。一個是名義上的宗主國,一個是事實上的盟友,應對不好,兩頭都是不討好的。
所以怎么拒絕,就是個技術性的問題了。